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枭雄之死

桓阶引用荀攸昔日所言“冠者在稚不可立”的理由,指出曹髦尚未成年,不可册为太子。曹操当即一扳手指头,加以反驳:“汉景九岁而立为太子,汉武七岁,汉元亦八岁也……”一口气提了六七名汉代君王,随即便道:“彼等册立时,多有庶兄,而不用也。”

说着话再次环顾群臣:“皆云立长君而可固国家,未闻立长嗣而可固国家也。朕欲立太孙为嗣,非即传位于太孙也,何得以未冠而云然?卿等以为朕之将死耶?!”

是勋心说当初废黜曹昂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啊,大致意思我还记得,是说估计自己未必还有十年寿命,所以不可能有足够时间扭转曹昂已经定型的性格,还是趁着自己尚在人世,赶紧换一个太子为,?好……那会儿你还身体康健,无病无灾呢,如今一病好几个月,原本几乎已将痊愈的头疼病也再度反复发作,倒说自己不会很快死,所以不怕太子年纪小?真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然而若此为庶民之言,就算再有道理,人也会直接上一棍子将其打翻在地;此言若出于天子之口,哪怕明知道是狡辩,臣子们也不敢随便反驳。是勋是已经打定主意不说话了——要再让曹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这张脸还往哪儿搁去?他只是在心中模拟对答:我若是怎么怎么说,曹操又会怎么怎么破……

其余群臣继续谏阻,然而是勋听来听去,就没有比自己暗中筹思更高明的言辞。而即便自己开了口。也未必真能扭转曹操的想法。若天子之意不改。哪怕真把他驳得哑口无言,又有什么意义?逼急了直接把你轰出宫去都是有可能的!

罢了罢了,反正是你曹家的天下,我只要秉持着原本反对荀攸“三不可”时候的初心,尽量利用自己的声望和能力维护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不被破坏即可。管你将来哪个二世登基呢,在自己的构筑的体系下,就不大可能真步了李斯的后尘,那又怕得何来?

总而言之。曹操直到最后也没有改口,并且数日后曹丕“主动”提出辞去太子之位,曹操在朝堂上宣布以太孙曹髦为嗣,再度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惶恐、不解,以及纷纷上奏劝谏,但曹操无一听从。段瑕段思阙这回算是踢中了铁板,连上三封奏疏,请天子收回成命,言辞逐渐激烈,曹操一怒之下。将其外放为番禺令——直接赶广州去了。

年仅十四岁的曹髦就此得以上位,消息很快便通过潜伏的奸细传到成都。刘备闻报,不禁长叹道:“魏氏废子而立孙,废长而立幼,操若即死,国必多事——此皆孝直之谋也,惜乎!”

他惜的是法正已于不久前病逝了,刘备痛失股肱,甚至几度哭厥了过去。

法正是在从汉中返回成都的途中病逝的。他本来就因为庞统攻入长安城而郁卒吐血,其后带病操劳运补事宜,病逝愈发沉重;等到庞统中箭而亡,刘备也得以全身而归汉中,法孝直心情略略放松,病情似有起色,于是冒着秋日寒风出城迎接刘备,病再反复,终于药石罔效……

那么刘备为什么说“此皆孝直之谋也”呢?因为此番为曹冲谋划毒杀曹彰、扳倒曹丕、刺杀丁仪、陷害曹植等事的,正是那个是勋颇有些关注,是复却打听不出其来历的“尹耒”——其实此人不叫尹耒,只是拆字假名,本姓伊名籍,字机伯,为刘备之亲信也。

伊机伯虽然出身山阳,但青年时代即随刘表出镇荆州,后逃蜀以归刘备,就政治集团来说,属于庞统荆州派一党。所以法正曾向刘备献计,离间曹操父子(当时还指的是曹昂)之间的关系,说:“操子甚多,但昂去位,诸必争嗣,各拥党羽,其势瓦解冰消,不为难也。”刘备问他谁人可遣,法孝直就推荐了伊籍——一则伊机伯聪明机断,堪当此任,二来也是为了放伊籍于外,可以削弱荆州派的势力。

伊籍初从曹昂,其实没能派上太大用处,等到曹昂去位已成定局,他便改名换姓,潜往关东,最终巴结上了去都之国的曹冲。正如是勋所猜想,曹冲虽然聪颖,终究年岁还小,以他的智慧,未必能耍得出那般狠招,其实都是尹耒也即伊籍所教;而以曹冲一介藩王的能量,杀兄诬兄也非易办之事,一靠刘氏兄弟的策应和丁仪为了曹植的利益而被当了枪使,二靠伊籍所可以运用的蜀汉在中原的间谍系统。

一开始刘备觉得伊机伯东去已久,却不见什么成果,还打算把他召回成都来的,但伊籍却执意不归,还寄信刘备,说陛下且再容臣三年,必有以报之也。等到曹髦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玄德不禁慨叹伊籍之智,以及法正用谋之深、识人之明——只可惜机伯尚在,孝直却故去了呀!

