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决战之前

第596章 决战之前

【章末有彩蛋:决战形势图】

十月二十五,朝鲜,汉城。

天降大雪温度极低,让守在炉边的李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天气凉他的心更凉,只因义州密谋反叛的事,已经牵扯到他的身上,所以今日义禁府为了他的家,他被老爹软禁在了府中。

“义州被克,北方军遭受重创,平安道已无险可守,前面仅有小小黄海道阻隔,且也无兵无险守备……”

“难道只凭汉城这两万兵马,外加征召的两万民壮……就想挡得住朝廷大军?”

本来留守军队战斗力就一般,如今因前线大溃军心已然动荡,加之朝鲜士人心思不安分,要想守住汉城简直是万难之事。

近日他开进黄海道,一路上仍是十分顺畅,直到来了这长渊城外。

“这可是叛国的罪名!”李晖压低声音,拍着桌子说道。

这将近一个月的战斗,朴俊大的同乡好友们,要么就死了要么就散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时,其妻崔秀青走进了房间,而后屏退了屋内侍奉的几人。

“眼下对你而言,首要的事是活下来,然后再做其他图谋!”

“去吧!”李暄难得露出笑容。

耽搁了半个时辰后,朱景洪还是没能下定决心,随后他返回了后方一处集镇,此处便是明军驻扎之所在。

正如李晖夫妇所想,李炯派人去京城拉关系的事,朱景洪已从锦衣卫口中得知。

抬头看了眼妻子,李晖冷笑道:“你说得轻巧,这次大祸临头了,我只怕活不了几天!”

朴俊大答道:“那些畜生残害百姓,手段残忍简直非人,臣忍无可忍……所以带人动了手!”

在朱景洪思索之时,跟随他而来的参谋们,其随行的参谋们正亲自率队抵近侦查,将了解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而朝鲜这边领头之人,便是作战英勇的朴俊大。

“殿下言重了,这都是在下该分内之事!”

“其他图谋?你还以为我有机会?”

听到这话,朴俊大不免感到悲凉,只因这些话太伤人了,作为世子的李暄竟丝毫不在乎百姓。

加上日本登陆的三万大军,以及征召来作战的青壮,人数差不多有十万人。

在长渊北向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可以俯瞰城池,为了保证城内的安全,朝鲜派遣了军队上去防守。

“现在,有两条路……一是我把你交给日本人,任凭他们发落!”

因长渊地处咽喉,明军要想继续往汉城开进,就必须要把长渊打下来。 兵力是十比三,且朝鲜有城池为屏障,而且是以逸待劳……客观来说占据着极大优势。

“何况由谁来继位,也不是襄王一人说了算,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只是夫人……这里面的消息,你是如何知晓得这般清楚?”

李暄是个细心的人,所以他在见朴俊大之前,专门了解了他的履历。

若非得知朴俊大是一员虎将,李暄根本不会选择见他,而是直接把他交给日本人。

朴俊大行礼后转身离去,才走到门口就听身后传来声音:“今天你做得很好!”

这里所谓的机会,是指接替李烁当王,这一条在李晖看来已无可能。

“我愿出城增援!”朴俊大毫不迟疑道。

十月二十九,黄海道长渊城以北二十里处,朱景洪驻马于高山之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情况。

北撤几十里入城待明年入春再战,还是一鼓作气将长渊给拿下……朱景洪一时间犹豫不定。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吃草,既然知道李炯在乎什么,朱景洪不介意给他点儿甜头。

如果不是爆发战争,朴俊大绝不敢想象,自己竟能见到世子一面。

“多谢殿下抬举!”李炯顿时眉开眼笑。

如今平安道几乎尽失,对李烁父子而言若不尽快挡住明军,待其越过黄海道进逼京畿道,不用打他们也就完蛋了。

既然有渊东山,就有渊西山。

崔家是朝鲜大家族,族中现有二十几人做官,有人在安州是极正常的事。

“必是如此!”崔秀青直接打包票。

但当他到了地方,看到所谓的两千兵马,全是从各地征召来的年轻人,心里瞬间就凉了大半截。

所以现在李晖很慌,以致桌上的午饭都凉了,他都没有动哪怕一筷子。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他真坐实了罪名,极有可能会被暴怒的老爹赐死。

崔秀青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记住了,那些事全是李炯所为,你是至纯至孝的好儿子!”

