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舆论战争

洛阳,县府。

最近这些天,董宣被洛阳的一些风言风语搞的心烦意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竟然有了公孙述要打到洛阳做皇帝的传言。

刚开始听到这些风言风语,董宣也没太当回事,可是近日来,谣言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洛阳的民众,到处都在谈论此事。

今日,董宣去县府的时候,在路上都听到有行人在议论公孙述要领兵打到洛阳,要取代陛下。

坐在马车里的董宣勃然大怒,他没有当场发作,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来到县府,立刻召集县府的官员议事。

当时的县府,可不是后世的县衙,一座衙门里,就一个县令,一个师爷,再有几个捕头和衙役。当时的县府,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官僚体系。

县府的一把手自然是县令或者县长,然后有县尉、县丞,再有主簿、廷掾、主记室(管文书)、少府(管钱财)、门下游缴(管税赋)、门下贼曹(管治安)、门下议曹(管议事)、门下掾吏、县佐、县史等等官员。

县府议事,大堂里也是坐满了人。等属下官员都到齐,董宣环视在场众人,沉声说道:“现在京城内谣言四起,说什么公孙述要从蜀地打到洛阳,要做大汉的天子?”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低垂着头,谁都没敢吱声。这些谣言他们也都听到了,但太过大逆不道,谁都不敢提。

董宣拍了拍桌案,说道:“我要知道,这些谣言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查!给我彻查!一定要查到源头!”

这些谣言,一旦传到当今的耳朵里,那还了得?别说他这个洛阳令倒霉,洛阳县府,从上到下,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县尉张贲清了清喉咙,低声说道:“董县令,下官以为,这些谣言,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自然而然的散去……”

还没等张贲把话说完,董宣猛的一拍桌案,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在场众人都吓了一跳,张贲更是正襟危坐,把后面没说完的话都咽进肚子里。

董宣怒视着张贲,一字一顿地反问道:“倘若谣言没有不攻自破,反而愈演愈烈,你又当如何?当今问起此事,你去向当今解释?”

张贲低垂下头,再一声没吭。董宣怒声说道:“张县尉,此事由你亲自去调查,我只给你三天的时间,不,两天!两天之内,你必须给我查出个结果!”

稍顿,他凝视着张贲,面沉似水地说道:“这件事情你若办不好,你这个县尉,也算做到头了。”

在洛阳,董宣几乎是个雷打不动的铁县令。

有功绩,他也不会往上升,有过错,他也不会往下降,反正不管他做的怎么样,就一直在洛阳令的位置上稳稳当当的坐着。

而洛阳尉可不一样,三天两头的换人,目前的这位洛阳县尉,才上任不到两个月。

刘秀刚定都洛阳的时候,张贲只是洛阳本地的地头蛇,后来一心求官,便进到县府做衙役,然后一点点的升到掾吏,再一点点升到门下贼曹。

现在才终于熬到县尉,他可不想自己这个县尉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董宣一脚踹下去。

他深吸口气,站起身形,向董宣插手施礼,说道:“两天内,下官一定给董县令个交代!”说完话,他转身向外走去,同时吆喝道:“张贼曹!”

门下贼曹张正是张贲的从弟,听闻从兄的召唤,他向董宣欠了欠身,然后一溜小跑地出了大堂,穿上鞋子,跟着张贲一并离去。

边往外走,张贲边说道:“把你的那些狐朋狗友,都给我召集起来,查!哪怕把洛阳翻个底朝天,也要给我查出来究竟是何人在散布谣言!”

张正暗暗咧嘴,洛阳在籍人口数十万,城内总人口过百万,要查谣言的源头,那简直是大海捞针嘛!

再者说,如果散播谣言的人早就离开了洛阳呢?他们还去哪查啊!

他吞了口唾沫,小声说道:“大哥,这事根本没法查!还查源头?即便是第二头、第三头、第四头、第五头我们都查不到!”

张贲停下脚步,歪着脑袋,撇着嘴,阴恻恻地看着张正。见大哥动了真火,张正缩了缩脖子,连连摆手,说道:“好好好,我去查,我去查,我这就去查!”

