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第453章 风波将起

从皇帝处出来,朱景洪便宫外走了去,路上他在思索接下来如何把戏演得更像。

刚走出东华门,他就看到宫墙角落处,有几名军官正聚在一起闲聊,且屡有愤懑之言和唏嘘声。

从这些人的装束可以看出,他们是皇城翊卫司小旗总旗,属于比较低级的基层军官。

“怎么回事?”朱景洪上前好奇询问。

正常来说,下值的翊卫司官兵会返回驻地,不会逗留在宫墙之内“碍眼”。

众人转过身来,才发现是朱景洪来了,吓得连忙跪地参拜。

“参见王爷!”

“起来吧!”

待众人起身后,朱景洪又问道:“听你们气急恼怒,怎么回事?”

在问话时,朱景洪的目光看向中间一魁梧汉子,从衣着纹饰可看出此人是翊卫司总旗。

如此威猛的汉子,此时脸上却带着几分委屈,朱景洪不注意到都不行。

听到问话,众人却只是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出来开口说明。

“王爷,都是些琐事!”另一总旗官小心答道。

但他这一开口,就更有在遮掩的意思,便让朱景洪更好奇了。

“到底是何琐事?”

内情他虽然不知道,但也能猜到是这威猛汉子遇到了难处。

和朱景渊对外展示仗义疏财相同,朱景洪也有给人消灾解难的意图,为的也是要收买人心,只不过他主要是面向军中。

尤其对这些基层军官,拉他们的好感非常有好处,至少在中立时会有所偏向。

在朱景洪逼问下,刚才答话那总旗只能答道:“回禀王爷,是许总旗家遇上了些麻烦!”

“遇着难处,说出来解决就是了,大男人岂能只是牢骚满腹,作小儿女之态!”朱景洪看向那许姓总旗。

“王爷教训得是,此乃家中一些琐事,不敢污了王爷耳朵!”许姓总旗开口回话。

“婆婆妈妈……到底是什么事?”

见朱景洪执意要听,这许姓总旗只能说明情况。

原来,这位便是新安卫许姓佥事的长子,跟张家结亲那位便是他的胞弟。

这件事崔秀青来求过宝钗,宝钗吩咐下去后李家不再威逼,但为保全颜面却没明说不娶,想的是将此事冷处理而后不了了之。

然而张家托人找了贾家,接下来贾家找的那位云同知,又向许家试压让他们退聘,还搬出了荣国府来威吓许家。

荣国府在朱景洪这里不算什么,但贾家一门双国公如今还出了太子妃,对下面人来说无疑是庞然大物。

在这样的压迫威逼下,许家即使不甘心也只能退聘。

然后如原著中那般,张家姑娘以为是李家捣鬼,为明心志再度选择自尽。

好在下人来得及时,才把上吊的张家姑娘救下。

偏偏许家二公子,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得知此事后便去云家理论,直接被人给打成了重伤。

今天消息才传到许家老大这里,得知情况的他自是怒极,但也知道自己干不过云家,更惹不起站在云家背后的人。

听到这里朱景洪总算明白,为何这些人一直不愿意说,原来此事还牵扯到了贾家,而贾家又跟太子关系紧密。

“就这么点儿事,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云家既然打了人,让他们赔礼致歉不就行了!”

“还有你弟的婚事,既然双方家里都愿意,而且也都下过了聘礼,就该早日完婚才是!”

朱景洪很自然的说出了这番话,让现场众人是大感惊讶。

朱景洪是太子的胞弟,这件事他不偏帮云家,在众人看来就已经够耿直。

可如今,这位爷当真秉公言事,竟有为许家撑腰的意图,在场众人又岂能不意外。

“新安卫……我记得新安卫指挥使姓张,可对?”朱景洪看向许家老大。

这时旁边一小旗官答道:“正是……现任新安卫指挥使长子,便是龙禁卫张临张队正!”

刚才他们说话时,既是在为许家鸣不平,同时也在替他们想办法。

其中有一条,就是希望走张指挥使的门路,所以他们提到了张临。

“去个人,把张临给我叫来!”

