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相似之处

电影的开头很普通,一位年轻的女人在医院里求职被拒绝了,当医生不置可否的敷衍对应时,镜头给了她无奈笑容的一个特写,显然类似的拒绝已经不止一次了。然后镜头转换,女人靠墙站在下午的阳光中,脸上墨镜挂着墨镜,显得孤零零的,导演在颜色上的精准运用让之前的无奈更加清晰。

除了阿德里安规划了爱情五部曲,茱莉亚这几年当中也尝试过很多角色,但这样俗气的打扮还是首次。不过,俗气归俗气,却一点不协调的感觉都没有,反而给人一种她本来就是如此的感觉,可见茱莉亚对自己的气质把握得刚刚好。

接下来就是车祸和法庭戏,大配角阿尔伯特?芬尼也因此出场,法庭上并没有太多的交锋,对方律师只用了个小技巧就激怒了女主角艾琳?布罗克维奇,于是因为她那句粗口,案子最终败诉,以至于银行里只剩几十美元的艾琳对自己的律师大发脾气。

只是几个镜头不过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艾琳和艾德的性格就初步勾勒了出来,一个强势近似粗鲁,一个谨小慎微有些老好人的模样。这样聚齐一起充满着戏剧性的矛盾,顿时勾起了观众看下去的。尤其是艾琳最后没有办法,实在找不到工作只能闯到艾德办公室里要求他解决工作的时候,艾德考虑了几分钟后居然答应了,而且还同意了她预支薪水的要求,让所有人更加期待下面的内容。

不过接下来的故事似乎并不在他们的预料之内,虽然艾琳因为作风和打扮不受办公室人的待见,但她依然努力的工作着想要证明自己。但她万万没料到,在自己去调查某件案子的时候,而且还是艾德亲口允许了的,可回来之后却被解雇了!

“我以为你去玩去了。”老男人一脸无辜的说道。

难道在你们眼中我就是那么不知轻重的女人?!难道这么多天到处跑到处调查,还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研究就得到个这样的二级果?!艾琳也毫不含糊的离开了,甚至连老男人表示会多打几通电话帮她找份新工作的提议也不要。

“你这样不过只是想要减轻你的负罪感!我不会让你称心如意的!”艾琳这么宣布道,然后雄纠纠气昂昂的走了。

这段戏份在剪辑上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很平常的手法,但色彩始终用得很好,昏黄的能让人感到一种热烈的不服输的气息,就像《冬天里的骨头》那样,剪辑平常,但演员的出色表演和展现出来的生冷色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充分诠释出那种坚硬的感觉。

尽管这是个没有想到的挫折,但所有人都知道后面必然回峰回路转,果然,很快老律师就找上门来了,因为ucla的一位教授打来电话告诉他们六价铬法定最高含量为百万分之0.05,而艾琳调查的这个案子里水中六价铬的含量是0.58,所以他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艾琳可是那种得寸进尺的女人,更何况这次自己占着道理,当即表示想要知道的话就得请她回去,她还有一大堆账单要付,而且——

“我要求加薪,还要有员工福利,包括牙医。”她抱着孩子这么说道。

艾德认为这是勒索,但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还是不得不答应了下来:“好吧,10%外加福利,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已经开始认可艾琳的能力了,不过即使再怎么强硬,在特写之下脸上的无可奈何依然非常的清晰,这引发了不少笑声,阿德里安在细节上的处理让很多观众都对这个屡屡在艾琳手上吃瘪的老男人产生了好感。

接下来自然是开始工作了,老男人对艾琳能收集到这么多的资料,甚至还有不少水务局的资料感到吃惊:“你凭什么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去为所欲为?”

“因为我有大咪咪。”艾琳回答得很是直接,再次让老男人无言以对。

这样的对白自然是观众们最喜欢的,尽管他们不会明显的表示出来,艾琳最初给人的俗气和粗鲁形象也开始慢慢向直率和可爱转变。然后,在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铺垫以及人物塑造后,和太平洋电力公司正面对决的主线终于拉开了。

一连串的调查和交锋让老律师忿怒又疲惫,尤其是对方威胁他们有280亿美元的资金随便动用,在艾琳的数落下终于生气了……他这么对艾琳叫道,然后艾琳用比他更大的声音叫道……老男人顿时楞了下,然后笑了起来,银幕上的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如此直接和泼辣,真不愧是艾琳,但也是因为如此,她才显得这么可爱。

在强烈的正义感的驱使下,艾琳不仅督促艾德加大调查力度,自己也尽一切办法推动案子的进展,甚至还到电力公司的水源处捡样本进行测验。尽管这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几百家住户的意见终于统一了,法庭也终于受理了这件案子,但她自身也开始面临许多问题。

