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第四卷帝国碰撞第十三章情意缠绵

朝习俗。.00ks.新娘以扇遮面。新郎念“却扇诗”才会|。原本相信王翰这个好友。陈晚荣也没注意。到现在才发现远远不是那么一回事。王翰居然和他开个玩笑。把最后最重要的诗给省了。陈晚荣要不犯难都不成。

却扇是唐人非常重要的习俗。李商隐《代董秀才却扇》诗中写道“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青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诗人在诗中把新娘比喻成美的桂花。

郑晴手中的小圆扇微移。瞄着陈荣。把他的窘态看在眼里。问道:“王兄没写?”

陈晚荣把手中纸一扔。搂着郑晴的纤腰。嘻嘻一笑道:“没写就没写。还要甚诗!成亲与写诗有屁相干。”

郑晴一挣道:“那怎么成呢?没有诗。怎么成礼呢?”

陈晚荣哪里管那些。搂的更紧了:“那些不读书的人。要是没有诗。他们就成亲了?”

“那不是可以找人1写么?”郑声音很轻。

陈晚荣不无苦恼的:“我请王兄代劳。哪里想的到。他居然和我开玩笑。”

“你也是。这时节。谁会不跟你玩笑。也不看清楚。”很少怪人的郑晴居然嗔怪起来。

陈晚荣在她耳边轻声道:“媳妇。你不是盼着嫁给我么?这诗就不要了。行么?”

“谁盼着嫁给你了?”郑晴心事给说破。脸上挂不着:“好象人家放在大街上没人要似的。厚着脸皮嫁给你。还是吟一首吧。格格!”

嗔怪一完。就在开笑。她可是了解陈晚荣的。知道他现在是心急火撩的。不趁此机会好逗弄他。那就没有机会了。

唐诗是不少就用在这里不合。陈晚荣也是有了主意。想了想。道:“我这就吟。你听好了。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是打油诗。在唐人眼里根本就不入流。不过。对于听惯了正经诗的郑晴来说。这诗虽不入流却也幽默好笑。先是一愣。继而就是格格的娇笑不已。更是笑喘不过气来。在陈晚荣肩上。

用打油诗来却扇。这事要是传开了。肯定会成为笑柄。陈晚荣知道郑晴其实已经同意不要却扇诗了。不过是在和他开个玩笑。这才用打油诗来博伊人一笑。

果然。郑晴笑的直打颤陈晚荣|势把她手中的|圆扇拿了下来。放到一边。捧起伊人的脸颊。只见伊人双腮泛红。眼里满是笑意。更多的却是甜蜜。

灯下看美人。本来就耐人寻味。更别说今天是他们成亲的日子郑晴浑身泛着一股喜悦。发着一股活力。特别诱人。陈晚荣哪里还忍的住嘴唇印在郑晴的唇上。

郑晴环过手臂勾着陈晚荣。热烈回吻。两人鼻息逐渐粗重起来。春意越来越盛。滚倒在被窝里。陈晚荣结结巴巴的问道:“还要以礼相守么?”

“你还记的这些做甚呢?”郑晴呢喃着。

如此呢喃是对男人的鼓励陈晚荣大是高兴手忙脚乱的脱衣。然后。拉着被褥把人裹的严严实实。被翻红浪敦伦之道大行。

第二天。陈晚荣醒来时。已是日头升起老高了。陈晚荣眼睛还没有眼开。右手一伸。习惯的去搂伊人。却是搂了个空。不由的睁开眼一瞧。只见郑晴笑颜如花。在床沿上。一双妙目里满情意。正打量着他。

一夜缠绵。陈晚荣是食髓知味。猛的坐起。搂着伊人。双手在伊人身上游走起来。郑晴气息有些不匀。,低声音道:“。别。你快起床。还要去拜见舅姑呢。”

就是现代成亲。第二天还是有很多事要做。拜谢亲朋是必须。唐朝也一样。这舅姑是首先要拜的。按照朝礼仪。新人拜堂之时。舅姑是不能在现场的。要避开。到了第二天新人会专门去拜见他们。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陈晚荣只打消和伊人再缠绵的念头。抚着伊人的脸颊。\\00ks.\\调侃一句:“算你好运。暂时放过你。”

郑晴脸一红。白了|晚荣一眼:“你净胡说。”

在郑晴的帮助下。陈晚荣穿好衣衫。开始洗漱。郑晴趁这功夫问道:“你昨晚上和青说了些甚呢?”

她和青是好姐妹。对青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昨晚上没时间问今天肯定要弄个明白。

陈晚荣一笑道:“也没甚。我说要是她敢来趁火`劫。我就把姓刘的派去打头阵。”

打头阵就是我们现的“敢死队”者“突击队”之类。送死的。活下来的机会很少。青一心系在刘福清身上。哪敢造次。

郑晴格格一笑道:“你这一吓。真够管用的。她早就跟我叨。等到我们成亲时。她要来闹个够。哦。青的事情怎么办?”

陈晚荣转过身道:“自从再荣到了炮兵以后。和刘福清的关系不错。两人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这事。就让再荣去处理。我呀。就不出面了。”

郑晴对这事很是热':“那我也的给再荣叮嘱几句。要他帮忙撮合。”

洗漱完毕。陈晚荣拉着郑晴出屋。一出屋。郑晴些害羞。忙躲到陈晚荣身后。青

正着。吐吐舌头扮个鬼脸。

陈晚荣老着一张脸。笑道:“看什么看?你敢偷看我媳妇。小心我收你税。”

“哧!”郑晴和青都是忍俊不禁。笑出声来。青更是刮着脸羞陈晚荣:“厚脸皮!真够厚的!”

陈老实笑眼睛一一眯的。迎了上来。远远就嚷道:“晚荣。爹甚时间抱孙子呢?”

