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安贫守贱

曹操返回鄄城以后,召聚群臣,总结兖州动乱的经验教训。他就想不明白啊,张邈是我的莫逆之交,陈宫又最早跟随我,为什么他们二人竟然会起了反心,去迎接吕布入兖呢?我有什么对不起他们的?那吕布难道能比我强不成?

薛悌首先开口,帮忙分析:“张孟卓、陈公台皆无远志者也,只欲保守兖州。而主公数次三番去州远征,粮草、物资,皆由地方资给,故此二人不满,亦人之常情也。”

曹操说他们因此而有所不满,那是说得通的,但就因为这么一点儿不满,竟然与我兵戎相见,那就说不大通啦,太过分了一点儿。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任峻说:“昔边文礼傲慢放肆,冒犯了主公,但不当死罪,悍然杀之,遂使兖州士人离心。张邈、陈宫为士人领袖,苦劝主公不从,上则不得信用,下则为群小所蔽,故而遂起叛心。峻请主公从此施以仁政,抚慰士人,则兖州自然得安。”

毛玠站出来反对任峻的意见,说:“伯达只见其表,而不见其里。兖州世家广布,如藤蔓牵连,皆自私其产业,而不体恤国家者也。主公入主兖州,除污吏、惩豪强,加之兵戈屡兴,赋税沉重,故彼等心怀怨望久矣。只是虽然怨望,不蹈死生之地,亦不敢独撄主公之锋刃。主公诛边文礼,遂使人人自危,以为祸不旋腫,乃至铤而走险。张邈、陈宫不过为彼等所挟持而已。”

曹操一边听一边点头,连说有道理,有道理。

最后荀彧作总结性发言:“治乱世而用重典,此亦不得不为之事,然而似边文礼这般世之名士,主公还应以抚安为主,如非必要,切勿妄杀。兖州士人自私其产,并无公心,见诛边文礼而有兔死狐悲之叹,乃拥张孟卓、陈公台为乱,此为殷鉴,不可不查。”

夏侯惇在旁边咬牙切齿地说:“袁本初数请主公诛张邈,主公不从,如今看来,此人实为祸根,当早除之。似此败类,当诛则诛,文若先生无乃太过软弱乎?”

曹操朝他摆了摆手:“元让慎言。文若所言是也,某当以此为鉴。”说着话转过头来望向是勋:“宏辅以为如何?”

是勋心说你们聊得好好的,干嘛突然想起来问我?对于兖州的这次动乱,我倒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只是大庭广众之下,有些话不那么好开口啊。于是他朝曹操挤挤眼睛,随口敷衍道:“正所谓‘媳妇娶进房,媒人扔过墙’……”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问他说的什么意思。是勋解释道:“此为旧乡俗语——新妇既迎,媒妁可弃。亦过河拆桥、上屋抽梯之意也。彼等昔为拒黄巾而迎入主公,如今黄巾既平,则主公与彼等无所用也,自然为乱。”

曹操点点头,然后就宣布散会,同时吩咐:“宏辅暂且留下,卿前日所献‘安贫守贱者’诗,甚有意趣,操欲与卿深言之。”

原来因为是勋的庄院此前被吕布部将成廉给毁了,虽然房屋烧塌的不多,内中财货却几乎被劫掠一空。所以当返回鄄城以后,他就腆着脸去找曹操哭诉,曹操说宏辅你立此大功,我再赏你点儿财物就好了,大丈夫何患无钱,你哭个屁啊。

是勋还要假撇清,顺口就吟了陶渊明一首《咏贫士》诗:“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敝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意思说我不是贪慕虚荣啊,我一贯安贫乐道哪,所以只是问你要点儿足够活下去的钱粮,我没打算狮子大开口啊。

曹操当时对他那首诗是赞不绝口啊,不过这回把他单独留下来,还真不是为了讨论诗歌——那只是个借口而已——等大家伙儿都走了,他就把是勋拉到身边,低声问道:“宏辅适才言之不尽,如今可畅所欲言。”

是勋心说曹孟德你果然敏啊,那好吧,我就把一肚子的话,好好跟你唠叨唠叨。毛玠、荀彧他们不是没见识,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不比老子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上来看待兖州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张邈、陈宫就曾经勾结吕布反叛过,其缘由,跟这条时间线上大同小异,老子就综合两千年间的见识,跟你来表上一表。

所以他先问啦,当初张邈、陈宫等人迎接主公你入主兖州,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曹操回答:“欲使某退去黄巾,保安兖州也。”是勋点头,并且更详细地说明道:“彼等昔日迎主公也,一为退去黄巾,二为保安兖州——然而彼等心中之兖州,却非主公心中之兖州。主公所谓之兖州,为大汉十三州之一,斯土、斯民,皆欲安之;而彼等所谓之兖州,不过彼等乡梓、家产而已,国家能不能得其赋税,百姓能不能得而安居,与彼等又有何干?”

