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集思广益

王中正走后,章越才知道,为何都古代大将都深恨似鱼朝恩一般的人。

熙宁六年五月,熙州城经略府之中。

章越将蔡京等心腹幕僚都叫来,告诉他们自己与王中正翻脸之事。

此刻除了章楶在前线带兵,沈括在岷州筑城,章越叫来了所有幕僚。

众幕僚们一阵默然,前方领兵大将与监军闹翻之事,对于二人而言都是非常不利。

宋军还一直都保留着唐朝时官宦监军的遗风。监军跃居领军大将之上的例子,窃权指挥,甚至逼死统军大将,譬如郭解便是这般。更何况这王中正又是深得天子信任的人。

但见蔡京出面道:“翻脸的好,既是不和,何必委曲求全,倒不如闹得圣上那去,如此也是个明白。”

蔡卞道:“大帅一直厚待这王中正,之前踏白城之战时,军中染疫。”

“其实我等已是处理及时,但王中正故意‘称病’,大帅开恩让此人在后方歇息。哪知这王中正不知感恩,绕过大帅与王君万等将领往来,咨询大帅用兵之事及军中钱粮往来。”

何灌得了章越允许,当即半个屁股坐在椅上。

另外询问进兵兴州或凉州府的筹划是否办妥。

幕僚们有要做的事。

章越一看顿时皱眉,眼下自己根本不想打这一战,但官家却催着熙河路的兵马。不说之前踏白城大捷的赏赐都还没下来,仅眼下而论,大战之后兵马疲惫,各方面的准备都不成熟。

章越也会手把手地教幕僚们如此考虑问题,学习体会他做事的办法以及学问。

但无论如何,王中正胆敢扣押章越给天子地奏疏,着实犯了他的大忌,这如何能忍?

就算没有如此,王中正干涉指挥,在旁指手画脚,还刺探自己的隐秘。因此连契丹都无可奈何的名将郭进最后屈死在一名宦官之手,也是可想而知了。

次日章越累了一日正欲躺倒塌上歇息,这时候汴京五百里加急军报抵至。

何灌则继续说下去,他定了定神将自己的心得都禀告给章越。

所以身为一名统兵大将,你永远不知道他在天子那边打了你什么小报告,但你却不敢说他的坏话。

一旦领兵大将与监军二人向天子的进言各执一词。天子就会判断这两个人,到底是哪个人在撒谎。

其实走马承受本就有收集边将情报,并暗中将消息通过密奏的方式禀告给天子,甚至刺探将领喜好,纠察一切不法之事。

文及甫,蔡卞,吕升卿都会各自向他的父亲,岳父,兄长写信,告诉这里的情事。

章越未料到还有这个缘故于是问道:“后来你如何到了古渭?”

听得自己停顿时,章越却道了句‘接着讲’。

这凉州府和兴州府,数百里奔袭风险极大,且打住了也守不住。章氏兵法只有一招,那就是浅攻进筑,这大纵深奔袭还是请霍卫这样名将来办,还有王韶也是擅于此道,可自己这等庸将实在是办不到。

“你用流水磨给蕃人磨面与蕃人交易粮草此举……”

听了蔡京,蔡卞二人言语,众幕僚们恍然纷纷大骂王中正。

章越顿了顿对何灌道:“你有这等的才干,我岂能让你埋没,来我幕下吧?”

“然而我们汉人却是贵土贱货,故而我以钱货向蕃人易田,又在河流湍急处多建流水磨,以磨面之方便与蕃人多换些粮食,我看过渭水河谷当年是可以种植籼稻,还有不少汉唐留下的故渠,末将加以修葺一番,故而便有……”

颇有手工业收割农业的架势。

章越心想此人也是耿直,毫不掩饰被王韶赏识提拔之事。

这时候吴充刚给自己来信,这是他升任参知政事后所写。

必须厚待木征,再以此招纳董毡。

“同时我还需致信给几位相公,向他解释此事,让他们为我在官家那边进言。”

一般情况下,走马承受是天子心腹,他的话显然比领兵大将更可信一些。所以领兵大将都让自己的奏疏通过走马承受转发给天子。

何灌初进章越幕府便觉得新鲜,章越与他的幕僚之间,既似师生,也似上下级,而整个群体之间,众人也是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对方道:“末将乃开封祥符人士,本是武举出身,但后想不知天文地理如何为将,于是入国子监从于农学!”

