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

刘锡命直接示意李彪将圣旨去了过来,看了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袁季通啊,袁季通,你当我是三岁小孩不成,区区一个侯爵之位便要让我到南京去,连个具体职位都不说,这是打算软禁本官吗?”

“万不敢有此念!”,袁继咸当即大惊道,“只是阁老也当明了,眼下还有闯贼大敌当前,朝中百官自当同心协力以保天下,阁老若是不去,只怕为天下人所指摘啊。”

刘锡命心中冷笑,指摘又如何,他可不是没有根基的人,还需要畏惧地方流言。

不过刘锡命自己心中也清楚,眼下他才接手湖广、江西等地一年不到,根基并未稳固,如果没有官面上的理由,只怕此时确实有地方不稳的可能。

但是想想从京师中传来的信息,刘锡命心中又开始得意起来,有太子这张王牌在,这天下还有的是变数。

心中有了底气,此时刘锡命面对起袁继咸的威胁便不放在眼里。

当下他对着袁继咸、何腾蛟等一众大明官员傲然笑道:

“本官临出京时,陛下先以国事托我,又命我为太子太傅,已然有将太子托付给本阁的意思,如今陛下驾崩,太子理当为正朔,一日不见太子,本阁便一日要将湖广等地捏在手里。”

刘锡命说着说着抬眼看向孙传庭、杨一鹏等人,又转头看了看黄宗羲等复社士子。

“本阁心意已决,拒不承认南京小朝廷,一定要拥立太子正统,你等既为明臣,但不知道如何决断?”

“这……”

孙传庭、杨一鹏、黄宗羲、陈子龙等人一时语塞。

众人心中全都心思复杂,一方面是大明正统,另一方面却是既定事实,这如何让人选择。

不过没等正堂中的一帮文官开口,堂外几个爽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我等三军将士全都支持阁老的决定,麾下大军有敢不从者,一律军法从事!”

伴随着话音的,是曹变蛟、邵德荣、郑敬才和周遇吉等人高大的身影。

这十几人一进门来便直接向刘锡命拜道:“我等拜见阁老。”

刘锡命见状含蓄一笑,满意地捋须抬手:“不必多礼,诸位将军请起。”

一见曹变蛟等人雄赳赳地冲了进来,袁继咸和何腾蛟等人便是脸色一变。

如果有了曹变蛟等人的大军支持,那刘锡命还当真可能割据一方。

想到自己身上的重任,袁继咸当即看向曹变蛟等人厉声道:

“尔等世受明禄,怎敢不尊王命,如今新君已立,天下官民理当效忠。”

曹变蛟一副看空气的表情朝袁继咸的位置看了一眼,旋即转头昂首看向房梁。

“哪儿来的什么新君,阁老不是说了,只有太子才是天下正朔,其余人等俱是篡逆!”

“你……”

袁继咸被曹变蛟这蔑视的眼神气得胸口发堵,指着曹变蛟说不出话来。

这时窦玉泉也摇着扇子走了出来,看向黄宗羲等人笑道:

“在下以为也最好等等为好,如今天子的下落是清楚了,但是太子以及定王等人还未找到,诸位可知道京营江参此人?据说城破前他曾闯入宫中,此后太子等人便不见了踪影,想来应该是由他护送出宫了。”

自从蜀地传来消息,蜀王一脉被斩尽杀绝,窦玉泉心中的包袱总算放了下来,此刻更是与刘锡命坚定站到了一起。

“当真?”

黄宗羲失声惊叫道。

周遇吉挺身而出朝众人抱拳道:

“周某出自京营,江参便是周某麾下听用,此事确实属实,京中旧部已经传来消息,江参等人还未找到。”

“哗”

这下子连袁继咸的脸上都惊疑不定起来。

大家都是儒家子弟,这宗法制当然背的烂熟。

若是崇祯身故,太子朱慈烺是天然的不二人选。

一旦刘锡命能够找到朱慈烺并且扶持其登基,那南京小朝廷从名分上来说直接就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各地督抚只怕也要重新考虑效忠了。

不等袁继咸考虑清楚,刘锡命直接大手一挥将事情定下调来。

“此事就如此吧,季通兄名满天下,你既然到我湖广来了,那也就别走了,现在这里安心等着,南京那边我自会修书前去答复。”

袁继咸目瞪口呆道:“阁老还欲软禁袁某不成?”

