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bookmark

京师戒严,五城都派有兵勇守卫,加之和议不成,据说洋人已从天津派兵北上,前锋已逼近通州,城里的官绅百姓是风声鹤唳,一日数惊。

周祖培等人觉得明园僻处京西,事势危迫,拟请皇上乘舆移幸大内,先是群推恭亲王入见,恭亲王岂敢挑这个头,称皇上偏信端、肃,他就算去未不见得能获恩准。周祖培等人见恭亲王不愿意去,干脆联衔上疏,措辞异常诚恳,而呈递上去之后却宛如石沉大海,眼见又要被留中,他们又再次联衔上疏恳请。

看到群臣上的折子,再看看僧格林沁昨儿下午上的密折,咸丰终于想起了韩秀峰,命大头传韩秀峰入见。

十几天没见,皇上又憔悴了,韩秀峰恭请完圣安,忍不住提醒道:“皇上,越是这个时候,您越是要保重龙体啊!”

“朕好的很,先瞧瞧这几道折子。”韩秀峰不是贾桢、周祖培和翁心存那样的迂腐之辈,咸丰没什么顾忌的,一边示意大头把折子拿给韩秀峰,一边竟又喝起了酒。

殿里不但酒气熏天,酒气中还掺杂着大烟的味道,尽管早听大头说过,可韩秀峰还是不敢相信半年前还雄心勃勃、励精图治的皇上,不但终日借酒消愁甚至染上了烟瘾,心里别提有多不是滋味儿。

“赶紧看,朕忙着呢,”咸丰不耐烦地催促道。

韩秀峰缓过神,急忙道:“臣遵旨,臣这就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惊,这竟是几道截然相反的折子。

周祖培、翁心存甚至连文祥都联衔奏请皇上回紫禁城,以安定人心。而僧格林沁则对能否抵挡住前锋已逼近通州的英佛联军没什么把握,奏请皇上巡狩木兰。

“皇上,臣看完了。”见皇上沉默不语,韩秀峰定定心神,接着道:“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更何况皇上您,臣以为应早作打算。”

“这么大事,得容朕再想想。”咸丰放下酒杯,无精打采地说:“不过正如爱卿所说,不妨先做些准备。”

“皇上圣明。”

“你刚去口外办过差,熟悉这一路上的情形,宝鋆办事勤勉,深得朕心,你先去跟宝鋆商量商量,一应准备,便宜行事,妥为办理。”

“臣遵旨。”

……

内务府有好几位总管大臣,韩秀峰没想到皇上最终选择的是宝鋆而不是文丰,可又不好说这么,只能赶紧去找宝鋆。

他前脚刚走,皇上就传召各王公、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入见,让他们看僧格林沁所上的密折,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包括恭亲王在内的大多王公大臣极力劝阻,见内务府总管大臣宝鋆竟命顺天府和步军统领衙门派差四出,搜捕车马。第二天又听说皇上朱笔谕令内廷王大臣及奏事值日各堂官,入朝待命,巡幸的样子,愈逼愈真,连六部、九卿科道闻讯之后都联衔谏阻。

这么大动静,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任钰儿捧着抄来的奏疏,小心翼翼地念道:“奏为迫切沥陈,仰祈圣鉴事,本月二十四日,命内廷王大臣及奏事务堂官,阅看朱笔,有暂幸木兰之说。臣等传闻之下,实深惶骇。窃惟京师为根本重地,宗庙社稷百官万民之所在,皇上一旦为巡幸之举,则人心摇动,京师必不能守。

且八旗绿营官兵,其父母妻子室庐坟墓,皆在京城,能保其无离散之心乎?万一六龙云驾,而兵心瓦解,此时欲进不能,欲归不得,皇上将何以处此?现在洋人犯顺,要求百端,其实西兵不过二万余人耳,其断不能扰吾疆土也明甚。

若使乘舆一动,则大势一散,洋人借口安民,必至立一人以主中国。若契丹之立石敬塘,金人之立张邦昌,则二百余年祖宗经营缔造之天下,一旦拱手授之他人,先帝付托之谓何?皇上何以对列圣在天之灵乎……”

