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挺身而出

接下来,这第二项要表演是画画。

该轮到周国六公主叶蓓出场了。

叶蓓擅长做画,所以她今日表演的便是作画。叶蓓大大方方地走上前来,先是对着帝后行了一礼,又对在座众位嘉宾点头致意。她的贴身宫女已将画笔、颜料等准备齐全。作画并不确定命题,而是由画者随意发挥。叶蓓作画的速度极快,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已画好了一副五马图。

陆清岚早就听说叶蓓擅长画马,今日显见她也是有备而来的。和三公主一样,叶蓓代表着大周皇室,这一局无论如何要赢下来,否则大周丢不起这个人。

就有太监上前来取了“五马图”先给帝后欣赏。皇帝看后,点头赞道:“六公主好画功。”叶蓓谦逊了两句,接着钱皇后又赞了几句,然后她的画作在众位嘉宾中间传阅了一番,最后送到了三位裁判的手中,三人细细看了片晌,纷纷点头。

最后叶蓓的这幅“五马图”在众位闺秀手中传阅,陆清岚见叶蓓的画作色彩浓丽、五匹马形态各异,颇具意趣,可见是经过名师指点的,说不定这幅画也不是她自己构思的。

这样叶蓓暂时就是画之一部的魁主了。叶蓓下场之后,就该由齐国的闺秀们攻擂。齐国二十四位闺秀中当然也有擅长作画的,先是李翰林家的闺女做了一副春山图,接着又有赵侍郎家的姑娘做了一副侍女图……敢上去挑战的,当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二位姑娘的画作水平都很高。紧接着又有两位女孩上前,各自做了一副画。

众位闺秀的画作经过裁判的品评,最后还是全票通过,将叶蓓定为画科的魁主。毕竟三位评委地位再超然,最大的潜规则她们还是要遵守的。

琴、画两科的比试结果早就在意料之中,大家心知肚明,闺秀们也没人敢于提出异议,两国打成一比一,暂时回到了起跑线上。

真正的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三个项目的比赛是舞。这次大齐推出担任擂主的闺秀竟是钱琳。钱琳先是到里间换了一件衣裳,出来时身着艳丽的长袖束腰舞衣,舞衣迤逦拖地,在这身舞衣的衬托下,愈发显得她纤腰盈盈不及一握,不得不说,此女长相艳丽,身材出众,的确有几分傲人的资本。

钱琳见众人的目光聚集在她的身上,尤其是几个男人眼神颇为火热,心中暗暗得意。可是再看意中人萧少珏,对盛装的自己视而不见,却时不时地往陆清岚坐的地方瞥一眼,钱琳感觉自己被侮辱了,对陆清岚的憎恨和嫉妒又多了几分。

宫廷乐师们的音乐声起,钱琳也收摄心神,随之而舞蹈。所谓长袖善舞,说的就是钱琳跳的这种舞蹈了,名字就叫做“长袖舞”。为了这一日能够一鸣惊人,更是为了让萧少珏对自己刮目相看,钱琳在家中不知排演多少遍。

她的脚下踏着音乐的节拍,轻步曼舞如燕子伏巢、疾飞高翔若鹊鸟夜惊。那翩然的长袖在她的手中犹如有了生命的精灵一般,收发由心,美轮美奂。乐声渐趋高昂,只见她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那长长的舞袖在空中摆动,或如波回,或若云动,或若虹飞,或若烟起。钱琳那扬举的长袖,飘曳的长裾,行曲的腰肢,婀娜的体态,飘若浮云,翩若惊鸿,真真令人眼花缭乱。

一众皇子们轰然叫好。刚才不论是音乐也好,作画也好,都是高雅的艺术,相比起来,还是舞蹈直观好看,何况钱琳这一手舞蹈的确也算出类拔萃,就算是宫中的舞师也未必能舞到这种程度。

待一曲舞毕,众人又是轰然叫好。钱琳团团作揖,退下去换过衣裳才又在席间坐好。一时间难以抑止得意洋洋的心情,更是回头看了陆清岚一眼,眼中满是志得意满的挑衅。

陆清岚不由好笑。钱琳的舞蹈的确算得上乘,长袖舞好看是好看,只可惜太过老套没有新意,可是宫中的舞娘人人会跳,今日想要得到这个舞科的魁主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钱琳下场之后,有两位周国的闺秀表演了一段舞蹈,因为有钱琳珠玉在前,那位闺秀并未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钱琳愈发地沾沾自喜,只觉得自己这个舞科的魁主是拿定了。