郑晴听了这话。一张俏脸顿时赛过关二哥的红脸。低着头。连看人都不敢。陈王氏一碰陈老实。嗔怪道:“当家的你净胡说甚?去张罗一下。要拜舅姑。”

陈老实还没有明白来。仍是道:都自家人。思意思一下就成了。抱孙子才是大事。太上皇。皇。还有郭大帅把礼物都送了。要是不早点抱孙子。太也不起他们。”

还在叨陈王氏狠狠白了他一眼。轻斥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还不快去。”

陈老实看见郑晴那不敢抬头的模样。知道话说错了。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离去:“这去准备。你们快点来。”快离去。

陈王氏过来。安慰郑晴道:“媳妇儿。他说话没轻没重你不要放在心上。走。跟娘去走走。”

郑晴跟受惊的兔子。点点头。跟着陈王氏去了。

吃过早点。郑晴用器提着枣和栗去拜见舅姑。唐人为了吉庆。也玩谐音。“枣”是“早”的意思寓意早生贵子。“栗”是“立”的意思。寓意立子。是拜舅姑必可少的物事。这新妇用竹器提着。

拜舅姑这事很快就完了。没过多久。郑建秋夫妇郑宛如也来了两家人变成一家人。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特别是郑周氏拉着郑晴躲到屋里。絮叨过不停不用想也知道。身为母亲的郑周氏自然是告诉郑晴一些房中事要点了。

唐朝成亲也婚假陈晚荣不去军器监。就在家里享受欢乐时光。与郑晴缠绵两人好蜜里调油。如胶似漆。

这几天是陈晚荣来唐朝过的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或与郑细语。或与伊人缠绵。或偕伊人出游。其乐无穷。

时光虽美。却苦于太短。很快。假期就过完了。陈晚荣不的不收回心神。正式上工。上工这天。早早用早点。赶到军器监。

一到军器监。就给叶天衡他们迎着了。叶天衡手中的拐杖不住在的上点动。调笑起来:“新官人。良宵苦短。你何不多歇息几天呢?”

寇义兵跟着就道:“你们瞧见没有。陈将军自从了新官人。大不一样了。你们看。脸上多了些光辉。很甜蜜吧?”

众人一阵爆笑。

陈晚荣眨巴着眼睛。着一张脸。嘿嘿一笑道:“寇大师。这是我和夫人之间的事。你问这些作甚呢?”

“哈哈。老不正经!”刘怀德大笑不已。在寇义兵肩头拍拍。取笑起来。

寇义兵闹了个大红|。大不是味:“老刘。你也是。我们不是说好了。要好好取笑陈将军一通。你怎么窝里反了?要拍陈将军的马屁。是吧?”

刘怀德不当一回事:不是拍马屁。是想看你这副窘样。大家说。寇大师这副窘样好好看?”

又是一片轰笑声。叶天衡拉着陈荣的手。在手背上拍拍。格外亲热:“小友。走。跟老哥去。别跟他们混在一起。他们没安心。还是老哥疼你。不取笑你。”

“还是叶大师好!陈晚荣赞赏一句。不过。陈荣的话音刚落。叶天衡眨巴眨巴眼睛。有些调皮道:“要是你给我生个好侄儿的话!”

陈晚荣把他手一甩。没好气的道:“你比他们更可恨!”

叶天衡不仅不生气。反倒是心情大好。捋着胡须。笑个不住。格外开心。

众人好一通说笑。这才静下来。陈晚荣正式理事:“师傅他们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张德铭和曹志雄去陇西建工房。造水泥。这事关系极大。可以说关系到历史的走向。陈晚荣时刻挂在心头。是第一个要了解的事情。

一说起正事。众人脸一肃。适才的嘻闹顿时不见了。刘怀德回答道:“有!前天传回来的。张德师和师傅到了陇西。立即调动人手建工房。造设备。西是大唐的重的。器监在这里设有工房。有良工。他们调动起来也方便。工房设备进展顺利。我已经给他们回复。要他们随时汇报进展。陈将军尽可以放心。”

西的处河西走廊。是去西域的必经之处。也防守吐蕃的重的。为了加强这里的力量。军器监在里设有分部。派有良工。为军队打造武器。现在。吐蕃不构成威胁了。里的人手正好派上用场用来建工房。造水泥再合适不过了。

对刘怀德的处置。陈晚荣大是满意:“如此甚好。给他们说明白。这事对朝廷很重要。”

寇义兵点头道:“|将军放心好了。他们都知道水泥对大唐有多重要。一定会全力以赴。”

“怎么不见一行大师和梁大师。有道长也不见人影。”陈晚荣终于发现少了三个重要人物。

要是在以往。僧一|梁令

马承祯他们早就聚过来。说笑了。象今天这般不见还没有过。陈晚荣不的不奇怪。

叶天衡又卖关子:“小友。你猜看看。他们为何不在?”

“的了!叶大师。你省省关子吧。是不是发生大事了?”陈晚荣早就习惯叶天衡的关子。不以为然。

寇义兵点头道:“是有一件大事。一大喜事。陈将军。你猜猜。”

刘怀德大是赞同:“对。一定要猜。”

“卖关子的可不是一个!呵呵”叶天衡大是兴。

三人居然都卖起关子了。还真出乎陈晚荣意料。不过这也说明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不然三人不会如此表现。陈晚荣不猜也猜了。皱着眉头一阵思索。一拍大腿:“浑天仪做出来了。是不是?”

三人大拇指一竖。声赞道:“愧是做过将军的人。一猜就中!”

叶天衡大是兴奋道:“小友没给你说。这浑天仪做的真是棒。太棒了。除了可以测定天文以外还能计时呢。一刻钟击鼓。一个时撞钟。真的很绝。”

浑天仪的图纸陈晚是见过的。忆犹新。当日见到图纸时。上面就有两个人正是用来记时用的。

寇义兵有些想不明白:“陈将军你是怎么猜到的?”

“这事不难猜。我成亲之前。浑天仪就快完成了现在。他们做好也在情理中。”陈晚荣剖析起来:“更重要的是能让一行大师。梁大师和道长同时不在的大事。只有浑天仪了。一行师就不说了。他精研天文。浑天仪一。自然是要去观测。梁大师在天文上的功底虽然不如一行大师。也是很有研究。他不去不行。道长对天文也有心。肯定会去。”

“照啊!”刘怀德一拍大腿。赞叹一句。

叶天衡眨巴着眼睛。道:“小友。你再猜猜。们军器监经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原本想是你成亲时送给你。只是没有完成。现在才做完。你今天来。正好给你。你猜。一定要猜。猜不到。不给!”

