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

九月初三,在经过十天赶路之后,李暄终于返回了汉城。

大批的官员前来迎接,他们都很迫切想知道,此番出使谈出了什么结果。

没错,这次李暄出使的情况,没有向朝鲜官员们通报,其父子二人是用秘报联系。

“邸下,大明大军调动,兵锋直指朝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邸下……莫非是因为咱们改制的事?”

“邸下……此行确实僭越,朝廷震怒也在情理之中……”

官员们七嘴八舌议论着,一个个显得惶恐不安,这些人里多数都是应声虫,为了上位选择了支李暄改制。

“大明天兵降临,我等便是死路一条……”

“邸下,您要劝谏殿下,定要……”

众人七嘴八舌的声音,把这迎接仪式搞得很乱,也让李暄内心非常焦躁。

最终他实在没忍住,便从轿子里走了出来,然后一众官员们围了上来。

老实说,这些官员当下的行为很无礼,眼下火烧眉毛他们已顾不得那么多。

“诸位……”

“诸位……”

连喊了两声,现场才安静了下来,众人都焦急的看着李暄。

“诸位……那些是襄王殿下赐给我的礼物,我给诸位带回了安定与和平,你们都可以高枕无忧!”

一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于是纷纷夸赞李暄贤德睿智,这一刻他们是真心实意感激。

“诸位……既已安心了,按制该列班迎接了!”李暄笑着说道。

众人都跟着笑,然后便有礼官主持现场仪式,将李暄迎进了汉城的南门。

进了国都李暄径直赶往王宫,途中他打量着街道两侧房屋,不自觉便跟金州城内的繁华相比,很自觉就认为汉城和乡下差不多。

一路进了王宫,李暄第一时间赶往康宁殿,要去觐见自己的老爹。

“兄长……你终于回来了!”

“四弟,你才见了父王?”

“本想要来迎接兄长,但父王身体有些不适,所以臣弟才进宫来问安……还请兄长宽恕!”

在崔秀青的指点下,李晖这厮也学会了立人设,这段时间趁着李暄不在,可是没少进宫在老爹面前尽孝。

在李晖看来,世子李暄触怒大明,被废黜是迟早的事,所以他这是为接任世子做准备。

其实不需要崔秀青提点,李晖这厮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本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你来父王跟前伺候,我岂会怪罪……”

李晖行礼致谢后,紧接着说道:“兄长出使归来,可别让父王久等,咱们还是尽快进殿吧!”

其实李暄想要单独觐见汇报,但一想到所报内容正大光明,所以也就绝了支走李晖的想法。

“走吧!”

康宁殿点,朝鲜王李烁已到正殿就座。

虽然他要跟大明脱钩,想着驱逐汉学明制,但在这正式觐见的场合,他仍穿着大明赐予的四团龙袍,前后看来多少显得可笑。

“殿下,世子和明川君在外求见!”

所谓明川君,就是李晖的封号。

“让他们进来!”李烁平静答道。

他的身体确实不好,但还没有到糊涂的地步,朝鲜实权仍被他牢牢掌握。

“是!”

几息之后,李暄兄弟二人进得殿内,然后按照《大明会典》规定的礼节,向自己亲爹行了大礼。

“详细说说此番出使的情况!”李烁沉声道。

虽然已经知道结果,但李烁更想了解细节。

李晖也很想知道,所以此时他也竖起了耳朵听。

于是李暄便把此行辽东的情况,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而话里的主题只有一个,大明很强朝鲜很弱,还是别折腾老实过日子为好。

啥?大哥你竟变了想法,这让我哪还有机会……李晖非常失望。

李暄做了大明的舔狗,他李晖就得靠边站了,毕竟做舔狗也得有论资排辈,显然他的资格比不上世子李暄。

这时李烁却说道:“世子……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父王……这不是长谁的志气,这是……”

没等李暄把话说完,李烁就看向李晖问道:“老四,你说是不是这样?”