到了此等关键时刻,叶蓓和周国的闺秀们商量了一番,派了三名闺秀出场。这次周国出场的人不但多,而且在场地上布置了许多盘、鼓,这一举动成功地挑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兴趣。

不大一会儿,周国的三名闺秀换好了衣裳走出来,每个人都换了一身紧身的骑装,原本娇娇弱弱的女子们,都有了几分英姿飒爽之感。

这时梁夫人问:“可需要宫廷乐师奏哪首曲子配合?”

跳舞需要音乐配合这是常识,所以梁夫人有此一问。哪知叶蓓傲然一笑道:“梁夫人,咱们的七盘舞不需要配乐。”

听了这话,众人不由愕然。

这时地上的盘、舞已经摆好,叶蓓啪啪啪拍了三下手掌,三位舞者当即朝着众人团团一揖,然后便开始了舞蹈,只见三位姑娘姿态轻盈地高纵轻蹑,浮腾累跪,踏舞出有节奏的音响,自成一体,节奏感明快,和三个女孩的舞蹈结合的天、衣无缝。但见周国的三女或踩鼓下腰、或按鼓倒立、或身俯鼓面,手、膝、足皆可触及鼓面拍击,或单腿立鼓上,或正从鼓上纵身跳下。舞姿各异,优美矫健。

不但有舞,更有乐,三人拍击鼓面随性形成的音乐变化多端,节奏感强,令人耳目一新。五皇子已禁不住用手随着她们的乐声一下一下打起了拍子。

一时舞毕,周国三女获得满堂彩声。

若说刚才钱琳的长袖舞当列在靡靡之音的范畴,周国三位闺秀表演的舞蹈可就高大上多了,关键是有舞有乐,亦舞亦乐,形势新颖,别处心裁,况且刚才跳舞的三位闺秀腰肢柔软、体态轻盈,一看就是练家子,也给了众人极高的视觉享受。

钱琳在一旁看着,脸上的得意之色一点点褪去,等看完了这段舞蹈,已经脸色苍白,隐隐觉得今天舞科的魁主怕是要保不住了。

这时梁夫人道:“不知刚才三位闺秀所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这般心思奇巧的舞蹈,我还是第一次得见。”

其中的一名闺秀躬身行礼,恭谨道:“小女们所跳之舞名为七盘舞。”

赵女先生笑道:“我瞧着这舞蹈颇有几分异域风情,又听说周国与白戎接壤,白戎人擅长跳一种盘鼓舞,可与你们跳的这种七盘舞有什么关系?”

来自周国的段女先生笑道:“赵女先生真是见多识广,这七盘舞和白戎人的盘鼓舞的确是大有渊源。赵女先生当知,我国为了增强国力,藏富于民,历代皇上都鼓励对外贸易。自太子执掌国政以来,先后三次视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鼓励我国子民不但要进行货物上的贸易,更要进行文化上的交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取长补短,对我国益处良多。太子殿下还鼓励宫廷舞师、乐师学习外国舞蹈和音乐,这七盘舞就是我国舞师结合白戎盘鼓舞,经过多番改良,融入我汉人的舞蹈精髓,才有了现在的模样。跳这七盘舞不但可以强身健体,更能陶冶情操,如今此舞已在我国民间流行开来。”

梁夫人和赵女先生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梁夫人提议道:“既然如此,咱们还是赶快选出此一科的魁主吧!”就有小太监端着托盘走了上来,三人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将票投给了七盘舞。

齐国的闺秀们也有几个擅长舞蹈的,不过掂量了掂量自己的本事,都觉得没有把握赢得过七盘舞,也就没人再上去当那陪衬的绿叶了。

钱琳大为不服气,几乎想要起身争辩,却看到皇后冰冷且含着警告的眼神。只得气鼓鼓地坐了回去,眼看着魁主之位交予了周国三女。

周国赢了第三局,大齐立刻变得被动起来。

第四局是数。所谓的“数”,是指算学,大齐向来以天.朝上邦自居,觉得算学都是地位低下的商人们才学的东西,所以历来的百花宴比赛,大齐从来就没有得过算学的魁主,这一次也不例外,算科的魁主被周国的一位身材娇小玲珑的闺秀摘走了。