“对!一定要猜!”刘怀德和寇兵同声支持。

陈晚荣大是奇怪:“你们什么时间做的礼物?我怎么没有发现?”

“嘿嘿。既然是礼。岂能让你现?”叶天衡有些神秘的道:“我们是偷偷做的。”

“快猜!”寇义兵催促起来。

他们能做的东西何止千百。随便一样外面难以的到。要猜中不是难。是太难了。陈晚荣摇头道:“不到。真的猜不。”

刘怀德站起身。过去。打开一个子。取出一个盒。放到陈晚荣面前。道:“打开。瞧。”

陈晚荣也是好奇。并不多说。三两下打开。见了盒子里的物事。不由大是惊奇。眼珠都差点掉下来了。

盒子里装的不是别的。是一个机械钟。这钟与陈晚荣熟知的机械钟大不相同。一是面板并不是以小时分钟为准。而是以时辰。上面写着子丑'卯这些时辰的名字。二是刻度不是我们现代用的分钟。而是用的刻。

唐朝。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又分成一百刻。面板上一共十二时辰。一百刻。

三是指针只有一根。不象现代机械钟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之别。

如此怪异的钟出现在现代的话。肯定让人笑话。不过。这是唐人计时的标准。不能说他们没水准。还不的不服气。他们真有创造力。

乍一见之下。陈晚荣大是惊讶。继而就是欢喜。上次就和梁令瓒说过这事。要是做出来的话。分发给将领。对唐军有莫大的帮助。只是。梁令瓒太忙。一直有时间来做。不成想。他们居然偷偷做出来。给自己当礼物。

陈晚荣忙问道:“准不准?”时钟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当然准了!我们军器监做的日晷。要是不准。那不是在丢我们的脸么?”叶天衡信心十。

“日晷?”陈晚荣是惊讶:“你们这东西叫日晷?”

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装备。当然。方法非常原始。是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把时钟称为日晷。陈晚荣觉很别扭。

寇义兵点头道:“是啊!以前的晷要是没有太阳。就无法测定时刻。现在好了。有了这日晷。不论白黑夜都一个样。绝对准。陈将军。你把日晷放到床头。媳妇儿缠绵。不会忘时间。”

陈晚荣大是意外:“寇大师。你胡说甚呢?”

刘怀德在陈晚荣肩拍拍:“陈将军。你害羞了?都是男人。谁没经历过?这是公开的秘密。不说。我们也想的到。”

陈晚荣本想说他们是老流氓。见了他们那副认真模样。又说不出口。的自认倒霉:“日晷就日晷吧!只要能准确计时就成。”

原本想纠正叫时钟。转念一想。日晷的叫法挺合时宜。也不错。

端详一阵。陈晚荣了一个新的计划。手一招。对三人一番解说。三人大是兴奋。不住击掌赞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VIP卷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四章 名将高仙芝

着龟兹城的高大城墙,左车长吁一口气:“少爷,我TTT]我们到家了!”

龟兹是西域的大城,安西都护府就在这里。.00ks.首发$*-*$

焉耆、龟兹、于阗和疏勒四镇合称安西四镇,是唐朝在西域的战略支柱。而这四镇中,龟兹对唐朝最重要。

哥舒翰拍拍身上的尘土,大笑道:“终于回来了!这么多年了,终于回家了!”大手一挥,道:“走,进城去!”

“少爷,你看,节度使来了,他来迎接我们了。”左车非常兴奋,压低声音,在哥舒翰耳边轻声道:“少爷,你一到,田仁琬节度使就做到头了。”

李隆基很是欣赏哥舒翰的军事才干,要他打理西域,也就是任命他为西域节度使,他一到,田仁琬这位昔日的节度使只有靠边站的份了。

回想当年,哥舒翰离开西域时,名不见经传。而如今,他已是掌管安西都护府的大将军了,这才多少年?就有如此变化,左车要不高兴都不成。

哥舒翰没有这份闲心,脸一肃道:“我肩上的担子比起任何一位安西都护将军都重。”

自从吐蕃破灭以后,大食就有些犯急了。不用想也知道,唐朝破灭吐蕃之后,原本用来防守吐蕃的十几万军队就成了战略机动力量,必然会投到唐朝想投入的战场。眼下,唐朝最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的地方就是北地,击破后突厥。

后突厥一破,唐军就会大举西进。那么,大食面临的压力将会大很多。要不是吐蕃牵制唐军这么多年,唐军早就大举西进了,哪里还能等到现在,大食要不急都不行。这一急就不得了,西域的战事会更加频繁,规模更大,哥舒翰肩头的担子重得太多了。

左车不由得一窒,只好不再说话。

田仁琬率领众将赶到。向哥舒翰行礼道:“见过哥舒将军。”

哥舒翰回礼道:“哥舒翰见过田将军。”

众人见礼一毕。哥舒翰就问正事了:“田将军。大军地驻地可准备好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常谚。大军还没有到。哥舒翰就派人告知田仁琬。要他准备驻地和粮秣。

田仁琬笑道:“哥舒将军请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到来。哥舒将军。皇上派来三万援军。还有三千龙武军。这可好了。西域就从来没有如此多地军队。哥舒将军是不是要好好打上几仗?”

因为吐蕃地关系。再加上西域够穷。唐朝在西域派驻地军队不多。有些仗想打也没法打。现在平添三万援军。不好好打上几仗。太也对不起人了。

众将都有这想法,不由得望着哥舒翰,静等他的说词。

哥舒翰却没有回答他们道:“这事,等会先说。还是安排弟兄们宿营。”

驻地早就准备好了,一声令下,三万唐军分批跟随西域兵士离去,很快就安排妥当了。

“哥舒将军,请进府。”田仁++

哥舒翰并没应允道:“我先去巡视一番再去都护府也不迟。”也不等田仁琬说话,哥舒翰就去巡视营地,田仁琬和一众将领只好跟着。

等到巡视完毕,已是费了老大时光。一路巡视,有条不紊,没有差错,哥舒翰很是满意道:“田将军准备得很周全,哥舒翰这里谢过了。”

田仁琬还礼道:“哥舒翰将军言重了,这是我该做的。请进都护府说话。

哥舒翰点点头,跟着他进了安西都护府。进了都护府,哥舒翰四下里一打量,笑道:“没什么变化嘛。离开这些年,我还以为改变不少呢。”回到这个熟悉之地,哥舒翰很是高兴。.00ks.

