第361章 新的官职

第361章 新的官职

在等着学士院考试成绩出来前,章越去了崇文院上了几日的班。

他如今身上还兼着秘阁校理的官职。馆职有两等,一等是贴职,还有一等就是实职。

贴职就是你兼着里面的差事,其实不在里面干活。

至于实职就是真干活的人,负责管理秘阁中图书收藏,勘校,抄写副本,编书,最重要还要兼着轮直天子召对的事。

本来秘阁校理这样的馆职确实好,似太宗真宗两位皇帝,因为推崇文学,都是很喜欢从崇文院里选拔官员,故而崇文院出过很多名臣。

故而很多官员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真正对图书收藏,勘校,抄写副本,编书的本职工作没怎么干,整天想的都是怎么能见到皇帝,什么时候轮直可以被皇帝召对。

后来太宗真宗见这情况心想,行吧,索性就让崇文院成为一条终南捷径。

于是就有了贴职。贴职可轮直在崇文院宿夜,以备天子传召,至于原先真正干活就另有其人。

从此真正图书收藏,勘校,抄写副本,编书的实职,变成了苦逼人的差事。

秘阁里众同僚们都知道章越赴学士院考试,一旦通过实职就可转为贴职。但即便如此,章越这几日还是按时到崇文院进行画押,同时也参与图书校对,装订之事。

说实在的章越还挺喜欢秘阁校理这差事的,因为可以看到很多书,其中很多都是后世不载的失传书籍,章越进入秘阁这几日都是如饥似渴地看书。

这日直秘阁的官员,与其他几位秘阁校理与章越闲聊。

秘阁直阁道:“状元郎喜于校书之事,实为美谈。”

章越笑道:“当初我家贫无书可读,于是便在书院的藏书阁抄书,当时我抄一篇背一篇,之后为望之先生又委去打扫书楼,趁打扫之余我偷懒将书楼的书全部都看了,这件事我与昔日师友写信时,仍反复提及,实在是倍感愉悦。”

“眼下我至秘阁校理,真可谓良机,早知如此便不去成什么婚了,在秘阁修书多好。”

直阁,校理闻言都是大笑。

校理道:“状元公,你娶得可是宰相府上的千金,若这话传至岳家或夫人那,怕是吃不了好啊。”

章越装出失言的样子,忙道:“是啊,诸位还万万替我保守此密,今日午后我请诸位吃云翠楼的炒菜!”

众人都是齐乐道:“那敢情好,咱们多谢状元公了!”

有了请客的名义,章越笑了笑继续修书。

正待这时候外头道:“有旨意来了。”

三馆之中的官员听闻有旨意,都是伸长的脑袋。

却见外头有人问道:“章状元在阁否?”

章越心知是自己的诰命到了,左右秘阁同僚都是喜气洋洋的帮着道:“章状元在此!”

章越也是笑了,人都是如此,若分属同僚升迁了,那么妒忌之心肯定有之,但所有人都知道章越担任秘阁校理只是走个过场,便不会这般。

反而存了个结识的心思,看日后能否派上用场。

秘阁之内,闲杂之人不许出入。

章越走出阁外,但见来宣旨的合门官也是熟人曹达。

当初曹达曾来家中传召让自己参加制举的御试。

如今曹达满脸笑容地带着两名随吏朝章越走来。

章越道:“原来是曹兄!”

曹达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此番我又是来与状元公道贺的。”

章越笑了笑道:“每次遇到曹兄总是有好事。”

曹达哈哈笑道:“那么以后要多上门叨扰状元公。”

章越笑道:“乐意之至。”

但见曹达拿出敕命,敕命是写在黄麻纸上。

所谓宣麻拜相,宰相任命是用白麻纸,至于普通官员用黄麻即可。

作为合门使的曹达站在秘阁阁门前面朝南方开启圣旨上的御封,两名随吏一左一右将敕命对展。

章越双手捧着笏板,面北而立。

但见曹达读道:“敕具官某。礼之正国,犹绳墨之于曲直,其以止患,犹堤防之于江河。虽先王之典,布在方册,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以尔学术之通长于议论,政事之美载于东南,尚能推明旧章,以佐卿贰,毋使绳墨不得其施而堤防败于微隙。

……”

“大理寺丞,秘阁校理章越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事。”

……

章越闻言后大喜,直集贤院这可是馆阁高品啊,但他面上却道:“臣年轻资浅,不敢拜领!”

