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静,动

范雎是叫“范雎”还是“张禄”本不关乎大局,但疾风起于青萍之末,当初范雎死而复生,魏齐被罚,为免范家亲朋遭受报复,除范雎夫妇暗中跟随赵胜来了邯郸,其他人都不知道范雎依然还在人世的消息。这虽然是无奈之举,然而季瑶嫁到邯郸以后,如果知道真相,尴尬却是难免,若是再传了出去,很难说会不会引出魏赵之间不必要的嫌隙。为免麻烦,只能继续瞒,或许合适的机会赵胜会告诉季瑶,但很显然不是现在。

季瑶的有心算了范雎的无心,那一声“范雎”对毫无防备的范雎来说无异于晴天突起惊雷,完全被潜意识所左右了,下意识的一停步,所表现出来的却不是对不熟悉名姓的那种茫然,再想否认已经丝毫没有可能。

范雎哪能想到季瑶早就怀疑上了他,更没想到这位整天笑盈盈、不显山不露水的家主夫人会在这么不经意,没有丝毫征兆,同时也没有任何理由的时候揭穿自己的真实身份,猛然一愕之后干脆也不辩解了,转回身深深的向下一拜,沉声说道:

“夫人恕罪,范某自瞒名姓并非……”

季瑶此时已是满腹的心事,垂眸小声道:“范先生不必说了,季瑶清楚公子和范先生这样相瞒并非恶意,实在是不想坏了赵魏两家和睦。季瑶并不怪公子和范先生……要说起来,季瑶还当代家兄向范先生请罪才是。”

季瑶说着话便敛衽拂礼,吼得范雎差点没上去搀扶,连忙慌着手脚作揖打躬还礼道:

“不必不必。夫人这是……范某实在不敢当,这也都是在下与公子一番君臣之缘,总当有契机才是,不能怪城阳君公子,夫人如此范某实在无地自容了。”

范雎差点变成个磕头虫,但慌乱的还礼中却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季瑶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候揭穿他的身份。这事儿实在太蹊跷了些,范雎心里一哆嗦,忙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知夫人今日这是……莫非城阳君已经知道在下现在在平原君府里么?”

“家兄一向浑噩,只怕早已经忘了范先生。季瑶原先也并不确知先生身份,只是先生为公子如此重用,又冒死前赴义渠九死一生之地孤力扭转乾坤,实非一般门客忠义可比,所以季瑶才……”

季瑶说到这里已经收不住泪了,原先装出来的淡定顿时无影无踪,再次拂礼之后眼泪刷的一下落了下来,哽哽咽咽的说道,

“如今公子和季瑶遇上了天大的麻烦,若是一有不慎便是杀身之祸。乔公救不得,蔺先生救不得,‘张禄’更救不得,唯有与公子换命之交,不惜以一命还报公子的范雎才能救得一二……季瑶已经没了主意,唯有涉险妄求天幸‘张禄’既是范先生了。”

“天大麻烦,杀身之祸!”

没多久之前还在消消停停的商量收租的事,这才多大功夫居然便有杀身之祸了?范雎登时吓了一大跳,心知此事必然关系重大,季瑶虽然在无奈中将自己当做了救命稻草,但自己如果没有对赵胜绝对的忠心,季瑶也绝不可能将实情说出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才会给一个掌着实权,又与君王合同一心的公子相邦带来杀身之祸,匆忙之中范雎实在想象不出来,但他知道这件事连平常极有章法的魏季公主都已经彻底失措了,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是一有不慎估计有杀身之祸的绝非平原君和夫人两个人那么简单。面对这样的事范雎若说没有一丝犹豫绝不可能,但他知道,就算抛却赵胜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不提,以自己以客卿身份与赵胜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便离开平原君府去赵国朝堂做官,到了事发的时候,有杀身之祸的人里头也必然包含自己,要是没有这层利害关系,季瑶也绝不会轻易对自己说出来。

范雎猛然一凛,向前走了两步才鞠身小声说道,

“夫人放心,范雎如今这条命是公子给的,就算为赵国立了些许微薄功劳得荣大夫之身,今后依然是公子附庸,天地易变,此牵系却绝难改变,公子与夫人之荣辱既是范雎之荣辱。夫人尽管说吧。”

“先生……”

对于明白人来说,刨清厉害远比发那些没影的毒誓有用得多,季瑶不敢在此过多停留,连忙匆匆地将刚才去见芈后时听来的话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范雎敛着气听着,随着季瑶的叙述,他的心越收越紧,两边眼皮像是比赛似地突突的齐跳,待季瑶话音一落,连忙沉住气问道:

“公子知道此事么?”

