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度之

王安石相府。

“熙河路经略使?”

在陕西及河东数路经略使,论哪个没给王安石来信的,唯独只有熙河路经略使一人了。

王安石从元随手中接过来信。

吕惠卿在旁默不作声,至于王安石的元随们言语道:“相公,章度之终于识得大势。”

一人道:“如今章度之也要给相公给拿捏了。”

“这章度之也算识时务。”

王安石看了元随一眼却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信,几名元随当即闭口不谈。

王安石阅毕后将章越的信递给吕惠卿,吕惠卿当即接过信,心底还有些迫不及待呢。

信是章越的文字,吕惠卿一眼看出了。

……

王安石向官家道:“陛下,之前要派王中正往熙河时,臣便不赞同此举。”

官家知道自己绕开二府,通过下诏给王中正指挥章越,也令王安石有些不满。

“哪三义呢?”大家都摆出了虚心请教的样子。

王安石道:“臣看来章越还是要打董毡的。”

官家知道自己理亏,当即道:“变法之事多劳烦相公,熙河之事不敢再深劳。”

官家默然后道:“经制熙河,再图灭夏,是朕之夙愿,但事下枢院多有阻挠。”

恰逢端午,府中的众幕僚们皆饮过雄黄酒,席间众人边剥粽子,边聊天,谈遍古今人物,本朝名士显宦。

蔡京蔡卞谈及吕端,吕蒙正,吕夷简三人为官为宦之道,听得众人入神。

吕惠卿微微笑道:“可谓钢筋硬骨,铁画银钩,透着大丈夫博取功名之志。真是好字!还请相公——藏之。”

另一人则道:“相公,当初章度之还拒受翰林学士,如今却来信示好,必须小心他反复,万丈深渊终有底,唯独人心不可见!”

“既是要打董毡,为何又弃一公城?他不知此乃河湟之门户,洮岷间最要紧的城寨吗?为何还要扶鬼章之孙?”

“章度之此人之志宏远,要小心养虎遗患。”

“章越如此,臣也是如此。陛下择令章越用兵,授王中正机宜,却未与二府议同后再下命。”

他在熙河路的开疆扩土的军功,正是因为变法充盈了国家财力,这才有了两次攻伐河州的胜利,在此他表示正是在相公英明领导下这才取得了胜利。

官家一听即道:“速传!”

“朝廷若据一公城,则南山蕃部以为我要夺洮州,则必生叛乱。朝廷要千里调兵调粮守一公城,则又重演踏白城之败。”

吕惠卿看了王安石神色,却见对方站起了身,走到书案前的烛台前凝思片刻,然后举信在烛火上引燃。

吕惠卿将信通篇看完心底不由道,好个章度之,你也有这般言辞谦卑低头求人的时候。

“二义在于不要颜面……”

王安石失笑道:“章度之的意思这熙河路开疆扩土之功,老夫亦受到了天子的封赏。此事上于情于理都应帮他一把。”

正巧章越路过,众幕僚们皆起身。章越问众人谈论什么,于是众人就将蔡京蔡卞和吕升卿的话说了。

官家点头接受了王安石意见,正当这时殿外内侍飞奔而至道:“启禀陛下,熙河经略使章越有札子上奏!”

王安石微微笑了笑。

官家见了王安石后第一句话便是:“朕不是要西北易帅!只是这战实在打的不明白。”

王安石道:“当初殿上便论,章越肩负皇命,封疆灭国事,乃与国家同安危而系休戚者,唯有平日不侵其责,则日后方可责以有成。”

众人一听都是振作精神。

小人之心度之君子腹?

