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母为花魁

石亭中,嘉顺亲王等三人,将传递上来最后部分诗作看罢,柳衍修笑道:“我大周文华不衰,今日倒是出了一些好诗词。”

三人正想选其中好的出来,与众人评鉴一二,突然听到亭外清渠畔有人朗声说道:

“今日楠溪文会,齐聚我神京士林精粹,承王爷雅题,在座诸君各出机杼,人人皆出诗酒华章,来日必为神京城一佳话。”

在座之人有认识邱暄复的,听了这话就有附和的,也有谦逊一二的。

本就是烘抬气氛应景好话,花花轿子自然人人要抬一把。

谁都没想到,邱暄复突然把话风一转:“可我见这位录事的小世兄却未出诗作。小世兄既能担任这文会录事,才情必是不低的。

今日楠溪文会,齐聚士林高士,人人皆诗词,小世兄若不作上一阙,可有些煞风景了,哈哈。”

贾琮起身施了一礼,凝声说道:“小子年幼,读书也没几年,学问浅薄,不敢在各位士林前辈面前,妄言诗词。”

“小世兄客气了,如我没认错,小世兄是荣国府一等将军之子,贾琮贾公子吧!”

贾琮愕然,他从小被拘在东路院长大,极少有府外的人认识他,甚至居住宁荣街上的几家偏房,也不一定都认得他。

“这位贤兄认得我?”

邱暄复眼神中带着揶揄:“我有亲眷在贾家五房,所以认得。”

贾琮脸色微沉,他已看出这邱暄复有些不怀好意。

亭中嘉顺亲王、柳衍修、张宇真等都是世情练达之人,都已听出这问话之人别有用心。

历来文无第一,文人相轻,千古使然,往年的楠溪文会,也会出些文名相争之事,不过都是无伤大雅的插曲。

能参加楠溪文会的,都是士林中的老江湖,即使有意气之争,也都点到即止,都是有身份的人,也不好失了体面。

但刚才问话之人,言语之中已有些咄咄逼人之意。

邱暄复已经克制不住脸上的冷笑,说道:“贾公子的母亲,当年名震神京,有花魁才女之称,善琴能诗,才情不俗。

贾公子幼承家教,诗词上必是好的,又何必谦逊。”

这话一出,如同平地炸雷,在座的许多人都脸色剧变。

在这神京城一等一的文华盛会之上,居然有人当面指他人生母为花魁,这简直就是不惜血肉相搏的奇耻大辱!

站在柳衍修身后的柳璧已气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冲上去帮贾琮痛打那人一顿,为人子被辱及生母,那就是不死不休。

一直侍立在张宇真身边的男装少女,也是俏脸冷厉,握着长剑的手紧了紧。

在场的周昌言、王栋等与贾琮相识的,听了这等挑衅羞辱之语,都是面露怒色。

石亭中的嘉顺亲王已气得脸色阴沉,贾琮是他亲笔书信邀来做文会录事,他让人如此羞辱,就等同有人在撕他的脸面。

饶得他一贯性子儒雅,这下也动了真怒,正要起身说话,却被身边的柳衍修制止住。

嘉顺亲王有些纳闷的看向柳衍修,却见对方正目光炯炯的望着下首的贾琮。

嘉顺亲王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心中也微微一动,只见贾琮脸色平静的站在那里,并没有想象中的暴怒。

只是望着邱暄复的目光,有些异样的冷静,说道:“我母亲生下我就去世了,贾琮福薄,未能受母亲教诲。”

说着向南拱手,神情有些许缅怀:”倘若母亲还在,只要能承欢膝下,便是我目不识丁,也甘之若饴了。”

心中想的却是另一个世界的父母亲人,自己无故消逝无踪,他们该是怎么样的裂心之痛,想到这些脸上神情已一片黯然。

沉静的话音刚落,满堂之人都寂寂无声,那些相互碰撞的目光中有赞赏、震惊、同情、审视等等,不一而足。

被人当面揭开生母低贱的难堪,被贾琮这几句话一说,那里还有人去耻笑于他,只觉得这少年心胸坦荡,至礼纯孝,竟是这般难得。

看他刚才脸上的沉痛之情,让在座之人都有些动容。

邱暄复原本已有些快意,如今一点点被吞噬,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嘉顺亲王脸色柔和的望着,堂下那一身月白长衫的少年,眼中都是激赏的神情。

柳衍修目光灼灼的望着眼前这秀挺玉立般的少年,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

只是个总角少年,面对他人当面羞辱,指诋生母低贱,能如此冷静应对,不亢不卑,这份睿智沉稳,就是成人都难以做到。

而他对身份不堪的生母,不做丝毫辩解,子不嫌母丑,坦然受之,心存缅怀,只是以不能受母教诲为憾,反诉自幼失恃之痛。

不着痕迹,举重若轻,就把对方的狠毒的攻讦化为无形。

此子若不是天生纯孝,自然无为,那这份城府和心机应变就太可怕了。

邱暄复本以他生母卑贱作伐羞辱,如今却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堆上,自己倒显得里外不是东西。