“是!”刚才答话那小旗官立即应声。

东华门离龙禁卫不远,刚好此时张临又未上值,所以几分钟后他就赶了过来。

“十三爷,您有何吩咐?”张临不明就里。

朱景洪问道:“新安卫最近发生了些事,你可知道?”

“这……臣许久没回去过,所以不知道!”张临答道。

他爹虽是新安卫指挥使,但其差遣却是在京营做指挥使,如今应该是在带兵训练。

“跟他讲讲情况!”朱景洪看向了许家老大。

这人便把刚才的话讲了一遍,也让张临知道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都在一个卫所,还是要以和为贵,那云家着实过分了许多,伱跟你爹说一声……让他要妥善处置此事!”

其实张临不想管这些闲事,但既然是朱景洪吩咐他便只能答道:“是!”

朱景洪接着说道:“那云家若是不服,亦或搬出什么人来,你们就说这是我的意思,若是不服就让他们来找我!”

这番话,才可谓是点睛之笔,极致突出了他朱景洪的人格高度。

“臣明白!”

“此事尽快办妥,没事你就忙去吧!”朱景洪摆了摆手。

“臣这就遣人给家父带话!”张临给出了保证。

“嗯!”

待张临离开后,朱景洪便看向一旁许家老大,说道:“如何……这不就完了!”

“叩谢十三爷!”

几句话之间,让家族大难迎刃而解,许家老大对朱景洪可谓感恩戴德。

接下来,朱景洪又勉励了他几句,而后才背着手离开了。

这许家老大颇有些憨直,干着守卫外东华门的重任,或许以后能用得上……朱景洪暗自想到。

而在他离开后,现场众人的议论却未停止,纷纷夸赞朱景洪的英明耿直。

以前是听说他是这样,如今则是传说走近现实,这给他们带来的冲击极大。

而这件事情,在他们的传播之下,至少会在皇城翊卫司传播,给朱景洪再拉一波声望。看着恩人离去的背影,许家老大心中暗暗发誓,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十三爷大恩。

而返回宫里的张临,立刻就找了去老爹驻地送信,向其转达了朱景洪的意思。

张家本官是新安卫指挥使,但能兼任京营实权指挥使,压压云家基本没啥问题。

…………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朱景洪是每天都进宫去,把皇后是烦的没奈何,最终干脆避而不见。

而每一次进宫,朱景洪的语言和精神状态,都有阶段性的调整变化。

总结起来就一点,他越来越显得失落和绝望,这一点连太子和睿王都看出来了。

当然了,朱景洪个人的变化,对朝局来说基本没影响。

当下朝廷最大热点有两个,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处。

暗处的便是太子和睿王的争斗,双方私底下的串联密会集议,朝廷官员们多少知道一些。

唯一让众人焦虑的就是,不知双方此轮争斗何时爆发,又会在哪个点来爆发。

这种最顶层的政治斗争,每一轮都会黜落许多官员,即使没有参与到此事中,也会有可能遭波及而受难。

再说明着的那个,便是眼下由赵玉山所主持,对金陵之地进行的大规模人事调整。

虽然这份计划已被通过,但在执行环节依旧出了问题,许多被任命的官员,都遭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弹劾。

有的是欲加之罪,而有的却是证据确凿,搞得赵玉山一派的高官很是狼狈。

赵宅之内,与几位同道商讨结束后,所有人都告辞离开,唯有其门生梅敬文留了下来。

“先生,学生有话想说!”梅敬文郑重开口。

起身走到窗前,赵玉山看着外面夕阳,颇为疲乏道:“你不想去金陵?”

梅敬文乃正统二年二甲头名,依例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两年散馆后留院为检讨。

后来其历任翰林院检讨、编修,如今已是正六品修撰,如此清贵的履历堪称入阁拜相典范。

所以,梅敬文不愿离开翰林院,掺和进金陵那摊子烂事之中。

对自家学生的心思,赵玉山自是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有此问。

“学生才学不足,还需在翰林院多加学习,此番贸然被委以如此重任,学生实在是惶恐!”梅敬文郑重道。

赵玉山淡然一笑,便见他转过身来,徐徐说道:“我让你去金陵,主要有三道考量!”