众人闻言皆是莞尔,一人忍俊不禁的笑起,随即笑声传遍堂上。

熙州经略府。

王安石道:“回禀陛下,洮州乃崇山峻岭,朝廷要使南山诸多蕃部彻底降服,不是派几百人守住一公城便可办到的。”

次日王安石身穿朝服从中书入殿。

章越给王安石的书信开头,便是极力称赞王安石这几年的变法之功。

吕惠卿的意见是藏之而不是如信中所言的示之。

官家听了没有说话。

官家意思是枢密使文彦博经常阻挠,所以他有时候就自己作决定来得简单。

官家闻言有所触动,但又道:“章越真是此意,为何朕不见他在札子里分说?还有秦州来报,说章越监视王中正,到底是真是假?”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

另一人元随道:“可他章度之既有这为国开疆的决心,熙河路之事又非他不可。那么他既向相公求这个情,若是不帮怕是不好。再说有此信为质,咱们也不怕他日后翻脸。”

“如今章越既与董毡媾和也就罢了,如今朕要他打夏国,谋取兴,凉二州,但他却多有搪塞,一会言兵马疲惫,一会言粮草难济,这到底是何意?”

这话闻之真是令人倍生斗志。

吕升卿笑道:“谈论为官,三位吕公年轻之时,官位均不如大帅。大帅从寒门而起至如今的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我看诸位论来论去,不如当面请益大帅的为官之道好了。”

火焰舔着信纸,瞬间将信纸尽数烧去,王安石一手捏着信尾直到烧作灰烬,这才放手。

王安石道:“陛下,臣以为用兵之事即众人共议以为可,始从之,而用将之道,当苟知其才,用之不疑,方能期其有所作为。”

然后在信中大谈就是现在国库的丰盈,国家财力的充沛,这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功劳。

王安石看了章越书信上的字微微颔首道:“如你说言,确实是一手好字!我看蔡君谟也不如他。”

章越的字可谓千金难求,一般非必要时很少亲自写信。

不过虽是求人,但这疏写的也是言语不凡,丝毫不坠气节。

шшш ●тt kān ●℃o

吕惠卿道:“相公早有考量,惠卿本不敢多言。只是我看章度之这字……”

内侍接过札子验过檄牌,再看火漆完整,当着天子与王安石之面以楔子剖开密封的竹筒取出札子。官家迫不及待翻阅章越的札子,但见札子书头‘平河湟策’数字映入眼帘。

众幕僚闻言皆点头,要官多修行,一路颇多歧路艰难,若非坚韧不拔谁能坚持到最后,遇到打击便弃官不为,放任自流,不是强健者所为。

……

不过对于王安石与韩绛的免役法之争,章越却绝口不提。

官家道:“章越之前要全取河湟之地,但又与董毡媾和,既杀了鬼章,又立其孙为部族之长,明明可以取洮州之地,却又弃了一公城。这次朝廷出兵河州所费加上封赏共用去一千万贯,仅是逼降一个木征,杀了鬼章,实是支出过巨。”

王安石道:“臣为宰相,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熙河之事陛下问臣即是,何问一监军?”

信末告诉王安石说,他章越这番话是他肺腑之言,王安石可拿他的信遍示天子和两府官员作为凭信。

这一幕令得元随们都是大吃了一惊。

接下来说了他与王中正交恶的缘由,言辞谦卑恳切地请王安石在天子面前替他进言。

众人都是称是。

章越徐徐言道:“一义是为坚持不懈也……”

但见王安石道:“何以小人之心度之——君子腹?”

吕惠卿心想,王安石担心章越的是什么?就是怕他日后回朝了,有朝一日手握权位了,攻击他的变法,那么在信中赞成新法及拿信示人就相当于是投名状。

连吕惠卿也是大吃一惊,章越这信王安石便这么就烧了。

以往章越私下向王安石没少批评过青苗法,市易法,如今在信中用力扶了扶,说以往自己年轻时不懂事,见识还是有些短浅的。

王安石道:“这字如何?”

王安石则对吕惠卿道:“吉甫怎么看?”

吕端临大事不糊涂,吕蒙正的宰相气量,吕夷简机巧善应变。

几名元随虽没有看信的,但对信中的内容也猜个八九不离十。

正好众人也很凑趣地请教章越如何为官?