田仁琬笑道:“都护府没甚改变,不过,人却大变了。哥舒将军已经成了安西都护府的大将,这改变还小吗?”

一片笑声响起。

哥舒翰摇头道:“田将军,你可知道我们肩头的担子有多重?皇上虽然说了,无论如何也要我们保证安西四镇,可是,你们会满足于这点要求?”

“当然不会!”众将齐声道。

保住四镇是唐玄宗的底线,为的是给将来唐军大举西进准备一块落脚之地。不过,玄宗增兵三万,要是只满足这点要求,不管有没有人说话,西域的将领自觉脸上无光。

哥舒翰点点头道:“来年,我们安西都护府的硬仗恶仗不少。哦,大家都坐下。在商议军情之前,我先宣诏。”取出唐玄宗的诏书宣读。

任命哥舒翰为西域都护府大将,就需要告知这里的将领,诏书是必要的。要不然,哥舒翰不好办事。

诏书一宣读完,哥舒翰缓缓道:“哥舒翰年轻识浅,得蒙圣上眷顾,掌管安西都护府,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见教。”

“哥舒将军在吐蕃一战中打得那么出色,我等仰慕无已。安西都护府交到将军手上,我等心悦诚服。”田仁琬代表众将说话。

吐蕃一战,哥舒翰出力不少,是公认的军中新星。田仁琬他们虽在西域,对此事还是颇有知晓,这是真心话。

军人就是服有能力的人,若是换个无能之辈

琬他们不会如此服气。

哥舒翰点点头道:“承蒙各位瞧得起我哥舒翰,这里谢过了。在说正事之前,我向各位说一条规矩。凡军中议事,不必见礼,直接说事,更不能说些没用的废话。违,军法从事!”

“这……”众将就没有见过连见礼都免了的事情,不由得一窒。

“哥舒将军,末将遵令!”在众将的迟疑中,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将领大声领命。

田仁琬他们虽然没有说话,却是瞪了他一眼。见礼是人之常情,不论在朝中,还是军中,都必不可少。哥舒翰给省了,这事有违常情,众将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可偏偏就有人大声应命,这也太让人难堪了。

哥舒翰却不去管众将的反应:“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高仙芝!”这个年青将领大声回答。

哥舒翰点点头道:“好!高仙芝,你可知道我为何如此做?”

高仙芝大声回答:“回将军,末将大胆妄猜,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将军恕罪。末将以为,兵贵神速,我们这些带兵的就更应该行动敏捷,不要学那些读书人,见了面,说一堆文绉绉的屁话!有事说事,没事,立即做事,这才能适应来年的大战。”

哥舒翰轻轻击掌赞道:“你现在是什么职务?”

“回将军,末将是游击将军,因父亲有功而授予。”高仙芝如实回答。

“你父亲是高舍鸡将军吧?”哥舒翰打量着座中一个中年将军。

这中年将军正是高仙芝父亲高舍鸡,站起身回答:“回将军,正是犬子。”

哥舒翰接着道:“因父功而授游击将军,固然好,却有辱大丈夫!大丈夫搏取功名得靠自己,不必蒙受父荫。高仙芝,你这样一个明事理的人,承父荫,太不值了。我,现在就升你做将军,不过,得你日后立功来还!”

承袭祖辈福荫固然让人欣喜,不过,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还是不屑一顾。

正如哥舒翰所说,功名得靠自己搏取,高仙芝大是振奋道:“谢将军,末将一定立功!”

“好!”哥舒翰击掌赞好。

高仙芝是唐朝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将,他在西域时,唐朝在西域的影响达到极致。虽有罗斯之败,并不影响他对西域做出的贡献。然而,他却是高丽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唐人。

他父亲高舍鸡有功,他因此得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岁时给拜为将军,和他父亲的班秩相同。父子同为将军,成为一时佳话。

高仙芝先在田仁琬和盖嘉麾下任职,这两人却没有现他的才干,未加重用。直到夫蒙灵詧才现他的才干,并提拔了他。才有后来的西域扩张,和罗斯之战。

高仙芝的崛起,是因为他打了两场别人不敢打的仗,一是打小勃律,二是打朅师国。

这两仗是在高原冰川地带行军,而且时间还很长,困难之大,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高仙芝不仅打了,还打胜了。

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行军路线后,评论说:“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感叹不已:“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多少干倍。”

正是因为这两仗,奠定了高仙芝名将的地位。

哥舒翰望着田仁琬道:“有请田将军说下西域情形。”

初来乍到,不熟悉西域情势,田仁琬这个前任自是责无旁贷,站起身,走到地图道:“哥舒将军,你们在吐蕃大打,我们在西域也没有闲着。趁吐蕃新破之际,我们大举调兵,摆出一副攻击架势,那些吐蕃的属国给我们吓破了胆,纷纷请降。我们先是苛责一通,摆出一副不允之态,他们再三恳求,还派王子来做人质,我们这才同意。

“现在,龟兹城里的人质就有十二位之多,等到春暖花开之时,把他们送到长安去。”

只有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吐蕃新破,该是攻取吐蕃属国的良机,田仁++

哥舒翰点头道:“小勃律和大勃律呢?”