曹达并没有出乎意料道:“状元郎,知太常礼院事出自中书堂除,不可轻易却之。”

章越坚持道:“伏望圣慈察臣至诚至诚,所除诰敕,早赐追还。”

曹达又道了几句。

章越曹达二人走完推要推要的过场,最后章越表示会上表再辞。

曹达习以为常地告诉章越他的敕赐告身已在合门了,等他再与皇帝推辞几趟,走完最后一道流程,就可以去合门认领了。

章越心领神会,面上再度强调了自己无意于仕进,只求混个日子,等曹达告辞时,将早就准备在身上的银钱塞进了曹达手里,至于随行两名吏员也塞了一笔。

曹达与两名吏员收了钱都是眉开眼笑,对章越更是热情三分,与他道了几句来合门上表谢恩及领告身的注意事项。

章越对此中门道早就打听清楚了,但也不会拒绝三人好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感谢三人的提点。

等曹达三人走后,秘阁里几位官员公人都先来向章越道贺,随即早就闻讯而来的三馆的官员公人也向章越道贺。

章越虽一个劲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绝对不敢拜领。但众官员们谁会肯信,你一言我一语地道贺。

当即一群同僚邀章越作东吃酒,章越心想授馆职后还要与崇文院的官吏公人打交道,故而要打好关系,这一顿酒肯定是免不了的,即半推半就地答允下来。

章越应酬完同僚,出了崇文馆,外头张恭,唐九都向章越恭贺,章越笑骂道:“你们二人真好耳目,我还没说,怎就知道了。”

唐九道:“夫人已派人过来报讯,说老爷的敕命门下过麻后,已有官员闻讯登府道贺,他让你不要被同僚邀去吃酒,马上回府。”

章越本欲打发唐九回去报信,哪知自家娘子真可谓料事如神,半道就给自己截胡了。

于是一众馆阁同僚藏着笑意看着章越,看他如何处置。章越沉吟片刻道了句:“诸位,还是改日吧!”

众同僚顿时大笑,一人道:“状元公这才新婚不到一个月啊,对娘子如此言听计从。”

“怕是过了今日,状元公惧内之名要不胫而走了!”

章越心道,你们知道什么,娶个这么漂亮贤惠的老婆,被传出去惧内又有何妨,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嫉妒。

当然要紧是家里的钱财都被十七娘把着,要去作东吃酒没法子报销,就得拿私房钱贴补了。

还有最最要紧是,自己直集贤院的贴职,是岳父大人争取来的,回去一定要好好谢谢老婆,否则还要迟个一两年方才得授。你们知道什么叫裙带关系吗?

章越在众人鄙视中,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回到府中后,章越看了门厅哪有什么客人,简直空荡荡地。

却见十七娘笑盈盈地走出中门站在自己面前欠身道:“恭贺官人得授馆职!”

章越问道:“贺客呢?”

十七娘笑道:“都让我推回去了。”

“为何?”

十七娘嫣然笑道:“我是想,官人你十七岁中状元,不过一年既授馆职,还是直贤院,这是朝廷对你的殊典。”

“升之太速必遭人嫉,此事不易张扬,故而我寻了借口打发走了。否则门前熙熙攘攘,停满了车马,门庭若市的样子,换作他人看了作何是想。”

章越点点头道:“娘子说得有道理,我也想再三推辞的。”

十七娘道:“上表推辞是要的,这几日官人你切不可出门,以免有什么言语被有心之人断章取义拿去编排,若传到御史台那去,遇上一个好事的谏官……等到风头过去,尘埃落定之时,官人再取敕命便是。”

章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娘子说得对,真不知如何谢你。”

十七娘笑道:“咱们夫妻一体,荣华富贵都系在一起,还有什么谢不谢的。我亲自下厨炒了几样菜,还备了羊羔酒,官人一起来吃,就算我给你庆贺了。”

章越奇道:“娘子你还会做菜啊?”