李烁的这一举动,其实是在警告李暄,自己不只他一个儿子。

李暄读懂了,所以他沉默了。

相比于李暄,李晖在政治上还小白了些,此刻没有洞悉其中内涵。

щщщ⊕тTk дn⊕C〇

但他也滑头,当即答道:“我听父王,父王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烁笑了笑,然后就没理会李晖,而是继续说道:“前几日,罗刹使臣维克多和日本使臣伊藤来拜,跟为父聊了很多!”

听到这话,李暄就知道情况不简单,所以他没有随意插话,他想先听完再说。

“当下,大明和破屋一样四面漏风,正是推倒他的大好时机!”

“安南不稳,西北有大战,明国自顾不暇……这正是我们掌握国家,乘机崛起的好时机!”

李烁苦口婆心般的说着,他确实想要说服儿子,让他跟自己一条心干下去。

他李烁,不想被士大夫挟制,不想王室权力被篡夺,就一定要跟大明脱钩才行。

也是这个时候,李晖才知道朝鲜改制,竟是自己老爹幕后推动,他一直以为是李暄的意思。

情况变成这样,让李晖一时间很纠结,此时他是真不能确定,自己对此该是什么态度。

“父王……一旦撕毁约定,大明震怒调兵来伐,如何抵挡?”

“罗刹国和日本能帮我们?”李暄说出关键问题。

“罗刹国会在西北增兵牵制,日本会派兵来协防!”

前半句完全是废话,所以李暄直接忽略掉,随后他便问道:“日本人能派多少人增援?”

“数万精兵!”李烁答道。

日本有精兵吗?比之大明如何?李暄表示怀疑。

“父亲……此事你当慎重!”李暄严肃提醒。

“你以为我疯了?”

“儿子是觉得,父亲低估了大明的实力!”

“我看是伱高估了明国的实力!”

“我意已决,改制等事照旧,且训名正音正式颁发!”

训名正音修成已有数月,李烁偏选在这个时候颁发,其挑战大明的意思已非明确。“父亲……您得三思!”李暄焦急劝道。

殿内沉默了一阵,好一会儿后李烁才开口:“世子,你若怕了就回府上好生读书,政务之事无须你再理会!”

这句话,表明了李烁的坚定意志,废掉李暄他也要一意孤行。

同意老爹的意见是绝路,但反对更是绝路……李暄知道自己没得选。

“儿子……愿遵父王训示!”

李烁露出了笑容,随后说道:“既然如此……初五朝会,便由你正式颁布法令!”

“是!”李暄郑重答道。

既然劝不住老爹,且跟着踏上了不归路,李暄觉得有必要尽己所能,把这条路走得更长一些。

于是他答道:“父王……既要如此行事,我朝必早做准备,以应对不测!”

“此事我已有安排,前些日子以应对明国调兵为由,我已将南方军队调往北方各道,且军粮军械准备充足……”

顺着这思路,这父子二人继续商议起来,好一会儿他俩才意识到,还有李晖这个家伙待着旁听。

这毕竟是朝鲜最高机密,即便是亲儿子李烁也信不过,于是便让李晖赶紧退下。

李晖当然不想走,但也不敢违逆老爹的意思。

出了康宁殿,回想起刚才听到“谈话内容”,李晖只认为父兄已经疯了。

是谁给他们的自信,让他们以为大明很弱?李晖不禁问自己。

“他们知道京军十二营吗?见过亲军二十二卫吗?知道这些军队有多强吗?”李晖心中在怒吼。

他出使过大明,知道这些军队有多生猛,所以他可以清醒判断出,父兄二人会把朝鲜带入深渊。

“他们一意孤行,李氏王族只有死路一条……”李晖如此想到。

叹了口气,李晖自觉人微言轻,对此事根本没法插手,所以他已经在想如何避祸。

“以我跟十三爷的交情,想开发他会救我一命!”

“干脆……这几个月开采的黄金,全部都送给他好了!”

心里盘算着这些事,李晖走出了王宫,以最快速度往自己府上去了。

见他愁眉苦脸,崔秀青便问起了情况,李晖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唉……如此大祸,咱们得想办法,逃得一命才是!”