田仁琬笑道:“哥舒将军,这两国以前仗着吐蕃撑腰,和我们大唐作对。如今,乖得象羊羔,不仅送来不少粮秣珍玩,还派王子前来做人质。人,就在龟兹城里。”

“这两处可是我军前出,与大食接战的关键之处,你们有没有派兵去常驻?吐蕃当年之所以能拥有这两国,就在于他们在这里驻军了。”哥舒翰问到关键处了。

田仁琬脸有愧色:“哥舒将军,这事倒没有。我们西域就这么一点兵力,要是派去军队的话,其他地方怎么应对?要是早知道你会率三万援军到来,我们自会提出驻军一事。”

“现在提也还来得及!”哥舒翰声音提高了许:“那里是要冲之地

定驻兵一万。这事,就由田将军负责。先与这两国他们不同意,就灭掉他们。”

“遵命!”田仁琬大是高兴,很是振奋:“有了援军到来,西域八都护,七十六州,一百一十县就稳当了。这可是从未有过之事呀!”

关于唐朝的西域,不得不加以说明。

西域一词泛指阳关以西的广袤地区,不过,历代变化很大,不尽相同。在汉代,由于初通西域,华夏才开始经营这片土地,当时的西域不是太大,和现在的新疆相差不多。到了唐朝,西域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中心虽是安西四镇,面积是现在新疆的好几倍。

现在的帕米尔高原,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东北部,哈萨克斯坦都在西域的范围内。高仙芝进行的那两场艰苦作战,就是在帕米尔高原上行军作战,是以困难特别大。

从汉代开始,对西域的管理主要是实行“屏藩”制度。所谓屏藩,就是借用当时的西域诸国的力量,要是他们忠于华夏,就给予他们权力,若是反对华夏,就剿灭。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既能拥有西域,还可以减少负担。不利之处也很明显,就是“中央政府”对这里的管理很松散,那些属国今天降,明天反叛,这种事情在上千年历史上不知道上演过多少回。

内地推行的郡县制却不能推行到西域,这是一大憾事。把郡县制推行到西域的不是别人,是给无数后人骂过无数回的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郡县制推广到西域的帝王,这是他的一大历史贡献,后人却只知他的残暴,却不知他的历史功绩,诚可叹也!

隋炀帝固然是亡国之君,让后人唾骂,但他本人的雄材却不在唐太宗之下,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把隋朝治理得很不错。只是到后期,人就变了,贪图享乐了,才有后来的亡国之祸。

隋炀帝的政才和他的残暴同样出名,当然,他的文才也很棒。可以说,汉武帝的文才在帝王里面非常有名,很多诏书都是汉武帝亲笔写就,不过,比起隋炀帝的文才还是有所不如。也许,隋炀帝的文才是中国古代帝王里面最棒的一个。

唐朝西域比起汉代西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稳定得多了。当然,汉代才开始经营西域,不能太过苛责汉朝。唐朝治理下的西域之所以稳定,和隋炀帝把郡县制推行到西域有很大关系。

这点,不能因为隋炀帝的败亡而给抹煞了。

增兵西域,是最让田仁琬他们高兴的事情。一介绍完西域情形,就该商议用兵了,田仁琬眼睛放光:“哥舒将军,你打算向哪个方向用兵呢?依我看,应该是直取呼罗珊。呼罗珊城市林立,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要是能拿下来,那么,我们西域大军就了有保证,吃穿用都不用愁了。朝廷也可以省下很多军费。”

“末将赞成!”不少将领齐声附和。

“呼罗珊是大食的要地,要是给大唐攻下来,既解决了大军的补给,又离大食更近了,好处太多了。以前,我们只能想,不能打,就是因为手头的兵力有限。现在,有了三万援兵,可以打这一仗了。”高舍鸡大加赞同。

众将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要求出兵呼罗珊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唯有高仙芝静静的坐着,没有一点表示。要是换个人的话,说不定忽略掉他了,哥舒翰却是神光炯炯,打量着高仙芝,问道:“高将军,你以为呢?”

高仙芝站起身,道:“各位的提议虽好,却不能实施。

呼罗珊是大食的重地,固然是富饶之处,要是能拿下,对大唐有莫大的好处。可是,大食也不笨,在这里驻有重兵,要是我们现在就攻打呼罗珊,一定会有一场恶战。”

“打就打,恶仗谁怕了?”立即有将领反驳。

高仙芝不去理他们,接着道:“要是我们和大食在呼罗珊打得不可开交时,有人趁机从背后捅上一刀,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高舍鸡不赞同他的说法,脸一板,道:“仙芝,不得妄言。西域虽然不是很平静,也还过得去,哥舒将军,您别听他乱说。”

哥舒翰摆摆手,鼓励高仙芝说下去:“高将军,接着说。”

高仙芝应一声道:“西域目前是平静,过一段时间就不知道了。以我所知,突骑施就有异动,现在和大食在靠近,一旦他们狼狈为奸,趁我们大举进攻呼罗珊时,大食攻于前,突骑施乱于后,我们何以自处?”

“高将军,谁不知道突骑施与大食是大仇人,他们打了这么多年,死的人可以堆成一座山,流的血,可以淌出一条河流!”田仁琬不以为然。

高仙芝的声音提高了:“前不久,大食派人去默啜那里,也派人去了苏禄那里,难道你们不知道?”

苏禄就是突骑施的领。

“真有此事?”田仁琬他们惊愕不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VIP卷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五章 将计就计

骑施,在中国唐朝的名声不错,其领苏禄很受唐朝朝利用突厥人捍卫边疆,起到很好的作用,突骑施就是其中一把尖刀,尤其是在阻挡大食人东进这一点上,突骑施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尽管其领苏禄到过长安,朝过天子,突骑施并没有那么好。关于突骑施,有说明的必要。

突骑施是西突厥别部。西突厥一共有十部,弩失毕五部,咄陆五部。突骑施是五大咄陆部之一。苏定方率军西征,灭掉西突厥后,突骑施归降唐朝,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

武则天时,突骑施领乌质勒能抚士,有威信,胡人顺附,使得突骑施部威名大振。遂置二十都督,每督各七千军队,以碎叶城为大牙,以弓月城为小牙。辖境东邻后突厥,西接昭武九姓,疆域广大。

这时的突骑施的实力虽然强了,还没有脱离唐朝。乌质勒死后,其子娑葛继立,不过,娑葛为后突厥领默啜擒杀,其众散走。苏禄收集其余部,突骑施复立,苏禄自立为可汗,控兵二十万(有说三十万),称雄西域,和大食帝国连年作战,可称为世仇。