他二人以前都是洛阳的大混混,本地有一号的地头蛇,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大字,在洛阳的混混中算是混的比较开的。

张正按照张贲的意思,把一些关系交好的混子都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

人们一听要查谣言的源头,七嘴八舌地表示没法查。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会查到源头呢?谁在散播这种大逆不道的谣言时,会报出自己的名字?

听着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张正暗叹口气,他也是这么和大哥说的,可大哥不听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贲突然开口说道:“重点查蜀地过来的人!尤其是蜀地的商人!”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张贲。张贲拿起酒碗,喝了一大口酒,说道:“这种大逆不道的谣言,一定是公孙述编造的,敢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帮着公孙述把谣言散播到洛阳的,也一定是公孙述派的人!这种人,最喜欢用商人的身份做掩护!”

“贲哥,你的意思是,但凡是从蜀地过来的商人,我们都要查?”一名敞着怀,露出黝黑胸脯的混子探着脑袋问道。

张贲点点头,说道:“重点查蜀商!”

洛阳中的蜀商也不在少数,尤其在绸缎商人中,很多都是来自于蜀地。那名混子挠了挠头,嘟囔道:“蜀商可不少啊,这查起来可难了!”

张贲眼珠转了转,说道:“也不用把蜀商都查遍了!要重点盯查那些看起来读过书的蜀商。”

依照张贲估计,这种谣言,十有八九是文化人传播的,如果大字不识一个,说出这种话来,也没人会信啊!

听张贲把范围缩成这么小了,众人齐齐点下头,纷纷拍着胸脯说道:“贲哥放心吧,这件事,就交给兄弟们了!”

张贲端起酒碗,说道:“兄弟们帮我做事,我张贲也绝不会亏待兄弟们,等事成之后,我张贲设宴,好酒好肉的招待兄弟们!”

在场的混混们都乐了,说道:“贲哥太客气了!”说着话,人们纷纷端起酒碗,向张贲敬了敬,然后纷纷扬头,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当天,张贲把这些混混们散播出去,到全城各处去排查。

翌日,一名混混来到县府,求见张贲。张贲闻言,立刻出了县府,把那名混混拉倒一旁的小巷子里,问道:“兄弟,有查出眉目吗?”

那名混混向左右看了看,把背着的包裹放下来,打开,里面都是粗粗细细的竹简,他小声说道:“贲哥,这是我从一个蜀商那里偷来了,兄弟也不识字,你帮兄弟看看,这些竹简上都写了些什么。”

张贲蹲下身形,随手拿起一只竹简,看向书名,上写《录运法》三个字。

这是什么书,以前从没听说过!张贲暗暗皱眉,他抬头看向那名混混,问道:“这是从蜀商那里偷来的?”

那名混混也蹲了下来,重重地点下头,说道:“我看他那里还有不少呢!我每样都拿了一卷!”

张贲没有再多问,解开绳子,把竹简打开,低头细看,这不看不要紧,看罢之后,他惊出一身的冷汗。

这卷《录运法》是一本谶语书,其中有一句话是‘废昌帝,立公孙’。

他把这卷竹简放下,又拿起另一卷,上写书名《援神契》,和上一卷的《录运法》一样,也是一本谶语书,其中写着‘西太守,乙卯金’。

这个《援神契》中记录的谶语比较隐晦,张贲想了一会才琢磨明白其中的意思。

西太守,自然是指公孙述,乙暗指‘扎’,卯金是暗指刘秀。‘西太守,乙卯金’连起来就是公孙述碾压刘秀。

他吞了口唾沫,再拿起一卷书简,上写《括地象》三个字,打开,里面写有‘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的句子。

张贲一连开了三卷,每一卷中都有谶语提到公孙述要对刘秀取而代之。张贲蹲在那里,手里握着《括地象》,整个人就如同被点了穴道似的,一动不动,但豆大的汗珠子顺着他的鬓角流淌下来。

那名混混诧异地看着神色不对的张贲,小心翼翼地问道:“贲哥,我……我找的那些书都不对?”

张贲猛然回神,一把把混混的衣服抓住,急声问道:“从哪里偷来的?快说,这些书简都是从谁手里偷来的?”

