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诸事忙 黄河水患来

11。诸事忙黄河水患来

黛玉刚出了松风万壑殿就看到胤礽迎面而来,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黛玉也不能回避只得走了上去。她原本不是个喜欢听闲言碎语的,但是自从咸福宫的事情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太子殿下的风流韵事从来都没有少过。只不过康熙和自己从来不问这些,暗部的人也只当是不重要事情看看就抛到一边去了,毕竟暗部的事务繁杂,谁有空关系一个太子殿下隐私的事。胤礽一脸亲近和蔼的笑容,只是这表情却与太子殿下素来高傲尊荣的模样不符合,反而更人觉得格外的怪异。

“给太子殿下请安。”黛玉盈盈一拜。

胤礽笑道:“四弟妹免礼。四弟妹真是深的皇阿玛宠爱,这个时候还来给皇阿玛请安?”黛玉浅笑道:“太子殿下过誉了。论皇阿玛的宠爱,这世上有谁能比得过太子殿下。黛玉只是有些关于十三妹的婚事细节跟皇阿玛请示罢了。”胤礽一愣,他倒没想到黛玉是为了恪儿的婚事去见康熙的。黛玉看着胤礽脸上一闪而过的放松表情微微皱眉。有些不解太子殿下这样防着她见皇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太子殿下安分了这几个月倒是越来越不靠谱了,若是单单防着自己或者四哥还好。若是皇阿玛见任何一个阿哥和福晋他都这么紧张,还真有些不能确定他能撑多久。心里轻叹了一声,其实黛玉也有些可怜太子的,淡然道:“如果没事。我先告辞了。恪儿还在等着呢。太子殿下要去见皇阿玛么?”胤礽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并不回答黛玉的问题,道:“四弟妹请便。”黛玉微微一褔,带着人走了。胤礽看着黛玉离去皱了皱眉,回头望着松风万壑殿门口的匾,脸上的神色有些阴沉莫测。

莫风跟在黛玉身边,听到黛玉有些惋惜的叹息不由回头看了一眼依然站在松风万壑殿前的人。好奇的问道:“福晋叹什么气呢?”黛玉淡淡道:“回头叫慕莲把太子殿下这几个月的消息给我传过来。”康熙虽然要暗部派人盯着太子,但是并没有要人事事禀告,黛玉当然对这些就更不感兴趣了。只要太子不想谋朝篡位,无论什么事都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自己没必要多管。对黛玉的吩咐,莫风等人从来不问为什么,应了一声将这事儿记了下来。回到恪儿暂住的小院,果然看到她正独自坐在房里抹泪。黛玉抬手让莫风退下,独自一人走了进去。恪儿听到有人进来连忙擦了眼泪回过头来,一看到黛玉进来眼圈儿一红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四嫂……”黛玉轻声叹息,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道:“四嫂已经跟皇阿玛说过了,不会有事的。只是准备婚礼的事现在还不能停下,你也不可在人前露出什么异样。你可明白?”恪儿点点头,还是有些怀疑的看着黛玉道:“四嫂…皇阿玛,皇阿玛真的…同意不让我嫁给孛日帖赤那?”黛玉笑道:“傻丫头,那是你皇阿玛。怎么会明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还将你推过去的?你安心等着便是,这事儿四嫂和你四哥会处理的。还有…别告诉你十三哥。”恪儿点头,就算四嫂不说她也不会告诉十三哥的,十三哥的性情她比谁都了解,从小就最是疼爱她和敦儿,若是知道了实情还不立刻冲过去狠狠地揍孛日帖赤那一顿。

见她如此,黛玉也稍微放心下来。又安慰了恪儿几句,才起身回自己的院子里去,这一时间她要忙的事情还很多。

回到院子里,慕莲已经不知去向,倒是梅子靖还在书房里等着。梅子靖之父乃是翰林院汉掌院学士,官居从二品。前两年梅子靖也以科举入仕,现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官虽不显,却算得上是极为清贵的差事。

“暗主。”