季瑶用手绢沾着泪珠抽抽泣泣的道:“看公子平常言语,绝不像知道此事的样子。公子若是知道了也绝不会是这番局面。可,可如今怎么跟公子说呀,若是当真让公子知道了,不管他是什么态度,都难免一番惊天震动!”

“夫人等一等,待在下好好想想。”

范雎皱着眉连忙摆手制止了季瑶的慌乱,迅速的思索了一会儿,急忙说道,

“此事也不能排除是王后怨恨大王胡乱编排的,听夫人所说,王后不但不知其中情由,也绝非明白其中利害。”

“范先生……”

季瑶见范雎还在无妄的往好的一面想,顿时气得一跺脚,范雎连忙再次摆了摆手,又谨慎的回头向门外看了一眼才道:

“夫人切莫急躁,此事最好是王后胡乱编排,那就是哪说哪了全当没有此事。不过若是当真如此,虽然王嗣难免断绝,但若是大王当真找到了治病的方法,此事也并非一定会如此不堪,所以如今还不是急躁的时候。夫人万万不可急躁,若是急躁只会引出更大的乱子。”

季瑶此时哪能不急躁,匆匆的说道:“范先生想过没有,大王若是当真绝嗣,不论公子如何想,继嗣之君也只能从我平原君府和平阳君府去选。公子做着相邦,若是嗣君是他的子嗣,一个储君加上一个相邦,不论公子退与不退,韩、虞各位卿士及军中极多将领也已与他结为一派一体,到时只会暗中站在嗣君一边以防别人挑唆大王易权,到时候大王还如何自处,公子又如何自处?

若选的是平阳君的子嗣,大王、公子和平阳君必成三足鼎立之势,公子这相邦之位退也不是,留也不是,再加上朝中卿士必然不服,局面更是纷乱。君王之位只有宫里的那一个,不论他们兄弟三人平常如何,到了那时也难免纷争不断,就算他们不愿纷争,底下人难道不会为一己之利逼迫他们纷争么。

更何况大王如此施为,从心里已是抵触防备,公子已经踏入险局,想退也退不出来了。若是当真如范先生所说天幸大王能再得嗣,此事当然能不了了之,至多君臣有隙罢了,还有还补余地,但从李兑之乱到现在都多久了,这天幸已经越来越渺茫,难道我和公子要自系绳索么!”

“大乱已成定局,绝非人力可解。唉,沙丘宫变、李兑之变,如今又要有一乱,这才几年的工夫,赵国怎么这么多难呀……”

范雎几乎懵了,仰起头拍着脑门儿长长的叹了口气,又细细的思索了片刻才道,

“此事干系重大,夫人万万急躁不得,在没有万全之策之前千万不能让公子知道。”

季瑶没想到自己现在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人居然一直在灭火,心里更是急了,急忙说道:“可大王那里瞒得了公子一时,此事却早晚要出来,到时可怎么办呀?”

范雎道:“公子一向慎密,虽然难有夫人今日这般难遇的机缘,但也必然会在大王愿意说出此事之前发现蹊跷。范雎不让夫人告诉公子正是为此,如今最关键的并非嗣君出在平原君府还是平阳君府,而是公子和平阳君他们两个人对此事会如何看待。”

“范先生是说,公子和平阳君他们……”

季瑶在范雎提醒之下猛然意识到了最为危险的情形,登时惊得张大了嘴,仿佛大难已经出现在了眼前。范雎沉着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嗣君终究是几年,几十年之后的事,如今最为麻烦的乃是大王实为柔弱之君,朝廷之中、宗室之中都看的真真切切,若是再绝了嗣,他的君威便彻底没了。到时候还提什么下一代嗣君,公子和平阳君两个人本身就已经有了继嗣之权。公子雄才大略不输于先王,平阳君乃是气盛之人,公子与朝中一体,却因先王颇与宗室不睦,这正是平阳君可以借势,并且绝对会怂恿平阳君与公子、与大王相争的一派呀。