曹操听了这话是悚然而惊啊,急忙催促,宏辅你别卖关子了,赶紧说下去吧。

于是是勋就跟曹操分析,自从前汉昭、宣、元三朝以来,豪强割据就是一个大问题,朝廷多用酷吏,严惩豪强,但即便如此,也始终不能解决痼疾,终于使得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产生了改朝换代的舆论。王莽藉此舆论而起,想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以为这样一来,兼并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结果反倒搞得天下大乱,最终光武帝复兴汉室。

可是后汉的土地兼并问题只有比前汉更为严重,尤其是那些地方豪强,逐渐与官僚们勾结起来,上下其手,就把国家彻底给掏空了。百姓无地可耕,纷纷沦为奴婢,衣食无着,自然揭竿而起,乃有黄巾之乱。这点,想必主公你也是看得很清楚的吧。

曹操明白了,说我自入兖州,收降黄巾以后,采取严刑峻法,制止兼并,打击豪强,所以那些世家大族全都不满,要拥戴张邈、陈宫造我的反。可是他们就不想想,倘若我不这么做的话,兖州的民心就无法安定,政治就无法清明,一旦战乱再起,到那时候,恐怕他们就连命都保不住啦,更遑论财产呢?

是勋摇头叹息:“此亦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者也。”那些家伙本来就很短视,你跟他们讲长远利益是没用的啊。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因为曹操进入兖州以后,大力打击世家豪门,同时为了军事行动而肆意搜刮这些士人的财产,才导致了张邈、陈宫的谋叛。在这条时间线上,是勋原本以为曹操有徐州保障侧翼,力量增强了将近一倍,同时因为屯田之策,对地方上的搜刮也有所减轻,这乱子或许就闹不起来呢。谁想到那些世家大族一方面瞧不清楚形势,另方面你抢我一分钱也是抢,抢我两分钱也是抢,自视过高,不容丝毫的冒犯,最终还是重复了原本历史上的叛乱。

所以是勋给曹操的结论是,你千万不能从此而手软!

对于腐朽的世家大族的势力,曹操原本是强力打压的,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些大家族勾结起来,不但会危害到国家社稷,同时也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然而世家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曹操想动世家,就好比愚公想要移山,没有天降神人,这任务压根儿就完不成。所以从兖州动乱开始,他每受点儿挫折,就被迫对世家做一定让步。于是世家大族就随着各地局面的稳定、生产的复苏而逐渐恢复了元气,终于在曹丕时代卷土重来,其后创造了超级腐朽也超级神经的魏晋南朝。

是勋不希望那样的时代,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五胡乱华”得以按照原本的历史规律而诞生,所以他趁机就给曹操打气,说你不但不能因此如荀彧他们所说的,对世家做一定让步,反而正好趁着这个拨乱反正的机会,搞一场大清洗。诚然,杀人多了,恐怕对你的名声有所妨碍,但是没收从逆者的“逆产”,这个名正言顺啊,又能充实自家的腰包,干嘛不干呢?

曹操本来就是个心狠手辣,而又睚眦必报的家伙,听了这话是大喜啊。但是是勋也恳求他:“今日之言,慎勿外泄,否则不但于勋不利,与主公亦有所不利也。”你可千万别传出去这是我的主意,要不然我就完了!曹操握着他的手:“宏辅且放宽心,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操必不会与他人言之。”

于是曹操转头就跟荀彧说,我要惩罚那些敢于跟随张邈、陈宫谋逆的人,你说是杀好啊还是杀好啊还是杀好啊?荀彧反复地劝,说主公你还没有接受教训吗?怎么又想大开杀戒呢?曹操假模假式地沉吟了半天,最后让了一步,说那就免了他们的死罪,没收他们的财产吧。

荀彧说别介啊,您还不如劝说他们捐出部分财产来赎罪,这样他们也比较好接受,您的名声也不会受到损害。曹操说行啊,还是文若你有办法,那你就照此去办理吧。

曹操一仗就把吕布给打萎了,兖州的世家大族生怕他要秋后算账,那是人人自危啊。这时候荀彧下了公文,说各县都要严查附逆之人,这些家伙罪大恶极,本该枭首,姑念是初犯,网开一面,只要交出一半家产便可免罪。同时,在动乱中仍然立场坚定不动摇的,都得上赏。

