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求情

萧少珏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大概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大光彩,踢了卫彬一脚道:“你和宝儿妹妹说。”陆清岚没注意他把称呼变成了肉麻兮兮的“宝儿妹妹”,转头去看卫彬。

卫彬压低了声音,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陆清岚听完之后哭笑不得,萧少珏这一招真是够损的。不过有了这莫须有的毒-药,蒋信鸿就算是胆子再大,还敢不对三公主掏心掏肺的好?

她想了想,把自己最担心的一件事说出来:“我听说如今蒋信鸿和蒋信游争夺王位,一直处于劣势。我就怕……万一蒋信鸿夺位失败死了,三公主不是要变成寡妇了。”

萧少珏哼了一声:“若不是发生了三妹妹这件事,我早就禀明父皇,把他轰出营地去了。”就把之前调查蒋信鸿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也罢,看在三妹妹的面子上,我就帮他一把,将这件事隐瞒下来,并且劝说父皇直接出兵干涉燕国王位之争,能不能夺取王位,就看这小子的本事了。”

陆清岚道:“那王爷觉得他有几成胜算?”

萧少珏一直是反对直接出兵干涉燕国王位之争的,锦衣卫的情报网络非常庞大复杂,在周国境内也设有许多秘密的情报据点,侦查周**事是锦衣卫最重要的目标。萧少珏接手锦衣卫之后,大大加强了对周、梁、燕等国的侦查力量,对几个国家的情形了如指掌。

对燕国的外交政策,对大齐朝廷来说,是一件十分复杂的政治事件。二皇子之所以支持,大皇子之所以反对,不全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

二皇子在军方的势力根深蒂固,若是发动这场战争,所用将领必定绕不过他的推荐。到时立下战功,他的声望必定大涨。而且一旦动兵,军方势力跃升,他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能够捞取很多政治利益。

大皇子的势力范围在文官系统,他反对对燕国用兵则完全是出于不希望二皇子得利的角度出发。

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萧少珏自然是洞若观火。而他之所以反对出兵,根本的依据就是齐、周两国的军事政治的实力对比。

他对陆清岚道:“自打周国仁宗皇帝兵制改革,将卫所制改为募兵制,提高兵士的待遇和地位,周国的军队数量虽然锐减,但是兵员素质却大大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早就超过了大齐,这件事情其实朝廷的大佬们全都心知肚明,不过是谁也不愿意承认罢了。”

陆清岚点了点头。上一世,大齐和大周的几次战争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大齐的确没占到过什么便宜。

萧少珏道:“燕国对于大齐来说不过是边界的纤芥之疾,而对大周来说,则是心腹之地,从燕国到大周的都城上都,一马平川,快马过去不过三五日的路程,若是大周放任咱们大齐完全控制了燕国,随时可以发兵攻打上都,不啻于在自己的脑袋上悬挂了一柄利剑。如今掌权的修太子可不是个废物,他会这么笨,甘心把燕国让给咱们?”

陆清岚摇了摇头。叶元修虽然有弑父杀兄的嫌疑,但是却是个极有作为的皇帝,为人精明强干,前世他成为皇帝之后,对齐国步步紧逼,萧少玹焦头烂额,国家差点四分五裂。他的本领可见一斑。

陆清岚道:“恐怕不能。若是咱们直接派兵帮助蒋信鸿,大周必定也会直接派兵帮助蒋信游。而齐、周两国的关系有可能就此恶化爆发战争。”

萧少珏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正是这个道理。这几年来,大周的国力已渐渐超过了大齐,但却始终不敢轻启战端,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陆清岚道:“这个我知道。因为大周一直不产盐,民间用盐一直依靠从大齐进口。一旦发生战争,大齐只要断掉食盐供应,大周的老百姓无盐可吃,内部先就乱了,所以一直不敢对大齐动武。”不但不敢和大齐动武,还要每年花费高价从大齐进口食盐,大齐的财政收入有一大块就是卖给大周食盐所得,大周一直觉得受到残酷剥削,老百姓也好,官方也好,一直愤愤不平。

萧少珏道:“不过大周自打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和西域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他们已经开辟了从西域进口食盐的渠道,大周对于我国食盐的依赖正在日渐减弱,恐怕用不了几年,就有一场大仗好打。”

陆清岚道:“那让我国的军队和大周的军队先在燕国打一仗,检验一下双方的实力,不是正好。”

