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西夏点集

第672章 西夏点集

熙宁四年,二月这场宋夏交兵。

可用战略,战役,战术三层来递进。

首先是战略层面,王安石向官家献上的‘调一天下,兼制夷狄’八字方针。

自熙宁二年,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以来,整个国家便围绕着这战略,进行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军事层面进行整个国家资源的整合和调配。

比如主和(保守)派的失势去职,三司条例司的设置和司农寺进行变法,通过青苗法,免役法等加强国家动员能力,太学改革及‘一道德’来掌控舆论和风俗,禁军裁撤和审官西院设置加强作战能力。

章越在治平二年,让王韶布局古渭寨一步闲棋也可算入。

而在战役层面,便是韩绛从陕西设宣抚司而始,所定的正面攻取横山,侧面出河湟,击党项之后背。

中枢决策有万里之遥,一往一返贻误战机,故而战役层面全权授予韩绛。

韩绛自辟幕府,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他全部资源投入横山,只给予王韶,章越有限度的支持。

再到了战术层面。

就是章越,王韶,种谔这个执行层。战绩瞬息万变,也是来不及请示韩绛,有时必须自己决断。

章越,王韶从出渭源至翻越马衔山,三战三捷,在北渡黄河时发现西夏骑兵出现于对岸。

这个时候战略和战术选择上,出现了冲突。

从战略选择上,章越,王韶应继续北渡黄河,直捣心腹。

战术层面上,王韶认为渡河风险太大,不如改袭天都山。

王安石曾在此事与官家进行讨论,朝廷须先定大计,以次推行,不能继续祖宗的将从中御之法,但若任将帅自便,则朝廷无定计。

朝廷必须把握到战役实施的细节。

具体说来,就是朝廷授予章越,王韶一线将领多少权力,韩绛这样经略之臣又有多少权力。

故而章越,王韶贸然改变北渡黄河的战略,再选择从战术上选择突袭天都山,从战略上是错误的。

说白了,就是就算是打胜了,也算输。

历朝历代都喜欢派太监监军,就是担心武将不敢冒风险,拒绝执行朝廷的既定战略。

放在太宗朝时,都是临阵授阵图,王韶,章越这样自作主张改变行军路线,都是要被严惩的,最轻也是革职。

而放在如今,章越心底也没个数。

如今他是主帅,还更改了自己当初在官家,韩绛面前所承诺的既定战略。

但这很可能会忤了王安石,官家之意,何况自己还杀了韩同。

在翻过屈吴山时,章越已给刘希奭,韩缜写信解释自己改变行军路线之事,至于能不能理解只能看官家,韩绛的意思了。

……

梁乙埋,汉人,如今是西夏外戚,兼西夏国相。

西夏上下知道宋军攻陷啰兀城时可谓震动。

而身为国相的梁乙埋身在银州城中,他数度点集国中兵马,但各路人马都不至。

特别是横山蕃部只来了三分之一不到,而靠近青唐的西寿,卓啰,甘州三个军监司的人马至今没到一兵一卒。

梁乙埋负手走在殿中。

左边是他的心腹都罗马尾,他是原啰兀城守将,但被种谔打得大败,右边则是罔萌讹,此人是梁太后的心腹,却与梁乙埋不和,不过却是攻宋的主战派。

此番梁太后得知梁乙埋进退维谷,也来助梁乙埋一臂之力。

都罗马尾言道:“宋军本来就多募横山蕃部为军,这一次大多跟随种谔打下啰兀城。眼下不少都是横山蕃部都是倒向了宋朝,他们认为宋军会在啰兀城筑城成功。”

梁乙埋转过身来,他相貌堂堂,仪表不凡,但头戴圆箍毡帽,身上穿着皮袍,一副党项人打扮。

梁乙埋在西夏国中大力推行蕃俗,他虽身为汉人,却不仅有皈依者狂热,还认为国与国的区别,不仅是军事,制度,政治上,最要紧还是文化上。

党项要想独立于宋朝,不依附于他,不被同化,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故而他大力推行党项风俗。

梁乙埋道:“宋朝欲拉拢横山蕃部不是一日两日,这一次韩绛出兵撒了多少金银钱帛给他们,还令汉人从故土迁出让给土地予蕃部耕种,如今啰兀城一失,横山蕃部皆不听我号令,无兵前来点集便知。”

“可恶!”都罗马尾想到被种谔打的大败便恨恨地言道。

罔萌讹捧着胸道:“更兼宋军还出了河湟,当初禹藏花麻早言过,古渭宋军笼络青唐蕃部必有远图,可惜相国没听啊。”