对于是勋曾经当过县令的成阳县来说,那就是李全李易中的一半儿财产全都充了公了,而其中的再一半,赏给了宁可宁许之。

第7章 为曹造势第8章 政治革命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章 南征袁术第24章 取质三韩第1章 洛阳僧人第22章 拓拔归附第6章 皆不可用第11章 暗度陈仓第14章 敝帚自珍第5章 雏凤引弓第15章 初攻邺城第5章 驱散病患第8章 徐方名士第16章 后史先见第17章 含饴弄孙第1章 祸起萧墙第2章 朋友无隐第7章 卿何人也第3章 破此五贼第30章 奉驾幸许第34章 阶级斗争第15章 野有遗贤第26章 为政之权第22章 祸其始此第16章 屯敌必取第7章 受人构陷第9章 德容言功第20章 作死节奏第11章 借胡杀人第13章 行海索第24章 风传虚证第22章 吾亦虑及第17章 以身为饵第17章 养寇自重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1章 观其决断第32章 杀俘不祥第15章 初攻邺城第29章 裸身而来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9章 祖道之金第13章 必擒是勋第16章 历史惯性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9章 朕惧是卿第4章 赤面之疾第7章 妇人之言第22章 革命宣言第5章 今古不同第24章 日薄西山第8章 红脸白脸第25章 恩威并施第27章 遂乡认亲第4章 攻心之计第18章 扣舷独啸第20章 天象示警第5章 刺奸密奏第6章 人月团圆第30章 攻心为上第25章 戏中有戏第30章 大破魏贼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2章 伪书离间第15章 人生易过第4章 西走而王第29章 白兔遇犬第9章 建藩封国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8章 长生丹药第16章 临阵三射第4章 不利曹氏第25章 鄠县落凤第38章 谋国谋身第27章 柱节立门第8章 破局关键第9章 建藩封国第28章 毋失我望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3章 元龙之谋第21章 衣锦荣归第34章 踏破铁靴第23章 铸戈为犁第7章 宛城宣诏第4章 使徐三事第10章 天降单于第26章 隆中闲话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5章 一国将相第18章 先发制人第13章 误交损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1章 烈风袭寨第2章 安贫守贱第21章 齐大非偶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4章 取质三韩第5章 二得二失
第7章 为曹造势第8章 政治革命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章 南征袁术第24章 取质三韩第1章 洛阳僧人第22章 拓拔归附第6章 皆不可用第11章 暗度陈仓第14章 敝帚自珍第5章 雏凤引弓第15章 初攻邺城第5章 驱散病患第8章 徐方名士第16章 后史先见第17章 含饴弄孙第1章 祸起萧墙第2章 朋友无隐第7章 卿何人也第3章 破此五贼第30章 奉驾幸许第34章 阶级斗争第15章 野有遗贤第26章 为政之权第22章 祸其始此第16章 屯敌必取第7章 受人构陷第9章 德容言功第20章 作死节奏第11章 借胡杀人第13章 行海索第24章 风传虚证第22章 吾亦虑及第17章 以身为饵第17章 养寇自重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1章 观其决断第32章 杀俘不祥第15章 初攻邺城第29章 裸身而来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9章 祖道之金第13章 必擒是勋第16章 历史惯性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9章 朕惧是卿第4章 赤面之疾第7章 妇人之言第22章 革命宣言第5章 今古不同第24章 日薄西山第8章 红脸白脸第25章 恩威并施第27章 遂乡认亲第4章 攻心之计第18章 扣舷独啸第20章 天象示警第5章 刺奸密奏第6章 人月团圆第30章 攻心为上第25章 戏中有戏第30章 大破魏贼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2章 伪书离间第15章 人生易过第4章 西走而王第29章 白兔遇犬第9章 建藩封国第25章 千里之间第18章 长生丹药第16章 临阵三射第4章 不利曹氏第25章 鄠县落凤第38章 谋国谋身第27章 柱节立门第8章 破局关键第9章 建藩封国第28章 毋失我望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3章 元龙之谋第21章 衣锦荣归第34章 踏破铁靴第23章 铸戈为犁第7章 宛城宣诏第4章 使徐三事第10章 天降单于第26章 隆中闲话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5章 一国将相第18章 先发制人第13章 误交损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1章 烈风袭寨第2章 安贫守贱第21章 齐大非偶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6章 蜮蚓岂龙第24章 取质三韩第5章 二得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