黛玉含笑点头道:“子靖久等了。坐吧。”梅子靖谢过,取出几分折子奉上道:“这些都是近期蒙古,沙俄以及孛日帖赤那的一些动向,属下和慕莲各自参照整理出来的。请暗主过目。”黛玉接过来翻了翻放在一边赞道:“你们俩办事一向都细致,我很是放心。可有太子殿下最近的情况。”梅子靖道:“太子殿下的事奉暗主之命一向是由人直接向皇上禀告的。不过毓庆宫的人也提过,皇上很好过问太子殿下私下的事,只是下令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才向皇上禀告。自从几个月前以后,皇上更是没有在问过太子殿下了。”黛玉秀眉微蹙,道:“回头将太子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报给我看看。”梅子靖虽然不解黛玉的意思,却并没有迟疑,点头道:“属下明白,属下会尽早给暗主送过来。属下还有一事禀告。”黛玉点头,梅子靖道:“今年黄河泛滥,天玑阁请求拨银一百万两,粮食十万担以赈济灾民。”黛玉皱眉道:“我记得皇上命户部拨款三百万两,筹集粮食五十万担,今年黄河水灾并不比往前,为何……”一个月前黄河决堤的折子就已经送到了康熙的御案上,第二天康熙就下令户部拨款赈灾。暗部也随即传回了这次黄河决堤的情况,比起往年尚算小的,皇帝所拨的款项粮食绰绰有余,就散有什么意外也不会差的太多。而梅子靖一开口要的就是康熙所拨款项的三分之一,她绝对相信暗部的忠诚,那就只能说那边出事了。

梅子靖沉声道:“皇上所拨的银钱和粮食被各地官员层层盘剥克扣,真正放到灾民手里的不到四成。”其实暗部有的时候也很为难,为了避免被皇家所忌,他们无法直接参与朝廷的事务。对于朝中的官员可以暗中监视探查,却不能直接处理。就算是天枢阁,贪官污吏一个两个可以杀,十个八个上上下下你也不能全部杀了,不说怎么向皇帝交代,人杀了一时半刻去哪儿找那么多人代替?“还有…六天前,黄河下游再次决堤,目前泛区已经涉及冀、鲁、豫、皖、苏五省。刚刚属下说的一百万两和十万担两也只是暂解燃眉之急罢了。”说话间,梅子靖已经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折子呈了过去。黛玉心中一震,只觉得脑门一阵疼痛,抬手揉了揉才翻开奏折里面的内容果然是触目惊心,道:“立刻让冯紫英从从江南调用一百万两白银和五十万担粮食,不够的话再从福建等省调用。还有齐布琛,林家旗下所有医馆各抽调一般的大夫和药材前往灾区,不得有误。我现在去见皇上!”梅子靖点头道:“属下这就去吧。”黛玉叫住他道:“还有,命摇光和天枢各自派人两阁交叉巡查灾区。若有贪污受贿等事,可以黑折直接呈给皇上。”暗部的所有折子分为白、青、蓝、红、黑五色,黑色为最急,开通所有通道随时急送。比起官方的八百里加急丝毫不慢。梅子靖领命而去。黛玉看着桌上的折子,无奈的叹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起身去找康熙。

依旧是松风万壑殿,黛玉却被李德全挡在了门口,“福晋,皇上正召见直郡王叙话呢。你且等等吧。”黛玉焦急的问道:“公公,今天可有直隶送来的急件?”直隶里京城最近,如果黄河出现什么大变,最快送来消息的肯定就是那边。若是旁人问,李德全未必会答,但是跟在康熙身边这么久李德全自然早知道黛玉的身份不同,摇了摇头道:“直隶这几日并无消息,倒是咱们来热河路上有来过折子,皇上看了心情颇好。说是那边的水患止住了。”黛玉心中暗恨那些官员欺上瞒下,对李德全道:“黛玉有十万火急之事。请李公公代为通传。”见她如此坚持,李德全只得再进去同传。不一会儿就有宫女请黛玉进去。走进大殿,果然看到胤褆负手站在殿中,看着黛玉的神色有些复杂诡异。康熙笑道:“刚出去怎么又回来了?难不成十三丫头那里还有什么事?”黛玉道:“回皇阿玛,恪儿极好,也很能明白皇阿玛的为难。十分感念皇阿玛恩德。”康熙笑着挥手道:“罢了,你少给朕戴高帽子。有事儿说事儿。”黛玉看了一眼胤褆道:“黛玉有要事禀告。”除了恪儿的事,还有要事自然就是暗部的事。这个并不方便让胤褆在一边旁听。

