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

“本以为过了这么久,这帮人不会再找上来,却没想到今天又出了这么一出事,往后的日子恐怕要不太平了。”

说到这里,唐修远一拍扶手,面带忧色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他们是只找到了我,还是连玉泉也发现了。”

“快,唐雄,你速派人……不对,算了,你先出去吧。”

唐修远说到一半突然改了主意,又将闻声而入的唐雄挥退下去。

他面色几度变幻,最后一咬牙,抓住刘锡命右手说道:“贤侄,如今敌暗我明,倘若我再派人去找玉泉,只怕顷刻间被他们顺藤摸瓜摸了过去,你家素有武备,为今之计,我也只能托付你帮我照看玉泉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麻烦啊,麻烦,看唐修远这个样子,刘锡命哪里还不知道这事十分棘手,而且从今晚这两个刺客来看,这帮人行事狠辣、肆无忌惮,还在州城之中便敢行刺杀之事,不知道接下这事会不会祸及刘家村。

这些念头在刘锡命脑海里一闪而过,但是现在的情况也由不得他拒绝,先不说卖布还要仰仗唐修远,就是看在窦玉泉仗义相助的人情上,刘锡命也不好开口。

罢了,人死卵朝天,劳资有好几百人的卫队在手,就不信了,还斗不过一帮藏头露尾的鼠辈。

刘锡命下定了决心,不过他面上仍然露出苦色对唐修远说道:“朋友信之,孔子之志也。世叔,此事小侄责无旁贷,只是这其中的缘由可否请世叔告知一二,否则小侄都不明其中关节,到时只怕更容易出些乱子。”

唐修远见刘锡命应承下来,他心中一喜,握住刘锡命的手上又用力了几分:“贤侄果是信人,也罢,有些牵扯不深的事情你知道些也好,况且今日你手刃一名刺客,也不知道这帮贼人会不会迁怒于你,知晓些缘由也便于你多做防备。”

刘锡命心里咯噔一下,我热,忘了这一出了,当时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细想,现在听唐修远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脖子一凉。

不过既然装了逼,那自然要一装到底,刘锡命身躯一挺,强装硬气道:“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况于这帮鼠辈。”

唐修远欣慰地点点头,一饮一啄岂非天定,若不是玉泉结下善缘,今日之事又凭白多了些变数。

他略一整理思路,隐去一些机密之处说道:“窦家本姓李,自玉泉曾祖父起便在做蜀王府的绸缎生意,到了玉泉父亲这一代,生意更是蒸蒸日上。我唐家也是世代在川、楚两地经商,是以与他家是世交。”

原来他们两家是这样的关系,只是窦玉泉为什么要易姓而居,刘锡命心头更觉得奇怪,听唐修远继续讲道。

“按说这样的人家,应当是衣食无忧、富贵康乐才是,但是就在两年前的三月,李家一门竟然被一帮贼人屠灭了满门。当时恰逢我带商队赴成都府交易,那晚丑时,李家老仆突然护送玉泉前来找到我,说是李家遇难,他父亲托我将玉泉送走,这人话还没有说完,便有贼人杀上门来。好在我家商队也颇有武力,将来犯贼众一一格杀,加上成都府东门守卫与我家相熟,这才连夜逃了出来。”

唐修远被勾起了回忆,脸上浮现出感慨的神色,“我本想将玉泉带往湖北,谁知他年纪不大,心志却十分坚定,坚持要留在蜀中查明真相,我只好将他送到顺庆府改头换面隐居。这一路之上,又遇到几路刺杀,最后还是我等施展疑兵之计,才将追兵甩开,这一过便是两年。今日刺杀者背上的刺青与当日追兵身上一模一样,想来应该是同一伙人。”

刘锡命听得目瞪口呆,要不要这么玄幻,还屠人满门,人家美军最多都只杀一半,不过这么一来自己等人岂不是更加危险。

“世叔,李家到底是因何事被灭门,这你可知晓?”

唐修远表情一下子丰富起来,悲痛、恐惧、纠结等多种心态在他脸上全部体现出来。

“他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唐修远叹了口气冒出这么一句话,说完便不再多说此事。

刘锡命见状知道事渉隐秘,只好继续换个话题问道:“那当日灭李家满门和今日刺杀之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世叔可有头绪?”

唐修远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我只知道这帮人中,男子背后刺有太阳刺青,女子背后刺有月亮刺青。而且这帮人里不止有刺客,当日追击我们的那帮人行事作风更像是营中军伍。当时我们已经将手尾收拾干净,没有留下什么把柄,加上这两年来风平浪静,我便以为他们已经放弃追杀,却没想到今天还是来了。”

军,军队?