“末将见过大帅!”

何灌道:“末将被选为熙河从事,得到了王……王副经略使赏识,委之以屯田之事……”

章越微微笑道:“王副经略真是慧眼识人,我不会因此介意。我记得唐时黑齿常之在河湟屯田达五六千顷,最盛时收百万石以上,而你能在古渭屯田五六千顷,有何手段可否教我?”

章越连夜召幕僚们商议,这既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时也是章越对幕下的一等考验磨炼。

章越道:“那你怎不去武学,反是去了农学?”

原来是被调剂志愿了……

何灌道:“末将不敢当,这古渭至渭源乃渭水河谷,附近都是良田,只是蕃人贱土贵货,不善于耕种。”

这时候文及甫道:“启禀大帅,这踏白城之战已过月余,但至今封赏与加官仍未下达军中,我怕过久了,下面的将士们会有怨言。何况我听说此事两府那边已是熟议过了,连册封赏赐的使者也在路上了,却不知为何至今迟迟不到。”

章越道:“我知道了。”

还有阵图入京是怎么回事?天子要千里之外遥控战局吗?

下旨微操将我的捧日军神臂弓兵马向左侧移动五十步?

这简直是搞毛线啊,章越心底大吐槽。

章越想到这里道:“当务之急,需立即草拟一封奏疏弹劾王中正,至于王中正也会弹劾于我,便由着他去。不过此奏疏必须先他一步送到京中!”

现在整个熙河路除了自己加为左谏议大夫外,没有第二人升官或得到赏赐。

至于章越也要给天子和吴充写信。

至于走马承受给天子的密奏则可以不给对方看。

他心底有些讶异不过却不露声色地继续写信,另一面问道:“你就是何灌?如此年轻,怎知在古渭屯田之事?”

所以王中正可以扣押章越给天子地奏疏,当然章越若要绕开走马承受,单独向天子上札子也可以,不过这样就扯破脸了。

何灌一面说着一面观察章越的脸色,却见对方始终在写信,不知有没有在听?

章越想到这里,也是毛了,刚打完青唐,又打兰州,哪有这么用兵的?

如今王中正已被看押,在天子没有明示之前,这期间熙河军政至少已为他一人独揽。

这便是翻脸的好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新的走马承受或者是新的经略使抵至军中时,天子就不会催破他攻打凉州府或是兴州府。

章越自是知道是什么情由,王中正也是可以,居然在此事上作梗。

吴充的观点与章越不谋而合,章越提笔给吴充写信,这时候有人禀道:“何灌在外求见!”

乍看众人是帮章越想办法,最后自己也都得到了锻炼。

章越抬头看到不过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将领站在自己面前时。

难怪普天之下多少人想要追随章公,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何灌一愣,章越此来将他升官或贬官他都不意外,但没料到却是让他为幕僚。

吕升卿,邢恕对视了一眼,章越能召二人来此,说明对他们毫不见外,所谓推心置腹也不过如此。

章越不意对方是国子监出身,还是自己改革国子监以苏湖教法,顿时改颜相向笑道:“原来你也是太学生,坐下说话!”

