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胤禵身死

红楼之风华绝黛

雍正二年,敦亲王胤誐授抚远大将军之职,率领二十万大军分两路往西北进军。出征之日,皇帝亲自率在京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正三品以上官员到城外为大军送行。胤誐信心满满的拜别了皇帝和诸位兄长翻身上马踏上征途。

送走了大军,胤禛带着众人返回了圆明园勤政殿商议政事。不多时,一封密折被呈到了胤禛的桌上。胤禛看了看冷笑一声随手扔给胤祥,胤祥看了折子脸色凝重起来,沉声道:“四哥,老十四这是想干什么?”胤禛冷笑道:“他还能干什么?”胤祥低头看着折子,眼中也止不住泛起怒意道:“十四暗中将圈禁在京中的蒙古贝勒带到军中,所图定然不小。四哥,可要派人将他们截下?”大军刚刚离京不久,快马追上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胤禛摇头道:“不必,随他去吧。如今科尔沁布日固德地位已经稳固,孛日帖赤那翻不出什么花样来。”养了这么些年也浪费粮食,反正嘎必雅图王爷几年前已经过世了,现在杀了孛日帖赤那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胤祥有些担忧的皱眉道:“十四怎么会和孛日帖赤那搅到一起去。这人颇有些心计,这些年在京城沉寂也算是能忍了。四哥……十哥不会有什么事吧。”比起胤禵胤誐的性格绝对称得上是光明磊落了,胤祥还是有些担心胤誐会着了胤禵的道。胤禛倒是对胤誐颇有信心,淡然笑道:“十弟的性子粗中有细大智若愚,老十四未必是他的对手。朕会派人提醒他的。”胤祥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原来四哥早有打算。是臣弟多虑了。皇阿玛那里……”

胤禛挑了挑眉,“先等等再说。”

说完了政事,送走了胤祥胤禛才起身回去看黛玉。黛玉正看着几个孩子写字,这几日康熙身子有些不爽,三个孩子都还小康熙怕将病气过给孩子便不要他们在跟前呆着,让人送回了圆明园来。弘晏坐在一边捧着一本贞观政要看得起劲,自从走了一趟草原回来,弘晏似乎变得勤奋了很多。黛玉和胤禛隐约明白女儿的心思心中很是安慰却也并没有阻止弘晏的行为,更没有告诉她其实两人根本没有打算将两个女儿嫁到蒙古去。

看到胤禛进来黛玉还没来得及起身三个小孩子就已经欢喜的扔下手中的笔墨跳下凳子迎了上去,“阿玛……阿玛……弘昹,弘昡,弘晨给阿玛请安。”

胤禛俯身抱起弘晨,低头看着眨巴着眼睛望着自己的弘昹和弘昡沉声道:“功课都做完了?”弘昹和弘昡顿时如泄了气的脾气,委屈的望向黛玉。阿玛什么的最偏心了!黛玉含笑将两个儿子拉回身边安抚,这三个孩子他们照顾的并不多,却难得的依然十分亲近,“四哥怎么来了?送走了十弟今儿可是闲了?”从过完年开始就在忙着准备出征的事,胤禛也忙得不行,今天倒是难得的闲暇。胤禛点头,走到黛玉身边坐下道:“下午没什么事过来瞧瞧,晏儿还在用功?”五个孩子中,胤禛对弘曜最严厉对弘晏却最是宠爱。宫里宫外谁不知道大公主是皇上的心头宝?弘晏点头笑道:“正请额娘给晏儿解说呢。”

胤禛淡淡微笑道:“既然晏儿喜欢,请上书房的师傅一起教导也不妨事。只是也不要费太多心思,累着了你额娘也担心。”

对于胤禛的话黛玉也不反对,只是含笑看着他们父女。倒是弘晏有些犹豫道:“这……只怕不合规矩。”从前在雍亲王府的时候她也是和弘曜同样由师傅教导的。只是现在身为公主弘晏也深知自己身份敏感,不愿因为自己而让阿玛面对宗室和大臣们的刁难。胤禛看着弘晏期待又犹豫的模样心里对这个乖巧聪慧的女儿更加疼惜,摆摆手不以为意的道:“不是什么大事。回头去跟你三伯说一声就是了。他们家二格格三格格还有你大伯家的五格格还有你五叔九叔十三叔家里的几个格格都会和你一起去的。”这几个家里的格格基本都是过两年就要指婚了,而大清亲王之女大多数都是嫁到蒙古的。听了胤禛的话,弘晏这才欢喜的点头道:“女儿谢阿玛。”

胤禛揉了揉弘晏的发丝,有些无奈的道:“用不着这般郑重其事,有什么事阿玛和额娘自然会替你担着。”

弘晏心思灵敏,也知道阿玛这话的意思就已经是隐晦的告诉她如果她不想的话是完全可以不用嫁到蒙古的。偏着头弘晏笑容盈盈,脆生生地道:“姑姑们还有堂姐堂妹们为了大清的大清都嫁到蒙古去了,晏儿身为公主自然也该为阿玛分忧。阿玛,晏儿不会做的比恪靖姑姑差的。”胤禛和黛玉相视一眼,黛玉无奈的轻叹道:“傻孩子,小小年纪想这么多做什么?想要娶咱们的宝贝那儿那么容易?”