大食人拿突骑施没办法,称之为“抵顶”,意思是牛或象这些冲撞抵顶的庞大动物,由此可见突骑施对大食帝国的威胁有多大。

在苏禄的治理下,突骑施已经展成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突骑施倒向后突厥、唐朝和吐蕃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那么,这一方在西域的实力将会大增。因而,后突厥、唐朝和吐蕃不遗余力拉拢突骑施。

一时间,突骑施成了香饽饽,是三方极力争取的对象。

苏禄狡猾过人,当然知道他的地位有多重要。他采取的策略是,对这三方都示好,不开罪任何一方,这样就可以从中渔利了。唐朝、后突厥和吐蕃为了巴结他,都嫁有公主给苏禄。苏禄把三位公主都立为可敦。

田仁琬他们都熟知突骑施的事情,说苏禄三方讨好,他们信。要说突骑施与大食帝国走得近,田仁琬深知突骑施和大食的仇恨有多深,还真难以相信,一句话疑惑十足。

高仙芝不慌不忙的道:“此事千真万确。大食派去的使叫思义德,和派去默啜那里的使只相差不到十天。候赛因去默啜那里带了一大帮子人,礼物带得多。思义德只带了几个护卫,装扮成大食商人,秘密进入碎叶城。”

在当时。大食商人遍天下。亚欧非三大洲都有他们地足迹。思义德装成商人去突骑施。进行秘密活动。还真不容易给查出来。

田仁琬不由得很是惊奇:“高仙芝。如此机秘之事。我们都没有查出来。你是怎么查到地?不会你在苏禄身边安插地有人吧?”

高仙芝一脸地严肃:“突骑施势力越来越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若是有所异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末将一直想派人去突骑施地地方。监视其动静。正好末将结识了一位力大无穷。胆识过人地好友。叫李嗣业。末将就把这一重任交给了他。”

李嗣业出生年不详。不过。应该和高仙芝年岁相当。

щшш▪тt kǎn▪¢o

这种事应该是由田仁琬来做。他一个小小地游击将军居然做起这种事来了。太也越俎代疱。田仁琬不由得脸上一阵烫。恼也恼不起来。唯有直直地盯着高仙芝。

高舍鸡身为父亲。自认为对这个儿子很是了解。可是。现在终于现高仙芝比他想象地要厉害得多。不由得大是惊奇。

自从入军这些年来,高仙芝默默无闻,田仁琬根本就没有把他当一回事,一个承袭父荫而封游击将军的人要想引起田仁琬的注意很难。现在看来,这个一直没有作为的高仙芝比田仁琬想象中精明得太多,田仁++由得很是自责:“高将军深谋远虑,田仁琬虑不及此,惭愧惭愧。高将军入军这些年,田仁琬不知军中有此豪杰,无识人之明,枉为安西都护府将军了!”

哥舒翰不去理睬他感叹,问道:“高将军,你那位好友有没有探听到具体的消息?”

“有!”高仙芝大声回答:“思义德到达碎叶城后,秘密求见了苏禄,两人秘谈了数天。\\00ks.\\至于具体商谈了些什么,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以末将推测,应该是有关双方罢兵之事。

大食只有和突骑施罢兵,方能集中全力与我大战。现在,吐蕃已经破灭,大食以为时间紧迫,不再与突骑施生战争,这对他们有利。”

“他们可是世仇,苏禄会同意么?”有将领迟疑起来。

“只要价钱合适,有什么不可以的?”高仙芝的头脑非常清醒:“即使不明着罢兵,也可以暗中罢兵,摆出一副大战的架势,却一点也不行动,还不是一样么?”

要想与唐朝在西域大打,就必须结束与突骑施的战争。双方虽然打了这么多年,仇恨很深,要苏禄明着罢兵,短时间难以做到。再说了,苏禄是依维其间,和唐朝、后突厥交好,从中捞取好处,要他摆明了罢兵他也不会做。

不能明罢,暗罢还是没问题的。随便找个借口,不让军队出战,这

不难。高仙芝的分析太有道理了,众将不由得默然

哥舒翰轻轻击掌,赞道:“高将军所言极是有理!高将军,你以为该如何处置呢?”

“他们想罢兵,我们可以不让他罢兵。大食派人来碎叶城,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机会?”高仙芝有些语焉不详,听得高舍鸡他们不明所以。

哥舒翰大是点头道:“好!此计大妙!高将军,我给你一千龙武军,你立即赶到碎叶城,办好这事!”

高仙芝一抱拳道:“谢将军。不过,一个使而已,不需要劳动龙武军,我带十数人即可办好!”

“傅介子孤身入楼兰之事,今日复现矣!”哥舒翰击掌赞叹。

高仙芝和哥舒翰两人没有明说,在打哑谜,田仁琬他们听得不明所以,又不能问,唯有睁大眼睛瞧着的份。

“将军,末将这就前往!”高仙芝一抱拳,得到哥舒翰的准许,大步而出,带着十几个护卫,直奔大牙碎叶城。

碎叶城在龟兹的西北方,就是现在吉尔吉斯坦的托克马克城。高仙芝带着护卫,一路急赶,终于在第二天饷午过后赶到碎叶城。

碎叶城虽是西域大城,比起龟兹小了些,繁华大为不如。不过,作为突骑施的大牙,仍是难得了。街上有不少店铺,行人商贩略显稀疏。

高仙芝并没有直接去苏禄的可汗府,而是和李嗣业联系上。李嗣业个头高大,为人雄毅,尤其是力过人,他最喜欢用的就是陌刀,据史书记载,在罗斯一战中“挡嗣业刀,人马俱碎”。

两人转到没人的地方商议,李嗣业很是振奋,赞道:“高兄,你这主意可高明呢,要是成功的话,突骑施不敢再有二心。”

“可是,风险也很大,必须一击而中。若有丝毫差错,后果不堪设想。”高仙芝深知此举的影响有多大。

李嗣业有些好奇,道:“高兄,以我想来,田将军无论如何是不会让你做这种事的,风险太大了。哥舒将军居然同意了,他真如传闻中那般见识过人?”