在李晖夫妻商议对策时,王宫朝堂之上也在商量对策。

拿下长渊,便是灭掉了朝鲜主力,李烁便没了镇压各道的资本,屈从于他的士人几乎都会弃暗投明。

如今军令已经下达,能不想行他们都得顶上去,所以朴俊大在抱怨了几句后,他就领着这帮“士兵”出了城去。

示意李炯起身,朱景洪笑着说道:“听说你带了牛羊酒肉,难为你费心了!”

人家李炯一心忠于朝廷,费心费力筹集粮草供应军需,这样都不能得到礼遇,你让其他人怎么想……

“当真?”李晖还是有些慌张。

为了保证汉城的安全,朝鲜调集了大军防守,其十万大军就驻扎在长渊内外。

他眼下率领的上百号人,乃是他自己招揽的溃兵,如今又要给他加上两千人,便让他的实力更雄厚了。

“说明他不信襄王,且朝廷里那些官员,与襄王殿下极为不睦,他去找那些人……你让襄王殿下怎么想?”

“我叔父此前在安州驻守,后来安州被朝廷官军占领,他前几日逃回了都中,给我透露了条消息!”

最终议定的结果是,他们要尽量抽调各处兵力,赶赴黄海道与明军主力决战。

这个时代的女子,极少有如崔秀青这般关注实事,可见她的志向不小。

“你是个忠正勤勉的人,我定会上奏为你请功!”

转过身来,朴俊大行礼道:“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相比于忧虑自己的父亲,李晖其实更担心自己的下场。

“是!”

听到这里,李晖总算明白过来,于是心情便好转了许多。

对这个位心思过于活泛的顺川君,朱景洪心里已是非常不爽,所以即便对方来犒军他也没多高兴。

如果明川君真为襄王所恶,凭借他与朱景洪的交情,还真有可能受到力荐。

前来助战的日本人太畜生,四处贱淫掳掠杀人放火,已在长渊各地激起严重民愤。

故而此时,朱景洪皱紧了眉头,思索着该如何抉择。

“为何?”李晖越发不解。

且说朴俊大出了院子,立刻就有人来找上了他,并将其带向了一处军营。

所以在李晖看来,若老爹还没有昏聩到极致,这个时候就该赶紧服软,尽最大可能祈求皇帝宽恕,至于责任甩给臣下就是。

虽然对此人不满,但朱景洪没有表露出来,毕竟他还得做戏给朝鲜士人看。

而在二十多里外的长渊城内,朝鲜的将领们同样也在犯愁。

崔秀青挣脱开来,说道:“平日闲来无事,就处处都留意着,大明那边的邸报,我可时时令人买来在看,这些消息自在掌握之中!”

崔秀青笑了笑,说道:“正是因为陛下说了算,所以我说咱们还有机会!”

虽然占据优势,可连番来的败仗,已让军队没了信心,只有助战的日本人还保持旺盛战斗力。

“为何要如此?你不知道日本人是我们盟友?”李暄沉声问道。

“是!”

眼下已是隆冬,即便明军做好了御寒准备,要在雪中进行这样高强度作战,着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虽然王位之归属,襄王一个人说了不算,但谁都不能否认他的话语权。

因此,她来了朝鲜自会觉得高人一等,不干出点儿名堂她总会感到亏得慌。

“这又能说明什么?”

李晖连连摇头,他明白妻子的意思,但他还是说道:“襄王历来赏罚分明,只怕不会理会这些亲疏!”