弘晏脸上不由得一红,匆匆的对两人行了礼抱着书本出去了。

黛玉有些疑惑的看着胤禛道:“四哥,我怎么觉得晏儿自从蒙古回来了就有些古怪?”

胤禛想了想弘皙和暗卫都没有禀告过弘晏在蒙古有什么异常,摇摇头道:“这丫头长大了吧。”

黛玉莞尔一笑道:“可不是长大了么。一转眼晏儿都十三岁了。咱们只怕也留不了她几年了。”

胤禛厉眸微微眯起,道:“玉儿得空时不妨看看京城里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先选着看看免得到时候选不到合适的人。”想娶他的女儿,大清的固伦公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雍正二年十月,抚远大将军敦亲王胤誐保,靖贝子胤禵一马当先深入敌境,力战而死。

消息一传回京城,胤禛唇边勾起一丝笑意,抬头对黛玉道:“十弟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如果胤禵认为胤誐真的是心无城府有勇无谋的人的话,那么他只会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黛玉蹙眉道:“孛日帖赤那竟然跑了,只怕是后患无穷。”胤禛道:“他跑不到哪儿去。关内有暗部追杀,明里还有官府通缉。如果他回了蒙古,布日固德不会对他客气的。”布日固德与温恪公主大婚之后有大清暗中扶持在科尔沁的地位日渐稳固,怎么会容得下孛日帖赤那想要回去分一杯羹?温恪虽然不及恪靖公主和宝音能干,但是她的身份和身边得力的人帮衬着,在科尔沁也颇有影响力。暗部的人经过这些年的布局也早已遍布蒙古的每一个地方,不能说完全控制蒙古各部,至少有什么风吹草动是很难逃脱朝堂的掌控的。孛日帖赤那若是回了蒙古只有死路一条。

“胤禵……皇阿玛那里……”黛玉皱眉,胤禵突然死了,就算康熙不发作只怕心里也会有个坎。

胤禛起身道:“不妨事。早晚都要办这些事。皇阿玛那里也该知道了。”

“启禀皇上,太上皇有请皇上,说是有事相商。”门外苏培盛匆匆进来禀告。

胤禛冷冷一笑拂袖道:“摆驾去畅春园。”

苏培盛低声道:“太上皇说请皇后娘娘一道过去。”黛玉跟着起身牵起胤禛的手浅笑道:“既然如此我随四哥一道去吧。”

黛玉和胤禛进了清溪书屋的时候看到在场的诸人先是顿了一下,方才神色平稳的上前给康熙请安。书房里胤礽胤祉胤祺等所有在京的兄弟都已经提前到了,显然是康熙将他们叫来的。胤礽坐在一边,一脸无所谓的把玩着手里的折扇,胤祉则是一副眼观鼻子鼻观心事不关己的模样。胤祺胤佑胤裪几个平时并不爱多管事,此时看看胤禛再看看座上神色阴沉的康熙,脸上反倒多了几分担忧之意。胤禛的目光淡淡的从唇角含笑的胤禩身上划过,眼底的寒气一闪而逝。

黛玉站在胤禛身边,看着座上的康熙微微蹙眉。康熙的神色两人自然是看在眼里,显然是正因为胤禵的事情而不快。

“老四,胤禵到底是怎么回事?”康熙沉声问道,语气里明显的还带着火气。

胤禛垂眸,淡然道:“皇阿玛已经看过十弟的折子了?”

康熙冷笑道:“深入敌境,力战而死?老十四身为皇子自小文武兼修,身边更是侍卫众多,他怎么会莫名其妙的被围身亡?老十干什么去了!”

胤禛负手而立,沉默了半晌才抬起头来看向康熙道:“皇阿玛是在怀疑十弟?”

