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临潭书绝壁

第435章 临潭书绝壁

众人思索章越说得诗句。

一人向苏轼问道:“子瞻兄,此诗如何?”

苏轼言道:“很好啊,自然清新,却有富含禅理。”

一名官员品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得是泮池之水如镜,倒影天光云影。这泮池之水为何如此清澈?是因源头有活水。”

“用在读书之上,读书即是引活水入池,活水入死水出,故而吾心清澈,如镜般倒影万千事务,妙哉!妙哉!”

众官员纷纷点头,此点评可谓说的极好。

“玄妙!这一番话可说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读书人如何日新?就是读书!”

“如话富有哲理,从小物之中见禅意,非一般人可云之,真不愧是状元公!可知他的学问实博大精深,造诣非常!”

“难怪如今学问,用文章有建树,于事功亦有所长,真可谓独步天下!”

下面的众考生皆是露出心悦诚服之色。

章越说完之后,对众考生言道:“自古以来,唯有有学而不能者矣,未有能而不学者也。若诸位若问读书有何用处?或许就在此间。”

“学生受教!”众考生们一并躬身言道。

说完话,即是宴饮。

众人在贡院吃宴,众考官轮流上前与章越敬酒。

轮到苏轼时,先是与章越问询父亲与弟弟子由近况。

苏辙本授商州推官,商州与凤翔府相邻,若兄弟二人在此为官,倒可时常见面。章惇就在商州的商洛县为官。

二人去年为考官时结识,当初主考官为刘敞刘原父,以二人为天下俊杰之翘楚,无人可及,故而处处以国士之礼待之。

苏轼与章惇自从相识后倒时常结伴出游。

可惜苏辙为王安石封还词头所阻,否则三人倒可一起。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治平二年,苏辙未能为商州推官改去大名府任官。苏轼写了《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苏轼在诗中劝弟弟‘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近从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章子就是章惇告诉他,商州的老百姓都盼望着他能来。

如今苏轼从章越口中听得父亲与弟弟的近况,那挂念之情溢于言表。

章越知道兄弟二人每月都有彼此寄诗一首,但即便如此苏轼仍是十分思念苏辙。

章越想到比如千古第一词《明月几时有》,章越初读还以为是思念情人的,后来一看原来是苏轼思念弟弟写的。

章越见苏轼如此,差点将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盗版道出。

眼见章越强忍窃诗的冲动,苏轼以为他为何欲言又止问道:“度之几时要走?”

章越道:“我如今去信京师,去时不定也!”

苏轼道:“正好,明日我等考官同游南山,度之与我等结伴。”

能结交苏轼这样一位好朋友,与之共游,真是人生幸事,章越欣然应允。

而众考官们轰然叫好。

章越向蔡确道:“持正兄随我同去。”

蔡确笑道:“我还是不去算了。”

士大夫们一同游山玩水,作诗联句,也是一等佳事。

次日众人即前往南山,同行还有另两位考官,当日夜宿于仙游寺外的逆旅之内。

仙游寺为唐懿宗所建,此地原本有三寺,黑河一水中隔,南为仙游寺,又称为南寺,北为中兴寺,又称为北寺!

之所以名为仙游,传说弄玉与萧史乘龙共同仙游之事就在此处。

外头恰下了一场秋雨,旅舍外雨声滴答,偶听钟声传至旅舍。

旅舍内灯火通明,众人饮酒作诗好不热闹。

章越连饮三盏酒,却见堂外苏轼却与一名小沙弥聊得兴致正高,章惇见此一幕于左右道:“子瞻兄平日最喜与僧道结交了。”

又一人笑道:“他平日常道‘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故而不论是谁都可以相交!”

众人都是笑了:“子瞻平日都是这般。”

这时苏轼兴致很高地返回,众人问道:“子瞻问得什么呢?”

苏轼笑道:“我听得说此去中兴寺路上有一仙游潭,景色奇绝,我等正好沿途一观!”

众人都是笑道:“原来如此。”

当即众人联诗饮酒夜话。

这时僧人正好送来一桌素斋,别人都在争着饮酒无心饭食,但苏轼不同,但见他不着急如何,先将独自吃饱了,最后众人皆道,子瞻兄为何不联诗。

这时苏轼打了个饱嗝,方姗姗来迟般至场中作诗。

苏轼自是诗中帝王,才不知如何而尽,他一出场联诗众人都是黯然失色。他作诗偶尔还用几句俚语俗句,但也是极妙。

故而他的诗中信手拈来的随便一句,即抵至无人可抵之处。

章越记得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一个妓女名叫李宜求他赠诗。

苏轼随手写至‘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我来黄州四年为何都没写过关于李宜的诗呢?

这两句平平无奇,苏轼写完后继续喝酒吃饭,吃了大半了,李宜又请苏轼补完。

苏轼挥笔续上两句,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就好像杜甫在西川时,写尽了各种花的诗,唯独不提及西川最有名的海棠,因为最美好的是不用写在诗里的。

似这般的诗,苏轼一生还写了很多。

苏轼此刻在诗会即是如此大杀四方,偶尔一句看似平平无奇,众人都要道一句子瞻不过如此,下一句苏轼都能写到妙至极处,于是大家纷纷被打脸。

苏轼这种才华是与生俱来的,似贾岛那般苦吟到极致,也永远达不到他的境界。

章越读书是贾岛一流,通过不断苦吟,寻的日新之道,他相信不断事功,不断读书是可以循序渐进,但不妨碍他对苏轼佩服。

真不愧是古今第一文人,章越唯有在内心感叹,幸亏制科考得是策论,否则不开挂的话自己哪能与苏轼一争长短。

次日早起,众人前往仙游潭。

这仙游潭在山上,这一路走来山势渐高。

苏轼与章越聊天。

但见章越言道:“当初白乐天游庐山大林寺写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始以为有误,四月时芳菲皆尽,为何桃花却是盛开呢?但后方知山上冷于山下,故而山上春晚,山寺之中四月仍有桃花盛开。”