到时候宗室、朝廷、大王、公子、平阳君,再加上正巴不得赵国乱成一团的秦齐各国,他们会如何想如何做,夫人想过没有?公子和平阳君若是都意在君位,这一场风波会变成何种难以收拾的模样,夫人又想过没有?更何况到时候他们必然身不由己,这赵国之内又会如何,夫人可曾想过?即便将这些全部抛开都不说,公子当真有心君位,得知此事又该如何施为?难道趁众人皆不知情形之时快刀斩乱麻做出弑君之事取而代之,最终落一个众叛亲离为他国所趁的局面么?但若是不这样做,岂不依然还是那片解不开的乱局!”

“这……”

季瑶完全被范雎的话给击倒了,“嗵”的一声坐回了几后,迷离的双眸无措,已经苍白的嘴唇哆嗦了半晌才下意识的说道,

“实在没了退路,不如劝公子与宗室缓和缓和。”

范雎决然的摇头道:“晚了。公子志在兴赵,不论有没有君王之份,也已与宗室中龌蹉之人势同水火,除非公子当真为了君位愿做大王那样的庸碌之君任他们欺压。这些事宗室之人心中明镜一般,即便公子绝无君王之想,宗室之中那些人也已将公子视若先王那般可恨,如此局面如何缓?如何和?”

季瑶彻底没了主意,绝望的闭了闭眼才道:“范先生可有能解的办法么?”

范雎狠狠地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别说范雎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就算有通天之能,也解不开这个纷乱之局,此事只在公子,但公子却又是最难解危局之人,别说到时候,就算现在他也已经被束缚住了手脚。”

说着话范雎向后退了一步,啪的一抱拳,沉声说道,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范雎不才,愿做爪牙为公子与夫人掘地三尺以求无解之时的退路。此次前往东武,若是夫人听说范雎逃遁,还请即刻遣人击杀范雎,并将宫中之事速速禀报公子,即便腥风血雨亦有可救之处。但在此之前,还请夫人万万不要急躁,仔细静观朝中局势,以防不测,以求先手,务必时时心存最坏打算并力争公子不败之地。”

“……季瑶代公子先行谢过范先生了。”

季瑶震惊不已的望着面前郑重相拜的范雎,良久才抿着薄薄的嘴唇缓缓地站起身敛衽拜了下去。

范雎这回没有再匆忙还礼,背着手默然的注视了季瑶片刻,忽然呵呵笑道:

“能辨纷乱之局,能扛难扛之事,能知可依之人,能沉稳以待……呵呵呵呵,虽说还有年少不足之处,但赵国尚未得其贤主,却已先得其贤后了。”

“范先生!”

季瑶哑然的抬头望向了范雎,心中已明范雎对这件惊天之事是什么态度了。

…………………

前厅里头虞卿沾了赵胜和季瑶婚礼的大光,楚国送来的贺礼里头包含不少茶叶,虞卿当了这么久的大司仪,总算有所回报,不但包了整整一大盒准备带回府去,还当厅“开荤”,一边跟赵胜说话一边吸吸溜溜的喝起了茶来。

魏章他们来拜府的事实在没什么好聊的,无非是装聋作哑,亲亲热热、客客气气地糊弄回去也就罢了。今天虞卿过来拿这事儿也就当个由头,真正所要说的事跟这有点关系也不大,喝茶的当口见平原君府前院管事许英讨好的送来了包好的茶叶,忙装作才想起来似的招着手高声笑道:

“那个许管事啊,还得劳烦你再去包些来,左师公这就快回来了,当师傅的也没捞着看公子的婚仪,怎么也得弄些喜茶喝喝才是啊。也不劳烦许管事再跑一趟了,下官过去拜访时捎带过去就是。”

这不明摆着讹人么,居然还把触龙也拽了进来……赵胜笑呵呵地向邹同摆了摆手道:“虞上卿说的对。送给左师公的怎么也得比虞上卿的多才行,快去。”

“诺诺,小人这就去。”