康熙一噎,胤禛的话虽然说的隐晦但是在场的人谁不是人精?基本上也和自己问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怀疑身为抚远大将军的胤誐那就是怀疑胤禛这个皇帝了。

康熙确实有些怀疑胤禵的遭遇和胤禛相关,毕竟胤禛和胤禵还有乌雅氏的恩怨再那里摆着的,而在康熙看来胤禛也从来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做了几十年的皇帝,帝王的多疑在康熙的身上绝对不会随着退位而消失,即使是自己最信任也最看重的儿子。康熙可以容忍胤禛因为从前的恩怨打压自己的兄弟,但是绝对无法容忍胤禛对自己的兄弟下手,即使他心里明白如果换成他自己也一样会下手。因为胤禛今天能对他的兄弟们下手,明天就有可能对自己这个太上皇下手。

“皇阿玛,战场上枪林箭雨的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不能把十四弟的事怪到十弟身上啊。”胤礽一脸恭敬,看着康熙的眼神却很有些不以为然。不是他不尊重自己的皇阿玛,而是皇阿玛既然退位了就好好地当太上皇享清福不就好了。偏偏还要时不时的插手朝政,特别是他隐约的压制着胤禛的一些改革措施,连带的让胤礽办事也不顺当,这让在咸安宫呆了好些年,终于脑子清楚了想要大展拳脚一番的胤礽十分不爽。

“二哥说的是。皇阿玛,十哥的性子你还不了解?十四弟这事实在怪不得十哥啊。”胤祥自然也毫不犹豫的站在胤礽这一边。看向康熙的目光不闪不避坚定清明,就算皇阿玛不相信四哥,总该相信十哥那性子绝不会做出背后算计致自己兄弟于死地的事情来。其他人看了看自家皇阿玛和现任皇帝,胤祉胤祺胤佑等人也起身道:“二哥和十三弟说的事,还请皇阿玛不要怪罪十弟才是。”这几位都是不怎么参与争斗的,胤禛登基之后也没亏待过他们,他们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自然不愿意朝堂上再起纷争。之前那十来年即使是他们也觉得疲惫不堪了。如今的情势也很明显,新皇登基两年提拔了极大一批的人才,如今朝堂上可以说新皇的人和太上皇的老臣各占一半。而新皇提拔上来的人大都是只效忠胤禛的心腹,而太上皇的老臣里还有各位兄弟的人,如今老大老二老十十三十六十七都是摆明了站在胤禛这一边了,他们自然不会跟自己过不去。毕竟,想要太上皇废了四哥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了不起就是找点麻烦罢了。给皇帝找麻烦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康熙看着底下一副恭敬诚恳模样的儿子们,心底升起一股无力。他确实是老了,胤禛素来冷漠能得到这么多兄弟的承认显然也并不是如一些老臣们在自己跟前说的刻薄寡恩。最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胤禛是个好皇帝,自己这个太上皇若是和皇帝劳烦了于国于家都没有任何好处。目光淡淡的转向站在一边面色平静的胤禩,康熙眼色沉了沉。挥手道:“朕不会因为此事怪罪老十。只是胤禵到底已经过继出去了,总要给镇国将军府一个交代。”

胤禛面色如常,恭敬的道:“皇阿玛说的是,胤禵以身殉国,便追封为郡王吧,皇阿玛以为如何?”

康熙点头道:“罢了,就如此吧。老十四家里派人好好照看着。你们回去吧。”

“儿臣等告退。”

出了畅春园,众人送了胤禛和黛玉离去才各自或结伴或独自打道回府,对于胤禵的事心里或有伤感或有嘲讽,面上却都只当没这一回事一般。胤禩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暮色中景色如画的畅春园,唇边勾起一丝嘲讽的微笑。他们的皇阿玛……果然已经老了……

