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

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

正统十年,五月十六。

应天行宫之外,陆续有车轿赶来,前来的都是金陵官员,人数差不多有近百人。

这并不夸张,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七品以上官员少说也有四五百人,眼下还源源不断的来呢。

其中多数是穿蓝袍的中下层官员,少有一些紫袍官员穿插其中。

如今这大明朝,官员常服不单以补子论品级,常服颜色也做了专门规定。

一二品大员红色,三四品高官用紫色,五六七品官员用蓝色,七品以下用青色。

不同品级的官员,此刻分了不同的圈子闲聊,等待着宫门的开启。

朱景源通知辰初二刻议事,也就是早上七点半,这帮人七点就来了。

平日做事推诿扯皮,赶来觐见又挺积极,是既然矛盾又好笑。

宫门之外,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顶蓝色小轿缓缓靠近宫门。

轿子停下,一个身穿四品补服的官员,头戴乌纱帽从里面走了出来。

此人相貌儒雅随和,只是身材消瘦面色惨白,显然身体不太好。

“见过林大人……”

“林大人可得多保重啊……”

来人正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与金陵都转运使同掌盐务,乃是金陵地面的财神爷。

当然了,林如海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还是他那光明平坦的仕途。

出生侯门,年少高中探花,先在翰林院任编修四年,然后调内阁任中书舍人三年,又调都察院任巡盐御史至今。

这样的履历,堪称入阁拜相的模板,在场大多数官员无可比拟。

巡盐御史虽只有正六品,但林如海已加衔至中宪大夫,这可是正四品阶衔。

换句话说,下一步林如海若要升官,最差都是藩台臬台,运气好入六部任侍郎也不是没可能。

“如海兄,你可算到了!”

迎上林如海的,是一位年约五十的官员,从官服颜色和补子看和林如海的一样,也是正四品高官。

“顺行兄,别来无恙!”林如海停下脚步行礼。

“我吃好睡好,一切都好……倒是林兄,你可得多加保养,我盐运衙门可全靠你调度,才能安然周转!”

和林如海接话的,正是金陵转运使张顺行,他二人的称得上是搭档。

在当下这个时代,盐业等物属于国家专营,由转运使衙门负责统筹制盐,巡盐御史负责联系盐商发卖。

两位财神爷正聊着,却不知在不远处的宫门,有人正聊着他们。

“老郑,依我的意思,军费该让他俩想办法……”

“别的不说,只让盐商们每家出点儿血,事情不就好办了!”

“太子爷天天追着咱们筹钱清库,他就是把咱都给逼死了,只怕事情也办不成!”

说话这人是按察使何顾谨,执掌金陵一省刑名狱断之事,在金陵官场地位崇高。

何顾谨约摸四十多岁,说完这番话捋了捋胡须,目光一直盯着身旁的搭档。

能被何顾谨称为搭档的,自然是金陵布政使郑显林,后者此刻却是满脸愁容。

布政使掌一省钱粮,可如今金陵多数府县衙门,账目上都有些不清不楚,他郑显林便是第一责任人。

马上进了行宫,太子又要催问钱粮一事,这让郑显林如何能不担心。

“老郑,伱倒是说句话……大家伙儿可都指着你呢!”

“行了,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再说话你也给我走远点儿!”

“行行,我不说话了,你自己好好想办法!”何顾谨甩了甩袖子,接下来果然没有多说话。

时间陆续过去,赶来的官员越来越多,让行宫外也越发热闹起来。

攀交情的,讨论政事的,唉声叹气的,低声咒骂的……可以说,官员们上演着人生百态。

另一头的行宫内,朱景洪在几名宦官服侍下,正在穿戴独属于他的冠帽。

穿上黑色皂靴,先是内衣中单,然后穿贴里做衬袍,再然后穿上四团龙红色云纹圆领袍。

在如今的大明,不只官员勋贵实行降等袭爵,皇室宗亲也同样如此。

这就导致当下,对等级的区分格外严谨,比如亲王才能穿四团龙袍,郡王则只能穿双团龙袍。

皇帝的儿子为亲王,那也是前朝旧事了,世祖以来已改为嫡子封亲王,庶子除非加恩皆封郡王。

此刻穿好了衣服鞋子,最后就该整理头发了,这也是最麻烦的一一步,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当然,这一切都由宦官忙碌,朱景洪只需坐着就行。

“茶……”

坐在圆镜前由宦官整理发髻,朱景洪随意吩咐了一个字,立刻就有宦官碰上温热的茶水。

当他喝下一口茶,还没来得及细心品味,却听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

“十三爷,太子派奴才过来问问,您还有多久过去?”

来人名叫张新,乃是东宫的总管太监,太子朱景源的心腹之人。

这已是他第二次过来催问,基本让朱景洪可以断定,根本不是自己答应高书言的请求,而是太子让高书言来请他帮忙。

否则,这位四哥岂会多次催促自己,很明显是担心自己迟到嘛!

“知道了,告诉四哥……我马上就到!”