坐在一旁的吴进荣也被惊到了,邱暄复如此刁钻难堪的攻讦,居然是这个结果,这少年竟是如此厉害。

他突然暗叫不好,邱暄复在贾琮面前难以收场,他本无所谓的。

但邱暄复是他引荐入楠溪文会的,还是他的表弟,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住。

到时嘉顺亲王、柳衍修等人定会以为是自己事先知晓此事,任由邱暄复挑起事端。

他投靠周君兴,声名已污,为士林厌弃,即便如此他也不想搞得举世为敌,以后寸步难行。

为今之计,只能帮着邱暄复这蠢货收拾残局,自己也好摆脱干系。

“暄复,你也太孟浪了,你请贾公子做诗也就罢了,何苦干连上人家的家事。”

吴进荣故作将邱暄复训斥一顿,然后转头向石亭中的嘉顺亲王等人说道:

“我这表弟多喝了几杯,言语轻狂,我代他向王爷、静庵公、张天师致歉,万请海涵。”

亭中三人都是久经世故,柳衍修更是人老成精,那里看不出吴进荣的根底。

他只是淡淡说道:“我辈读书人,文章学识虽是根本,但眼界胸怀更是要紧,当知英雄不问出处,君子不计出身。”

这话听着和蔼,其实甚是严厉,是说邱暄复无端揭人亲长私隐,举止恶劣,没有读书人起码的眼界胸怀。

一旁的邱暄复脸色惨白,汗水淋淋。

柳衍修一代文宗,在大周士人眼中的地位极其尊崇,在士林之中几乎到了言出法随的地步。

有他这一句评语,这邱暄复终其一生都会留下污点,也是他心怀不善,咎由自取。

吴进荣听了这话,脸上也是一僵,心里却不死心。

方才邱暄复颜面扫地,但他毕竟是自己引荐而来,还是自己表弟,刚才之事明天就会遍传神京。

邱暄复臭名远扬,连累自己也要成了笑柄,总要挽回一些脸面才好,不然传出去必定让周君兴轻视,以后不好在推事院立足。

他对贾琮笑道:“在下吴进荣,舍弟言语虽有些孟浪,但他请贾公子做诗,却不是什么坏心。

今日楠溪文会,在座之人皆以诗词相和,贾公子出身世家,才华定是好的。

既有缘参加楠溪文会,未留下佳作,岂不是憾事,不如屈就做上一首,了了此节,应了今日文会之胜。”

贾琮听他说的文雅客气的很,却句句顶着自己作诗,只觉得有些搞笑,这世上居然有人用作诗词来挤兑自己。

“既然如此,在下斗胆做上一首,贾琮年幼学浅,班门弄斧,还请各位学林前辈不要见笑。“

说完,便向四周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坐中之人以他最为年幼,这萌卖的大大方方,惹来众人许多好感。

吴进荣看了一眼书案上厚厚的诗稿,说道:“贾公子刚才也抄了数十首颂雨诗词,必定被扰了思路,如今再写只怕难出佳作。

不如我们重出题目做过,不知贾公子以为妥否。”

此话一出,坐中诸人都有些面面相觑,自己这些人都做颂雨诗词,为何独独到了贾琮这里就不行了。

而柳衍修等人什么场面没有经历过,一听吴进荣的话,他们就知道,吴进荣防着贾琮马虎做首诗词过关。

刚才贾琮抄了满堂的颂雨诗词,多少有了些遗慧,照本宣科凑一首出来并不是难事。

吴进荣是提前将这条捷径给堵了,此人虽然表面客气,不像邱暄复那样跋扈无礼,骨子里还是想难为贾琮,给自己这边讨回脸面。

楠溪文会本就是诗文切磋,多少也有些文斗的意思。

吴进荣虽有些刁钻,但却不是邱暄复那样恶作,并不出诗文切磋的范畴,柳衍修等人也挑不出毛病。

只是贾琮毕竟年幼,能应付得过来吗?

虽然他书法出众,却从未听说过他写作诗词。

毕竟只是这等年龄,学问见识有限,又能学出什么佳作。

左右他能做出一首,自己这些人就出言缓和,把这事遮过就是。

这是柳衍修、嘉顺王、张天师等人都有的想法。

吴进荣是巴不得贾琮怯场,回绝他的提议,这样他就不战而胜,不仅在众人面前得了脸面,也掩盖了些邱暄复的丑态。

可惜贾琮却神色淡定的说道:“那就请吴兄出题吧。”

在吴进荣看来,贾琮才多大年纪,他虽书法出众,那可能是他在书道上有超越常人的天赋,这样的人虽罕见,却也不是没有。

而诗词一道,却比书法更难上几分,诗词性灵,不仅需要天份,更需要后天苦读积累,两者合一才有所得。

贾琮这等年纪能读过几年书,就算他是個书道天才,难道他还是个诗词天才不成?