章越笑了笑坐在席上饮了一口雄黄酒,面色肃然地道:“我的为官之道也简单,为要者有三义!”

说完吕惠卿将信交还给王安石。

一旁元随道:“相公,如今章度之与王中正失和,此正是易人易帅之机。”

王安石问道:“不知陛下有何不解之处?”

王府西庑的书斋壁上,正留着王安石题着一句诗。

“相反改立鬼章之孙为部族长,南山蕃部则以为朝廷仍是以土官治理洮州。蕃人内部为了争权必是自乱,相互侵攻,等一二年分出胜负后,朝廷在熙州河州屯田已成,到时再联络败者,诛灭胜者,如此洮州便可以平定。洮州一定,董毡势孤也会投降。”

笑声中,王安石忽然想到当年自游钟山寺时见到大雪压遍满山霜竹之景时,那一刻宁静悠然的心境。

众幕僚们闻言尽皆一愣,不过仔细想来忍讥受辱也是官场上常事。

最后章越看了一眼众人的表情缓缓地道:“三义则在于坚持不懈地不要颜面……”

众幕僚默然了一阵,寻即爆发出了大笑。

原来大帅是在消遣我们了……

看着众幕僚笑得前仰后合,章越也是笑了笑。

第971章 叔侄第249章 关扑第162章 除夕第559章 天章阁待制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741章 叔侄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427章 化解第275章 为何偏偏是你第502章 势第675章 擂鼓第455章 人才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138章 见面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1006章 元随傔从(两更合一更)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208章 蒐集斋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10章 幕下第15章 孝经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885章 报复第90章 策问明日更新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297章 期集三第373章 知经筵第995章 必也正名(两更合一更)第483章 翁婿第11章 孺子可教第287章 唱名第304章 光阴第666章 岳父侄儿第182章 章越的决定第285章 御论第433章 酒量第630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第192章 赔罪第37章 二哥下落第861章 孤勇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6章 抽丝剥茧第34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132章 争风吃醋第235章 结识第289章 殿上诗请假第454章 欧阳修父子第409章 贪婪明日更新第375章 我把官家说晕了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273章 论名第638章 出身第640章 整治太学第449章 小人哉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414章 入股第1005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更合一第944章 探病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第761章 谈判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438章 改元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93章 入京否第830章 平洮州之战第582章 落实工作第163章 恩惠第253章 王珪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21章 师兄弟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289章 殿上诗第636章 知制诰第551章 分歧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122章第498章 离开第983章 刺杀
第971章 叔侄第249章 关扑第162章 除夕第559章 天章阁待制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741章 叔侄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举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427章 化解第275章 为何偏偏是你第502章 势第675章 擂鼓第455章 人才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138章 见面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1006章 元随傔从(两更合一更)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208章 蒐集斋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10章 幕下第15章 孝经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885章 报复第90章 策问明日更新第845章 相互试探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297章 期集三第373章 知经筵第995章 必也正名(两更合一更)第483章 翁婿第11章 孺子可教第287章 唱名第304章 光阴第666章 岳父侄儿第182章 章越的决定第285章 御论第433章 酒量第630章 天子之恩(两更合一更)第192章 赔罪第37章 二哥下落第861章 孤勇第430章 政坛常青树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6章 抽丝剥茧第34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634章 见一见也无妨第1021章 两面夹攻(两更合一更)第132章 争风吃醋第235章 结识第289章 殿上诗请假第454章 欧阳修父子第409章 贪婪明日更新第375章 我把官家说晕了第993章 商谈(两更合一更)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273章 论名第638章 出身第640章 整治太学第449章 小人哉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414章 入股第1005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更合一第944章 探病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第761章 谈判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438章 改元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93章 入京否第830章 平洮州之战第582章 落实工作第163章 恩惠第253章 王珪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21章 师兄弟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289章 殿上诗第636章 知制诰第551章 分歧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821章 结算货币第122章第498章 离开第983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