“没有什么可检验的,若是以现在这种状态打一仗,大齐必输。大齐若想和大周一争短长,必须要如同大周一般,进行兵制改革。而兵制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五年才有可能奏效。本王之所以不赞成直接派兵,就是害怕大周早早识破咱们的军队只是一只纸老虎,提早发动两国间的全面战争。”

陆清岚听得目瞪口呆,原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有了前世的记忆,见识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如今看来她真是太高估自己了。前世萧少珏能够取得那般的成就,绝非偶然。

陆清岚吁了一口气,没想到萧少珏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志向。难怪二皇子那般招揽,他始终对二皇子不假辞色。兵制改革,必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一旦实行,第一个受损的就是二皇子。他一旦抛出这个计划,和二皇子就是势不两立的仇人。

很显然的是,前一世,这个计划并没有实施,或者实施了也没有成功。

陆清岚道:“既然此事涉及大齐国运,你临时改变主意,派兵助蒋信鸿夺位,会不会影响兵制改革的大计划?”

萧少珏无奈道:“肯定会有些影响,不过我会和父皇商量,想法子解决的,这个你不用担心。”

陆清岚不由对他刮目相看,从前老是觉得他冷冰冰的没人性,对三公主也是呼来喝去的,没想到真正出事了,他会这般不遗余力地帮助三公主。这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人情味,也更加可爱了。

萧少珏见她目光有些怪异地看着自己,禁不住伸手在脸上摸了摸:“本王脸上有东西?”

陆清岚笑着摇了摇头。

萧少珏道:“我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说了那么多的话,不过就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就算咱们派人去帮助蒋信鸿,他的胜算也不过只有四成,所以我希望三妹妹能在蒋信鸿登上王位之后再嫁给他,还需要你帮我劝劝她。”

陆清岚点了点头。

两人正说得起劲儿,里头忽然传来一阵哭声,是三公主的哭声。

陆清岚不由大喜。

萧少珏却是一愣。陆清岚解释道:“三公主郁结于心,这样哭一哭,发泄出来反而是好事。”萧少珏这才明白过来,点头表示赞同。

陆清岚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对萧少珏道:“我进去看看三公主。”

萧少珏点了点头:“我也去!”

两人一先一后进入三公主的行宫,就看见蒋信鸿坐在床边,三公主靠在他的肩膀上,蒋信鸿正手忙脚乱地给她擦眼泪。

他看见陆清岚和萧少珏走进来,有些尴尬,“王爷,陆姑娘,你们来了。”三公主有些害羞,也便坐直了身体。

陆清岚看也不看蒋信鸿,而是走上前拉住好友的手道:“公主,你觉得怎样?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三公主有些歉意地道:“我没事。宝儿对不起,刚才吓到你了吧?”

陆清岚刚才提心吊胆的,此刻都化成了泪水,“你怎么那么傻,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干嘛非要选择自缢。要是你死了,岂不是要让我内疚一辈子?”

三公主道:“宝儿你别生气,都是我不对。刚才蒋大哥已经跟我把话说开了,我再也不会做那些傻事了。”

萧少珏站在一旁,看见两个女孩子哭哭啼啼的,他一向最受不得这个,就勾了勾手指,对蒋信鸿道:“你出来,本王有话要和你说。”

蒋信鸿小命都在他手里攥着呢,哪里敢不听话,与三公主说一句“我去去就来”,便跟着萧少珏出去了。

萧少珏是想把空间让出来,让两个小姑娘说体己话。

蒋信鸿走后,陆清岚就在他刚才的位子上坐下。正好婉青端了一碗汤药走过来,道:“奴婢按照瞿太医的方子把药熬好了,殿下快喝了吧。”

陆清岚道:“把药碗放在这儿吧,我亲自喂公主吃药。”

婉青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痛痛快快地放下药碗下去了。陆清岚端起那个青花瓷的大碗,舀了一勺药汤,吹凉之后喂给三公主。

三公主张开了嘴。

陆清岚一边喂药,一边压低了声音问她:“刚才蒋信鸿,到底和你说了什么?”