朱景洪进了内宅,然后就站在了地图前,思索着到底该如何选择。

盯着朴俊大看了一会儿,李暄说道;“你该知道,如今我国有求于日本,你杀了他的人……让我很为难!”

为保证此番作战顺利,世子李暄亲自来了长渊督战,而此时他正面临一个难题。

十月十五他攻克义州,到现在已过去近半个月。

现在的情况是,长渊城内挤的人太多,根本体现不出人数的优势,所以李暄才想着派兵出城增援。

虽然只说了这么两句话,但李炯依然觉得很满足,至少朱景洪对他印象还不错。

他把朴俊大放了,所以如何安抚日本人,又成了他要头疼的事。

这样不怪崔秀青,她在大明生活了十几年,见过的世面实在太多,甚至还差点儿选上亲王正妃。

这些人能打仗吗?尤其守还是守最危险的地方,对此朴俊大是真的没底。

今天上午,被征召的青壮见同胞被残害,实在忍无可忍与日本人火并,最终造成十五死四十伤的后果。

“我……”

“嗯!”朱景洪态度冷淡。

“是何消息?”李晖连忙询问。

“又不是天塌了,你又何必如此惊慌!”

这厮运气确实好,经历过这么多次大战都还活着,而且已经做到了千户的位置。

而朱景洪这边,他手里能用的军队也就三万余人,其他各方向的军队短时间难以支援过来。

“叛国的罪名,和你有什么干系?”崔秀青反问。

wWW. тт κan. ℃ O

“二是我给你两千人马,你出城增援渊东山守军!”

崔秀青反问:“他是立下了功劳,但他与襄王可有交情?他家可有女眷与襄王妃亲密?”

“不过是让你暂居府中,你又何必想到了那一步!”

策略议定,除在咸镜道保留基本防守兵力,朝鲜收罗了平安道的溃兵,同时调集了包括汉城在内的各处驻军,一共拼凑出了四万大军。

如今他是靠近海岸行军,一方面这边是平原方便赶路,同时也方便接收水师运送的粮草。

“参见殿下!”

“我明白!”

靠近之后,崔秀青抓紧丈夫的手,说道:“你记住了……那些事情全是你叔叔干的,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好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多说了,改日有空我们再聊!”

进了大门,正好见到李炯迎出,看得朱景洪很是膈应。

“很好……你出去把,外面会有人给你说如何做!”

这次朝会,日本人的使者也在,会同朝鲜一起商议着对策。

朱景洪返回时,沿途所遇士兵皆行大礼,只因为这一路杀过来,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换句话说,只要长渊这一仗打赢了,朝鲜也就基本平定了。

来到集镇中央,朱景洪才跃下马背,余海就迎上来禀告:“王爷……顺川君李炯来了,带了许多粮食和酒肉来,现在府内等候!”

见李晖若有所思,崔秀青缓缓说道:“只要咬死这一条,你就不会有事!”

此战若胜,那朝鲜还有转圜之机,若败便将会一败涂地。

路上朴俊大没有闲着,他先找了这支军队的底层军官,跟他们讲了情况还并提了要求。

义州朝军主力被击败,这半个月来他一路南下,基本没有遭遇太大的抵抗,制约他行军速度的主要因素,乃是由辽东水师负责的粮草补给。

“顺川君已立下功劳,我哪里还有机会!”李晖无奈摇头。

“夫人……我能娶到你过门,乃我三生之幸也!”李晖站起身来说道。

“好了……你暂且安心,度过了这次难关,咱们再说以后的事!”

“伱之所以被人污蔑,是因为有人离间你们父子,想要看王室出丑!”

“我叔叔告诉我说,那李炯已遣使往神都去活动,只为把自己推上王位!”