李晖才把话说完,就听崔秀青道:“我看这不是大祸,而是你一飞冲天的机会来了!”

“机会?”

“这个时候,你若把实情报给襄王,朝廷平叛这就是大功一件!”

听到这话,李晖讶然道:“你是要我背叛朝鲜?背叛自己的父兄?”

崔秀青冷笑道:“是你父兄背叛了朝廷,背叛了朝鲜!”

这话也有道理,李晖稍微平复了心情,但他还是说道:“那可是我亲爹,亲哥哥!”

崔秀青平静问道:“比起活命,比起朝鲜王位……孰轻孰重?”

“这……这……我得好好想想!”

知道李晖需要时间接受,于是崔秀青也不在逼迫,只是告诉他要尽快决断。

九月初五,这是李暄返回汉城第三天,今天是朝鲜大朝会的日子。

已有消息传出,今日将有重大情况宣布,这让朝鲜文武个个充满好奇,所以早早的就来到了勤政殿外。

时间一到,在礼官引领下,文武官员在丹陛之前排班站好,等待着大朝会正式开始。

众人没站一会儿,就听到乐曲之声响起,然后便见到世子李暄如往常一般,来到丹陛之上主持朝会。

李暄的位置在王座之前,待他落座后众人纷纷参拜,然后李暄根据制度叫众人平身。

因今天要做的事太重要,所以李暄没有多浪费时间,直接便让一旁的宦官宣“诏”。

“大王诏命……”

“朝鲜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礼仪传颂……”

“干载岁月,国运昌盛,国富民强,繁荣兴旺……”

这份“诏”书,以非常直白的语句,把朝鲜夸成了当世第一,听得现场官员都很懵逼。

但最终,还有让他们更懵逼的事。

“于今日颁布训民正音,以教化万民,保万世之基……”

诏书还在念,因为除了训名正音,一些礼制也要进行更改,这可让官员们炸了锅。

一方面,大家学汉文写汉字用汉礼,随意更改不但影响生活,更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基础。

没错,就是统治基础,在如今的朝鲜,士大夫是和王室共天下,这都得益于他们有圣人之训站台。

另一方面,更改制度和文字必定引来大明讨伐,这完全是要绝大家的活路。

即便是以前支持改制的官员,到这真刀真枪执行的时候也怂了,于是跟着其他官员一起上前劝谏。

这一刻,不需要任何人组织,多数官员都达成了一致,明确表示反对此“乱命”。

好在现场将领没说话,这给了李暄很大的底气,也暗赞自家老爹对军队掌控之强。

“都退下,你们要造反吗?”李暄大声呵斥。

既然劝不住亲爹,他就只能加入这场豪赌中,所以如今他的态度也很坚决。

“全都退下!”

李暄的呵斥没有作用,不但官员们没有退下,反倒有更多人加入了进来。

“邸下,此为乱命……臣等实难奉诏!”

这个人李暄很熟,乃是他提拔起来的亲信,此前还参与过训民正音的修订,如今在司谏院任职。

这人站出来反对,理由其实非常简单,皆因其家乡是在平安道,直接与大明辽东接壤。

换句话说,只要大明官军一到,他的家乡很可能会被打成废墟,其家族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邸下……还请劝谏殿下,收回此诏命吧!”

“邸下,此等乱命,乃是藐视朝廷,藐视皇帝陛下……会遭天谴!”

宣诏之前,李烁就知道会有人反对,所以他一直在偏殿静听,以备随时出面稳控局面。

现场劝谏的话很多,唯独最后这一句让他心中刺痛,于是他决定正式出面了。

随着鼓乐声响起,现场官员们安静了下来,然后众人便看向了东侧,李烁被宦官和侍卫簇拥着出现了。

这是近五年来,李烁第一次出现在朝会上,现场官员一个个都深感意外。

这个时候,很大一部分人都还觉得,今天的事跟李烁无关,完全是李暄一个人搞出来的。

所以现场官员们都期盼着,李烁出场来拨乱反正,澄清玉宇。

然而等李烁升座,问出第一句话后,现场官员们就都傻眼了。

“一口一个朝廷,一口一个陛下……你们究竟是朝鲜的臣子,还是朝廷的臣子?”