三公主是个肚子里藏不住话的,正想找个人分享,陆清岚一问,她就竹筒倒豆子把什么都说出来了。“蒋大哥刚才来向我认错了,他说之前那般对我,确实有一些想要利用我的心思。一开始他的确是很喜欢琪姐姐,后来琪姐姐和你三哥定亲之后,他就死了心了。他说他其实对我一直很有好感,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罢了。知道我为他自缢之后,他心里非常愧疚。他答应向我父皇求亲,并且日后一定好好疼爱我、保护我,他想求我给他一次机会,也给我自己一次机会。”

陆清岚心里一哂,看不出这个蒋信鸿,居然还挺会哄人的。他这番话三分真七分假,相当的有迷惑性。

陆清岚迟疑了一下,不知该不该在这个当口揭穿蒋信鸿的谎话。

三公主忽地一笑:“到现在我还相信蒋大哥的话,你一定觉得我很傻是不是?”

陆清岚道:“阿姗,我没——”

三公主摆了摆手:“宝儿,你不必多说,我明白你的心思,也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其实我知道蒋大哥这番话不尽不实,可是他最后那句话还是打动了我。我想再给他、给我自己,给我们两个人一次机会。”她的目光变得朦胧而缥缈:“十年!以十年为期,若是十年之内,我还是不能让他爱上我,我就回来,回到大齐。那时候我二十五岁,就算老了,就算嫁过,我也不是没有机会再次嫁出去。”

陆清岚擦了擦眼睛:“你对蒋信鸿的这份情意,着实叫人感动。你明知他对你说谎,你还要给他机会,你可真是一个痴情的种子。”

三公主道:“若不这么做,我总是不甘心。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我知道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现在只是希望你,我最好的朋友,能在这件事上支持我。”她看着陆清岚:“宝儿,你能支持我吗?”

陆清岚握住她的手道:“我会的。人生不过匆匆数十年,能够全心全意爱一个人,哪怕最后一无所有,至少也没有白活这一世。”其实这句话对她也有几分触动,她就没有三公主这般勇敢,这般义无反顾。或许早点接受萧少珏,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同。

三公主显得十分高兴。“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你会帮助我。”

陆清岚却是想起了刚才她和萧少珏商量的那些事:“庆王殿下希望你能在蒋信鸿夺得王位之后再嫁到燕国去,因为现在他的身边很危险,他在燕国的势力处于下风,你跟着他,随时有可能遇到危险。”

三公主摇了摇头:“既然我答应了嫁给蒋大哥,就要与他同甘共苦。我不会因为危险就延迟婚期的。他现在处境危险,我更该陪在他的身边才是。”

陆清岚又劝了几句,三公主执意不肯让步,陆清岚只得道:“那我再和庆王殿下说说这件事儿。”

等三公主喝完药,睡了过去。天都已经亮了。

萧少珏已经派人把蒋信鸿送回他的帐篷。他对陆清岚道:“一晚上没睡了,你也早点儿回去休息吧。”

陆清岚道:“那王爷呢?”

萧少珏道:“当然也是回去睡觉了。”

“王爷不去行猎了?”

萧少珏笑笑:“我又不想要那个黄玉如意,多打一天少打一天有什么打紧。”他看了陆清岚一眼:“我可以把刚才的那些话,理解为你对我的担心吗?”

陆清岚哼了一声,“随便你。”说完就扶着墨菊的胳膊袅袅婷婷地走远了,萧少珏看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半天没回过神来。

然后他有些兴奋地问卫彬:“你觉得,宝儿妹妹刚才是不是在故意撩拨本王?”

卫彬道:“这个,奴才没注意。”正打算细看陆清岚的背影,被萧少珏抬手打了一下,“看什么看?还不伺候本王回行宫休息。”

嘉和帝听说三公主病了,下午亲自去了一趟女儿的行宫。看见女儿脖子上围着一圈白布,十分心疼。这件事自然不敢对皇帝说实话,众人统一了口径,只说三公主是半夜睡魔怔了,从床上掉下来摔到了脖子。

萧少珏叫人把假的脉案都做好了,皇帝看后也不疑有他。

陆清岚也不出去行猎了,每日都到三公主的行宫来陪她说话解闷。三公主到底是年轻,加上蒋信鸿三天两头来看她,她心情十分愉悦,恢复得极快,很快脖子上的伤势就全好了。

这日陆清岚又去瞧三公主,却见她在行宫里大发脾气。

“骗人!父皇骗人!”她把桌子上杯盘一股脑扫到地上,陆清岚很少见她发这么大脾气,不由一愣,问婉青:“这是谁惹到三公主了?”