第8章 怒打秀女第4章 贾母去世第58章 劝太子 姐妹相见第35章 晋亲王 乌龙退婚事第50章 近官爵 保和殿学士第40章 圣旨下 封疆大吏第9章 冷淡第22章 叹惜春 胤誐赴西北第7章 强拒指婚第90章 心黯然 群医无对策第65章 乾清宫 胤禛辞王爵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33章 喜讯来 黛玉再有喜第32章 亲情薄 德妃贬位份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4章 胤禟辞别第56章 晋郡王 黛玉有喜第9章 入选落选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31章 再入宫 大选伊始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8章 秘事泄 黛玉劝惠妃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38章 戏十三 再见宝钗第9章 冷淡第29章 再见十四第63章 挑是非 各有算计第54章 遇狼群 父子兄弟第55章 脱险境 心思纷乱第71章 闻喜事 贾母动心思第1章 新皇登基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84章 动胎气 探春毒发苦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61章 议婚事 黛玉遇险第84章 动胎气 探春毒发苦第72章 九爷访 兄弟两相峙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97章 相争执 秘事再难掩第10章 初见德妃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8章 病初愈 亲临探流民第42章 疑陈离 命格传留言第15章 新年第52章 玉含酸 木兰秋弥第2章 贾敏病逝第15章 新年第90章 心黯然 群医无对策第7章 身世明 弘曜收伴读第7章 强拒指婚第4章 贾母去世第18章 病初愈 亲临探流民第16章 拒绝回京第99章 乌雅薨 旧日换新朝第26章 探真相 幕后主使者第3章 贾珠第17章 重回京城第10章 初见德妃第66章 黛心冷 德妃谋事败第64章 龙凤胎 母子均安第71章 闻喜事 贾母动心思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16章 慈母第15章 新年第32章 亲情薄 德妃贬位份第67章 遭贬斥 德妃成常在第23章 后来的事第11章 母子夫妻第13章 微服出游第19章 道歉第4章 阿哥到来第17章 重回京城第62章 杀乌雅 龙有逆鳞第29章 再见十四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9章 抚灾民 胤禛斥昏官第33章 婚事定 众生百态第66章 探孙儿 康熙微服第14章 道士第66章 黛心冷 德妃谋事败第21章 别离第92章 相对峙 祖孙情分绝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76章 贪富贵 贾母逼可卿第94章 频算计 黄雀在其后第17章 太子第34章 荷花宴 太子嫡妃第62章 杀乌雅 龙有逆鳞第3章 拒绝贾琏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31章 探底细 各家齐施压第11章 诸事忙 黄河水患来第49章 芳辰礼 探春之宠第12章 父女谈话
第8章 怒打秀女第4章 贾母去世第58章 劝太子 姐妹相见第35章 晋亲王 乌龙退婚事第50章 近官爵 保和殿学士第40章 圣旨下 封疆大吏第9章 冷淡第22章 叹惜春 胤誐赴西北第7章 强拒指婚第90章 心黯然 群医无对策第65章 乾清宫 胤禛辞王爵第72章 探心意 温言劝耿氏第33章 喜讯来 黛玉再有喜第32章 亲情薄 德妃贬位份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4章 胤禟辞别第56章 晋郡王 黛玉有喜第9章 入选落选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31章 再入宫 大选伊始第43章 闻真相 心中涌骇浪第8章 秘事泄 黛玉劝惠妃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38章 戏十三 再见宝钗第9章 冷淡第29章 再见十四第63章 挑是非 各有算计第54章 遇狼群 父子兄弟第55章 脱险境 心思纷乱第71章 闻喜事 贾母动心思第1章 新皇登基第40章 戏清妍 年氏放厥词第84章 动胎气 探春毒发苦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61章 议婚事 黛玉遇险第84章 动胎气 探春毒发苦第72章 九爷访 兄弟两相峙第89章 皇家情 康熙生疑心第97章 相争执 秘事再难掩第10章 初见德妃第59章 心不同 道亦不同第18章 病初愈 亲临探流民第42章 疑陈离 命格传留言第15章 新年第52章 玉含酸 木兰秋弥第2章 贾敏病逝第15章 新年第90章 心黯然 群医无对策第7章 身世明 弘曜收伴读第7章 强拒指婚第4章 贾母去世第18章 病初愈 亲临探流民第16章 拒绝回京第99章 乌雅薨 旧日换新朝第26章 探真相 幕后主使者第3章 贾珠第17章 重回京城第10章 初见德妃第66章 黛心冷 德妃谋事败第64章 龙凤胎 母子均安第71章 闻喜事 贾母动心思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16章 慈母第15章 新年第32章 亲情薄 德妃贬位份第67章 遭贬斥 德妃成常在第23章 后来的事第11章 母子夫妻第13章 微服出游第19章 道歉第4章 阿哥到来第17章 重回京城第62章 杀乌雅 龙有逆鳞第29章 再见十四第38章 年氏访 喜得三胞胎第13章 结同盟 胤第19章 抚灾民 胤禛斥昏官第33章 婚事定 众生百态第66章 探孙儿 康熙微服第14章 道士第66章 黛心冷 德妃谋事败第21章 别离第92章 相对峙 祖孙情分绝第37章 说旧事 退婚真相明第76章 贪富贵 贾母逼可卿第94章 频算计 黄雀在其后第17章 太子第34章 荷花宴 太子嫡妃第62章 杀乌雅 龙有逆鳞第3章 拒绝贾琏第17章 念夫君 千里赴济南第31章 探底细 各家齐施压第11章 诸事忙 黄河水患来第49章 芳辰礼 探春之宠第12章 父女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