下一刻,一直没开口的领议政陈泰民出班,在众目睽睽下义正言辞道:“殿下,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

265.第265章 功成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296.第296章 上奏第109章 荣国府事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43.第443章 是心动啊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252.第252章 宁国府内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195.第195章 是十三爷的意思208.第208章 这件事别再闹了470.第470章 十三吃了没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450.第450章 区区小事第49章 锦衣卫上门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456.第456章 帝后齐至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75章 杖责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10.第10章 逆子411.第411章 采菊东篱下210.第210章 与那琴丫头何异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杂心情452.第452章 别白费功夫了第150章 不许说十三爷坏话第571章 村居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437.第437章 上下整肃215.第215章 到此为止第543章 将离265.第265章 功成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411.第411章 采菊东篱下第568章 薛宝琴:那可是我姐夫!第71章 震慑第488章 朕可没他这么勇第79章 太子变了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气!399.第399章 结发为夫妻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557章 戏妙玉第152章 甄琴进宫第109章 荣国府事第72章 十三爷是好人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491章 第零:此战我将亲自领兵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211.第211章 亲临校场第62章 睿王府第56章 决断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第48章 帮忙122.第122章 启程第522章 鞭笞第587章 风起神都306.第306章 死缠烂打式进言460.第460章 曹贼之心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249.第249章 二龙相见481.第481章 围杀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178章 上林苑内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205.第205章 钗语安人心23.第23章 好一个薛家103.第103章 出发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为主第501章 夜袭483.第483章 集议第113章 迟来的圣旨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365.第365章 艰难的厂卫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496章 乾清门外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426.第426章 侧妃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302.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503章 新鲜的好第570章 小姨子435.第435章 治家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38章 皇后之怒427.第427章 去京营300.第300章 议定第563章 王妃之怒369.第369章 大明门内
265.第265章 功成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296.第296章 上奏第109章 荣国府事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443.第443章 是心动啊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252.第252章 宁国府内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195.第195章 是十三爷的意思208.第208章 这件事别再闹了470.第470章 十三吃了没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450.第450章 区区小事第49章 锦衣卫上门第586章 谁赞成?谁反对?456.第456章 帝后齐至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75章 杖责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415.第415章 贾芸的手段10.第10章 逆子411.第411章 采菊东篱下210.第210章 与那琴丫头何异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杂心情452.第452章 别白费功夫了第150章 不许说十三爷坏话第571章 村居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437.第437章 上下整肃215.第215章 到此为止第543章 将离265.第265章 功成第66章 高书言的忌惮411.第411章 采菊东篱下第568章 薛宝琴:那可是我姐夫!第71章 震慑第488章 朕可没他这么勇第79章 太子变了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气!399.第399章 结发为夫妻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第557章 戏妙玉第152章 甄琴进宫第109章 荣国府事第72章 十三爷是好人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578章 中秋之宴第491章 第零:此战我将亲自领兵393.第393章 胆大妄为187.第187章 宝钗拿什么跟我斗211.第211章 亲临校场第62章 睿王府第56章 决断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235.第235章 兄弟之国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第48章 帮忙122.第122章 启程第522章 鞭笞第587章 风起神都306.第306章 死缠烂打式进言460.第460章 曹贼之心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第137章 戴权入贾家249.第249章 二龙相见481.第481章 围杀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178章 上林苑内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205.第205章 钗语安人心23.第23章 好一个薛家103.第103章 出发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为主第501章 夜袭483.第483章 集议第113章 迟来的圣旨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365.第365章 艰难的厂卫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496章 乾清门外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426.第426章 侧妃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302.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第149章 不过是个登徒子罢了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503章 新鲜的好第570章 小姨子435.第435章 治家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38章 皇后之怒427.第427章 去京营300.第300章 议定第563章 王妃之怒369.第369章 大明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