刘锡命觉得有点儿口干舌燥,扯上这个东西就不好说了,难怪李家会被灭门。

还有这刺青什么意思,日月刺青,莫非是日月神教?我热,刘锡命一阵恶寒。

不过现在胡思乱想也没什么用,刘锡命再次拍拍胸脯将窦玉泉的事情应承下来:“原来如此,世叔放心,待我一回去便将玉泉接到我庄子上去住,我那里有四百多号护卫,想来可以保他平安。”

唐修远心中惊讶,这位刘贤侄可以算是小有家业了,这么一来,窦玉泉的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只是,既然这帮人有这等能耐,世叔,你说他们今日刺杀不成,会不会再派大队人马来?”刘锡命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见唐修远似乎没有防备,他赶忙直接提醒到。

“嘶”

“唐雄!”

“属下在”

“你传令下去,咱们立刻启程,星夜赶往重庆府。”

唐修远一声大喊,立刻将唐雄唤进来吩咐道,等唐雄领命出去安排,他吐出一口浊气对刘锡命说道:“你说的不错,万事还是以小心为上,重庆府现在有四川总兵侯良柱和石砫宣慰使秦良玉部驻扎,这二人都与我家相善,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刘锡命听得唐修远心中有数,他提起来的心也放了下来,这时却听到船外兴起一阵吵闹声,见唐修远也有些精神不继,他干脆告辞出去,好让唐修远好好休息。

“雄爷,这晚上行船容易出事啊,小的们可是实在怕了。”

“老爷既然发话了,你照做便是,废什么话。”

“不是,这,这翻船了怎么办……”

刘锡命出来时正好听见唐雄和那船老大的对话,他几步下了楼梯,对船老大说道:“不用太快,把船开起来就行,最近这边都不太平,今夜还不知道有没有贼人来袭扰,咱们把船开起来也是以防万一,你们都打起精神来。”

船老大听刘锡命这么说,吓得立刻不敢争论了,晚上开船是危险,但那也比丢了性命要好,他赶紧应了一声下去安排。

“起锚咯”

看着船队缓缓驶离合州城,刘锡命心头不安的感觉稍稍淡去,现在夜已深沉,他准备直接回房休息。

刘锡命一下子收起了笑容,这话是有些道理,今天的事情不管是谁的疏漏,亲卫屯没有尽到职责那是事实,再说了,总是放松管理的话,将来说不得要铸下什么大错。

他脸色紧了紧,语气低沉地点头:“志定说的是,这样吧,亲卫屯护卫不力,每人杖责二十,回去以后自行去李敬思处领受,苏言不属于亲卫屯,不必领罚。此外,每人都需将这几日之事形成报告,务必就其中问题及相应应对之法分析清楚,以供全团学习。”

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贼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处理俘虏(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围攻武昌(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战建虏(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院试(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问题(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腿美女(二)第十三章 卖菜冲突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七百章 驱逐鞑虏(十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袭庄园(五)第四十八章 县丞巡县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业联盟(二)第四百四十章 英国商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仆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头名(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驱逐鞑虏(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钱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三十六章 求学乡里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贼再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驱逐鞑虏(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四百三十章 谋划布局(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气象(六)第三百零一章 献忠兵至(七)第一百章 再斗黑虎 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顺庆(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顿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五十五章 张家阴谋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义愤填膺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边攻防第四百六十三章 占领吕宋(六)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读县学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键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四十七章 修墙建房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儿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驱逐鞑虏(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凯当官(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龙骧升格第五十四章 战后总结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虏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争斗(二)
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贼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处理俘虏(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围攻武昌(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战建虏(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院试(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问题(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腿美女(二)第十三章 卖菜冲突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七百章 驱逐鞑虏(十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袭庄园(五)第四十八章 县丞巡县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业联盟(二)第四百四十章 英国商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仆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头名(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驱逐鞑虏(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钱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三十六章 求学乡里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四百六十章 占领吕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贼再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驱逐鞑虏(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吕宋汉王(十八)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县令雷洪(三)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四百三十章 谋划布局(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气象(六)第三百零一章 献忠兵至(七)第一百章 再斗黑虎 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顺庆(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顿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五十五章 张家阴谋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义愤填膺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边攻防第四百六十三章 占领吕宋(六)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读县学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键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四十七章 修墙建房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儿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驱逐鞑虏(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凯当官(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龙骧升格第五十四章 战后总结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虏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争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