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土地改革[下]

bookmark

民入籍则另行规定:服劳役两年,再缴纳五成的田租后,该流民即可归入户籍,而其耕种的官地自动成为其私有土地。

按照这个规定,目前的流民屯官地大半已符合条件,将会立即成为私人土地,毋须再缴纳五成的田租。

张涧的话一说完,堂中便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中。在座之人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难怪张涵在最近几年来,官地只出租不出卖,是要这样啊。不过,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是大汉国的惯例,不会有人有异议。可是,这样面对所有人的土地改革,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多了,可以说,牵涉到了每个人,每个家族。无数的问题一起涌上心头,几个人不约而同,一起开口问话。

互相看了看彼此,青州别驾韩馥取得了发言权,他歉意地对诸人点头示意,随即便把目光转向张涧:

“安置流民是件好事,不过,张治中,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如此一来,只怕流民屯的田租便要大幅减少了,这是其一;军屯中的军户是个问题,他们要是也想申领土地,应该如何处置,这是其二;各地的佃户,知道这个消息,势必会去申领土地,会否使大片开垦好的土地抛荒,这是其三;

再说,既然要安置流民,还收这一千钱做什么?”

未等张涧回答,沮授补充道:

“正是如此,如果城市工佃抛下现在的工作,前去申领土地,恐怕会造成混乱。

还有,土地从何而来,不是有土地就可以作为耕地的,此法一实施下去,至少需要百万顷土地;

而那些不想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者,又将如何?如果有人以万钱购买他们的土地,想必会有很多人愿意,如此说来,又会造成新的土地兼并……”

“不错!兼并是个大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独立生产的,以当前的粮食价格,若是有人借贷来从事耕作,恐怕十有是保不住土地的……”

……

一石激起千重浪,分田分地是件好事,可是问题也不少。好在之前张涧已经做过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随着别人的提问,他将所有的问题一一记录在纸上,然后,开始按找类别挨个解答:

“想要实行土地改革,总要有土地才可以,我先说这个问题。

对于土地,这不是个大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流民的主要工作,便是集中在了兴修水利上,根据实际测算,我们现在拥有可开垦的荒地超过六十万顷可开垦的意思是说,这些土地附近已拥有水源,土质尚可。

申领土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所有人一起申请。而流民今后的工作重心将依然如故,以兴修水利和道路为主。

因此,土地不是问题,我们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张涧用眼睛扫视了一周,没有人有异议:

“接下来,我要说到军屯的问题。

军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军屯提供了每年支出的大部分粮食,可谓是我们立身的根基。不过,一旦实行土地改革,肯定会有许多军户要求申领土地。军户每年的平均净收益约在两百石左右,而自己种一百亩地净收入则会增加到三百四百石左右,这笔的。”

张涧抬眼看看,韩馥面带忧色,沮授微微点头,田丰若有所思……张涧笑笑,韩馥当然不是在担心军屯,他是在担心自己家的田地佃户的收入还不如军户。说到田地,在座的诸位,人人都有不少地,没有一个不关心的,可要指望田地发财,却也是休想,张涧早就知道这一点,已用薪俸开了几个作坊,前不久还新开了一个铜器作坊的。

收敛思绪,张涧继续讲道:

“想要留下所有的军户是不现实的,而目前的田地,也毋须这么多军户,但是,我们可以提高军官等管理、技术人员的薪俸,把他们留下来就可以了。

至于一般军户则完全不必在意。我们别的少,就是人多,流民哪里有不会种地的,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田地的收成也许不会很高,但总不会比目前低到哪里去。

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军屯的面积,以弥补损失。只要操作得当,保证粮食收入的稳定,还是不成问题的。

况且,事情未必会发展到那个地步。军户在食盐、布匹等方面

配给的,整体算起来,差距也不是太大。在没有看I前,军户不一定会有那么大勇气……”

张涧停顿了片刻,看看是否有人有意见,但此时此刻,人人皆知他是早有准备,十有还是和张涵一起准备的,自然没人再多话了。

韩馥话音刚落,他自己就有点后悔了。初到青州后,他一直是谨小慎微,生怕招惹是非。月前的时候,儿子与张氏的联姻,已经下了聘,算是板上钉钉,就等着年龄再大两岁便正式成亲。加之田宅赏赐丰厚,公事往来也没有受到刁难,时间久了,韩馥倒也放下心来。但这事分明是张涵指使,他何苦出这个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加上张涧所言也没有大错,众人都闭口不言。

“第三个问题是兼并。”

张涧皱了皱眉,兼并是个难题。大汉国城市人口众多,约占三分之一,这是个很大的数字,许多人在城市生活惯了,未必愿意去种地。他们却一定愿意将申领的土地转手倒卖,以赚取其中的差价。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到时候,再勾结吏员,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而且,互相掩护,查都没有办法查。

“资金的问题倒可以解决。由官府为每块地提供最高限额为一万钱的贷款。有了这笔钱,足以购买一头耕牛,及种子和农具什么的。这笔钱以土地为担保,每年十分之一的利息,分五年期清偿……”

“等等,如果有人不种地,只是骗取贷款怎么办?”