一共七局比赛,大齐竟被对手打了个三比一,这下大齐的形势就太过被动了,剩下的棋、书、诗三项比赛当中,只要大周再拿下一个魁主,这次的比赛就算赢下来了。

而大齐则需要赢下接下来的所有比赛才有可能获胜。三公主已经满脸焦急,她的百花宴会筹办得再好,若最后大齐以大比分输给了大周,前面的努力也等于是个零。

不但是三公主,就连皇帝皇后都有些坐不住了,不过他们都是老油条了,表面还是一副云淡风轻说说笑笑的样子。

叶元信十分高兴,忍不住频频向坐在一旁的萧少珏举杯,口中不阴不阳地评价几句,萧少珏不由好笑。之前的龙舟比赛输的不明不白,十分窝囊,正好在这百花宴会上狠狠羞辱齐国一番。

第五局比的是书法。

钱皇后安排了二皇子阵营中贺侍郎的幼女贺静初出场作为擂主。贺侍郎是嘉和十年的状元郎,是京中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贺静初的母亲嫂子都是才女,在京城中极为有名,贺静初的一笔簪花小楷也得到了父母和嫂子的精心指点,功力很深。

本来若是贺静初正常发挥,还是有些希望拿下这一科的魁主的。却不料这位姑娘性子腼腆,平日里话都不爱说,最怕人多的场合,见皇帝皇后眼巴巴地看着她,又知道这一科若是输了,今年的百花宴会大齐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更是鸭梨山大。

在巨大的压力下,小姑娘发挥失常,好不容易写完了一篇《滕王阁序》,那字写得也就只有平日里七八分的水准,走下场的时候,小姑娘眼泪就流了下来。

谁也没想到她会发挥失常。

等贺静初的字帖传到三公主手里,她一看便知不好,心中有些焦急,她侧头问陆清岚:“宝儿,咱们怎么办?”要是再输一局,便要回天乏术,齐国的面子也算是丢完了。

陆清岚也有些无奈,今年的百花宴会,大周明显是下了功夫精心准备,大概就是奔着打大齐的脸来的。可是大齐却自恃主场之利,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所以才会落得如此被动的局面。半月前的龙舟赛,大齐虽然赢了,可现在外头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可说是虽胜犹败。若百花宴会再输一次,恐怕嘉和帝都要坐不住了。

她飞快地对三公主道:“公主别急,我表姐的一笔狂草写得极好,等会你安排我表姐出场,或者能有转机。”

三公主就看了一眼坐在陆清岚身边,神色轻松的辛婧柔。

这时叶蓓已派出一个书法高手来攻擂,周国的这位闺秀姓杭,长得瘦瘦的,脚长腿长的,一看就像个会写字的。她不像是贺静初那样紧张,很快就写完了一帖,她写的是魏碑体,字体笔画大气圆润、端整秀雅,方圆兼施,极富□□。

众人本来以为她写完了一张字帖就算是完事了,而且平心而论她的字写得的确也不错,哪知她又重新铺好一张宣纸,这次改用左手提笔,重新写了一张字帖,她把两张字帖写完之后,放在一起比较,竟然没有丝毫区别。

这一手绝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

练习两只手同时写字可比一只手写困难多了,尤其是还要把两只手的字体练到一模一样,这位杭姑娘年纪轻轻,不知为了练习这左右开弓的字体,花费了多少时间。

杭姑娘写了两张字帖之后就退了下去,脸上并无得色,看得出为人十分低调谦虚。她的字帖在帝后和嘉宾的手中传阅之后,到了三位评委的手中。

梁夫人看了她的字问道:“杭姑娘,敢问白州杭家的家主和你是什么关系?”白州是大周的地界,白州杭家却是赫赫有名的书法世家,传闻中杭家的家主就擅长双手写字。

杭姑娘躬身道:“杭家家主正是家父。”