康熙道:“无妨,直说就是。”

wωω▲Tтkǎ n▲¢〇 黛玉有些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康熙,却见他神态平静并无异色。仿佛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康熙既然如此说,黛玉也只得道:“刚刚玉衡来报,六天前黄河再次决堤,泛区涉及冀、鲁、豫、皖、苏五省,受灾人口当在一千万以上。”

“什么?”康熙猛然起身,瞪着底下的黛玉。站在一边的胤褆也瞬间睁大了眼睛瞪着黛玉。黛玉却已经过了刚刚的震惊,平静的道:“还有…之前皇阿玛所拨的赈灾款流入灾民手中的不到四成。因此,即使…黄河没有在此决堤,也依然有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无衣无食。”黛玉将手里的折子奉上。

“什么…混账!朕要砍了这些狗奴才!”康熙暴怒,李德全和胤褆吓得立刻跪倒在地,黛玉也只得无声的跪下。等着康熙发完心中的怒火。康熙只气的手直发抖,“上千万灾民……”那些都是他的子民,都是大清的百姓啊。他妄称盛世明君,如今却……

康熙的怒火来的吓人,去的也快。胤褆心中的惊涛骇浪还没来得及平息,这边康熙已经平静了下来,只是声音里有些疲惫,道:“都起来,玉丫头,说说看你怎么处理的。”黛玉看了看胤褆,从容道:“先从江南调集一百万音量和五十万担粮食。另外当可调集近五百名大夫和一批药材千万灾区。只是粮食方面恐怕事杯水车薪,还要朝廷大力赈济灾民才是上策。”林家就算家大业大,现在离粮食收割的季节却还差些日子,一时之间想要调集太多的粮食也有难度,还是要依靠国库和各地的粮仓才行。康熙点头道:“你做的很好。李德全,召太子和众阿哥觐见。”李德全应声而去。康熙看着底下的两个人,道:“胤褆,你说说看。有什么看法?”胤褆恭敬地道:“儿臣浅见,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灾民,其他事情都可以容后再议。若是灾民处置不当,只怕引起民变。”康熙点头道:“如何处置?”胤褆道:“自然是拨钱粮赈灾,只是这主事的官员却要选个清廉可靠之人,否则只怕再多的钱粮也落不到灾民的手里。”康熙知道胤褆素来善武功兵法,与政事上并没有什么杰出天赋,能说出这些已经不错了。转头看向黛玉,道:“玉丫头,你说说。”黛玉垂眸,淡然道:“大哥所言即使。黛玉认为只怕一位钦差只怕不足以震慑数省官员。若是能派一位宗室王爷或者皇子请自前往,即可让官员们收敛一些,也可昭示百姓们皇上的恩德。”康熙满意的点头道:“还有么?”黛玉道:“还有就是大灾之后必有瘟疫,因此还请钦差务必注意防疫方面的问题。”

胤褆若有所思的打量着侃侃而谈的清丽女子,这副从容不迫的模样,还有这才华学识,绝对不是寻常女子吟几首诗做几幅画的才华,这样的见地和想法只怕是男子也没几个及得上的。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康熙:皇阿玛,这真的只是你为四弟选的福晋么?

皇上急召众皇子来的自然不会慢,不到一刻钟众皇子都在门外求见。黛玉按康熙的意思避到了后殿去,才听康熙怒道:“让他们滚进来!”