懿贵妃念过书,就这么坐在皇后下首,边听边解释究竟是何意,任钰儿很默契地念的很慢,为了让皇后能听明白,一道折子念了近半个时辰。

“这么说皇上不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京巡狩?”皇后凝重地问。

任钰儿不敢妄议朝政,放下抄来的奏疏沉默不语。

懿贵妃则低声道:“群臣们的话有些道理,这个时候怎能出京巡狩,真要是出京,岂不是弃江山社稷于不顾。”

“可要是不走,能抵挡住洋人,能守住京城吗?”

“通州驻了那么多兵,不走还有几分胜算,真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走,何以面对众将士,何以让众将士用命!”

皇后一向没什么主见,禁不住问:“钰儿,晓不晓得皇上是怎么说的?”

“禀娘娘,皇上刚颁了一道谕旨,钰儿也抄来了。”

不等皇后开口,懿贵妃就不假思索地说:“念!”

任钰儿急忙打开宫门抄,念道:“近因军务紧要,需用车马,纷纷征调,不免啧有烦言。朕闻外间浮议,竟有于朕将巡幸木兰举行秋狝者,以致人心惶惑,互相播扬。朕为天下主,当此时势艰难,岂暇乘时观省?果有此举,亦必明降谕旨,预行宣示,断未有乘舆所莅,不令天下闻知者。尔中外臣民,当可共谅。所有军装备用车马,着钦派王大臣等传谕各处,即行分别发还,毋得尽行扣留守候,以息浮议,而定人心,钦此。”

“兰儿妹妹,皇上是不是收回成命了?”皇后急切地问。

懿贵妃心想这哪里是什么收回成命,这分明是见文武大臣全不赞成巡狩的无奈之举,可又不能说皇上的不是,只能言不由衷地说:“姐姐,皇上压根儿就没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口外巡狩,闹成这样全怪那个不识大体的僧格林沁。”

“这就好,这我就放心了。”

“钰儿,外头现在是什么情形?”懿贵妃想想又忍不住问。

“钰儿不敢说。”

“这儿又没外人,但说无妨。”

任钰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道:“禀娘娘,外头乱成了一团,百姓生怕被洋人堵在城里出不去,纷纷拖家带口出逃。几位巡防王大臣和五城察院见劝不住,干脆把城门都给关了。”

皇后嘀咕道:“关上也好,不然人全跑光了,这京城还像京城吗。”

“娘娘有所不知,这关城门倒是容易,可外头的米面粮油和煤等生活所需进不了,城里百姓吃什么喝什么?见物价飞涨,周祖培等几位大人没办法,只能开了一道城门,反正能跑的这会儿全在跑,听说有些被堵回去的百姓甚至铤而走险翻墙出城。”

“通州那边呢?”

“缺粮缺饷,再加上有不少是从天津海口南岸炮台收拢的溃兵,将士们士气不旺。”任钰儿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说:“钰儿来前还听说一个从天津传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天津知府石赞清被洋人从衙门劫走了,他誓死不从,在洋人的军营中以绝食相抗。他是有名的清官,天津百姓纷纷跑去跟洋人理论,也不晓得能不能活着出来。”任钰儿收起宫门抄,接着道:“还有个消息也不晓得是真是假,反正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怎么个难以置信?”懿贵妃下意识问。

“有从天津跑回来的人说,从南岸炮台撤下的一些溃兵,打不过洋人也就罢了,竟四处抢掠,祸害地方。百姓们想去衙门提告,可衙门都被洋人给占了,连天津知府石赞清都被洋人给虏走了,竟跑去跟洋人告状!”

“洋人怎么说?”皇后忍不住问。

“洋人不但收了他们的状子,还派兵去把那股兵匪给剿了,那些个目不识丁的百姓竟以为洋人是‘包青天’,不但感恩戴德,还贪图洋人给的那点蝇头小利给洋人办事。”

“办什么事?”