梁乙埋道:“我已令仁和率军在黄河旁驻守了,此路宋军不过是疑兵而已,不足为患。”

“但愿如此吧!”罔萌讹一副讥讽的样子,梁乙埋看得分明。

梁乙埋定了定神,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在啰兀城的宋军,自己不可分心,被宋军一路疑兵搅乱心神。

梁乙埋道:“宋军这路偏师只用三个军监司被可对付,不足为患,只是宋军一旦拒守啰兀,则横山蕃部皆为其诱去,此实为心腹之患。”

西夏南侵宋朝横山蕃部起了很大作用,一旦横山蕃部被拉拢过去,银灵两州就不保了,甚至西夏国都动摇了。

都罗马尾道:“我派人看过了,宋军的粮道从定胡县至啰兀城,首尾一百七十里,这一百七十里如何能处处都防护周全了?即便给他十万人马也不够。”

可是我们也没有太多人马。

梁乙埋心底道了一句,宋军偏师出古渭,十二个军监司被他牵制了三个,啰兀一失,横山蕃部无论他如何催促也不来。

夏军军纪极严,一旦点集令下,迟到一天至五天的首领便被徒一年,五天以上一律革职,徒二年,没赶上的,则革职加徒三年。

兵到不齐,兵器没整备好,擅自离队都要处罚。

而横山蕃部点集不至,也是令梁乙埋大怒。

都罗马尾道:“如今正值春季,战马都是瘦,故而点集不至也是可以省得。”

梁乙埋道:“先帝在时,也没少在春季点集,他们何尝敢不来。待我打破了啰兀城,便徒了这些横山蕃部之人。”

“那也要打下再说。”罔萌讹言道。

“如今兵不齐,又能如何?”梁乙埋怒道。

罔萌讹道:“兵不齐,是因啰兀之失,太后早料到如此了,只消遣一使请辽主出兵,如此国内必然士气复振!”

(本章完)

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755章 当殿弹劾第303章 三元第9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22章 入直第217章 拜访第498章 离开第1007章 韩绛回京(两更合一更)第594章 章吕之比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38章 仙霞岭第697章 步步为营第59章 泼天富贵第57章 神童诗第670章 将帅分歧第397章 三衙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93章 入京否第498章 离开第86章 争口气(两更合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游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179章 买房第983章 刺杀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17章 山间岁月第633章 争执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75章 臣附议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281章 等次第366章 先生第355章 夫妻第1004章 天下拜托章公了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谢枫爱云书友盟主)第283章 平边策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366章 先生第710章 幕下第630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第340章 价钱挺合适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920章 执政第995章 必也正名(两更合一更)第286章 东华门第519章 民望第342章 五百贯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954章 万古江河第956章 韩琦身后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72章 食店第177章 赚钱第530章 商议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365章 拜师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392章 改变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1045章 农妇和牛(两更合一更)第523章 言事第44章 寒门贵子第319章 担忧第118章 真先生第33章 篆书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190章 再辞第692章 约降第632章 吕公弼第199章 寻觅第922章 锁院第374章 执经第882章 政事堂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1047章 熟状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61章 新的官职第744章 左右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1051章 王半山第327章 奏对第21章 师兄弟第103章 珍惜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377章 宫中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225章 放榜第493章 公用钱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321章 御试
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755章 当殿弹劾第303章 三元第9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22章 入直第217章 拜访第498章 离开第1007章 韩绛回京(两更合一更)第594章 章吕之比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38章 仙霞岭第697章 步步为营第59章 泼天富贵第57章 神童诗第670章 将帅分歧第397章 三衙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93章 入京否第498章 离开第86章 争口气(两更合一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游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179章 买房第983章 刺杀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17章 山间岁月第633章 争执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75章 臣附议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281章 等次第366章 先生第355章 夫妻第1004章 天下拜托章公了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谢枫爱云书友盟主)第283章 平边策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366章 先生第710章 幕下第630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第340章 价钱挺合适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920章 执政第995章 必也正名(两更合一更)第286章 东华门第519章 民望第342章 五百贯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954章 万古江河第956章 韩琦身后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72章 食店第177章 赚钱第530章 商议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365章 拜师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392章 改变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1045章 农妇和牛(两更合一更)第523章 言事第44章 寒门贵子第319章 担忧第118章 真先生第33章 篆书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190章 再辞第692章 约降第632章 吕公弼第199章 寻觅第922章 锁院第374章 执经第882章 政事堂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1047章 熟状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361章 新的官职第744章 左右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1051章 王半山第327章 奏对第21章 师兄弟第103章 珍惜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377章 宫中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225章 放榜第493章 公用钱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321章 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