事实上,此刻他的发髻已整理好,正由余海给他戴上网巾固定,最后邓安捧来了乌纱翼善冠。

戴上冠帽,看着镜子里仪表堂堂,贵气逼人的自己,在周遭宦官低眉顺眼的衬托下,朱景洪一度有些失神。

这不比那位“翁皇”更帅更贵气……客观条件使然,让朱景洪不由得感叹。

想到一会儿,自己将要去教训那些金陵高官,朱景洪只觉得人生无限美好。

学着记忆中的样子,朱景洪缓缓转过身来,手扶革带沉声道:“去永安殿!”

永安殿是金陵行宫正殿,今日太子将在此接见大臣。

在一众宦官侍卫簇拥下,朱景洪缓缓向永安殿走了去。

此刻宫门已经打开,到场的近百名官员,已按品级排好了队列,正向行宫深处走去。

方才健谈的众人,此刻换上了统一的严肃面孔,极好融入了这威严肃穆的行宫。

御道两侧,皆是甲胄鲜明的京营精锐,这些人的目光犹如利剑,在一众官员身上来回扫动。

很快,官员们来到了永安门外,这里则换上了铠甲更为精良,内衬更为华丽的龙禁卫侍卫。

进了宫门,越过庭中,沿着左右两侧台阶,官员们走上了大殿台矶,在礼官引导下鱼贯进入大殿。

众人分班站定,颇有些京里常朝的气象。

此刻偏殿内,朱景洪正听朱景源的吩咐,此刻的他只觉得耳朵要起茧子了。

都到了这地步,他这位四哥还告诫他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太让官员们下不来台。

“殿下,众官已至,请升殿吧!”

高书言的提醒,让朱景源停止了告诫,也让朱景洪得到了解脱了。

“十三爷,等会儿可全靠你了!”

“放心,我有分寸!”朱景洪无奈回答。

好在高书言并不絮叨,得到肯定答复后不再多言,跟着朱景源便正殿赶了去。

(本章完)

第142章 闹腾的贾家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14.第14章 震慑232.第232章 五军府的高官们第176章 初训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第508章 父母兄弟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61章 小妹不才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81章 观“沧海”第166章 天上掉下个杨妹妹224.第224章 宝钗:十三爷请自重!第105章 硬仗31.第31章 召见都司第94章 提携467.第467章 挖坑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第514章 人事241.第241章 爱哥哥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第96章 贾元春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453.第453章 风波将起481.第481章 围杀第49章 锦衣卫上门355.第355章 正月里第一盆凉水第163章 你也不想冈本家覆灭吧!251.第251章 宁荣街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73章 线索331.第331章 是宝姑娘说的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第56章 决断第502章 城破261.第261章 别出了岔子第598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222.第222章 可比得过十三爷第124章 驿站歇脚424.第424章 命妇朝王妃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22章 去见识一下191.第191章 双喜临门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266.第266章 圣君在位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坏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234.第234章 武英殿赐宴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第528章 老头子不信我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341.第341章 秦家事1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333.第333章 贾家乌云散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327.第327章 夹板气234.第234章 武英殿赐宴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第121章 夜问英莲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452.第452章 别白费功夫了342.第342章 秦家事2347.第347章 宝钗训兄第531章 私会于竹林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第100章 林如海的难处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动刀了?第162章 抛开事实不谈第90章 永不相负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81章 观“沧海”319.第319章 里外不是484.第484章 首功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349.第349章 派系隐而发461.第461章 谈成第29章 一纸诉状212.第212章 年轻的军官们456.第456章 帝后齐至第89章 厮杀第165章 临别之言367.第367章 带甲第566章 去辽东第86章 密林中第90章 永不相负第568章 薛宝琴:那可是我姐夫!
第142章 闹腾的贾家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14.第14章 震慑232.第232章 五军府的高官们第176章 初训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第508章 父母兄弟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61章 小妹不才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81章 观“沧海”第166章 天上掉下个杨妹妹224.第224章 宝钗:十三爷请自重!第105章 硬仗31.第31章 召见都司第94章 提携467.第467章 挖坑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第514章 人事241.第241章 爱哥哥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第96章 贾元春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453.第453章 风波将起481.第481章 围杀第49章 锦衣卫上门355.第355章 正月里第一盆凉水第163章 你也不想冈本家覆灭吧!251.第251章 宁荣街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73章 线索331.第331章 是宝姑娘说的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第56章 决断第502章 城破261.第261章 别出了岔子第598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354.第354章 姓朱真好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222.第222章 可比得过十三爷第124章 驿站歇脚424.第424章 命妇朝王妃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22章 去见识一下191.第191章 双喜临门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266.第266章 圣君在位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坏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234.第234章 武英殿赐宴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第528章 老头子不信我第116章 鸡飞狗跳的贾家341.第341章 秦家事1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333.第333章 贾家乌云散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327.第327章 夹板气234.第234章 武英殿赐宴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第121章 夜问英莲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452.第452章 别白费功夫了342.第342章 秦家事2347.第347章 宝钗训兄第531章 私会于竹林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第100章 林如海的难处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动刀了?第162章 抛开事实不谈第90章 永不相负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81章 观“沧海”319.第319章 里外不是484.第484章 首功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349.第349章 派系隐而发461.第461章 谈成第29章 一纸诉状212.第212章 年轻的军官们456.第456章 帝后齐至第89章 厮杀第165章 临别之言367.第367章 带甲第566章 去辽东第86章 密林中第90章 永不相负第568章 薛宝琴:那可是我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