高仙芝对哥舒翰很是服气道:“李兄,这事,我根本就没有明说,只是提点了一下,哥舒将军就明白了。你说,比起传闻是高还是低呢?”

李嗣业双眼放光道:“高兄,真要如此,等这事一了,你得让我从军。我游历到西域,一直想从军,不过,以高兄之才,田仁琬都不加以重用,我要是从军,那就更没用了。是以,一直拖到今天。”

“李兄,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们先把这事做好。最紧要的就是要知道思义德的行踪,李兄,你可有办法?”高仙芝问道。

李嗣业笑道:“那还用说么?我用重金收买了一个可汗府里的佣人。说来也真巧,苏禄居然派他侍候思义德。你说,还能出错么?”

“真是天助我矣!”高仙芝大是高兴。

“走,跟我走!”李嗣业站起身,和高仙芝一道,带着人离去。

在碎叶城西北角,有一座不为人知的府邸,正是思义德下榻之处。思义德喝着马**,啃着羊腿,很是惬意,心里不住想:“此行碎叶城,可以说不辱使命,说得苏禄罢兵。他虽然有所顾虑,不敢明罢,只能暗中罢兵,也是算成功了。我们大食和突骑施打了这么多年,死的人那么多,仇恨那么大,不要说他们,就是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不算这笔账了。暗罢,是最好的结局。”

“大人,都收拾好了,我们什么时间出呢?”佣人前来问道。

思义德喝口马**道:“这酒够劲头,喝起来有滋有味,你们得给我多带些,路上我也好喝。

等我把这顿饭吃了,我们就走。”

“大人,可汗不送你?”佣人有些多嘴。

思义德笑道:“不需要,不需要。礼节都是虚的,实的就是罢兵。只要可汗能履行承诺,罢兵就成。”

这是暗中交易,苏禄要送他,也只能是暗中相送,不会明着送。

“大人,你真是体谅可汗呢!”佣人都有些为他叫屈。

思义德心情大好:“不是体谅不体谅,是不得已。我们有不得已,他也有苦衷,只要能达到目的,我们个人之事又算得了什么?”

“说得好!说得好!”有人轻轻击掌。

思义德抬头一瞧,只见两个年青人大步而来。这两人气势不凡,其中一个膀大腰圆,仿佛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似的。

“你们二位是……”思义德迟疑着问道。

来人正是高仙芝和李嗣业,二人一齐施礼道:“贵使归国,可汗政务缠身,不能为贵使送行,实是遗憾。可汗遣我二人前来,代可汗为贵使送行。”

思义德显然没有想到苏禄会派人前来,既是意外,又是高兴,忙道:“谢可汗!”

高仙芝诓他了:“贵使可还记得我们之间的协定?可汗说了,在贵使离去之前,要再重申一次,以示诚意。”

与突骑施修好,腾出兵力与唐朝对抗,这是大食目前求之不得的事情。思义德一听这话,不由得更加高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大食哈里授命于我,思义德,向可汗庄重承诺:大食愿与突骑施永为兄

再攻伐!”

“还有呢?”高仙芝可不信思义德此行只为了一句承诺。

不要说国家之间,就是人与人之间,承诺往往都没有效用。国家之间,真正有用的,就是好处。只有大食把好处给足,苏禄才会罢兵。

“原来是来讨好处的!”思义德不知凶险当前,想得有些偏了:“可汗尽管放心,我们答应的东西一定会如数奉上,可汗只管等着收取就是。”

“还是再说一次的好,要不然谁知贵使有没有忘记?”李嗣业话了:“要知道,贵我双方打了这么多年,背信弃义的事情不少呢。”

思义德没办法,只好重复一遍:“大食答应送可汗镔铁十万斤,工匠三百,大马士革刀一万两千柄。黄金一万斤,珍珠五百颗……”

一样接一样的说出来,高仙芝和李嗣业是越听越惊心,大食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这些东西落到苏禄手上的话,突骑施的实力会倍增。这些东西,苏禄做梦都想得到,就是不可得,大食以如此大礼相送,他不罢兵才怪。

思义德最后道:“若是可汗允可,我们愿派公主下嫁,做可汗的可敦。”

“很好,很好!难为贵使记得如此清楚。”高仙芝眉头一轩,道:“可汗说了,你们大食人背信弃义,此事不能相信……”

“请转告可汗,大食决不食言,一定办到,一定办到。”思义德忙分辩。

不管代价有多大,只要能换得突骑施罢兵就成。突骑施能征善战,拖住近二十万大食军队,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动二十万大军,和一点钱财比起来,自然是划算得太多了。

“不必我们转告,贵使亲自向可汗说就是了。贵使,请!”高仙芝侧身相请。

临去之前再见苏禄一面是好事,思义德没有理由不同意,欣然道:“请!”走在头里,高仙芝和李嗣业跟在身后。

一出府邸,一队兵士围上来,把思义德簇拥在中间。

兵士放开喉咙吼起来:“大突骑施的死敌,可耻的大食哈里,派思义德前来碎叶城,要我们放弃血仇,向大食称臣。我们是大突骑施的好男儿,绝不放弃血仇!可汗决心杀此可耻之人,以明不弃血仇之决心!”

刚刚还说得好好的,要重申兄弟之谊,转眼间就变了,变成讨伐他,要杀他。思义德哪里会相信这是真的,眼睛不由得瞪得老大,扭头看着高仙芝道:“这……”

李嗣业拔出横刀,架在他脖子上,笑道:“贵使勿恼,我们是大唐的使。苏禄是我们大唐的忠臣,他一面和你谈,一面派人告知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派我们前来杀你!”

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思义德不得不信给苏禄出卖了,不由得大是着恼,怒吼起来:“我是大食的使思义德,奉大食哈里之命,前来突骑施修好。可耻的苏禄一面向我们大食索要礼物,一面告知安西都护府,如此无信无义之人,大食一定不能与之修好!大食的商人们,请把我的遗言转告给哈里,一定要灭了突骑施,为我报仇!”