“给洋人带路,帮洋人转运辎重,甚至帮洋人打探咱们的消息。”

“百姓懂什么,全怨那帮丘八,真是祸国殃民!”

“娘娘所言极是,不过这消息是真是假一时半会间也搞不清。”

懿贵妃实在不想再聊这个话题,突然问道:“钰儿,你那位义兄在忙什么?”

“禀娘娘,他没跟我说,我也不敢问。”

“亏你还持内务府令牌为朝廷办过差呢,连这都不敢问。”懿贵妃冷哼了一声,随即紧锁着眉头说:“你不知道,本宫倒是知道一些。蛊惑皇上出京巡狩的事是僧格林沁闹出来的,让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到处搜捕马车,却是你那位义兄和宝鋆干的。可以说城里人心惶惶,你那位义兄功不可没!”

“娘娘明鉴,我四哥只是个正三品的奉宸苑卿,宝鋆大人那可是头品顶带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借我四哥几个胆他也不敢吩咐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办这差事。”

“娘娘有所不知,我四哥虽做上了三品京堂,可终究是捐纳出身。尽管皇上后来赐他举人出身,可还是被那些科举入仕的大人们瞧不起,联衔上疏这种事人家才不会捎上他呢。”

“别解释了,你那位义兄是个什么样的人,本宫心里跟明镜似的。”懿贵妃越想越窝火,又冷冷地说:“说了你别不高兴,他跟在皇上身边当差的大头没什么两样,看似对皇上一片忠心,其实还没你这个女子识大体、明事理!”

新书感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来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严正基第一百零六章 会馆首事(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鸡犬升天(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汇票丢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马威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团聚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变卦了!第二十八章 八省会馆第二十四章 川帮茶帮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见周知县(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关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头吃了败仗第五百一十二章 穷困潦倒第四百零四章 头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没钱但有前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惊胆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费二爷的锦囊妙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过日子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别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绅不简单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七章 要啥没啥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宽通宝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迹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规不能少第六百四十六章 开打了!第六百二十章 潮运同第六百六十七章 机会难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将功赎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过河拆桥?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贺喜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务”第四百五十五章 韩四进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属官恩俊第一章 书吏韩四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驾崩!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职的不只是韩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输转运分局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职永不叙用(大结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连连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软的捏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开缺离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轻”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荫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让他就这么回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点点!第四百零四章 头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叹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码头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不待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弃卒保车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话皇上还是相信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应!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战之后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号第十六章 百无禁忌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头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五十五章 铜天王(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兴土木第七百零九章 齐聚天津(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树敌无数第七十二章 首重乡谊(二)第五百八十章 一举两得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师爷也有讲究第三十章 “激起民愤”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七百二十章 最坏打算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霉第五百三十六章 静一静想一想第一百四十章 有缘再会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恶如仇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盐(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
新书感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来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严正基第一百零六章 会馆首事(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鸡犬升天(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汇票丢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马威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团聚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变卦了!第二十八章 八省会馆第二十四章 川帮茶帮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见周知县(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关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头吃了败仗第五百一十二章 穷困潦倒第四百零四章 头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没钱但有前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惊胆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费二爷的锦囊妙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过日子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别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绅不简单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七章 要啥没啥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宽通宝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迹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规不能少第六百四十六章 开打了!第六百二十章 潮运同第六百六十七章 机会难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将功赎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风声鹤唳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过河拆桥?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贺喜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务”第四百五十五章 韩四进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属官恩俊第一章 书吏韩四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驾崩!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职的不只是韩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输转运分局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职永不叙用(大结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连连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软的捏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开缺离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轻”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荫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让他就这么回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点点!第四百零四章 头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叹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码头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不待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弃卒保车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话皇上还是相信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应!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战之后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号第十六章 百无禁忌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头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五十五章 铜天王(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兴土木第七百零九章 齐聚天津(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树敌无数第七十二章 首重乡谊(二)第五百八十章 一举两得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师爷也有讲究第三十章 “激起民愤”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七百二十章 最坏打算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霉第五百三十六章 静一静想一想第一百四十章 有缘再会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恶如仇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盐(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