许英陪着笑脸连忙跑了出去,虞卿这才装模作样的向赵胜拱了拱手,腆着脸笑道:

“那下官就替左师公拜谢相邦了。呃,平丘君他们过来的事要不就按刚才说的那样办,下官虽然在旁边陪着,但话可就不再说了。相邦和魏章又是老交情又是至亲,说什么话都比下官方便。呵呵呵……对了,相邦。云台署那边刚刚传回来消息,各国使臣差不多都已经到魏国外黄,会盟合纵也就这几天的事,齐国这次急切了些,争着头的要做合纵长,已经让田触率军抵达齐魏边境,准备等合盟一成便请韩魏两国放行前抵成皋屯扎,看这架势就算咱们想争也已经落了后手了。”

赵胜不在意的笑了笑道:“哦,齐国这么急么?他们出了多少人马?”

虞卿应道:“据传这次齐国下了血本,除田触一军八万人马已抵达齐魏边境外,另由田达整备了十五万之众后备,准备等合盟一成便率军跟进。齐国二十多万,韩魏两国利益攸关,不下三四十万,再加上楚国已抵上庸的十余万,燕宋加起来十余万,还有咱们大赵周绍那里候命待发的十万之众,百万之师足以让秦国喝一壶了。

噢,对了,牛大将军说,准备让周绍再多等些时日,不过下官和徐上卿都觉得他国皆是一心西进,大赵虽是不准备再争合纵长之位,但若是太过疲沓似乎有些太过难看了,倒不如先让周绍动上一动,就算做个姿态也是好的。这事还得相邦发话才行,牛大将军那里下官是说不动的。”

赵胜点了点头笑道:“有些姿态总是应当,不过以虞上卿之见,此次合纵如此匆忙,有几成胜算?”

虞卿被赵胜问的一愕,片刻明白过来也不搭话了,只是笑呵呵地摇了摇头。赵胜见他这副表情,也跟着笑了起来,接着道:

“大将军从军之人,不必要的时候向来不喜欢摆这些虚架子,这样说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赵胜已经向大王请命不再操办此事,要是再多说话便不好了。虞上卿和徐上卿、大将军主管此事,倒不妨好好的商议商议,向大将军摆明厉害,他也并非听不进去的。”

“诺,下官明白。”

虞卿知道赵胜不可能真的撒手不管,见他这样说了,心里已然有了准谱,也不再继续难为赵胜这个“局外人”,转了话题笑道,

“相邦再过几日才能回朝坐镇,司徒署那边剧亚卿又不在邯郸,佐贰赵奢赵亚卿不敢耽搁差事,已经禀明大王开始征收秋赋,他自己不敢越制前来拜府,特地让下官禀报相邦一声。呵呵。赵介逸不愧是沙场上下来的人,虽然尚未痊愈,却处处亲力亲为,跟没事人儿一样,下官见了都不得不佩服。”

“介逸就是这么个性子,在云中的时候要不是他拼了命亲自上阵,合围匈奴之事便前功尽弃了。”

赵奢如今的名位虽然都是靠自己真刀真枪搏出来的,但要是没有赵胜慧眼识珠,他连博功名的机会都丢光了,所以朝堂里的人虽然都不说,但人人都知道赵奢和乐毅一帮人是赵胜的心腹,虞卿不经意的捧了捧赵奢,顿时惹得赵胜笑出了声来。

两个人正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咸淡,抬眼处却忽然发现去包茶叶的许英急急惶惶的跑进了院来,满脸都是紧急的神色,未等赵胜相询便绊着门槛趔趔趄趄的闯进了厅门,慌慌张张的高声禀道:

“公,公子,虞上卿,不好了,出大事了!”