“其一,离开以立功升迁最快,此去金陵你若把差事干好了,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至少不会比留在翰林院差!”

“其二,你是我的学生,无论你愿不愿意,咱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金陵事败若他们把我推下台去,你留在翰林院也不会有出路!”

“其三,太子和睿王两位,缠斗将是越发的激烈,你这等清流官员必被波及,届时福祸难料命不由己,此去金陵恰好能躲过这些!”

赵玉山的三点考量,每一点都是替学生设身处地,所以此时梅敬文根本无言以对。

来到学生面前,赵玉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徐说道:“若你执意要留翰林院,我也不会勉强你!”

言罢,赵玉山返回了位置上,静坐着等待梅敬文的决定。

几息之后,便见梅敬文转身面向老师,徐徐说道:“先生,学生愿往金陵去!”

点了点头,赵玉山沉声道:“巡按都御史,职责是监察金陵文武官员,你要把各府县官员看好,让他们老老实实执行朝廷国策!”

金陵巡按都御史是正五品之职,比梅敬文正六品修撰高两个品级,这样的越级提拔绝大多数官员可望而不及。

“学生明白!”

赵玉山接着说道:“巡抚金陵的郑显林,按察司何顾谨和贾化,你可以信任和依靠他们,但也得防范着他们!”

接下来,赵玉山跟梅敬文说了许多,算是给学生临行前的最后一课。

而恰如赵玉山所料,太子和睿王两帮人,已在摩拳擦掌准备开打,零星的弹劾奏章已然飞进宫里。

两个儿子的争斗,朱咸铭自是洞若观火,这次他并未主动出手干预。

只要不影响朝局平衡,他觉得这样的争斗不是坏事,可以让两个二人通过实操来玩政治。

当然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在这方面确实很差,而老六只能说稍好一些。

以往朱咸铭对老六评价很高,但其对朝廷新政的投机态度,以及在大事上的短视和自作聪明,都极大拉低了朱咸铭对他的评价。

将一摞言之无物的奏章撂到一边,朱咸铭问向身侧程英道:“老十三还是那个颓废样?”

程英谨慎答道:“听东厂的人来报,十三爷确实……消极了许多,近两日喝了不少酒,屡屡有抱怨自戕之言!”

听到这话,朱咸铭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很担心起自己这小儿子。

可要让这小子高兴,非得去把皇后说通才行,朱咸铭自然不会去找不痛快。

“嗯……你去一趟襄王府,就说……算了!”

小孩子耍脾气,朱咸铭想了想还是不管为好,免得又被老十三给缠上了。

皇帝不愿意管,太子和睿王没空管,这俩人的老婆可都没闲着。

二人分别请了宝钗做客,但也只是开导劝慰而已,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插手此事。

而相关的内情,也通过在东宫陪客的王夫人,传到了荣国府内宅中去。

贾母院内,得知襄王府的事情之后,贾母徐徐说道:“襄王殿下想去西北,那地方如今正凶险,皇后娘娘不允也是人之常情!”

“正是如此!”王夫人答道。

她俩继续闲聊时,坐在一旁的妙玉认真听着,同时思索着该如何加以利用。

好几天前她就进了贾府,在讲经过程中讨得了贾老太太欢心,如今已可自由出入荣国府。

今日听了东宫和襄王府的事,便让她觉得此行收获满满,接下来她只需等待机会接近东宫。

但在“勾结”上东宫之前,她打算先去一趟襄王府,从另一个角度来实现接近东宫的目的。

虽然她受到过邀约,但妙玉不会主动去襄王府,而是打算搭着荣国府的人一起去。

据她在府里听到的风声来看,就这几日荣国府的太太小姐们,就会到襄王府去拜会王妃,到时她跟着一起去就不扎眼。

妙玉有充分的把握,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可以征服宝钗这位王妃。

然后再通过襄王妃,打通去往东宫的路,对妙玉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是的,无论接近贾家还是襄王府,都是妙玉接触东宫的手段,而她的目的一直是接近东宫。