梁夫人又看了看她的字,道:“杭姑娘果然家学渊源。”梁夫人不由暗叹,杭小姐的火候虽然差了些,可是也比发挥失常的贺静初高上一筹了。加上双手写字的技能,恐怕这个魁主非她莫属了。

她是齐国人,当然盼着齐国的闺秀露脸出彩,可是她不能昧着良心说谎话,所以到了投票的环节,她还是把自己的小牌牌投给了杭姑娘。

这样杭姑娘就以全票通过,击败了贺静初,夺得了书科的魁主。

梁夫人看着大齐的闺秀道:“还有没有想要挑战的人了,若是没有,这一场还是大周胜。”

三公主和陆清岚都去看辛婧柔。

辛婧柔被莫名其妙叫来白花宴会正是一头雾水,本来她背着一个克夫的名声,她就不想下场,赢了不会让她的名声变好,输了更加丢人。见了杭小姐写字,她就更不想下场了。她可没有双手写字的本领。

辛婧柔这一犹豫,可把三公主急坏了。她最信任陆清岚,陆清岚告诉她辛婧柔字写得好,她就信她一定能帮她们夺回魁主之位。见辛婧柔有些犹豫,三公主立刻大喊了一声:“怎么没有?”回头对辛婧柔道:“辛姑娘,你快去!”

辛婧柔只得起身,走至场中。她这一下场,大周那边还好,大齐这边的闺秀却窃窃私语起来。

“这不是那个克夫的辛小姐吗?”

“她不在家里好生呆着,跑到这里来做什么?那一身的晦气,可不要影响了旁人!”

“她还会写字吗?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

三公主听得清楚,不由大怒,回头恶狠狠瞪了她们几眼,这些人才闭上嘴。

不过总有只言片语传进了辛婧柔的耳朵。

辛婧柔不由脚步一顿,她再坚强也总是一个小姑娘,又如何能够对这些流言完全听而不闻。

梁夫人不由皱了皱眉,辛婧柔的事情她也听说了一些,对这个小姑娘是充满同情的,可同情归同情,她却觉得在这种状态下,并不适合这小姑娘写字。要知道写字的前提须得凝神静气,心平气和,否则是不可能写出好字的。

她这样想着,不料辛婧柔在书案前刚刚坐定,整个人的气质就变得不一样了,仿佛置身于湍急水流中的磐石,任凭外界如何风大浪急,我自岿然不动。

辛婧柔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写满了字帖,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郁闷之气全部发泄出来一般,她写得酣畅淋漓,没有丝毫的滞涩。写完之后她才发现,今日这笔字竟比往日她写的最好的一笔字还要好上许多,真个是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势、推如泉流,竟然算得超常发挥了。

辛婧柔也未多想,就有太监上前取了她的大作呈给帝后观看。皇帝看了她的字不由哈哈一笑,说道:“有意思!有意思!”

辛婧柔的字在众人手中传看之后,落在了乐炎的手中。刚才比试了那么多场,乐炎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谦和的微笑,对于场中的比试,他只当做游戏,所有人都把比试的结果看得很重,只有他,觉得输赢都不代表什么,并不需要那样着意追求。

可当他看到手中的这一笔字,乐炎第一次动容了。少女字里行间的那种不屈和对命运的抗争,深深打动了他,让他想起自己的童年。

他不由仔细打量了那个站在场中的少女,见她十四五岁,一张尖尖的瓜子脸,眸若秋波,肤色白嫩,今天出席百花宴会的闺秀没有一个长得差的,她在其中并不算太出众,但她周身却透着一股子倔强坚强的气质。

辛婧柔的字传到三位评委手中,三人看过之后也觉得很有趣。梁夫人道:“辛姑娘,一般的女孩子练字都练簪花小楷,你为什么练习草书?”