婉青低声道:“刚才皇上又来看公主殿下了,公主殿下提出让皇上给她和蒋信鸿赐婚,皇上却大发雷霆,把公主殿下给骂了一顿。”

陆清岚哭笑不得。她和萧少珏都不止一次劝过三公主,让她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去求皇帝,没想到这个急性子还是控制不住,然后果然被撅了回来。也不想想,蒋信鸿连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皇帝又怎么会把心爱的三公主嫁给他。

陆清岚走到三公主旁边,低声劝道:“是谁惹咱们公主生气了?连脸上的妆都哭花了,若你的蒋大哥这时候来了,你可怎么见人呢?”

三公主擦了擦眼泪,拉着她坐下:“宝儿,你给我评评理。父皇之前明明说过,驸马的人选由我自己选,我喜欢哪一个只管和他说,他一定如我的意。今天我和他说了蒋大哥的事,他不但不同意,还说我不懂规矩。父皇身为天子,金口玉言,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陆清岚苦笑,上位者说话不算话,翻脸比翻书快,这种事情从古至今还少了吗?“公主,你实在太急了。”

三公主也有些麻爪了,“那怎么办?”

陆清岚道:“我又见不到你父皇,我能有什么法子。这件事,只能让庆王殿下给你想法子了。”

当天晚上,萧少珏行猎完毕返回行营,发现三公主和陆清岚已经等在厅堂里了。萧少珏听完了两人的来意,黑着脸哼了一声:“闯祸了就知道来找你九哥了,之前让你忍几天,你怎么不听我的话?”

三公主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垂着头:“九哥,我知道我错了,你就再帮我一次吧。”

陆清岚也跟着求情。萧少珏数落了三公主几句,最后松了口:“等会我正好有几件朝中的要事要请示父皇,我就帮你说说话吧。”

萧少珏说到做到,用过晚膳就拿了几分奏折去了皇帝的行宫。

嘉和帝的行宫占据了整个行营最好最中心的位置,虽然规模无法和京师的建始殿相比,但比起皇子们的住所,不但大了好几倍,装饰也更要高档华丽。

爷两个商量完了几件朝廷大事。皇帝叹道:“老九啊,你真是长大了,这些日子越发长进,能为父皇分忧了。”顿了顿又道:“你母妃在地下有知,看到你这个样子,也一定会高兴的。”

嘉和帝不提夏惠妃还好,一提起来,萧少珏就是一肚子气。他整天把个赝品的夏惠妃放在宫里,萧少珏真是怎么看怎么恶心。

他便淡淡笑道:“父皇过奖了。”

嘉和帝笑道:“你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性子这般冷淡,连在父皇这里,也很少能看见个笑容。”

萧少珏道:“儿臣一直就是这个性子,还请父皇责罚。”

“罢了罢了,朕还不知你吗,罚你也没有用!”他摆了摆手:“朕也乏了,若你没有什么事,就先回去歇着吧。”

萧少珏却忽然跪了下来:“儿臣有事求父皇成全。”

嘉和帝见他这般郑重其事,吓了一跳:“这里也没有外人,有什么事,你尽管说便是了,何须下跪呢?”

萧少珏:“儿臣还是跪着说的好。二臣想请父皇成全三妹妹和蒋信鸿。”

嘉和帝听说是这事儿,起身哼了一声,在地上转了两圈道:“是三丫头去求你给她说情的,你告诉她,死了这条心吧。朕是绝不会允许她嫁给蒋信鸿的。”

萧少珏道:“三妹妹是去求过儿臣。不过儿臣今天和父皇提起这件事,也是想提醒父皇不要重蹈昔日覆辙。再有三日,可就是大皇姐的忌辰了。”

听到“大皇姐”三个字,嘉和帝的脸顷刻阴沉了下来,冷声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萧少珏倔强地仰起头:“儿臣说再有三日,就是大皇姐的生辰,儿臣知道您想把三妹妹嫁到梁国去,缓和大齐和大梁日益紧张的边界关系。儿臣希望您记住这个教训,不要让大皇姐的悲剧在三妹妹身上重演。”

他口中的“大皇姐”,是嘉和帝的长女永宁公主。永宁公主年龄比萧少瑜还要大,因为是嘉和帝的第一个孩子,因此十分得皇帝的宠爱。永宁公主打小和郑国公世子容羽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满以为皇帝会把她指婚给容羽,不成想嘉和帝为了国家的利益,将她远嫁到大梁。