“软禁你做什么,这是为了你好,要真是太子突出重围,难道你还要会南京城报道不成。”

刘锡命白眼一翻。

~~~

“卖报啦,卖报啦,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刘锡命发文,拒不承认南京政府,静待太子归来登基。”

“河南巡抚杨一鹏、保定总督杨文岳、三边总督孙传庭等要员发文响应,湖广、江西、河南、四川等三十三府官员及曹变蛟、邵荣等九总兵官发文响应。”

南京城街头,卖力的报童不断吆喝着手中的报纸,口里说出来的话让所有人全都哗然。

南京皇宫奉天殿中,小胖子朱由崧的胖脸不断抖动,拿着手中的中原报气急而怒。

“发兵,发兵,朕要他刘锡命死无葬身之地!”

奉天殿中,马士英、阮大铖、史可法等一众大臣具都在列,殿内的气氛十分凝重。

此前史可法等人便考虑过刘锡命是否会接旨,但是大家想来刘锡命最多就是围绕权力进行一番争斗而已,谁能想到在这种时候了,刘锡命竟然还不承认南京朝廷。

一想到北方的贼寇,史可法顿时悲从心来,直接冲着刘宗周骂道:

“这便是总宪弟子交的好友?简直无法无天、目无法纪,这都什么时候,全国上下理当一心抗敌才是,他刘锡命竟然为了一己私利便置天下大义于不顾,真是不当人子。”

被骂的刘宗周面无表情,心中却白眼狂翻,真要说起来,他反倒觉得刘锡命的做法没什么问题。

天子驾崩,这继位者理所当然应当是太子,如今南京众臣为了自己的私立扶立福王,这已经是乱了祖宗规矩了,现在怎么好去说别人。

马士英本就担心刘锡命前来南京抢了自己的风头,作为前朝唯一一个在外的内阁大臣,而且还是次辅,这名头谁能压得过。

当下,马士英赶忙趁乱出列义正言辞道:“陛下,刘锡命抗命不法,已然是本朝之敌,还请陛下下令,着令靖国侯等人速速征讨。”

“哗”

这下子,朝堂上更是哗然。

群臣之间无不惴惴,这朝廷新立便要拿大明之臣下手,怎么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吧。

但是朱由崧可不这么觉得,天下大势有自己屁股下的龙椅重要吗,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岂能拱手让给别人。

就当了皇帝这个把月,朱由崧已经再次过上了美人如玉、美酒浓香的日子,这种时候他怎么可能舍得。

眼下有马士英出头,朱由崧当即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立马拍板道:

“朕准了,内阁速速拟旨,着令江北四镇平叛。”

朱由崧说完又看到了桌子上的中原报,登时又怒道:“派人去将这中原报的人全数抓了,这些人尽是刘锡命爪牙,着实可恶。”

“陛下不可!”

刘宗周急忙急道:“陛下,中原报确实是刘无疆所办,但是其通达消息、兼明信息,对本朝也颇为有用啊,远的不说,思宗驾崩一事,中原报比南京的消息还快,可见其作用之大。”

见朱由崧神色稍缓,刘宗周马上跟着说道:“臣曾经向中原报投过稿,这中原报也多有采纳,可见其并非只为刘锡命张目,朝廷若是能用的好,也可以为朝廷所用。”

史可法闻言也点头道:“确实如此,朝廷可将关于宣布刘锡命为乱臣的消息交由中原报发布,若是其不从,那自然要取缔关闭。”

朱由崧一听这话顿时乐了,让刘锡命麾下的产业打他自己的脸,这主意不错,当下便大笑着同意下来。

但是一想到朱由崧刚刚下的圣旨,史可法在殿下叹了口气。

眼下江北四镇自己还在生乱,谁会拿出自身的兵马前去替朝廷办事,可别到时候让南京朝廷威望进一步下降。

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三十五章 杂事处理第七十六章 老刘救美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盘桓(三)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宋汉王(九)第九十四章 谢府谈话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诸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顺流而下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时司徒(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三百三十章 寻路蓝田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州绣庄第五百四十三章 救疫河南(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龙归大海(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败(三)第五百零二章 赈济京城(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八十三章 制作石浆第一百七十九章 县试张榜第七十三章 定计未来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赏 一第六十七章 购买田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九章 府城见闻 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联结楚党(二)第一百零九章 整备御敌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济京城(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杂学之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家生变(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开关(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二百七十章 仓皇而逃(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荣从军(二)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十二章 明确志向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五十章 明轩不明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三十二章 真假难辨第五百八十四章 救时司徒(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争夺海权(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三百八十章 崇祯问策(三)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海权(十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荣从军(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气象(七)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
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三十五章 杂事处理第七十六章 老刘救美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问题(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盘桓(三)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宋汉王(九)第九十四章 谢府谈话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诸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顺流而下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时司徒(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三百三十章 寻路蓝田第三百六十三章 苏州绣庄第五百四十三章 救疫河南(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龙归大海(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败(三)第五百零二章 赈济京城(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八十三章 制作石浆第一百七十九章 县试张榜第七十三章 定计未来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赏 一第六十七章 购买田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九章 府城见闻 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联结楚党(二)第一百零九章 整备御敌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四百九十九章 赈济京城(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杂学之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刘家生变(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开关(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二百七十章 仓皇而逃(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荣从军(二)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十二章 明确志向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灭(五)第五十章 明轩不明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三十二章 真假难辨第五百八十四章 救时司徒(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吕宋汉王(十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争夺海权(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三百八十章 崇祯问策(三)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五百二十章 争夺海权(十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荣从军(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气象(七)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