吼得山响,一副目眦欲裂之相。

这动静可不小,早就惊动了街上的行人、摊贩,人是越围越多,议论纷纷。

消息不胫而走,只一会儿功夫,高仙芝他们身后就围了千多两千人。高仙芝要的就这效果,不声不响杀了思义德,消息不能传到哈里的耳朵里,于事无补。人越多越好,高仙芝四处打量,现不少大食商人也来围观,他们眼里如欲喷出火来,很不服气。

苏禄个头高大,双目有神,脸上自有一股光辉,极是强悍,埋头处理公务。就在这时,一个护卫急匆匆冲了进来,结巴道:“可汗,大大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呀!”

“砰!”苏禄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品质,最瞧不起的就是遇事慌张,重重一下拍在案头上,喝斥起来:“住嘴!你枉自跟了我这么些年,遇事如此惊慌,丢人!”

护卫不由得一窒,忙道:“可汗,这可是大事呀。可汗,思义德大人给人拿住了,正在游街呢!”

“你说什么?思义德给人拿住了?谁有这胆子?”苏禄尽管足智多谋,仍是不信。

“可汗,不是你下的令么?正在街上大喊大叫,说是你一面和思义德谈,一面派人去安西都护府。”护卫如实回答。

“蠢!”苏禄没好气的骂一声。

和大食修好,也是苏禄的一个想法,毕竟打了这么多年,突骑施有些顶不住了。突骑施的实力远远不如大食,再打下去,会给拖垮。暂时罢兵,对突骑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更别说,大食给他的好处远远超过他的预期,此时不修兵,更待何时?

苏禄的如意算盘很精,先修兵,坐山观虎斗,等到大食和唐朝分出胜负,他再加入胜利一方,这好处就更大了。

他是个精明人,马上就想到,有人捣鬼:“快,传令,调集军队!把街上围住,不准一个人离开,若有违,杀!”飞也似的冲了出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二章 鱼儿上钩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章 代理商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五章 敌踪隐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九章 金点子(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八章 无米之炊第四十五章 宋璟来信化工大唐第四卷帝国碰撞第五十章殖民的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三章 未来科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七章 吴兢来访(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七章 佳酿仙品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七章 世外高人第三十二章 喜讯不断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五)第二十二章 原来是你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二章 好消息第三十三章 三喜临门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六章 成功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三)第三十九章 太子妙音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章 名匠云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梦想成真(下)第二十八章 初具规模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九章 死亡陷阱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六章 边关告急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章 升官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十六章 扩大生产第六十六章危机迫近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七章 危险临近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九章 长安的怪现象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三章 宝刀名剑(上)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第二十章 绝世好刀第四十四章 宋璟蒙冤第五十七章 别再失约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九十七章 挑兵之法第四十一章 大唐贤相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章 我的梦想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0 闯宫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章 曙光初现(二)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五章 破敌之策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九十九章 出大事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八九 惊人之举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六章 新渠道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四章 准备好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八 新月教主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四 大恩人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五)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三章 感恩的心第三十章 不速之客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五章 满足所有要求第三十一章 正式开张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五)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试(二)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九章 化学拼仙术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三)第三十六章 国子监(下)第五十三章 唐三彩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荣从军(上)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六章 大好事第十七章 要你服气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二章 步步杀机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五章 数字天才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梦想成真(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七章 芳心属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销艺术(中)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九章 又进一步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章 又逢喜事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七章 吐蕃使者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三章 新问题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三章 我来革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章 陈氏化工(下)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五章 敌踪隐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六章 发家计划(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荣的心愿(上)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八章 金仙公主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章 银子的麻烦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二章 唐样大刀(上)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八章 亦公亦私VIP卷 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六章 终于动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九章 又进一步第三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荣的心愿(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一五章 进了黑牢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伟大发明(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荣从军(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四)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六章 惊闻凶讯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六十九章 夜见睿宗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六章 大好事
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二章 鱼儿上钩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章 代理商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五章 敌踪隐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九章 金点子(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八章 无米之炊第四十五章 宋璟来信化工大唐第四卷帝国碰撞第五十章殖民的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三章 未来科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七章 吴兢来访(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七章 佳酿仙品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七章 世外高人第三十二章 喜讯不断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五)第二十二章 原来是你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二章 好消息第三十三章 三喜临门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六章 成功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三)第三十九章 太子妙音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章 名匠云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梦想成真(下)第二十八章 初具规模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九章 死亡陷阱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六章 边关告急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十章 升官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十六章 扩大生产第六十六章危机迫近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七章 危险临近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九章 长安的怪现象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三章 宝刀名剑(上)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第二十章 绝世好刀第四十四章 宋璟蒙冤第五十七章 别再失约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九十七章 挑兵之法第四十一章 大唐贤相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章 我的梦想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四章 盛情难却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0 闯宫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章 曙光初现(二)第四十八章 目光短浅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四十五章 破敌之策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九十九章 出大事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八九 惊人之举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六章 新渠道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四章 准备好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八 新月教主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0四 大恩人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五)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三章 感恩的心第三十章 不速之客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五章 满足所有要求第三十一章 正式开张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五)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试(二)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九章 化学拼仙术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三)第三十六章 国子监(下)第五十三章 唐三彩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荣从军(上)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六章 大好事第十七章 要你服气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二章 步步杀机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八十五章 数字天才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梦想成真(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七章 芳心属君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销艺术(中)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九章 又进一步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章 又逢喜事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七章 吐蕃使者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章 意料之外(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三章 新问题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三章 我来革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章 陈氏化工(下)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三十五章 敌踪隐现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六章 发家计划(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荣的心愿(上)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八章 金仙公主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七十章 银子的麻烦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二章 唐样大刀(上)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八章 亦公亦私VIP卷 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六章 终于动了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九章 又进一步第三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一章 再荣的心愿(下)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一五章 进了黑牢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伟大发明(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荣从军(上)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三章 喜获丰收(四)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九章 一代名将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0六章 惊闻凶讯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六十九章 夜见睿宗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六章 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