辛婧柔道:“小女此前也曾练过楷书,却总是写起来束手缚脚,直到后来开始写草书,才觉得恣意肆自,这大概是……性格使然吧。”

梁夫人笑了笑,她绝没有反对女孩子写草书的意思,反而觉得应该大力加以推广。

段女先生又问道:“不知辛姑娘师从哪位大家,我怎么一时瞧不出来?”辛婧柔这一笔字写得极具水准,可偏偏三位评委谁也没有看出她的师承来。别的出场的几个女孩子,要么家学渊源,要么是本身就出身于书法世家,可辛婧柔出身侯府,祖父父亲都不是读书的料,三位评委才关心她的师承。

辛婧柔有些尴尬:“我一直未曾得到过名师指点,都是自己在家里瞎摸索的,倒叫三位先生见笑了。”

段女先生道:“难怪了。”

三人听了这话都有些动容,单凭自身的爱好,能摸索着把字写到这种程度,可见辛婧柔的天赋是极高的,不说是出类拔萃的天才吧,至少比贺静初、杭小姐的天份高上不少。

辛婧柔的字和杭小姐的字比起来,其实各胜擅场,很难说谁比谁写得更好些。不过杭小姐双手能够写字似乎比辛婧柔更胜一分,但是若论起字的意境来,辛婧柔又胜了一筹。

一时间三个评委难以决断,梁夫人投了辛婧柔一票,段女先生投了杭小姐一票,赵女先生委实难决,干脆弃权。

辛婧柔和杭小姐算是一比一打平。百花宴会举办了这多次,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三人只得去请示嘉和帝。嘉和帝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不若将两人全部定为魁主吧。”又看了叶元信一眼:“五皇子意下如何?”

“也好!”叶元信摇着纸扇满不在乎地说。反正就算这一局打成平手,大周也已四比二的绝对优势领先,就算是大齐赢下了剩下的两局,也顶多是个平手罢了。

这里是大齐的地界儿,大齐作为东道主,打平就算是输了。

既然两方的BOSS都同意,梁夫人便宣布,辛婧柔和杭小姐并列为魁主。

辛婧柔虽然没有赢下这一局,但是打成平手也殊为不易,因此三公主对她还是颇为感激。辛婧柔坐回自己的座位,四面八方都是火辣辣的眼神,羡慕的有之,嫉妒的有之,不屑的也有之。

算起来,她这个魁主的含金量虽然不算太高,但是大齐这一方,除了三公主还没有人得到过魁主呢,她是第一个。钱琳更是嫉恨的眼睛里都要滴出血了。

接下来要比的是作诗,比赛也愈发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为了防止闺秀们作弊,比如说事先请人把诗写好了,在赛场上直接读出来之类的。需要三位评委现场出题。三人研究了一会儿,出了一道不算太难的题目——咏雪。不但要咏雪,且要在诗中加入数字。

这一次轮到周国守擂,周国派出了一个姓张的少女,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看着十分可爱。这个小姑娘一看就十分活泼聪慧,考虑了一炷香之后,当场做了一首诗出来:“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不但咏雪且有含有不只一个数字,而且意境悠远,实为一首上乘的佳作。

在场的小姑娘们差不多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本来作诗对她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谁都能做出几首来,而三位先生出的题目并不算太难,齐国闺秀中很是有几个人做了诗出来,可是和人家真正的高手一比,就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

几位想把自己的诗作抛出来的人,这下直接当了缩头乌龟,毕竟谁也不想出面丢丑。

梁先生一连问了三遍:“现在的擂主是张姑娘,大齐有没有人要挑战张姑娘的?”

一时间谁也不应声,若是大齐一方弃权,那么后面的一场就不用比,大齐就输了。

嘉和帝和钱皇后都是始料未及,虽心里着急,面上还是故作轻松。

三公主急得头顶冒烟,目光从大齐的闺秀身上一一掠过,见她们全都面有愧色地垂下头,不敢和她的目光接触。

三公主急了,求助地望着陆清岚,低叫了一声:“宝儿!”陆清岚上一世也算一个才女,要她作诗,她还是能做出几首来的。陆清岚原本不想在这种场合出风头,可是大齐作为她的祖国,她对大齐还是极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她也不想大齐输的太难看,况且三公主用那样的眼神求她,她也不能不顾三公主的感受。

陆清岚便站了起来,道:“我来吧。”

三公主见她终于答应,不免松了一口气。

她这一出头不打紧,大齐所有的闺秀都用一种看疯子傻瓜一般的眼神看着她。

众人谁不知道她当年作了一首歪诗,传为京师的笑柄。

就听一阵的窃窃私语声。

“她是不是疯了?”