“是……是那个蜀商啊!贲哥昨日不是让我们去……去查蜀商吗?”混混被张贲的反应吓得脸色泛白,说起话来也是结结巴巴。

“快!立刻带我去找他!等等、等等!你先在这里等着,我回去叫人!”

张贲留下混混,转身就往巷子外面跑。跑出几步,他恍然想起什么,又快步跑了回来,把地上的竹简归拢到一起,打包,然后提着包裹,风风火火地跑回县府。

都没过一刻钟,张贲便从县府里拉出来数十名衙役,一个个都是顶盔贯甲,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腰间挂着环首刀,背后背着弩机,可谓是全副武装。

跟着张贲一同出来的还有张正。yuyV

路过小巷子的时候,张正向傻站在里面的混混一挥手,把他叫了出来,乐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这次你可立功了,立了大功,等着请赏吧!”

混混闻言,立刻眉开眼笑,乐得在地上直蹦跶。他激动地说道:“贲哥、正哥,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找那个蜀商!”

张贲没有二话,向混混一甩头,后者在前带路,张贲、张正带着数十名衙役,跟在后面,直奔洛阳东城的一家客栈而去。

董宣启用洛阳本地的地头蛇做县尉、贼曹,现在可看出功效了,张贲和张正与洛阳本地的混混关系交好,查案的时候,这些混混,都会成为他们的暗桩,做起事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在旁人看来,两天内想要查清楚这个案子,难如登天,不过张贲竟然真的做到了。他带着衙役,赶到城东的客栈,把那名蜀商逮了个正着。

在其货物当中,发现了大量的书简,像《录运法》、《援神契》、《括地象》这些谶语书籍,有十多卷,而且每卷都有数十之多的复制品。

这些谶语书籍若在洛阳流传开来,不知得误导多少人,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心向公孙述。

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战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七百五十章 贪图官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换代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战昌虑第三百九十三章 复杂关系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变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达黎阳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机来临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议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东西合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日再见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十四章 围而歼之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强凌弱第八百零一章 严刑逼供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蒙混入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五十九章 求战为虚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视南阳第八百二十六章 刚柔并济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十七章 骑枪之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东西合璧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军投降第八百四十四章 东征失败第一百四十二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克星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战南阳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阳第二百零三章 扫平隐患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雾重重第四十二章 危机缓解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三百八十一章 设宴定亲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来投奔第五百七十四章 慑退敌军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绝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章 奇袭奏效第六百二十三章 祸起南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强人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妇人之心第三十九章 及时赶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点第二百六十八章 灾星初现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败垂成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四章 顺水人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拦路打劫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九十九章 祸起西宫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五章 喜讯传来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蛊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群之马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风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脸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紧逼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将回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门接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惊为天人第七十六章 被摆一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民解忧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锐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第六百二十三章 祸起南阳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军入城第五百八十章 风谲云诡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汉兴百年第四百八十章 爱才之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虚实
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战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七百五十章 贪图官爵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换代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战昌虑第三百九十三章 复杂关系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变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达黎阳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机来临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十八章 暗度陈仓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议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东西合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日再见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十四章 围而歼之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强凌弱第八百零一章 严刑逼供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蒙混入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五十九章 求战为虚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视南阳第八百二十六章 刚柔并济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十七章 骑枪之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东西合璧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军投降第八百四十四章 东征失败第一百四十二章 东窗事发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克星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战南阳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阳第二百零三章 扫平隐患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雾重重第四十二章 危机缓解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三百八十一章 设宴定亲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来投奔第五百七十四章 慑退敌军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五百一十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绝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章 奇袭奏效第六百二十三章 祸起南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强人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妇人之心第三十九章 及时赶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点第二百六十八章 灾星初现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败垂成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四章 顺水人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拦路打劫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九十九章 祸起西宫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五章 喜讯传来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蛊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群之马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风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脸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紧逼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将回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门接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惊为天人第七十六章 被摆一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民解忧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锐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五十六章 无功而返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乱第六百二十三章 祸起南阳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军入城第五百八十章 风谲云诡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汉兴百年第四百八十章 爱才之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