比如孩子们因为她四处奔波而缺少照顾,她还错过第三个孩子首次开口说话,电力公司也使出了拖延的手段而使艾德不得不和别的更有知名度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对方一来就开始指手划脚起来,对艾琳这种非科班出生的助理也相当瞧不上眼。除此之外,她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不仅有匿名电话打进来警告,家里的窗户也被砸碎了好几块,把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叫,同时也点燃了和新男友分手的导火索。

这就是英雄的代价,现实当中的艾琳?布罗克维奇确实接到过威胁电话,也确实被砸过窗户的玻璃,但遇到的困难,至少艾德还是给了她很多支持,而且合作方的律师事务所也干得还算不错。可谁让这是电影呢?美式英雄人物永远少不得挫折和困难,也永远不缺少在自己身边打转的配角。

整个案子当中,艾德出力也不小,至少在法庭上完全是靠他将那些人的利益争取过来,可谁让这是电影?戏剧性、冲突性永远是好电影的重要因素,更何况艾琳是电影的主角,所以注定了故事不会在法庭辩论上着墨过多,也注定了艾琳之外的其他人都是配角。事实上,《冬天里的骨头》的女主角蕾?多莉也是如此,只不过写实的艰难而冰冷的生活大大冲淡了她的英雄色彩,即使如此,也不妨碍评论家们将这两部电影闹来做比较。

总之,在故事上面阿德里安做得相当好,有了前世的经验,将那些有缺陷的地方一一补充完整,再在细节上进行恰到好处的强化,以及对他最擅长的色彩进行精心调控,即使铺垫稍微有些长,即使没有惊心动魄情节和画面,但观众们依然被牢牢的吸引住了。

艾琳的奔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艾德也进一步的认可了她的能力,不仅给她开了张5000美元的支票让她休息,还在她因为不能公开起诉也只能请法庭裁决而激动时告诉她,你需要休息,你这样帮不了我,这个案子离不开你。

最终,他们劝说所有住户答应让法庭裁决——虽然没有陪审团,而且一旦败诉就无法上诉,但至少可以马上就拿到赔偿——除此之外,一个观察了艾琳许久的,在太平洋电力公司负责销毁文件的男人找到了艾琳。

“别把他吓跑了,你要冷静点,”在接到电话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的艾德随即这么说道,“别忘了,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去棕榈泉享受去了。你说服力一流,别问他太多问题,每个人都有倾诉的,尽量让他主动说话……”

到这里,艾德已经彻底认可了艾琳的能力,而银幕下的观众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到了最后部分。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合作律师在拿到住户90%签名的文件以及一些列的证据后有些结巴的问。

“我无知,又没上过法学院,艾德又对这个体制失去了信心,我只好出卖,在五天内帮634个人吹喇叭……我真的累坏了。”从来都是有仇必报的艾琳如此说道。

银幕下,笑声当中又带着掌声。

有了这样的证据,太平洋电力公司自然是输定了,最后必须支付高达3.3亿美元的赔偿金。当然,法庭戏就此跳过,那不是主角艾琳的主场,而作为励志电影,英雄自然要有个圆满的结局,所以她最后带着还是回到了自己身边的男友去探访那些获得赔偿的住户。

“我要你亲眼看看,你帮我成就的事情。”在去的路上她这么对自己的男友说道。

而当最开始拜访的那家住户拿到高额赔偿时泣不成声时,不仅她的男友为此感动,银幕之下也是再次掌声一片。

不过要是以为这样就完了那就大错特错,后面还有个小尾巴,在拿到律师费之后艾德随即带着事务所搬进了更大的办公楼,而艾琳也有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艾德在将分红的支票交到艾琳手中时故意吞吞吐吐告诉她,他觉得当初商量好的数字不合适,所以做出了一些调整。

果不其然,艾琳当即开始数落,一串串的词语不断从她嘴巴里冒出来,让艾德几乎还不了嘴,最后不得不丢下支票离开,而艾琳还不肯停,直到看到了支票上的数字。

“我刚才说了,你提出的金额并不合适,所以……我加了一些。”艾德站在门口说道,然后嘿嘿一笑:“没人教过选美皇后怎么道歉吗?你的道歉真是逊毙了!”

