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安定先生

第116章 安定先生

跟随黄好义一路走来,章越别的功夫没有长进,这本事倒是一路见长。

众人聊了一会,过了片刻。

但闻云板声一响,几名官员走进了厅堂,众人见了皆避至一旁,一并口称先生。

“无需多礼,让老夫见一见当今一时俊杰的风采。”

中央的老者言道,左右学生尽是抬起头。但见这位老者一望即知是饱学鸿儒,尽管面有病容,但这份气度实是令人见之难忘。

章越心道,莫非这位即是胡瑗安定先生?

想到这里,章越心底一阵激动。

竟然这个场合,还能见到他。

听闻他如今虽为太子中舍,天章阁侍讲,勾管太学,但听闻身子一直不好,除了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久已不见学生了。

但没料到面试学生这个场合,他仍是会亲自到场。

章越看着这位老者,不由心底激动。

这位老者是周敦颐,程颐,范纯仁等等大牛的老师。

范仲淹及后来的王安石对他都是佩服不已。

他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都是范仲淹手下的变法大将。如今范仲淹,孙复,石介先后逝去,唯有他仍是健在。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官家仍以胡瑗主管太学,曾为范仲淹左膀右臂的欧阳修于嘉祐二年为科举主考官。

可知新政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官家没有放弃这一主张,让欧阳修,胡瑗主持太学,贡举,为国家储才。

不过被官家誉为‘真先生’的胡瑗,范仲淹的半个老师,生命怕是马上要走到了尽头。

胡瑗强撑病体,亲自负责太学生招收之事,足见他对为国举才之事的慎重,真真切切地希望选出几个有用之才,将来为国之栋梁。

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

反而章越方才一群人在那边‘凡尔赛’,好似自己被迫勉强才来太学一般,倒显得有几分惭愧。

胡瑗看了一遍众人,问道:“老夫胡瑗,如今勾管太学,不知尔等为何来太学?”

众人沉默一阵,此时一名学生上前道:“禀安定先生,国事垂危之如今,昔岁币和契丹,尚可言辽国势大,但连西夏亦以岁币和之。国辱则臣辱,国事到了如今这地步,实因循不改,弊坏日甚,昔范相公殚精竭虑,以遂欲更天下弊,然却……如今天下乍看并无大事,实则民变兵乱一日多似一日,一年多过一年,然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

章越心道,这话说得牛啊,妥妥的就是课代表的水平。

胡瑗点点头了道:“然也,此正乃老夫勾管太学之宗旨……”

这名学生闻言大喜,却听胡瑗下一句道:“然却全非尔等来此之意。”

这名学生闻言又有些神色挂不住。

章越,黄好义对视一眼,暗自好笑。

“方才我在隔壁书室,听闻有人言来太学是因‘太学还可以’,‘太学可以白吃白住’,‘馒头不错’。”

下面学生一片面红耳赤。

章越心道,好个安定先生,实不是个厚道人,居然猫在一旁偷听。这回完蛋了,连底裤都被看穿了。

˙众学生之中羞涩之人不在少数,另一边则有人偷偷嘲笑。

但见胡瑗缓缓道:“其实两个说法都不好,一个不能明体,一个不能达用,一为过,二为不及,汝等无论来不来太学,需先求‘明体达用’之道为先。”

方才那名学生正色道:“先生,报效国家,如臣子报效朝廷,为何不能称为明体呢?学生方才这番话可是出自真心实意。”

胡瑗点了点头道:“诚然……”

这时候章越心想,我不出手,谁出手。这个问题我会。

当即章越心念一动,排众而出:“安定先生,此话学生想试答之。”

胡瑗看了章越一眼点了点头。

章越道:“学生以为忠君以孝为本,故而自古三代以来,仁君圣祖莫不以孝治理天下。故而忠臣良将必出于孝子之门,对父母不孝,又何谈为国尽忠,为君王尽命?”

那学生道:“吾孝闻于乡里,昔日……”

章越微微一笑道:“兄台之孝不用多言,我并非言兄不孝,我是说试想有一戏子,演一至孝之子,那么可以说他是天下最孝顺之人么?”

众人闻言皆是笑出了声。这个例子够打脸。

“这……”这学子一时失语,随即言道,“按你这么说,那么我们百姓之孝行孝举都是虚行作伪么?朝廷又何必表彰节义之士么?”

章越早知对方有此一问,于是失笑道:“兄台所言有道理,这也是为何方才判监所言‘明体达用’。”

“正所谓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论心即是明体,论迹即是达用,以心论迹,这就是明体达用了。”

这一番话说完,一旁胡瑗和国子监众教官不由上下打量起章越。

与章越的众考生们也都是刮目相看,原本以为对方不过是夸夸其谈之徒,怎么……怎么夸夸其谈之本事如此厉害,连众教官都被蒙住了。

那名学子不能再言。

众教官们也是低声言语。

胡瑗上下打量章越了一番道:“好个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此话出自何典何章?”

章越微微笑道:“回禀安定先生,没有出处,自撰也!”

众人一片哗然。

这时胡瑗伸手一按,众人皆是静下。

胡瑗笑道:“无妨,子贡曾言夫子不可及,但孔子因学于人而后为孔子,我等也未必要句句言称三代。”

“以论迹论心之言语,以诠释明体达用,令人耳目一新。但你说孝不可为体,何为体?”

“这孝又是根本于何处呢?”