这是总教给她的任务,至于接近东宫之后的任务,到目前为止妙玉还不清楚。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她都会遵从师傅遗志,豁出性命把这件事办好。

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第12章 杀鸡儆猴第95章 上架前的话第592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38章 皇后之怒46.第46章 好险52.第52章 是锦衣卫的意思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607章 肉袒负荆第632章 襄王府的冯管事第142章 闹腾的贾家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228.第228章 锦衣卫南城千户所第146章 贾赦:十三爷是好人呐!第164章 鸣冤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第526章 归来仍是父子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01章 吐血223.第223章 四哥有个小忙291.第291章 胭脂堆里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484.第484章 首功279.第279章 脑补甄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461.第461章 谈成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372.第372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221.第221章 妯娌们2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537章 邓安脸上的口水第591章 登陆作战第515章 父子对喷第535章 夫妻第86章 密林中216.第216章 李文钊来访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616章 三春皆在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99章 摊派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437.第437章 上下整肃3.第3章 暴揍薛霸王第39章 审案244.第244章 东厂的考量第132章 神都洛阳第566章 去辽东10.第10章 逆子第145章 被改变296.第296章 上奏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第33章 银子开路第73章 线索第8章 苦口婆心高书言第174章 初审已过299.第299章 御前高级军事会议第519章 阴差阳错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280.第280章 宝钗力主224.第224章 宝钗:十三爷请自重!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286.第286章 给明人点儿厉害376.第376章 宝钗:愿意侍奉十三爷第174章 初审已过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第539章 连襟378.第378章 后知后觉贾元春第90章 永不相负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606章 量朝鲜之物力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194.第194章 我有一个朋友426.第426章 侧妃第113章 迟来的圣旨213.第213章 好弟弟3.第3章 暴揍薛霸王207.第207章 贾家的应对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83章 歇脚处第160章 连林妹妹也变了第486章 朕之乳虎46.第46章 好险第494章 钗黛秘语第99章 摊派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来了379.第379章 老六两口子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第115章 仗义疏财不好做204.第204章 贾珍欺我太甚
284.第284章 谁是你妹妹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第12章 杀鸡儆猴第95章 上架前的话第592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38章 皇后之怒46.第46章 好险52.第52章 是锦衣卫的意思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607章 肉袒负荆第632章 襄王府的冯管事第142章 闹腾的贾家第529章 正统十三年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228.第228章 锦衣卫南城千户所第146章 贾赦:十三爷是好人呐!第164章 鸣冤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第526章 归来仍是父子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01章 吐血223.第223章 四哥有个小忙291.第291章 胭脂堆里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484.第484章 首功279.第279章 脑补甄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461.第461章 谈成352.第352章 我来担着372.第372章 钗于奁内待时飞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289.第289章 西楚霸王之勇221.第221章 妯娌们2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537章 邓安脸上的口水第591章 登陆作战第515章 父子对喷第535章 夫妻第86章 密林中216.第216章 李文钊来访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616章 三春皆在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99章 摊派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437.第437章 上下整肃3.第3章 暴揍薛霸王第39章 审案244.第244章 东厂的考量第132章 神都洛阳第566章 去辽东10.第10章 逆子第145章 被改变296.第296章 上奏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第33章 银子开路第73章 线索第8章 苦口婆心高书言第174章 初审已过299.第299章 御前高级军事会议第519章 阴差阳错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280.第280章 宝钗力主224.第224章 宝钗:十三爷请自重!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286.第286章 给明人点儿厉害376.第376章 宝钗:愿意侍奉十三爷第174章 初审已过480.第480章 军心在我第539章 连襟378.第378章 后知后觉贾元春第90章 永不相负391.第391章 王妃终选第606章 量朝鲜之物力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194.第194章 我有一个朋友426.第426章 侧妃第113章 迟来的圣旨213.第213章 好弟弟3.第3章 暴揍薛霸王207.第207章 贾家的应对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83章 歇脚处第160章 连林妹妹也变了第486章 朕之乳虎46.第46章 好险第494章 钗黛秘语第99章 摊派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来了379.第379章 老六两口子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第115章 仗义疏财不好做204.第204章 贾珍欺我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