没办法,战利品实在太多,即便除去上缴朝廷的东西,剩下的也足够所有人分润。

这两座山皆在长渊城以北,可以说是长渊伸出去的一双手,互为犄角拱卫着城池。

只要把这两个地方守住,长渊的门户也就保住了,便自然可以安然无恙。

464.第464章 鞍前马后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573章 到汉城的使者第49章 锦衣卫上门第73章 线索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321.第321章 胆小如鼠朱景洪447.第447章 陛下,请下旨吧!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第515章 父子对喷77.第77章 不要开伦理的玩笑35.第35章 锦衣卫报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第64章 憋不住第12章 杀鸡儆猴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第571章 村居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第61章 赐匾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第87章 薛家别院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316.第316章 双丰收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587章 风起神都第570章 小姨子第580章 知否知否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367.第367章 带甲第493章 流言起第577章 一无所有朱景洪第25章 宝钗之言208.第208章 这件事别再闹了427.第427章 去京营322.第322章 宝钗出马第569章 踢到铁板的甄琴136.第136章 摔下御阶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38章 皇后之怒第60章 行文各地420.第420章 归府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当第148章 正式整肃第592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35.第335章 江城子301.第301章 嫡子的烦恼第627章 上阵父子兵412.第412章 皇帝盖饭335.第335章 江城子第502章 城破205.第205章 钗语安人心第547章 初到燕山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73章 兄弟相争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279.第279章 脑补甄第501章 夜袭第581章 大明父亲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82.第82章 佃户328.第328章 侍卫来请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342.第342章 秦家事2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126.第126章 甄琴第527章 钗黛第74章 狂妄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第564章 燕山事已毕第589章 太子很为难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第548章 燕藩旧邸第591章 登陆作战196.第196章 贾蓉的无妄之灾第153章 居然是你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第150章 不许说十三爷坏话197.第197章 一品诰命第83章 歇脚处第145章 被改变第132章 神都洛阳44.第44章 口谕第99章 摊派第49章 锦衣卫上门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变了424.第424章 命妇朝王妃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第38章 皇后之怒
464.第464章 鞍前马后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573章 到汉城的使者第49章 锦衣卫上门第73章 线索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321.第321章 胆小如鼠朱景洪447.第447章 陛下,请下旨吧!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第515章 父子对喷77.第77章 不要开伦理的玩笑35.第35章 锦衣卫报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第64章 憋不住第12章 杀鸡儆猴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第571章 村居第540章 夏月桂的拿捏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第61章 赐匾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第87章 薛家别院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316.第316章 双丰收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342.第342章 秦家事2第587章 风起神都第570章 小姨子第580章 知否知否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367.第367章 带甲第493章 流言起第577章 一无所有朱景洪第25章 宝钗之言208.第208章 这件事别再闹了427.第427章 去京营322.第322章 宝钗出马第569章 踢到铁板的甄琴136.第136章 摔下御阶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38章 皇后之怒第60章 行文各地420.第420章 归府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当第148章 正式整肃第592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35.第335章 江城子301.第301章 嫡子的烦恼第627章 上阵父子兵412.第412章 皇帝盖饭335.第335章 江城子第502章 城破205.第205章 钗语安人心第547章 初到燕山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73章 兄弟相争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3章 你们在推诿谁?279.第279章 脑补甄第501章 夜袭第581章 大明父亲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第45章 三尺白绫和毒酒82.第82章 佃户328.第328章 侍卫来请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342.第342章 秦家事2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126.第126章 甄琴第527章 钗黛第74章 狂妄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第564章 燕山事已毕第589章 太子很为难第628章 大王来抓我啊!第548章 燕藩旧邸第591章 登陆作战196.第196章 贾蓉的无妄之灾第153章 居然是你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288.第288章 攀比哥哥第150章 不许说十三爷坏话197.第197章 一品诰命第83章 歇脚处第145章 被改变第132章 神都洛阳44.第44章 口谕第99章 摊派第49章 锦衣卫上门192.第192章 二哥二嫂也变了424.第424章 命妇朝王妃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第38章 皇后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