旁人都是点了点头。

读书人治经,第一个要学的是孝经,读书人给皇帝献建议常常第一句话就是圣人以孝天下。

科举考试也是以论语,孝经为兼经。

看似低于九经,但实际上九经是选学,但孝经,论语则是必修。

章越道:“学生以为以《礼记》之《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孝道,而欲齐家者先修身,故而韩退之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序渐进。”

众所周知《四书》是由朱熹修订,其实最早提出四书这个概念的是韩愈。他将礼记里的《大学》,《中庸》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

但目前主流儒者还是不认同这个观点,还是以《孝经》为本。

这涉及到什么是体了,韩愈之前都认为孝心是体。

人少则慕父母,自呱呱坠地以来,孩童莫有不爱父母的。正有了爱父母,方才爱父母所生之兄弟姐妹,父母之兄弟姐妹,父母之父母,最后推广至同族,同乡,忠君爱国。

故而至南北宋为止,儒家都先学《孝经》。

但孝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不能代表全部。

所以朱熹才继韩愈提出了‘正心诚意’为体。

围绕着‘正心诚意’,明朝的理学和心学争了半天。理学认为要‘格物致知’,学习道理,万物教给你的道理,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体。

王阳明格竹子半天,发觉我不认同的道理,哪怕说得再有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

于是儒学分出了心学。

王阳明最后在天泉桥上对他两个徒弟说了这样的话,利根(聪明人)之人多了解自己,钝根(笨人)之人多了解世界。

但无论钝根利根,真正的体一定是包含着天理与人欲的。若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那么天理就是人欲,是没有是非善恶的。

不过讲到这里,章越还是把握了分寸,体到了‘正心诚意’这个境界,虽然不太符合当时主流,但毕竟这是韩愈的主张,你要反对去骂韩愈好了。

若直接把王阳明的概念抛出来,那么……估计就要被当堂赶出去了。

胡瑗道:“我观你有言而未尽之意,不妨继续说。”

章越拱手道:“多谢安定先生,明体即是明心,孝心是一,但人之七情六欲岂可用孝一字概之,譬如天地只有你一人,又何谈一个孝字。”

“故而吾儒者当以正心诚意为本!”

胡瑗反复看向章越温和地问道:“汝叫什么名字?何方人士?”

章越施礼道:“回禀安定先生,学生浦城章越,家中行三。”

“哦?浦城章氏,乃当今状元章子平的同族?”

章越道:“确实如此。”

论辈分咱还是他族叔呢,可惜人家不承认。

胡瑗欣然笑道:“章氏子弟,难怪有名家子弟的风范。不知师事何人?”

章越道:“吾先师村塾郭先生,后又师伯益先生。”

但听章越师从章友直的,众人皆可见胡瑗的笑容淡了淡。

章越心道,不是吧,自己老师与胡瑗有梁子不成?

章越随即心道,也不是没可能,李觏与章友直势同水火。

而李觏与胡瑗交好,同为范仲淹的变法大将,要是为难自己这可如何是好?

但见胡瑗微微笑道:“难怪,难怪。”

说完这句后,胡瑗并没有再问。

章越但觉有些悬。

胡瑗又说了几句即离去后,众人当即于太学堂上考试。

ps:这章真的好难,修改了好多次,太晚了,见谅哈。

(本章完)

第874章 抱负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774章 喂饼第790章 成功的办法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771章 改变第1004章 天下拜托章公了第225章 放榜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154章 买卖第1030章 大学士 郡公 尚书(第一更)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878章 钱重物轻第280章 喜事第153章 茶香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551章 分歧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1047章 熟状第223章 圈子第141章 家风门风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273章 论名第871章 提携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970章 我来担着第520章 重聚第543章 百年无事扎子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1038章 大宋经济晴雨表第161章 手段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237章 团圆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143章 诗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228章 秋夜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76章 不退第8章 三字经第766章 齐家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27章 回京?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270章 闺阁议论第15章 孝经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918章 弹劾我?第252章 风雪第865章 会食第436章 击石震虎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172章 成例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690章 经营第245章 无心插柳第178章 韩相公第36章 不学有术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74章 饭钱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398章 升官与赏赐第196章 村夫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127章 说亲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509章 皇太子第1006章 元随傔从(两更合一更)第705章 姐妹第505章 安排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72章 激励族侄第727章 回京?第21章 师兄弟第1034章 重开天章阁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95章 办法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714章 敲打第354章 拜堂第342章 五百贯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911章 故乡第620章 强势复出
第874章 抱负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774章 喂饼第790章 成功的办法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771章 改变第1004章 天下拜托章公了第225章 放榜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154章 买卖第1030章 大学士 郡公 尚书(第一更)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878章 钱重物轻第280章 喜事第153章 茶香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551章 分歧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1047章 熟状第223章 圈子第141章 家风门风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273章 论名第871章 提携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970章 我来担着第520章 重聚第543章 百年无事扎子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1038章 大宋经济晴雨表第161章 手段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237章 团圆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143章 诗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228章 秋夜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676章 不退第8章 三字经第766章 齐家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727章 回京?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270章 闺阁议论第15章 孝经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918章 弹劾我?第252章 风雪第865章 会食第436章 击石震虎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172章 成例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690章 经营第245章 无心插柳第178章 韩相公第36章 不学有术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74章 饭钱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398章 升官与赏赐第196章 村夫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127章 说亲第846章 还有机会吗?第509章 皇太子第1006章 元随傔从(两更合一更)第705章 姐妹第505章 安排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72章 激励族侄第727章 回京?第21章 师兄弟第1034章 重开天章阁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95章 办法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714章 敲打第354章 拜堂第342章 五百贯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911章 故乡第620章 强势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