闻言十七娘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淡去……

章越得了官职着实低调了好几日了,等三辞之后,最后章越上表谢恩去合门领取了告身。

合门官给了章越告身之后,章越知此事算是妥当了。

别怪三辞这东西太虚,这过场不可免,好比章越年轻,难免有人眼红嫉妒,特别是升官之事,你升了上去就占了别人的位置。

特别是馆职还是崇政殿说书这两个位置都令人特别眼红,欧阳修曾上《论凌景阳三人不宜与馆职奏状》。

凌景阳三人都通过馆阁考试了,结果被欧阳修上疏撸掉了。

同样的还有章惇,历史上欧阳修举荐章惇通过馆阁考试了,结果被王陶给撸掉了。

之后章惇升著作佐郎时,又被御史吕景,蒋之奇弹劾,结果又没升成。 www _тTk Λn _c○

故而十七娘让章越在家不要出门或出外乱讲话,同僚什么邀自己喝酒庆祝更不要去,谁知道自己醉后说了什么话,被人拿来断章取义,传到别人耳里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而辞让的过程,等于将这其中蕴藏的风险,用这个方式释放出去。就算万一假辞变成了真辞,说明你真的‘德不配位’,至少比上位之后再被人碾下台好。

得授官职后,章越携十七娘至欧阳修府上拜访。如今自己成了欧阳修的亲家,关系比以往更近了一步。

十七娘与吴大娘子至房中言语,姐妹重逢自是有说不完的话,吴氏还引她拜见婆婆薛氏,这薛氏与李太君也是多年的交情,还是拐着弯亲戚。

章越看着十七娘心道,自己如今是走夫人路线啊。

官场上两个官员间可能不太相熟,但他们的夫人可是手帕交或亲戚,这关系有时候比男人之间更可靠,而且男人间不好说的话,通过女人来传达,反而有奇效。

特别宋朝还保留着唐朝门阀联姻余俗。世代官宦人家的姻亲,可谓遍布汴京的高层。好比印象中一向以不结党而著称的包拯,但其实他与文彦博是儿女亲家。

所以说没有真正的孤臣。

但见欧阳发见了章越,嘿嘿地笑道:“听闻度之你受命之日,你本答允后与馆阁同僚一并去吃酒,最后却给你家娘子给阻了,啧啧啧,这状元公惧内之名如今整个汴京城上下皆知啊!”

章越听了一脸懵逼,自己不仅是好事人尽皆知,坏事也是传千里啊。

怎么与同僚的一席话,如今就成了惧内呢?看来流言蜚语着实可怕啊,万众瞩目固然是好处,但一言一行都要谨慎,稍不留意即为人刻意或不经意地放大。

但章越转念一想,惧内之词未必是坏事。

自己年纪轻轻,便双魁天下,还没正式当一天官,即授馆职,难免会遭人眼红。

但多一个惧内之词,说出去虽不好听,但也让人觉得自己稍稍接了点地气不是。

郭子仪敞着门,每天给老婆端洗脚水,被人传为笑柄,但是却给自己避开了杀身之祸。

故而章越也不打算澄清否认,再说自己也否认不了。

面对欧阳发的调侃,章越道了句:“伯和兄啊,你每日早起可有照镜子啊?”

欧阳发道:“有啊,度之何出此言?”

章越深以为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人啊要好好的先看看自己,别只顾得说我啊。”

果然欧阳发露出了满脸憋屈之色。

顿了顿欧阳发对章越道:“度之啊,可知道这次中书为何举你同知太常礼院否?”

章越知道内容终于来了,当下道:“还请伯和兄赐教。”

欧阳发正欲与章越分说,这时下人禀告欧阳修回府了,欧阳发笑道:“爹爹回来了,他会亲自吩咐了,爹爹是为修太常因革礼安排的,一会他问你时心底有个准备。”

章越点了点头。

欧阳修回府见了章越笑眯眯地道:“度之,你还未当官,但名声却比你的脚还快……这又是你还不知修,修已知道你了,哈哈哈。”

面对欧阳修的调侃,章越也是无词以对,只能道:“同僚说笑的,当不得真。”

欧阳修笑道:“真一回也无妨,大丈夫么,要紧的不是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是你亲近的人怎么看你自己。再说为官么,不妨大而化之一些。”

“是。”

欧阳发道:“备好饭食,咱们三人边吃边聊。”

欧阳修,欧阳发,章越三人坐在,欧阳修端起碗筷对欧阳发道:“发儿,这次入太常礼院的安排与度之说了没。”

欧阳发道:“还未,正等着爹爹吩咐呢。”

欧阳发说完给章越递了个你看着办的眼色。

“度之可知为何给你安排知太常礼院的差事?”