不说其他,仅是从他幕下被举荐为知一州一县的官员就不少,他日说不定还有一方之任。

何灌道:“朝廷在熙河开边,跟随大帅不少官员都连获升迁,不少太学生向往书生得军功而封爵故而都去了武学。末将没有门路,本是报了武学,最后只好去了农学。”

章越这才意识到与王中正闹翻后,已将此人晾在一边已多时。

章越一看是天子下书给他与王中正的,原来秦州宋夏两边谈判陷入僵持,天子要章越的熙河路兵马摆出包打兰州的架势,并且必须以兵马调度配置绘成阵图送入汴京。

何灌迟疑了片刻道:“谨遵大帅之命。”

章越把笔一勾将给吴充的信写完后,对何灌道:“极好,极好,你所言蕃人贵货贱土,汉人贵土贱货,我深以为然。”

自己当初对熙河路众将士画了一个天那么大的饼,如今却迟迟不能兑现,下面官员和将士的怨念可想而知。

这对于自己的威信着实是一个动摇。

或许王中正可能觉得他没有太过分之处,章越觉得已不能忍。

信中也是告诫之词,要他对新降的木征等蕃人必须以兵威临之,让他讨贼自赎,随加以厚赏,如此便可为我所用,不会与董毡复合。日后讨董毡也是如此。

而且边将向天子汇报的文书都要通过走马承受。

不是说不定,而是肯定。

何灌想到这里,觉得能得到章越青眼加入这个幕僚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他日经过这一番磨炼,自己遇事必定是更加游刃有余了。

于是幕僚们连夜商议出了一个办法。

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1014章 章三谏君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577章 酒宴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953章 章枢副被吓着了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246章 残信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674章 渡河第779章 宕昌城第816章 铭记第786章 收复河州城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969章 驻真定府第899章 吕惠卿的变通?第522章 入直第131章 佩服第143章 诗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732章 师兄弟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1044章 役法之争第37章 二哥下落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138章 见面第482章 大腿第921章 贤相否第779章 宕昌城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34章 辞赋与万言书第501章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77章 因祸得福第365章 拜师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500章 山居第81章 初会第563章 蹀躞带第519章 民望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881章 共识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663章 底气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00章 山居第53章 挑战第870章 交换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32章 学霸第433章 酒量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202章 给他第350章 大婚第262章 官家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406章 商人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47章 论文第824章 治蕃策论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69章 夜谈第256章 审卷第650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941章 分歧第970章 我来担着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643章 战略之争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64章 熙宁二年第969章 驻真定府第776章 正副之争第35章 真传第421章 故交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231章 鹿鸣宴第836章 信任危机第910章 梦笔山下第403章 钞盐法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334章 二事第861章 孤勇第875章 女色第493章 公用钱第642章 执政会议第494章 国士待之第453章 撕破脸第268章 捉婿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770章 玉带第103章 珍惜第507章 梯子没了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176章 阶级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
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1014章 章三谏君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577章 酒宴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953章 章枢副被吓着了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246章 残信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674章 渡河第779章 宕昌城第816章 铭记第786章 收复河州城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969章 驻真定府第899章 吕惠卿的变通?第522章 入直第131章 佩服第143章 诗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732章 师兄弟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1044章 役法之争第37章 二哥下落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20章 桂花茶和鸡蛋第138章 见面第482章 大腿第921章 贤相否第779章 宕昌城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34章 辞赋与万言书第501章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477章 因祸得福第365章 拜师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500章 山居第81章 初会第563章 蹀躞带第519章 民望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881章 共识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663章 底气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00章 山居第53章 挑战第870章 交换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32章 学霸第433章 酒量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202章 给他第350章 大婚第262章 官家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406章 商人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47章 论文第824章 治蕃策论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69章 夜谈第256章 审卷第650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941章 分歧第970章 我来担着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643章 战略之争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64章 熙宁二年第969章 驻真定府第776章 正副之争第35章 真传第421章 故交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231章 鹿鸣宴第836章 信任危机第910章 梦笔山下第403章 钞盐法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334章 二事第861章 孤勇第875章 女色第493章 公用钱第642章 执政会议第494章 国士待之第453章 撕破脸第268章 捉婿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770章 玉带第103章 珍惜第507章 梯子没了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176章 阶级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