苏轼笑道:“这也是度之常言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章越亦笑道:“正是如此。”

山势越高越冷,但见白云于山下忽而飘飞,众人行在山路上似踩得梯云而上,山壁间涧水潺潺,翦藤探入其中,偶尔可看见一座石桥跨过涧水,沿路不时有樵夫负荆下山。

众人终于走至地头,但见仙游潭坐于翠色的山壁之下,潭阔不过二丈,潭心黑沉不可见底,山顶水流泻落之处白沫飞旋。

潭下又临万丈深渊,潭池一株大树直抵山壁,一条横木悬空跨过深潭直抵山壁。

此刻一名官员手指这石壁笑道:“谁敢临石壁书之!”

众人看了一眼纷纷摇头道:“这是不要命了吗?”

“万一失足即是跌落山崖了。”

“犯不着逞此无用之勇。”

这时章惇对苏轼道:“子瞻一试如何?”

苏轼见此一幕摇头道:“吾睹此双股颤颤矣!实不敢矣。”

章惇闻言大笑道:“吾来!”

但见章惇命人拿着绳索捆在自己身上,之后摄衣挽着旁树,从容地走过铺在潭水上的横木。

在众人惊呼声之中,章惇跳至山壁上,若无其事地濡笔书之道:“章惇来此!”

题石壁之后,章惇再攀索而还神色不变,苏轼见之不由对章惇叹道:“子厚他日必能杀人也!”

章惇回顾笑道:“子瞻,为何有此一说?”

苏轼道:“能自判其命之人,必能杀人!”

章惇闻言大笑。

这时又有人问道:“还有谁愿往?”

旁人皆道:“非子厚之胆略不足以往!”

这时章越看得方才章惇踏足之处,觉得自己也可一试于是道:“吾愿往!”

章惇,苏轼等人见了都露出讶色。

章越拿了笔墨揣着身上,学着章惇如此绑着绳索,由人在身后拉拽着,然后手扶旁树走上横木。

但见潭水下方即是绝壁万仞,一旦失足跌下水潭,绝对是……小命不保。

章越收回目光敛起心神,耳边只听潭水涛涛声,无数水沫飞溅在脸上,打得微微生疼。

走到横木中央,已无章越举起双手作为平衡走在横木,一步两步……最后踏至绝壁之上。

章越濡笔于绝壁上写至:“苏轼……!”

但见章越不仅将苏轼,连同行二人的名字也书于绝壁之上,墨不够时,提笔往墨盒点去。众人进山联诗,一有佳句即写在纸上,生怕忘了,故而都携有墨盒。

“……章越到此!”

章越最后一个写完自己名字,这才返回笑道:“子瞻兄,你又有何话说?”

苏轼抚章越其背,埋怨言道:“度之,实不值得如此。”

章越笑道:“无妨,一时行起!子瞻兄你看绝壁之上墨书!”

苏轼笑道:“三郎之书,举世无双也!”

说罢二人皆是大笑。

(本章完)

第217章 拜访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516章 面君第152章 相中第216章 靠自己第785章 再入河州明日更新第82章 雪景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339章 信第636章 知制诰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267章 念头第130章 斋长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请假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912章 返程第726章 道贺第686章 灯火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14章 饼子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927章 想骂就骂第60章 上架感言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601章 吴府寿宴第326章 入对第401章 新差遣第97章 翻山越岭第307章 月影明日更新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357章 回门第524章 省元第419章 变革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297章 期集三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717章 朕不是汉元帝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34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597章 正反之论第300章 官职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401章 新差遣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285章 御论第428章 出差第231章 鹿鸣宴第146章 学诗第287章 唱名第385章 说辞第101章 熟人第552章 延和殿论辩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563章 蹀躞带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32章 学霸第313章 秘阁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56章 焚香礼进士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1031章 放手去干便是(第二更)第752章 人性第874章 抱负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第444章 风波第511章 新君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652章 陕西宣抚使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701章 章党第575章 臣附议第113章 入汴京第629章 商议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817章 市易所第886章 事情闹大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219章 入场第444章 风波第357章 回门第1019章 远利和近利第160章 见面第562章 易风移俗
第217章 拜访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115章 馒头不错第516章 面君第152章 相中第216章 靠自己第785章 再入河州明日更新第82章 雪景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339章 信第636章 知制诰第1022章 改元元丰(两更合一更)第267章 念头第130章 斋长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请假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912章 返程第726章 道贺第686章 灯火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14章 饼子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927章 想骂就骂第60章 上架感言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601章 吴府寿宴第326章 入对第401章 新差遣第97章 翻山越岭第307章 月影明日更新第1036章 积小胜为大胜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357章 回门第524章 省元第419章 变革第985章 辽国震动第297章 期集三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717章 朕不是汉元帝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34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597章 正反之论第300章 官职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401章 新差遣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285章 御论第428章 出差第231章 鹿鸣宴第146章 学诗第287章 唱名第385章 说辞第101章 熟人第552章 延和殿论辩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563章 蹀躞带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32章 学霸第313章 秘阁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56章 焚香礼进士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1031章 放手去干便是(第二更)第752章 人性第874章 抱负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第444章 风波第511章 新君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652章 陕西宣抚使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701章 章党第575章 臣附议第113章 入汴京第629章 商议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817章 市易所第886章 事情闹大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219章 入场第444章 风波第357章 回门第1019章 远利和近利第160章 见面第562章 易风移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