众位皇子突然被康熙急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在门外就听到康熙的怒吼,不由得都是心中一凛。太子殿下的脸色更是不好看,进了殿里再看看站在那里的胤褆太子脸色暗了暗,“儿臣等给皇阿玛请安。”一本折子啪的一声落到了太子跟前,然后听康熙冷笑道:“请安?朕不安!都看看,都给朕看看!”胤礽也不敢起身,就跪着在地上将折子匆匆看了一遍,然后递给身后的胤祉,胤祉匆忙看完再递给胤禛。康熙一边打量着众人的神色变化,淡淡道:“都起身吧,说说看有什么意见?”不等别人开口,胤祥朗声道:“皇阿玛,儿臣愿意前往黄河沿岸赈灾!”胤誐也上前道:“儿臣也愿往!”让来不及拉住他的胤禟扼腕不已。他以为赈灾是好事么?这黄河三年两泛滥,年年都赈灾,每次因为这个落马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从京城大员到州府县令。能不能赈好灾不说,得罪的人就能有一挂。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皇阿玛,儿臣也愿意前往。”胤礽道。当然这绝对只是说说而已。无论是谁都心知肚明,皇上绝对不会让太子亲自离京赈灾的。不说太子能不能做好,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康熙意味深长的看了胤礽一眼,让胤礽瞬间有些忐忑不安,那一眼让胤礽觉得皇阿玛似乎真的在考虑将他派到灾区去的可能。太子都表态了,其他人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纷纷表示愿意前往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盯着底下的儿子们思索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道:“老四,你可愿前往。”胤禛出列,恭敬的道:“儿臣自当为皇阿玛分忧。”康熙满意的点头道:“很好,皇四子胤禛,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听旨!”三人上前跪地齐声道:“儿臣在。”

康熙道:“皇四子胤禛,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特赐封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狩,绥抚黎民。令皇四子胤禛总领黄河赈灾一事,皇十子胤誐十三子胤祥从旁协助。”

三人叩首,“儿臣领旨。”

康熙点头道:“你们起来吧。收拾一下即刻启程,朕会下旨从户部再拨银五百万两。所需粮食你们拿朕的旨意从江南各地调集吧。朕不管别的,绝对不能发生民乱和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朕给你们先斩后奏之权,档案抗旨不尊者,杀无赦!”

“儿臣领旨。”

康熙挥挥手道:“回去准备吧。还有你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心里有数,告诉你们底下那些人,谁敢将手往这里面伸,莫怪朕不念君臣父子之情!”众人心中一颤,齐声道:“儿臣等不敢。”康熙现在的心情极度糟糕,可没有心情再听这些,挥挥手将人打发出去,只让胤禛和胤褆留下。

黛玉从里面出来,有些不舍得看着胤禛。如果是平时她就是跟着胤禛去也没什么,但是如今热河这边也是事务繁多,原本还想晚一点再和四哥议事,现在倒是不必了。

“四哥一路小心。”黛玉轻声道。

胤禛点头,看着黛玉道:“你自己也小心一点。别累坏了。”黛玉点头,心中暖暖甜甜的,“我和曜儿晏儿都好好地,四哥放心就是了。”康熙有些牙疼的看着眼前的儿子媳妇,“行了行了,朕就是让你们告个别。老四你赶紧走,朕还有要事和玉丫头商量。”这五百两一去,国库里的存银就不足三百万两了。若是不够,还要再补,他老人家烦着呢。

胤禛皱眉,冷然道:“皇阿玛,玉儿是你儿媳妇,不是你儿子。”儿子可以随便折磨随便使唤,爱新觉罗家的媳妇没这个规矩。康熙咬牙,怒道:“立刻给朕滚!”

