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聚士[下]

牛山医园占地方圆百亩,本来是属于左丘氏的一个小农庄。在田文去职以后,左丘氏生怕殃及池鱼,知道张涵正在找地方建园子,便把农庄整个送上门来。张涵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象征性给了五万钱“左丘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钱总是要付的。”左丘林陪着笑,连声称赞张涵清正廉洁。两人目光一错,都知道奈何不了对方,谈话便愈发融洽了。

神医的影响力超出了张涵的想象。自从华佗来到青州以后,刺史府门庭若市,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就连齐王府都派人前来,邀请华佗去给给刘喜看病。华佗一说开园授徒,上门求学的人更是无以数计。有的书香人家子弟也动了心,大夫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既然做不了官,成为神医的弟子也是不错的出路。

张涵早知此事,华佗一到,就立刻要家中从族学精选了三十名十岁上下,对急救有点天份的少年,送了过来。结果,华佗一开园,就收到了一百多人。华佗很少收弟子,至今也只有两名徒弟广陵吴普和彭城樊阿,没想到这一收就是上百。这么多人,华佗自然教不过来,便模仿大儒的私人精舍,将医园分为内外。日常跟随华佗学习的,只有他的弟子,其余人都由华佗的弟子教导。不过,华佗每两次休沐(十二天),会抽出一天来公开讲学,并解答疑问。

理所当然,华佗得到了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医书。张涵把张家收集的医书都抄了一本,交给了华佗,那几本天书也不例外。当然,有的药方有重要的军事用途,被张涵删节掉了。好在对华佗来说,那些医学理论更重要。

孙良栋是张家族医孙大夫的长孙,对张氏医书钻研最深入的几人之一,他的医术可比他祖父强多了。张涵有意让他领人在青州改良疟疾药。在他与华佗交流中,华佗无意中发现,孙良栋的医术也不错,对天书也有过深入研究,便把他留在了医园。在孙良栋的争取下,疟疾的治疗正式成为医园的研究项目之一。

华佗擅长外科和妇科,在孙良栋的建议下,华佗又增设了解剖课牛山上的兔子和青蛙算是倒霉了。同时,针对每个病例,都要求记录在案。孙良栋拿出了一个详细的医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

“大人,有事情直接对我说,可以吗?”

“哈,是先生啊,”张涵干笑两声,嘀咕道:“可我答应过不干涉园中事务的,这不是怕你误会嘛!”

“大人,有事情但管开口,合理的,华佗自会接受。”华佗脸孔一板,剩余的话表露无疑不合理的,少来开口,说了,我也不会答应的。

“是是是。”

华佗雄纠纠,气昻昻,昂首阔步而来。张涵气势全无,谁也不是傻瓜,这才说了几件事,就被一个医呆子给识破了。

“大人,还有什么意见,华佗洗耳恭听。”

“这个,”张涵舌头打结了,就是有意见,这一惊吓也想不起来了,“哎,张涵倒是有个奇怪的想法,开刀手术,是需要熟悉人体的,这一刀下去,该用多啊的力气,切多深,要是有经验就好了……”

“是啊,”华佗深有同感,当他初学医的时候,也没少拿人练手,有的病本是可以治好的。

“要是能清楚知道人体结构就好了……”

“嗯”

“要是能亲手试试刀就好了……”

“!”华佗一惊,望着张涵,就像在看杀人狂。

“我是说,若是能在死人身上,尝试一下,想必会对治病救人大有裨益……”

“不行!不行!不行!”

华佗连连摇头,他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好处,但死者为大,他根本就不敢往那里去想。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观念,使他一想到这些,就有种负罪感。真要在谁家的死人身上动刀,家属不打死你才怪了……停!

华佗惶惶然鼠窜而去,张涵哈哈一笑,心情舒畅,算是抱仇了。这事他本来没想现在拿出来说,至少要再等些年天下大乱了,人不如狗,人吃人的时候,再说这种事情也就稀松平常了。