沮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贷款肯定是要预先发放的,到时候,贷款人拿了钱跑了,不去种地,这钱从哪里收回来。

“就是因为这样,才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本地区居民,在申请贷款之前,是需要有人提供担保的,若是贷款人跑了,担保人是要负责任的。而土地必须在当年垦种一半以上,并且,在五年之内不得买卖交易……”

张涧说了许多办法,当然,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骗贷总会想到办法。不过,如果一个人连累了亲戚朋友,他的名声也会完蛋,并被通缉。大多数人是不会愿意,为了一年的收入而付出这么大代价。

“至于土地兼并,这就是地方官的问题了……

佃户抛下佃田,自己去申领土地,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这两年来,自改良代田技术推广以来,夺佃的事情,不时发生……”

使用牲畜和农机具的大规模精耕细作技术,投入是加大了,需要的劳动力却大为减少。在使用短工的基础上,一个劳动力可以耕作18025亩土地,这个劳动力还毋须是成年男子,甚至可以是一壮女。这是对耕作、管理、牲畜和农机具等的要求很高。目前,只有张家的农庄里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普通水平的话,也足以令一个劳力耕种50100亩土地了。

当然,技术推广需要时间,很多人至今还是觉得,使用佃户省心省力。无须管理,也毋须投入,每年坐等着收租即可,收到的租子也少不到哪里去区田法的话,单位亩产量是会更高的。夺佃的事终究不多见,主要是少数精明的人,或者商人才会包田地收回,自己雇佣长工去做。这样的事情,不利于安定,官府是不会的。

但是,张涧此时一说,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佃出去收租和收回地自种,其间的差别,就像流民屯和军屯一样,终究是自己种地合算些儿。佃户的多少,是否劳心劳力经营得好,是拿不到桌面上讲的,既然不存在抛荒耕地的情况,事情也就算了。

……

“土地兼并,实是国中大害,肯定是要严加惩处的,诸卿都是国之干臣,还请自重!”

张涵在会议的最后,郑重提出警告。土地兼并迟早是要清理的,他可不希望牵涉进去的人太多了。

众人齐躬身,应道:“是!”

声音是很整齐,个个都表现的庄严肃穆,至于效果如何,张涵却不敢保持乐观。是否会有人趁机兼并土地,张涵相信,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他有言在先,若是有人执意不听,倒霉便是他自己找的了。到时候,也就怪不得张涵了。PS:今天还有……

第四十一章 财源[上]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第十四章 整军第十一章 续拜师[下]第二十六章 学乡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钱没钱又是一年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五章 要死了吗?[上]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汉律》(2)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八十章 闲话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风波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八章 筹谋[下]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钱是什么?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北定辽东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这章免费 可不是没有字]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门[上]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门[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二十八章 戏志才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一章 梦醒[上]第四章 神童[上]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烟又起第二十一章 族学[下]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十九章 摧坚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十八章 钢铁[下]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乌桓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东归[6]第二十六章 无题[上]第四十一章 财源[下]第十四章 同学[上]第十一章 构陷[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二十二章 续族学[上]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五章 买官[上]第十章 拜师[上]第三卷 第七章 冀州行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袭第六十七章 天子东归[7]第五章 买官[下]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三卷 第三章 免税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十一章 仆婢[下]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六章 蔡邕[下]第四卷 第一章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章 幸福?[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下]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东归[2]第三卷 第四十九章 粮草先行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二十九章 卞南庄[下]第三十一章 仆婢[上]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袭第二十一章 族学[上]第四章 神童[下]
第四十一章 财源[上]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第十四章 整军第十一章 续拜师[下]第二十六章 学乡第十八章 坚城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钱没钱又是一年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五章 要死了吗?[上]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新汉律》(2)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八十章 闲话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风波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八章 筹谋[下]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钱是什么?第三卷 第五十七章 北定辽东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二十七章 李胜忠[上]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上]第三十五章 落日[这章免费 可不是没有字]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门[上]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第三十三章 岑晊[下]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门[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二十八章 戏志才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一章 梦醒[上]第四章 神童[上]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烟又起第二十一章 族学[下]第十六章 流民[上]第十九章 摧坚第十二章 天书[上]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十八章 钢铁[下]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下]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乌桓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刀下留人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天子东归[6]第二十六章 无题[上]第四十一章 财源[下]第十四章 同学[上]第十一章 构陷[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二十二章 续族学[上]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五章 买官[上]第十章 拜师[上]第三卷 第七章 冀州行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袭第六十七章 天子东归[7]第五章 买官[下]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第六十三章 天子东归[3]第三卷 第三章 免税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十一章 仆婢[下]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蝗虫过境[上]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十八章 二事[上]第六章 蔡邕[下]第四卷 第一章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章 幸福?[上]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下]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东归[2]第三卷 第四十九章 粮草先行第十八章 二事[下]第二十九章 卞南庄[下]第三十一章 仆婢[上]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琐事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袭第二十一章 族学[上]第四章 神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