“她把五凤楼当成什么地方了?”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她要是能出好诗来,公鸡都会下蛋了。”

不光是大齐这边,就连大周那一侧的闺秀,都对她指指点点。

陆清岚不由无语,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来她当日的“光辉事迹”,连大周的闺秀们也都听说了。

陆清岚出场的时候,大周五皇子叶元信正在喝茶,他噗地一声把口里的茶喷了出来。之前为了帮妹妹准备百花宴会,他专门派人查探了大齐有些名气的才女们的底细,陆清岚的事迹是下人们当成笑话讲给他听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不吃白不吃、UtaoUtau、20556924 、珺哥扔的地雷,么么哒~

本田没想到这一章没写到女主漂亮地打脸还有九九互动配合,肿么办~(*^-^*)

第192章 来援破局第70章 归来第334章 下药第315章 要粮第210章 婚期请安第58章 照料第47章 再遇第66章 算计第133章 探望第111章 寿礼第303章 皇孙第307章 离别第280章 猫腻第237章 大捷第191章 焦点第182章 惊险三进宫第316章 功绩第31章 打脸第346章 次子第319章 针锋相对第70章 归来第77章 庄子第172章 犯险第281章 对策第287章 商讨第269章 怀孕第113章 偷换第62章 底细第312章 打发第236章 燕国上药第126章 挑拨第79章 合作第88章 狂徒第127章 中计第332章 爬姿第76章 定亲第112章 孕事第174章 对峙第328章 太子第130章 郡主第339章 嘱托吃货第260章 试药第294章 报喜第59章 口是心非第222章 撑腰第79章 合作第76章 定亲第102章 吃醋第82章 选妃第79章 合作第210章 婚期第311章 馈赠第216章 洞房上第206章 圈套第126章 挑拨第101章 等待第106章 入宫第265章 维护第103章 孕事第251章 出局第327章 宣旨第74章 发卖第54章 李玉第321章 周旋第139章 龙舟赛第242章 融洽棒槌第178章 暗箭第231章 幸福第303章 皇孙第63章 底细第241章 尽心初遇第261章 回府第108章 作戏第107章 邀请第190章 碰面第320章 危机第174章 对峙评理第156章 设计第200章 差事第93章 登山第124章 结亲第324章 共生第196章 地道第155章 四姑娘出嫁第235章 刺激第170章 应允第73章 谋划第105章 拿捏第259章 疟疾第328章 太子第41章 商议第27章 打脸
第192章 来援破局第70章 归来第334章 下药第315章 要粮第210章 婚期请安第58章 照料第47章 再遇第66章 算计第133章 探望第111章 寿礼第303章 皇孙第307章 离别第280章 猫腻第237章 大捷第191章 焦点第182章 惊险三进宫第316章 功绩第31章 打脸第346章 次子第319章 针锋相对第70章 归来第77章 庄子第172章 犯险第281章 对策第287章 商讨第269章 怀孕第113章 偷换第62章 底细第312章 打发第236章 燕国上药第126章 挑拨第79章 合作第88章 狂徒第127章 中计第332章 爬姿第76章 定亲第112章 孕事第174章 对峙第328章 太子第130章 郡主第339章 嘱托吃货第260章 试药第294章 报喜第59章 口是心非第222章 撑腰第79章 合作第76章 定亲第102章 吃醋第82章 选妃第79章 合作第210章 婚期第311章 馈赠第216章 洞房上第206章 圈套第126章 挑拨第101章 等待第106章 入宫第265章 维护第103章 孕事第251章 出局第327章 宣旨第74章 发卖第54章 李玉第321章 周旋第139章 龙舟赛第242章 融洽棒槌第178章 暗箭第231章 幸福第303章 皇孙第63章 底细第241章 尽心初遇第261章 回府第108章 作戏第107章 邀请第190章 碰面第320章 危机第174章 对峙评理第156章 设计第200章 差事第93章 登山第124章 结亲第324章 共生第196章 地道第155章 四姑娘出嫁第235章 刺激第170章 应允第73章 谋划第105章 拿捏第259章 疟疾第328章 太子第41章 商议第27章 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