四月末,高顺等人从凉州归来了。高顺天赋不错,人也勤奋,在众多仆役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族学学习。并在前年年满二十岁的时候,以优秀的成绩从族学毕业,被张涵纳入了亲随之中。在买下青州刺史之后,张涵就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才智过人,洞悉人心,实在是最顶尖的谋士。遂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高顺携带了厚礼,前往凉州。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这个名字在千年以后大名鼎鼎,在此时,却并不出名。在大汉国的名士之中,只有汉阳阎忠称赞过他,说他有张良、陈平的才能。但阎忠也只是边郡的名士之一。说白了,贾诩已经三十多了,他还远不如张涵有名。至少,张万万的名头响彻大汉国南北。贾诩和张涵从未见过面,张涵从来没有去过凉州,而等张涵举茂才入雒阳的时候,贾诩又因病去职回家了。在雒阳的时候,贾诩也始终声名不显,他实在想象不出,张涵为何会如此重视他。张涵送来的礼物价值当在百万以上,确实是厚礼了。

没有任何意外,贾诩婉言谢绝了张涵的邀请,青州别驾对他没什么吸引力。张涵甘言厚币令他动心,但贾诩并不是个贪财的人,他的想法还是保全家族和自己。至于张涵危言耸听,说边郡如何危险。不过,图然令贾诩发笑罢了。鲜卑的确是大汉的心腹之患,但鲜卑主要的进攻方向是幽并二州,很少入寇凉州。威胁凉州的主要是羌族,然而,段颖的屠杀太厉害了,羌族二十年内都未必能恢复元气。反而,中原的形势不妙,恐怕会有战乱发生。这点眼光,贾诩还是有的。“中原似危实安,凉州似安实危”这样似是而非的话,并不足以动摇贾诩的心智。

总而言之,贾诩拒绝了张涵的邀请,张涵失望在所难免,却也早有预料了。张涵辟北海甄子然为别驾从事了。在青州士人里,甄子然家世平平,但名声久著,学识品德都为时人所称道,正是张涵所需要的人选。他不能像贾诩那样帮助张涵,却有着不错的声望,也不会带来麻烦。

PS:今天上架了,更新VIP三章

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北定辽东[2]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第四十二章 相聚[上]第二十八章 钢铁[上]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圣典》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辽东[3]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下]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章 东观[上]第十三章 笔迹[上]第七章 未来[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下]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汉律》(2)第三卷 第八十五章 出使江东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寿膏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东[免费]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圣典》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没钱啦?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2)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二十四章 闲话[上]第一章 梦醒[上]第七章 青州[上]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七章 未来[下]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上]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六十七章 天子东归[7]第三卷 第三章 免税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第三卷 第四十二章 与民争利乎?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一章 麻烦[下]第三卷 第十章 从军记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下]第二十九章 黄巾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四十二章 与民争利乎?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会战[下]第三十一章 仆婢[上]第十六章 萝莉?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战定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二十四章 闲话[上]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章 东观[上]第二十九章 黄巾[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一章 麻烦[下]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2)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卷尾语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下]第十二章 聚士[下]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十五章 劝学第三卷 第八十章 闲话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垦荒者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四卷 第四章 当头棒喝第三卷 第十九章 袁绍思乡地三卷 第八六章第一章 麻烦[下]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二十四章 闲话[下]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章 梦醒[下]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二十五章 劝学[下]第三卷 第十一章 讨董战的终结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十七章 农书[上]第二十八章 钢铁[上]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钱是什么?
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北定辽东[2]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第四十二章 相聚[上]第二十八章 钢铁[上]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圣典》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辽东[3]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下]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章 东观[上]第十三章 笔迹[上]第七章 未来[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下]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汉律》(2)第三卷 第八十五章 出使江东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寿膏第三卷 第八章 青州行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东[免费]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圣典》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没钱啦?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2)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二十四章 闲话[上]第一章 梦醒[上]第七章 青州[上]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七章 未来[下]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上]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六十七章 天子东归[7]第三卷 第三章 免税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第三卷 第四十二章 与民争利乎?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一章 麻烦[下]第三卷 第十章 从军记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下]第二十九章 黄巾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四十二章 与民争利乎?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会战[下]第三十一章 仆婢[上]第十六章 萝莉?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战定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二十四章 闲话[上]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章 东观[上]第二十九章 黄巾[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一章 麻烦[下]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2)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卷尾语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下]第十二章 聚士[下]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十五章 劝学第三卷 第八十章 闲话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垦荒者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四卷 第四章 当头棒喝第三卷 第十九章 袁绍思乡地三卷 第八六章第一章 麻烦[下]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二十四章 闲话[下]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章 梦醒[下]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二十五章 劝学[下]第三卷 第十一章 讨董战的终结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十七章 农书[上]第二十八章 钢铁[上]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