“还请伯父示下。”

欧阳修道:“一般状元代还回京一般有三个去处,当初我与韩相公,曾相公商议过,第一个就是荐你去三司使,为度支或盐铁判官。”

章越心道,这好啊,章衡当初回京就是出任盐铁判官,王安石也是嘉祐三年时才出任盐铁判官之职。

欧阳修道:“不过盐铁判官,多是由地方代还的知州甚至转运使为之,且本官需在员外郎之上,让你权判一司资历未免太轻,况且你没有在地方为官的经历,三司事务繁剧,也担心你应对不来,故而免了。”

章越点了点头,这是实话。。

欧阳修道:“曾相公则打算推你为权判登闻鼓院事,判登闻鼓院你的资历尚可,但还是欠缺地方为官经历,应对不了繁杂之事,故而也给我否了,最后我们三相议定还是让你去太常礼院同知院事。”

章越道:“多谢伯父费心安排。”

欧阳修摆了摆手道:“你我之间不说这样的客气话,何况眼下着实有一件天大的难事要你帮手。你一向与三苏父子走得近,可知苏老泉修太常因革礼之事?”

章越道:“略有所闻。”

章越让章丘,章楶拜苏洵为师,如今和他们苏家走得可近了。

这太常因革礼,如今正是由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和陈州项城县令姚辟编修,而同知太常礼院的吕夏卿主之。

最早提出修撰太常因革礼的正是欧阳修本人。

从人事安排就可以明白。

具体编撰的苏洵和姚辟是欧阳修的门人,负责的吕夏卿以才学为欧阳修赏识。欧阳修修唐书时吕夏卿出力甚多。

那么欧阳修为何极力要修太常因革礼呢?

一是储位未定,欧阳修有借礼书规劝皇帝之意。

二是嘉祐后,富弼韩琦两位庆历旧臣欲有所作为,革除时弊。

富弼虽有变法的决心,但性子缓顾虑多,被韩琦手下变法的急先锋韩绛弹劾了,虽说没成功,但富弼最后也去位了,如今打算锐意进取的韩琦成了首相。

既要变法,就要明白礼法之由来因革,达到一个溯源正名的作用。

欧阳修在嘉祐六年富弼去位,重新推动太常因革礼的修撰,就是寻找理论支持助韩琦一臂之力。

(本章完)

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578章 齐道德第192章 赔罪第276章 殿试第388章 观天之道第929章 拉拢第816章 铭记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774章 喂饼第237章 团圆第392章 改变第789章 打到底为止第1034章 重开天章阁第320章 相交第404章 谢过章学士第131章 佩服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241章 执牛耳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32章 学霸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177章 赚钱第898章 提条件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941章 分歧第576章 加担子第57章 神童诗第446章 投名状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562章 易风移俗第657章 西北行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50章 行卷第30章 用六第532章 荐人的风险第806章 集思广益第421章 故交第678章 凯旋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689章 营田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559章 天章阁待制第589章 替手之争第450章 伸手要钱的皇帝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291章 催婚第38章 仙霞岭第799章 加官晋爵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465章 同年们的力量第502章 势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764章 价码第941章 分歧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378章 消息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192章 赔罪第2章 押司上门第216章 靠自己第25章 君子厚德载物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5章 当殿弹劾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107章 见识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779章 宕昌城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681章 设为熙州请假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964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819章 谁支持?谁反对?第240章 吴充第812章 大略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679章 报捷第597章 正反之论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394章 急变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291章 催婚
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578章 齐道德第192章 赔罪第276章 殿试第388章 观天之道第929章 拉拢第816章 铭记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774章 喂饼第237章 团圆第392章 改变第789章 打到底为止第1034章 重开天章阁第320章 相交第404章 谢过章学士第131章 佩服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241章 执牛耳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32章 学霸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177章 赚钱第898章 提条件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941章 分歧第576章 加担子第57章 神童诗第446章 投名状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562章 易风移俗第657章 西北行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50章 行卷第30章 用六第532章 荐人的风险第806章 集思广益第421章 故交第678章 凯旋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689章 营田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559章 天章阁待制第589章 替手之争第450章 伸手要钱的皇帝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291章 催婚第38章 仙霞岭第799章 加官晋爵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465章 同年们的力量第502章 势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764章 价码第941章 分歧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378章 消息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192章 赔罪第2章 押司上门第216章 靠自己第25章 君子厚德载物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5章 当殿弹劾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107章 见识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779章 宕昌城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681章 设为熙州请假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964章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第819章 谁支持?谁反对?第240章 吴充第812章 大略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679章 报捷第597章 正反之论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394章 急变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291章 催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