永宁公主在嫁过去之后日日思念家乡,更思念情人,过了不过两年便香消玉殒。后来嘉和帝得到消息,永宁公主在梁国饱受欺凌,梁国四皇子一有不顺心的事情便对她拳脚相加,她甚至经常挨饿吃不上饭。

永宁公主身份高贵地位尊崇,可是因为距离母国千里迢迢,即便是受尽欺凌,也只能苦苦忍受。甚至有一种说法,永宁公主根本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梁国四皇子生生打死的。

永宁公主的死讯传来之后,嘉和帝也大病了一场。他深感对不起这个孩子,而永宁公主在梁国的遭遇,对他来说不啻于奇耻大辱。自那件事以后,皇帝命令所有人不许再在他面前提起永宁公主这几个字。

而永宁公主死后,她曾经住过的宫殿一直闲置,传说那宫殿里经常闹鬼,有不少宫女夜间都曾看到有鬼魂在宫殿里飘荡。传说永宁公主客死异乡,魂魄不得安息,千里迢迢飘回了京师。

这件事在后宫中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宫中相信的人颇多。

因此皇帝听到萧少珏这明显带有讽刺的话,不由勃然大怒:“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萧少珏抬头看着他,寸步不让道:“父皇,儿臣只是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而已。大皇姐已经死不瞑目,难道您想看着三妹妹继续步他的后尘吗?您膝下只有这两个公主,难道悲剧一次还不够吗?和亲和亲,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富国强兵,自强不息才是根本的出路。父皇,三妹妹和蒋信鸿两情相悦,儿臣恳请您,成全他们!”

皇帝暴怒:“你是在讽刺朕无能吗?别以为朕让你执掌了锦衣卫和东厂,你就能在朕这儿说三道四。朕曾经下过命令,任何人不得在朕的面前提起永宁,你明知故犯,信不信朕依律处置你。朕不想听你说这些浑话,你趁朕没有失去耐性之前,立刻给朕滚!”

萧少珏根本就不怕他,昂然道:“父皇敢说您对大皇姐的事,没有一点愧疚之心吗?你若是还把三妹妹嫁入大梁,不出三年,三妹妹必然也会走上大皇姐的老路,父皇您真的忍心吗?”

张秀见爷俩越说越拧巴,急道:“王爷,您就不能少说几句?”

萧少珏不理会这个阉人,只是寸步不让地盯着嘉和帝的眼睛。

皇帝气得全身发抖:“你这个逆子!你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墙上就挂着一把龙泉宝剑,嘉和帝拔剑出鞘,剑尖指着萧少珏的胸膛。

萧少珏猛地站起来,一把撕开袍子,露出精赤的上身,“反正父皇为了江山社稷,根本不顾我们兄弟姐妹的死活,三妹妹要去送死,也不少我一个,今天我就在这里引颈带戮,任凭父皇砍杀!”

嘉和帝虽然生气,但是又哪里真舍得杀这个儿子,“你你你……”他气得说不出话来,又因为身为帝王,骑虎难下,一时不知该如何收场。

还是张秀机灵,一把抱住嘉和帝的身子,大喊道:“王爷,您真想逼皇上背上杀子的骂名吗?快走快走!”

萧少珏这才气哼哼地出了大殿。

嘉和帝本来也不想杀他,顺势把宝剑扔在地上,气得呼呼喘气:“逆子!这个逆子!”

张秀小心翼翼地道:“庆王爷,打小就是这么个性子。别看他平时对三公主不理不睬的,可是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他最疼的就是三公主了。谁要是欺负了她,他一准蹦着高儿的不依,您就别跟他置气了。”

嘉和帝摆了摆手:“本以为他长进了,原来却还是这么个臭脾气。”喘了两口气,却又道:“说又说回来,能和朕这样开诚布公说话的,也就这小子了。”

萧少珏出了行宫的大门,看见三公主正在门外等着他,一看见他就激动地跑了过来,拉着他的袖子问道:“九哥,怎么样怎么样?父皇答应你没有?”

萧少珏不喜欢和人有肢体接触,皱着眉头把她的小爪子拨拉开,淡淡地道:“我帮你求情了,父皇不肯答应。”

三公主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连你说的话父皇都不肯听,这可如何是好啊?”她一把拉住萧少珏的胳膊:“九哥,你再帮我劝劝父皇,一次不行就两次,再帮帮我。”

卫彬埋怨道:“三公主,您就别逼我们王爷了,您知不知道,王爷为了您的事儿,刚才差点被皇上给剁咯!”