说完,总算报仇的老男人得意洋洋的蹦跳着回去了,留下艾琳还张着嘴巴半天才挤出个宛如蚊子般哼哼的谢谢。银幕下顿时又是一片哄笑声加掌声,然后在电影结束后更加热烈的鼓起掌来。

“毫无疑问,这是部堪称完美的作品,无论是茱莉亚和阿尔伯特的表演,还是阿德里安的执导水准,都达到了相当出色的地步。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艾琳?布罗克维奇女士在几年前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作为没有上过法学院并对法律几乎不懂,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的单身女性,她以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帮助自己的老板收集到了关键证据,让法庭给太平洋电力公司开出了3.33亿美元的赔偿金额。

在这个英雄匮乏的年代,艾琳的故事堪称撼人,而且奇妙之中又带有一丝反叛的味道,阿德里安充分抓住了这点,并用精湛的手法在电影中表现了出来。他并没有用太过复杂的剪辑手法,和《冬天里的骨头》一样,功夫都在细节和色调上下,就像《冬天里的骨头》从头到尾都展现着密苏里山区冬天特有的坚硬,《永不妥协》从头到尾都洋溢着加州应有的热情和坚持。

不得不说,茱莉亚在其中的表演极其出色,这应该是她的演员生涯中到目前为止最棒的一次,艾琳的坚强、直率和正义感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有些粗俗,却粗俗得很可爱。阿尔伯特的表现也不输给茱莉亚,饰演的老律师艾德完美的对她做出了补充,两人之间的互动永远是电影中最有趣的部分,反观艾伦?艾克哈特,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拿《永不妥协》和《冬天里的骨头》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两部电影都非常出色并各有特点,不得不承认奇迹导演的奇迹之处,《永不妥协》和《冬天里的骨头》在相同的主题上风格却完全相反,都是描述在困难环境下的坚强和不屈,前者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种轻松的一定能成功的氛围,而后者则深深扎根于现实,力图表现生活中的冰冷残酷。

没有必要去分析哪个更深刻,这是个无解的问题,类似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阿德里安已经执导了太多,也难怪有人说他是全才导演,很难相信这些电影都是同一个人制作出来的,唯一能联系起来的就是色调的运用。是的,阿德里安在色调的运用上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纵观他的每部电影,在色调的运用上都非常出彩,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能从库布里克手中接过《大开眼戒》导筒的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永不妥协》都是一部精彩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旧金山纪事报》?弗朗西斯?塞恩

作为和ac传媒合作最为密切的报刊集团棋下的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自然是大力吹捧阿德里安了,如果是在电影上映之前这么写的话,可能会被许多人嘲笑,但电影上映之后嘛,却是赞同声一片。

“茱莉亚?罗伯茨和阿尔伯特?芬尼在电影中的表演极其精彩,一定也不输给娜塔莉?波特曼和约翰?哈克斯。”——《洛杉矶时报》

“同样出自阿德里安之手的《永不妥协》同样出色,或许不如《冬天里的骨头》那么沉重,却异常的吸引眼球。”——《帝国》

“阿德里安再次证明了,奇迹导演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两部电影同样出色。”——《今日美国》

要知道,就在数天之前,这些大唱赞歌的媒体都或多或少猜测,在同样的主题下,《永不妥协》比不过《冬天里的骨头》,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阿德里安会把《永不妥协》拍得如此的……好看!没错,很好看,这就是普通观众的第一感觉,没有冗长的法律名词解释,没有激烈交锋的法庭戏,却有粗鲁直率而且正义感十足的艾琳以及能够容忍她的可爱老男人艾德,戏剧的张力被恰到好处的铺开,让很多人看得津津有味。

周末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1800家院线3天在北美拿到了2000万的票房,在比例上或许不如《冬天里的骨头》,但随后的涨幅潜力绝对要高得多,更何况这还是在圣诞档。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评论家改口称赞起《永不妥协》的原因,作为一部励志电影,在讲故事、塑造英雄和展现现实三个方面做得恰到好处,就算有人有心想要挑刺也有些无从下口的感觉。或许可以说在揭露现实的沉重当中,《永不妥协》远不如《冬天里的骨头》,但类型差不多的《永不妥协》却更受观众喜欢,所以……

“如果阿德里安当初用制作《永不妥协》的手法来制作《冬天里的骨头》,后者肯定会更加出色。”有人这么评论道。

坦率的说,看这种东西还不如看小报记者关于阿德里安挽着茱莉亚的胳膊出席《永不妥协》的首映式更有趣,不过有时候的是,无论是称赞的还是挑刺的,无一例外都将《永不妥协》和《冬天里的骨头》联系起来,甚至许多当初并没有将两部电影拿来做比较的影评人也是如此。

“这不奇怪,”阿德里安一点也不在意的笑着,“两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很相似,主题以及拍摄手法什么的就不用说了,都是女主角和男配角的搭配,都是以女主角的经历为主视角,而且无论女主角还是男配角,都表演得极其出色,从而让整部电影都鲜活了起来……Q