第225章 推恩第10章 大梁(上)第57章 退还是进第226章 大势已去第31章 所归(上)第47章 单于第133章 风云突变第209章 未盟战先开第195章 倔将军对阵准君王(上)第32章 兄弟(下)第73章 击缶亦慨然第18章 得失(上)第221章 先让几分第56章 唇亡齿寒第222章 赵秦之别第93章 刘备是被逼出来的第187章 新仇旧恨(上)第211章 犹豫的楚王第52章 夜战(下)第35章 粮食(下)第58章 悟(上)第93章 刘备是被逼出来的第15章 难防(上)第69章 秘密来客100 此人皮里阳秋第183章 巾帼英雄(上)第40章 铸锻第228章 最后的谈判(下)第215章 摊牌第227章 最后的谈判(上)第58章 悟(三)第130章 收税啦!第59章 世外人(上)第181章 起火第27章 风起(下)第55章 临淄(上)第58章 悟(上)第43章 抽丝剥茧还相报第1章 公子(下)第28章 猝变(下)第72章 八卦神人第59章 世外人(上)第29章 宫城(中)第25章 两谋(下)第31章 所归(上)第35章 粮食(上)第52章 夜战(下)第23章 义断(上)第61章 隐现第15章 难防(下)111章 碰撞第59章 世外人(上)第104章 大宴内外第25章 两谋(下)第67章 红烛第24章 大敌(下)第119章 九原会第162章 定海石第129章 静,动第42章 心(上)第220章 无法理喻的所在第81章 此非常人第97章 君子 忠臣第65章 对策第173章 老滑头第162章 定海石第225章 决战第135章 高调,阳谋第173章 老滑头第53章 权衡(下)第27章 风起(上)第34章 天下(下)第5章 招贤(上)第162章 定海石第197章 夜雨(上)第30章 乱阵(上)第59章 世外人(上)第8章 畋猎(上)第25章 两谋(上)第24章 大敌(下)第162章 定海石第3章 奇女(下)第227章 最后的谈判(上)第162章 定海石第118章 谁也别大义凌然第68章 自招其祸第95章 难为厚道人第99章 要挟137章 孩子第225章 推恩第78章 墙角难捱(上)第133章 风云突变第142章 心之败第144章 当不得真第22章 棒杀(下)第160章 内外同争145章 王道霸业第10章 大梁(上)第71章 蓦然回首
第225章 推恩第10章 大梁(上)第57章 退还是进第226章 大势已去第31章 所归(上)第47章 单于第133章 风云突变第209章 未盟战先开第195章 倔将军对阵准君王(上)第32章 兄弟(下)第73章 击缶亦慨然第18章 得失(上)第221章 先让几分第56章 唇亡齿寒第222章 赵秦之别第93章 刘备是被逼出来的第187章 新仇旧恨(上)第211章 犹豫的楚王第52章 夜战(下)第35章 粮食(下)第58章 悟(上)第93章 刘备是被逼出来的第15章 难防(上)第69章 秘密来客100 此人皮里阳秋第183章 巾帼英雄(上)第40章 铸锻第228章 最后的谈判(下)第215章 摊牌第227章 最后的谈判(上)第58章 悟(三)第130章 收税啦!第59章 世外人(上)第181章 起火第27章 风起(下)第55章 临淄(上)第58章 悟(上)第43章 抽丝剥茧还相报第1章 公子(下)第28章 猝变(下)第72章 八卦神人第59章 世外人(上)第29章 宫城(中)第25章 两谋(下)第31章 所归(上)第35章 粮食(上)第52章 夜战(下)第23章 义断(上)第61章 隐现第15章 难防(下)111章 碰撞第59章 世外人(上)第104章 大宴内外第25章 两谋(下)第67章 红烛第24章 大敌(下)第119章 九原会第162章 定海石第129章 静,动第42章 心(上)第220章 无法理喻的所在第81章 此非常人第97章 君子 忠臣第65章 对策第173章 老滑头第162章 定海石第225章 决战第135章 高调,阳谋第173章 老滑头第53章 权衡(下)第27章 风起(上)第34章 天下(下)第5章 招贤(上)第162章 定海石第197章 夜雨(上)第30章 乱阵(上)第59章 世外人(上)第8章 畋猎(上)第25章 两谋(上)第24章 大敌(下)第162章 定海石第3章 奇女(下)第227章 最后的谈判(上)第162章 定海石第118章 谁也别大义凌然第68章 自招其祸第95章 难为厚道人第99章 要挟137章 孩子第225章 推恩第78章 墙角难捱(上)第133章 风云突变第142章 心之败第144章 当不得真第22章 棒杀(下)第160章 内外同争145章 王道霸业第10章 大梁(上)第71章 蓦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