“啊?”三公主震惊不已。

萧少珏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书案后面沉思有顷,叫了卫彬进来,吩咐道:“你连夜调集秘营的高手……”如此这般的吩咐了几句。

卫彬吃了一惊:“王爷,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被皇上发现,那可是天大的祸事啊。”

萧少珏道:“现在没有别的法子可以帮助三妹妹,好生布置,不会露出破绽的。”

卫彬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下去安排去了。

很快营地就传出一些流言蜚语,有不少宫女太监都说晚上看见一个白衣女鬼在营地里飘来飘去,言之凿凿,更有见过女鬼背影的人说那女鬼看起来很像是死去多年的永宁公主。

很快就是永宁公主的忌日了,大家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永宁公主阴魂不散,竟然跟着行猎的队伍追到了雍州围场来了,说起来都叫人毛骨悚然。

行宫之中流言汹涌,就连嘉和帝也听说了,他雷霆震怒,叫夏光将几个散播谣言的宫女太监当场杖毙,众人这才噤口不言。

当日便是永宁公主的忌辰,皇帝感觉身子不大舒服,早早就睡下了。却梦见永宁公主穿着一身白衣,满脸血污地站在他的跟前,对他说:“父皇,你害得我好惨,你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她伸出长长的血红指甲,伸手向嘉和帝抓过来,嘉和帝吓得大叫一声,登时醒了过来。

张秀一直在屋里守着,急忙上前给皇帝递了一条热毛巾,低声道:“皇上,您做噩梦了吧?”

嘉和帝不愿和他谈起这些,接过毛巾草草在脸上擦了一把,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张秀道:“二更的梆子刚刚敲过!”

嘉和帝道:“夏松,你跟我出去下,准备些纸钱。对了,多带些侍卫!”

张秀想到今日是永宁公主的忌辰,明白了几分,麻利地道:“奴才明白。”

纸钱很快就准备好了,皇帝带着张秀和一干侍卫从营地里出来,皇帝问张秀道:“这些纸钱,该在什么方位烧比较好?”想起这些年来,他一直刻意淡忘永宁,从来都没有为她烧过一张纸钱,嘉和帝不由心生愧疚。

张秀连忙答道:“按照民间的习俗,一般是在路口。”

嘉和帝点了点头,“那就找个路口。”

一行人打着灯笼先前走去。是夜月黑风高,天上无星无月,一阵冷风吹来,周围的树叶哗啦啦一片乱响,侍卫们打着的灯笼也只能照到附近几尺的范围,嘉和帝只觉的像是有什么人在他的脖子后面吹冷气一般,回头看了几眼,却连个鬼影也看不见,不由生出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嘉和帝心里有些发毛,又不愿说出来。走了一阵子终于来到一个路口,嘉和帝吩咐道:“就在这里吧。”

嘉和帝当然不会自己动手。于是夏松忙活着拿出纸钱来,用火折子点燃了,那纸钱才烧了一小半,忽然一阵阴风传来,烧得挺旺的一堆火竟然扑地一下熄灭了。

张秀吓了一跳,正要摸出火折子再次点火。就听见接二连三的“噗噗”声,侍卫们打着的灯笼几乎在一瞬间同时灭了。

这太诡异了。

张秀只觉得全身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皇帝有些焦急的声音传来:“张秀,怎么回事?”

张秀正要回答,忽然听见有人说道:“有声音,有怪声!”紧接着侍卫们就是一阵骚动。张秀正要说话,隐隐约约间也听到了一阵怪声传来,似哭似笑,似远似近,声如夜枭,非常恐怖。

张秀急急道:“还不把灯笼点起来。”

侍卫们有人带着备用的火折子,其中一个侍卫用火折子点燃了火,正要点起灯笼,忽然看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上影影绰绰有个人影,他只看了一眼,就妈呀一声将手中的火折子扔到了地上。

借着那一线光亮,嘉和帝也看见了。

一个身穿白色衣裳的身影,浮在那里,黑色的头发垂到腰畔,她的脸非常空恐怖,只有一半长着血肉,另一半是森森的白骨,两只眼眶里没有眼睛,而是流出两条血线来。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这个女鬼不是站在树上。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脚,她就那么凭空地悬浮在空中,虽然眼眶里没有眼睛,但是嘉和帝还是觉得她在看着他。

她张开嘴唇动了动,她的嘴里没有牙齿,甚至没有舌头,像是一个黑洞洞的洞口。嘉和帝还是从她翕动的嘴唇看出她要说的那句话:“父皇,还我命来!”