刘备心伤法正之死,再度垂泪,等伤心完了,却又不禁想起自家之事来。你说曹操立了一个年幼的太子,好歹人都十多岁啦,而自己的几个儿子尚在冲龄,并且全是庶子,就没有一个嫡子——这比曹操还不如。如今看起来,想靠自己五旬的岁数击败曹操,恢复中原,重光汉室,希望是相当渺茫的,必须得做好长期对峙和抗争的准备,那么一旦自己薨逝,这一州之基业又将托付谁人?

刘玄德急着生个嫡子出来,于是彻底忽略了几位侧妃,每夜都留宿于正宫吴皇后的寝殿。谁想一番卖力耕耘,不但毫无收获,反倒把身体给累坏了……

曹魏延康六年,同时也是蜀汉章武六年,五月间,汉帝刘备病势沉重。已到弥留之际。匆忙下诏。命骠骑将军关羽返都觐见。

关羽这个时候正率兵攻伐南中,在李恢的配合下,很快就击破朱褒、雍闿等部,将二人团团围困在朱提城内。朱褒等人匆忙递上降表,表示愿意重归大汉怀抱,但李恢劝关羽说:“彼等势窘而降,非真降也,闻黄忠已自句町北上。则大军退,彼等必然复叛。盍攻灭之,枭其首级,以威南中?”关羽本打算采纳谏言的,却突然间接到了刘备的快马传诏,于是被迫暂时应允朱褒等人,自己匆匆率军返回成都。

刘备于寝宫内摒去众人,独会关羽,对他说:“朕自起兵以来,艰难辗转。遂有此一州之地,以赓续汉统。惜乎天寿不永。行将辞世矣——但恨篡逆未平,中原未复。云长与朕识于微末,相携至今,情同兄弟,当进位大将军,善辅我儿,固守蜀中,以待中原有事,完我夙志也。”

关羽伏拜在刘备榻前,涕泪交流,先是大表了一番忠心,随即就说啦:“臣能力不著,幼主尚在冲龄,恐独身难以佐之也,请更命辅政大臣。”

刘备一把抓住关羽的手,把对方的脑袋扯得更近一些,低声说道:“胡谓朕将传位禅、永也?”

关羽闻言大惊:“陛下此何意耶?”刘备沉声道:“所指与朕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朕以宽;操以暴,朕以仁;操以谲,朕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是故既操以孺子为嗣,朕又焉可蹈其覆辙?今无嫡子,而二庶子初离襁褓,其母尚壮,何得继统?得无效孝武皇帝杀其母而立其子耶?朕不忍为此恶事也。况于曩者天下一,霍光乃能善辅孝昭皇帝,今汉室陵替,仅余一州,卿之忠悃过于霍光,而才具未足,如何辅导孺子,以御曹操乎?”

关羽心说那你是要立刘封为太子啦——“封虽长健,终非陛下骨血,岂可以大位相授耶?”

刘备说我这也是无可奈何啊,亲骨肉年纪实在太小,扶不起来,若待身死国灭,反倒是我害了他们,况且——“朕尚有何面目往见汉之列祖于地下耶?封虽非吾子,亦得刘姓血脉……”刘封母家姓刘啊,论血统说不定比我更靠近东汉诸帝——“封素畏敬于卿,今与益德亦相莫逆,二卿为辅,或可全蜀,以待天时也。”

刘封这会儿不在成都,而跟张飞一起守备汉中。想当初从关中退兵,张飞、黄权、刘封等将一起断后,培养起了“同志般的深厚友情”,张益德见天儿在上奏中为刘封说好话。刘备琢磨着,自己若然传位给幼小的刘禅,则刘封在外,必不肯善罢甘休,他有张飞为其羽翼,怕是会惹出天大的乱子来呀,若然曹魏趁机进兵,估计自己亲儿子当不了几个月的皇帝就会完蛋。还不如干脆传位给刘封,则有关、张为辅,情势要稳妥得多,只要守住汉中天险,熬到曹操驾崩,曹魏必然内乱,或许还有机会恢复中原,一统天下……

当然啦,一切都要看天意。若然曹操一直拖着不死,硬撑到曹髦成年甚至壮年,那我刘家完蛋定了……也是我寿数比不过曹操,此非战之罪也。至于刘封将来会不会苛待我的亲儿子,也只能各凭良心了——起码我若主动传位刘封,他就不大容易拉下脸来,对我亲儿子不利了吧。

当下向关羽倾诉自身的无奈,反复陈说传位刘封的理由,君臣二人泪眼相看,唏嘘不已。关羽辞出之后,即受大将军位,暂摄朝政,随即便下令召刘封速到成都来,见他干爹最后一面。

因为担心刘备病重不治的消息为曹魏方侦知,所以还不敢明着说册立刘封为太子,只想先召来刘封,再在刘备病榻前拜命。再说了,其实关羽并不看好刘封,仍想着找机会再好好劝劝刘备,还是以亲儿子刘禅继嗣为好。倘若刘备改变了主意,那么刘封在外,确实是个相当不稳定的因素,正好趁其来都,软禁起来,以免生乱。

然而左等刘封不来,右等刘封不到,刘备却再也熬不下去啦,终于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五岁。所传遗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以刘封为嗣君,继承帝位;二,以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进骠骑将军、镇东将军吴懿进车骑将军、兴业将军李严加中都护,并尚书令射援、御史大夫徐庶,共同辅政;三,暂且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以期麻痹曹魏方面。

关羽赍遗诏,即召群臣于殿上宣读,群情大哗:“此真陛下之遗诏耶?何以不立其真子,而授假子位?!”关羽曾经听刘备提起过,传位刘封之事,他还跟射援、徐庶事先打过招呼,因此便即注目射援,希望他来做个佐证——谁想射援垂首不语。再满大殿找徐庶,唉,徐元直却为何不见出席?