第172章 这是第三部第314章 一千万第126章 成功说服第90章 《古墓丽影》第187章 莉莉的魅力第36章 争先恐后第207章 可真够糟糕的第228章 贵客第156章 理由?市场!第271章 我是来宣布胜利的第199章 娜塔莉的新剧本第259章 又来了第53章 大选第333章 这不可能第176章 好主意第203章 这个理由足够了第273章 机会正合适第310章 这并不奇怪第191章 请问你是?第142章 播出的探戈片段第二百九十四章第194章 守法公民第270章 妾不如偷第170章 他应该是英国导演!第171章 私人助理的工作第251章 我想要亲自操作第75章 价格尾声二第155章 新的交易第106章 再次拉拢第10章 第一次结束外景第232章 惊人的收视率第13章 长远计划第34章 没有意外第225章 片场参观第184章 《名利场》派对(二)第156章 理由?市场!第17章 改编权第206章 真正的新任奇迹女郎第103章 日本之行(1)第180章 再临奥斯卡(三)第146章 短片第91章 相同的命运第197章 剩下的事第152章 等几个月后再看第176章 两个不好也不坏的消息第313章 各种反应第191章 菲尼克斯兄弟第196章 不省心的家伙第165章 这名字太普遍了第252章 有人要结婚了第52章 值得关注的事情第53章 大选第211章 小插曲(二)第7章 眼光要放长远第160章 派对(二)第250章 第二步之前第154章 卢卡斯和工业光魔第183章 近在咫尺第223章 剧本的分配第123章 矛头直指第127章 韦恩斯坦兄弟的打算第233章 所谓征服第265章 你爸爸让你这么说的?第326章 那是……第306章 继续保持影响力第200章 爆炸场面第193章 纽约,纽约第122章 除了一点第96章 又一个故事完成第61章 相似之处第337章 没有“奥斯卡之夜”的奥斯卡之夜第150章 去就去吧第50章 首届WCG第327章 技术即将突破第11章 小说稿第51章 凯特也来了第163章 主题曲第240章 纽约的新年第208章 合格的商业电影第68章 记者招待会第170章 很顺利呢第261章 游刃有余第254章 一部接一部第87章 两件事第4章 没人会拒绝他的邀请第90章 《古墓丽影》第91章 相同的命运第169章 背后操纵第40章 我怀孕了第243章 救人一命第62章 狂飙突进第166章 难撼其锋第76章 持续不断第170章 不在乎第209章 僵持第71章 果然都很早熟第245章 还记得我说过什么吗?第143章 重回公众视线第268章 解决办法
第172章 这是第三部第314章 一千万第126章 成功说服第90章 《古墓丽影》第187章 莉莉的魅力第36章 争先恐后第207章 可真够糟糕的第228章 贵客第156章 理由?市场!第271章 我是来宣布胜利的第199章 娜塔莉的新剧本第259章 又来了第53章 大选第333章 这不可能第176章 好主意第203章 这个理由足够了第273章 机会正合适第310章 这并不奇怪第191章 请问你是?第142章 播出的探戈片段第二百九十四章第194章 守法公民第270章 妾不如偷第170章 他应该是英国导演!第171章 私人助理的工作第251章 我想要亲自操作第75章 价格尾声二第155章 新的交易第106章 再次拉拢第10章 第一次结束外景第232章 惊人的收视率第13章 长远计划第34章 没有意外第225章 片场参观第184章 《名利场》派对(二)第156章 理由?市场!第17章 改编权第206章 真正的新任奇迹女郎第103章 日本之行(1)第180章 再临奥斯卡(三)第146章 短片第91章 相同的命运第197章 剩下的事第152章 等几个月后再看第176章 两个不好也不坏的消息第313章 各种反应第191章 菲尼克斯兄弟第196章 不省心的家伙第165章 这名字太普遍了第252章 有人要结婚了第52章 值得关注的事情第53章 大选第211章 小插曲(二)第7章 眼光要放长远第160章 派对(二)第250章 第二步之前第154章 卢卡斯和工业光魔第183章 近在咫尺第223章 剧本的分配第123章 矛头直指第127章 韦恩斯坦兄弟的打算第233章 所谓征服第265章 你爸爸让你这么说的?第326章 那是……第306章 继续保持影响力第200章 爆炸场面第193章 纽约,纽约第122章 除了一点第96章 又一个故事完成第61章 相似之处第337章 没有“奥斯卡之夜”的奥斯卡之夜第150章 去就去吧第50章 首届WCG第327章 技术即将突破第11章 小说稿第51章 凯特也来了第163章 主题曲第240章 纽约的新年第208章 合格的商业电影第68章 记者招待会第170章 很顺利呢第261章 游刃有余第254章 一部接一部第87章 两件事第4章 没人会拒绝他的邀请第90章 《古墓丽影》第91章 相同的命运第169章 背后操纵第40章 我怀孕了第243章 救人一命第62章 狂飙突进第166章 难撼其锋第76章 持续不断第170章 不在乎第209章 僵持第71章 果然都很早熟第245章 还记得我说过什么吗?第143章 重回公众视线第268章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