第2章 初见第13章 命格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11章 诸事忙 黄河水患来第37章 谢皇恩 祭拜孝懿第19章 初见三春第11章 母子夫妻第33章 喜讯来 黛玉再有喜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85章 探春殁 包衣世家落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50章 探春悔 蒙古亲王第36章 入贾府 初见薛宝琴第11章 帝心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6章 慈母第88章 病因疑 胤禛陷昏迷第54章 畅春园 皇子议改制第18章 固山贝子第4章 宫闱事火起咸福宫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23章 后来的事第4章 阿哥到来第20章 重阳节 京城传急讯第2章 如海辞别第52章 闲弈棋 如海论局势第12章 上香第17章 太子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10章 苦心第9章 入选落选第35章 晋亲王 乌龙退婚事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5章 相见不识第35章 成大礼 禛黛大婚第42章 疑陈离 命格传留言第74章 定协议 贾母见探春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0章 密信来 沙俄露野心第72章 九爷访 兄弟两相峙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98章 真相出 暂押宗人府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86章 怨怼生 富贵迷人眼第20章 钗黛初见五十五章 贾环归请旨赴江南第54章 畅春园 皇子议改制第37章 谢皇恩 祭拜孝懿第32章 慕佳人 皇子请婚第94章 频算计 黄雀在其后第69章 手足亲 亦难予全信第75章 阿芙蓉 冷云下秘药第12章 劝说弟媳第55章 脱险境 心思纷乱第27章 小惩宝玉第8章 十三阿哥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12章 父女谈话第14章 智光禅师第30章 知根源 陈离解巨毒第56章 晋郡王 黛玉有喜第2章 如海辞别五十三章 重相聚兄弟已离心第22章 勿忘第53章 斗武艺 胤禟表白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1章 君恩深重第4章 阿哥到来第50章 近官爵 保和殿学士第35章 成大礼 禛黛大婚第64章 龙凤胎 母子均安第15章 顾大局 世子换人做第5章 相见不识第16章 斥众臣 胤禛罹疫病第57章 赴寿宴 胤誐劝兄长第88章 病因疑 胤禛陷昏迷第18章 坏人第20章 钗黛初见第29章 再见十四第16章 慈母第4章 宫闱事火起咸福宫第10章 苦心第13章 微服出游第9章 幸塞外 婚事成定局第29章 人心毒 宝钗险丧命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5章 新年第99章 乌雅薨 旧日换新朝第12章 劝说弟媳第31章 探底细 各家齐施压第6章 七十寿 重临荣国府第54章 遇狼群 父子兄弟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23章 驳皇父 兄弟叙旧事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2章 父女谈话
第2章 初见第13章 命格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11章 诸事忙 黄河水患来第37章 谢皇恩 祭拜孝懿第19章 初见三春第11章 母子夫妻第33章 喜讯来 黛玉再有喜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85章 探春殁 包衣世家落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50章 探春悔 蒙古亲王第36章 入贾府 初见薛宝琴第11章 帝心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6章 慈母第88章 病因疑 胤禛陷昏迷第54章 畅春园 皇子议改制第18章 固山贝子第4章 宫闱事火起咸福宫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23章 后来的事第4章 阿哥到来第20章 重阳节 京城传急讯第2章 如海辞别第52章 闲弈棋 如海论局势第12章 上香第17章 太子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10章 苦心第9章 入选落选第35章 晋亲王 乌龙退婚事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5章 相见不识第35章 成大礼 禛黛大婚第42章 疑陈离 命格传留言第74章 定协议 贾母见探春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0章 密信来 沙俄露野心第72章 九爷访 兄弟两相峙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98章 真相出 暂押宗人府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86章 怨怼生 富贵迷人眼第20章 钗黛初见五十五章 贾环归请旨赴江南第54章 畅春园 皇子议改制第37章 谢皇恩 祭拜孝懿第32章 慕佳人 皇子请婚第94章 频算计 黄雀在其后第69章 手足亲 亦难予全信第75章 阿芙蓉 冷云下秘药第12章 劝说弟媳第55章 脱险境 心思纷乱第27章 小惩宝玉第8章 十三阿哥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12章 父女谈话第14章 智光禅师第30章 知根源 陈离解巨毒第56章 晋郡王 黛玉有喜第2章 如海辞别五十三章 重相聚兄弟已离心第22章 勿忘第53章 斗武艺 胤禟表白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1章 君恩深重第4章 阿哥到来第50章 近官爵 保和殿学士第35章 成大礼 禛黛大婚第64章 龙凤胎 母子均安第15章 顾大局 世子换人做第5章 相见不识第16章 斥众臣 胤禛罹疫病第57章 赴寿宴 胤誐劝兄长第88章 病因疑 胤禛陷昏迷第18章 坏人第20章 钗黛初见第29章 再见十四第16章 慈母第4章 宫闱事火起咸福宫第10章 苦心第13章 微服出游第9章 幸塞外 婚事成定局第29章 人心毒 宝钗险丧命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5章 新年第99章 乌雅薨 旧日换新朝第12章 劝说弟媳第31章 探底细 各家齐施压第6章 七十寿 重临荣国府第54章 遇狼群 父子兄弟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23章 驳皇父 兄弟叙旧事第2章 乾清门拔剑挡诸子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12章 父女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