正在疑惑,忽听一人大叫道:“此非真诏也,必关云长与刘封共谋储位,害天子而造伪命!”未完待续。

第4章 浑人心思第14章 无奈窃国第21章 暗夜惊魂第8章 囊中羞涩第22章 祸其始此第29章 降汉降曹第16章 后史先见第1章 南征袁术第9章 惊雷投箸第25章 戏中有戏第1章 苴鉏去之第30章 入其彀中第4章 不利曹氏第4章 五经注我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5章 野有遗贤第27章 思虑操劳第17章 亡羊补牢第27章 遂乡认亲第3章 益州可入第29章 屯田小吏第5章 二得二失第37章 千年展布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0章 变废为宝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凌云雕龙第13章 口舌之间第8章 红脸白脸第11章 借胡杀人第23章 阵前诡言第22章 国中无将第12章 城外相见第35章 定远之功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6章 城下轒辒第29章 舌灿莲花第9章 惊雷投箸第25章 恩威并施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9章 黄巾渠帅第9章 涢水之战第30章 师恩如海第3章 苍天不仁第16章 奋死报国第10章 离间江陵第27章 遂乡认亲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6章 飞来干醋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7章 恐其有诈第3章 微末小技第25章 戏中有戏第14章 衣带之诏第21章 暗夜惊魂第24章 妇人衣冠第34章 疏不间亲第1章 啖肉豪客第35章 命尽园桑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6章 举贤任能第20章 鞭长莫及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5章 烽烟四起第29章 舌灿莲花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7章 含饴弄孙第5章 观卿者心第3章 深入西域第18章 我能兴郑第4章 攻心之计第3章 岐东渭北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2章 安汉之志第19章 枭雄入蜀第8章 单家俗吏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7章 都督军事第23章 两重要隘第23章 凉州之战第25章 画蛇添足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8章 文章魁首第31章 逃出生天第8章 欲加之罪第2章 安贫守贱第5章 小人挑唆第35章 鲁难未已第11章 苦肉之计第25章 千里之间第21章 六气之毒第8章 欲捧杀也第3章 鸿鹄之志第14章 未之闻也第18章 光禄新丞第25章 大盈若冲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3章 霸王铩羽第3章 世家短视第23章 沽名钓誉
第4章 浑人心思第14章 无奈窃国第21章 暗夜惊魂第8章 囊中羞涩第22章 祸其始此第29章 降汉降曹第16章 后史先见第1章 南征袁术第9章 惊雷投箸第25章 戏中有戏第1章 苴鉏去之第30章 入其彀中第4章 不利曹氏第4章 五经注我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5章 野有遗贤第27章 思虑操劳第17章 亡羊补牢第27章 遂乡认亲第3章 益州可入第29章 屯田小吏第5章 二得二失第37章 千年展布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0章 变废为宝第5章 今古不同第30章 凌云雕龙第13章 口舌之间第8章 红脸白脸第11章 借胡杀人第23章 阵前诡言第22章 国中无将第12章 城外相见第35章 定远之功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6章 城下轒辒第29章 舌灿莲花第9章 惊雷投箸第25章 恩威并施第15章 请为纪信第19章 黄巾渠帅第9章 涢水之战第30章 师恩如海第3章 苍天不仁第16章 奋死报国第10章 离间江陵第27章 遂乡认亲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6章 飞来干醋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7章 恐其有诈第3章 微末小技第25章 戏中有戏第14章 衣带之诏第21章 暗夜惊魂第24章 妇人衣冠第34章 疏不间亲第1章 啖肉豪客第35章 命尽园桑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6章 举贤任能第20章 鞭长莫及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5章 烽烟四起第29章 舌灿莲花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7章 含饴弄孙第5章 观卿者心第3章 深入西域第18章 我能兴郑第4章 攻心之计第3章 岐东渭北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2章 安汉之志第19章 枭雄入蜀第8章 单家俗吏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7章 都督军事第23章 两重要隘第23章 凉州之战第25章 画蛇添足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8章 文章魁首第31章 逃出生天第8章 欲加之罪第2章 安贫守贱第5章 小人挑唆第35章 鲁难未已第11章 苦肉之计第25章 千里之间第21章 六气之毒第8章 欲捧杀也第3章 鸿鹄之志第14章 未之闻也第18章 光禄新丞第25章 大盈若冲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3章 霸王铩羽第3章 世家短视第23章 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