嘉和帝脚一软,坐倒在地。

待侍卫们手忙脚乱地点起灯来,树上早已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丝毫女鬼的影子?

嘉和帝受到了惊吓,回到了营地之后就病了,镇日噩梦、盗汗。虽然张秀下令封了众侍卫的口,但是皇帝半夜出行,碰到永宁公主鬼魂的事情还是在营地内疯传,一时人心惶惶。

好在此次跟皇帝出行的还有天师道的几位道长,嘉和帝将几位道长请过来,做了几日法事,又在寝宫里贴了几张符篆,可能是心理作用,折腾了一通之后,他的病才慢慢好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六六扔的手榴弹,么么哒~

本田来放预告,明天就能写到清蕙郡主被红杏出墙了~<(* ̄▽ ̄*)/

第128章 处置第28章 打脸第74章 发卖第227章 娘家第306章 磨炼第328章 太子第145章 正名第42章 作死第191章 焦点第174章 对峙第26章 打脸第217章 洞房下第288章 裁夺第52章 相看第27章 打脸第118章 救驾第137章 砚台第27章 打脸第86章 添堵第247章 百口莫辩第166章 敢爱敢恨第221章 咄咄逼人第340章 即位第262章 挑事第27章 打脸第195章 回京重生第139章 龙舟赛第178章 暗箭第192章 来援第321章 周旋第110章 孕事第115章 看灯第315章 要粮第205章 嫁妆第322章 结果第71章 独处第231章 幸福第313章 过招第308章 临行第150章 情义第210章 婚期第171章 猎物第94章 偶遇第334章 下药第76章 定亲第87章 出嫁请安第195章 回京第283章 密道第311章 馈赠第287章 商讨第279章 审问第220章 陛见第88章 狂徒第235章 刺激第65章 蹊跷第114章 上元节第236章 燕国第49章 自讨苦吃第136章 变化第334章 下药第166章 敢爱敢恨第183章 发烧第116章 拒绝第192章 来援第218章 夜夜第317章 盟友第169章 争抢第217章 洞房下第243章 证据第299章 孩子第80章 约定第65章 蹊跷第110章 孕事第53章 贺寿第276章 造反第142章 月事监督第95章 异变第48章 小九第332章 爬姿第171章 猎物第246章 闹腾第205章 嫁妆第64章 安平侯府第179章 追踪第276章 造反第116章 拒绝第340章 即位第121章 损招第52章 相看第100章 等待第75章 复仇第260章 试药第268章 侍疾第294章 报喜第68章 议亲第225章 内宅第57章 施救
第128章 处置第28章 打脸第74章 发卖第227章 娘家第306章 磨炼第328章 太子第145章 正名第42章 作死第191章 焦点第174章 对峙第26章 打脸第217章 洞房下第288章 裁夺第52章 相看第27章 打脸第118章 救驾第137章 砚台第27章 打脸第86章 添堵第247章 百口莫辩第166章 敢爱敢恨第221章 咄咄逼人第340章 即位第262章 挑事第27章 打脸第195章 回京重生第139章 龙舟赛第178章 暗箭第192章 来援第321章 周旋第110章 孕事第115章 看灯第315章 要粮第205章 嫁妆第322章 结果第71章 独处第231章 幸福第313章 过招第308章 临行第150章 情义第210章 婚期第171章 猎物第94章 偶遇第334章 下药第76章 定亲第87章 出嫁请安第195章 回京第283章 密道第311章 馈赠第287章 商讨第279章 审问第220章 陛见第88章 狂徒第235章 刺激第65章 蹊跷第114章 上元节第236章 燕国第49章 自讨苦吃第136章 变化第334章 下药第166章 敢爱敢恨第183章 发烧第116章 拒绝第192章 来援第218章 夜夜第317章 盟友第169章 争抢第217章 洞房下第243章 证据第299章 孩子第80章 约定第65章 蹊跷第110章 孕事第53章 贺寿第276章 造反第142章 月事监督第95章 异变第48章 小九第332章 爬姿第171章 猎物第246章 闹腾第205章 嫁妆第64章 安平侯府第179章 追踪第276章 造反第116章 拒绝第340章 即位第121章 损招第52章 相看第100章 等待第75章 复仇第260章 试药第268章 侍疾第294章 报喜第68章 议亲第225章 内宅第57章 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