吴进荣胸有成竹的说道:“今日晨时风雪连天,到了坐中又有雨落,这曲水流觥之畔还有各色梅林。

不如以风、雪、雨、梅为题眼,不论诗词皆可,贾公子做得一首后,在下也做一首相和,贾公子以为如何?”

贾琮突然想起他来时看见茫茫雪原、冰河解冻等诸般奇景,还有前世那位伟人那首宏伟诗篇。

此时他目光掠过那片梅林,视线一直延伸到梅林尽头那处悬崖,崖上冰凌垂挂,一株野梅在峭壁石缝中顽强生长。

心中似有灵犀一闪,说道:“那就依吴兄之题来做,巧了,我现下就有一首,待我写来。”

吴进荣的眼睛立刻瞪圆了,什么叫我现下就有一首?

自己才刚出完题目,他连气都没喘两口,这就有了一首?

这是作诗啊,可不是田地里掘大白菜。

吴进荣突然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恐慌,好像自己并不比那邱暄复高明多少。

第三十三章 声名初显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勋第八十七章 辞锋快如刀第七十一章 砸玉闹闺房第三十七章 再传噩耗第五十二章 有命偿命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师第四十一章 隐门泓秀第五十四章 五儿晴雯第五十四章 五儿晴雯第七章 讨银第六十七章 读书红袖香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腾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六十四章 庶子凶名传第五十七章 启子入局深第五章 嘉顺王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勋第六十八章 怨怼从天降第五章 嘉顺王第五章 嘉顺王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十四章 除夕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师第二十三章 文宗学圣第二十九章 隐杀翰林郎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八十七章 辞锋快如刀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一章 丧门星第五十一章 青山书院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六十章 豪门巫蛊殇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识珠第六十六章 宗人势惶惶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七十七章 别府登青山第六十九章 讨要柳五儿第十四章 除夕第三十五章 黛玉读词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二章 月例第二十五章 卜相惊悚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儿香第四十一章 隐门泓秀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十一章 荣庆堂第六十九章 讨要柳五儿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六十章 豪门巫蛊殇第六十四章 庶子凶名传第四十三章 落霞桥头第二十章 觊觎逼纳第八十一章 鲜花插粪土第七十六章 素手录书言第三十章 隐门余孽第十九章 雪里红梅第十章 回信第十二章 问话第七章 讨银第十五章 心经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识珠第八十三章 书道美名扬第八十二章 盼归情义笃第四十九章 客似云来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四十六章 贾赦鞭挞第二十五章 卜相惊悚第六章 历史拐进支路第五十九章 意绵心何许第三十七章 再传噩耗第四章 探春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五十九章 意绵心何许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二十章 觊觎逼纳第十九章 雪里红梅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这里第十五章 心经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四十九章 客似云来第八十五章 寿礼何轻贱第九十章 拜寿意不轨第三十四章 贾府惊闻第七十一章 砸玉闹闺房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儿香第五十六章 前缘早结第八十五章 寿礼何轻贱第十二章 问话
第三十三章 声名初显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勋第八十七章 辞锋快如刀第七十一章 砸玉闹闺房第三十七章 再传噩耗第五十二章 有命偿命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师第四十一章 隐门泓秀第五十四章 五儿晴雯第五十四章 五儿晴雯第七章 讨银第六十七章 读书红袖香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腾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六十四章 庶子凶名传第五十七章 启子入局深第五章 嘉顺王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勋第六十八章 怨怼从天降第五章 嘉顺王第五章 嘉顺王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十四章 除夕第二十四章 道家天师第二十三章 文宗学圣第二十九章 隐杀翰林郎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八十七章 辞锋快如刀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一章 丧门星第五十一章 青山书院第八十六章 陌上人如玉第六十章 豪门巫蛊殇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识珠第六十六章 宗人势惶惶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七十七章 别府登青山第六十九章 讨要柳五儿第十四章 除夕第三十五章 黛玉读词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二章 月例第二十五章 卜相惊悚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儿香第四十一章 隐门泓秀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十一章 荣庆堂第六十九章 讨要柳五儿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六十章 豪门巫蛊殇第六十四章 庶子凶名传第四十三章 落霞桥头第二十章 觊觎逼纳第八十一章 鲜花插粪土第七十六章 素手录书言第三十章 隐门余孽第十九章 雪里红梅第十章 回信第十二章 问话第七章 讨银第十五章 心经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识珠第八十三章 书道美名扬第八十二章 盼归情义笃第四十九章 客似云来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四十六章 贾赦鞭挞第二十五章 卜相惊悚第六章 历史拐进支路第五十九章 意绵心何许第三十七章 再传噩耗第四章 探春第五十五章 泓秀夜探第五十九章 意绵心何许第四十八章 迫于形势第二十章 觊觎逼纳第十九章 雪里红梅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这里第十五章 心经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四十章 血腥搏杀第四十九章 客似云来第八十五章 寿礼何轻贱第九十章 拜寿意不轨第三十四章 贾府惊闻第七十一章 砸玉闹闺房第五十八章 夜黑女儿香第五十六章 前缘早结第八十五章 寿礼何轻贱第十二章 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