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底细

且说老太爷送走了纪成,径直起身去了睦元堂。张氏见他来了颇有些吃惊,如今老侯爷年纪大了,并不经常到她这里来。她呢也早就熄了争宠的心思,派了一个老年的姨娘在书房伺候老侯爷。

让人上了茶,老夫老妻却没有什么话说。老侯爷便开门见山地问道:“我听说你想把娴姐儿嫁给你的侄孙张涛,有没有这回事儿?”

老侯爷语气不愉,张氏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当即就有些不悦。“是谁又到你那里去告我的状了?是不是老二或者老二媳妇?”

老侯爷“哼”了一声:“我只问你有没有这回事?”

张氏道:“涛儿是我鄂国公府的嫡子,我兄长的嫡亲孙子,身份贵重,才貌俱是第一流水准,和娴姐儿门当户对,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怎么老太爷的意思,是我们公府的嫡子还配不上一个侯府的小姐了?”

“才貌俱是第一流水准?”老侯爷连声冷笑:“你当我不知你鄂国公府的真实情况吗?如今除了老国公挂着一个奉国将军的虚衔,每年拿着几百两银子的俸禄,堂堂一个国公府竟然没有一个出仕的。老公爷的那几个儿子,文不成武不就,镇日只知坐吃山空,就是一座金山银山也早就败光了。况且你们鄂国公府那点子破事,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以为我陆抗是聋子瞎子不成吗?你那几个侄子,哪一个不是好色如命,在家里养着十几房小妾不够,还在外头眠花宿柳养外室。张涛今年才几岁,屋里已经有几个通房了,你告诉我?”

老太太登时语塞:“富贵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等娴姐儿嫁过去了,多管束着他,他自然也就知道收敛了。老太爷何必大惊小怪?”

“咱们侯府千娇百宠养大的女孩,可不是送到这样的人家去给糟蹋的。这件事不要说老二老二媳妇不同意,我也坚决不同意!”严格意义上讲,陆清娴是老侯爷孙辈中第一个孩子,加上聪明懂事,老侯爷十分喜欢,自然也不愿意她受苦。

老侯爷怒气冲冲地说道:“那武进伯府虽然爵位是低了一点,但是家风甚好,朱昊身为世子将来前程不差,人品也是有口皆碑,是一桩好亲事,你明天就把娴姐儿的庚帖还给老二媳妇。”

张氏脸色铁青,她嘴角带出一丝冷笑:“老太爷如今是发达了,瞧不上我鄂国公府,觉得我娘家是个破落户。可你忘了当初,若不是我爹爹倾力相助,长兴侯府的爵位早就被皇上给收回去了。”当今皇帝初登基的时候,曾对昔日反对他的家族势力进行清洗,长兴侯府与前太子有些瓜葛,也受到了牵连,差点儿被夺爵,还是当时的老鄂国公帮着女婿四处打点,这才度过了难关。不过鄂国公府后继无人,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老侯爷被戳中了痛处,脸色都涨红了,“你说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反正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他也知张氏毒舌且十分难缠,撂下这一句便拂袖而起起身去了。

张氏气得呼呼直喘,许嬷嬷端了一杯热茶走了进来,陪着小心道:“老太太喝杯茶吧,老侯爷一向都是面苦心甜,您何必与他置气呢,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的?”

老太太“哼”的一声。“面苦心甜?你当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念念不忘原配洛氏,对我和三房不闻不问,我岂能咽下这口气?”

许嬷嬷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顺毛捋,“老太爷对咱们三老爷还是好的。”

“好?好怎么没帮他谋个差事,老二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前儿我让老太爷给老三捐个出身,他竟然说老三不是当官的那块料,只肯帮他谋个五城兵马司的缺。五城兵马司只是一个小吏,镇日风吹雨淋的,升迁又慢,怎比得上翰林清贵!”

许嬷嬷不由无语,心想二老爷能当上翰林,凭的是自己的本事,人家那可是十年寒窗苦读考中了进士。三老爷读书读书不成,经营庶务又没有那两把刷子,凭什么想和二老爷平起平坐?

这话却不敢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只道:“老侯爷见多识广,既这么说了总有他的道理。且奴婢听说五城兵马司的官儿虽然官职不高,可权力却大着呢,想来是错不了的!”

老太太一时间却是消不了气。

另一边纪成不过在二房略坐了坐就回了纪府。陆清岚姐妹两个将舅舅舅母送出门,回转来陆清岚就跟着陆清娴去了她的南山居。

陆清娴叫人上了茶,又奉上冰镇的西瓜,陆清岚吃了一块,惬意地靠在床头姜黄色绣葱绿折枝花的大迎枕上,道:“姐姐这里可真舒服,等过两年你出嫁了可就没有人这么疼我了。”

陆清娴脸一红,啐她一口道:“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来,你才多大一点儿,就成天说这个?”妹妹性子古灵精怪,但是却早慧早熟,她也被开惯了玩笑,也就没有太当真。

陆清岚笑道:“我只是说实话嘛,姐姐难道连实话也不让我说?”

陆清娴拿她没办法,道:“你再说这些小心我把你撵出去!”

陆清岚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她这次来主要是试探陆清娴对纪海的态度的,就说道:“姐姐,今天海表哥没有禀明舅舅就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咱们府里来,我瞧着舅舅十分生气的样子,回去定少不了要被舅舅训一顿,说不定还要吃顿板子呢?”

陆清娴听了神情微怔,她又不傻,纪海违背父命为的是什么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心里不由微微有些歉疚。

陆清岚见她微微发怔,心头便有些喜悦,知道姐姐并不是对纪海没有丝毫好感。否则也不至于担心他了,像是很随意地道:“海表哥可真是可怜,你觉得呢姐姐?”

陆清娴叹了一口道:“是啊。只可惜这件事咱们也帮不了什么忙。”

陆清岚忽地狡黠一笑:“原来姐姐也觉得海表哥喜欢一位姑娘,而这位姑娘却又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十分的可怜哦!”

陆清娴才听明白过来,原来这个调皮捣蛋的妹妹在这里等着她那,不由双颊绯红,恼羞成怒地尖叫一声道:“陆清岚,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你的嘴!”

扑上去抓陆清岚,陆清岚轻巧地一闪,让开到一旁,大声道:“姐姐不觉得海表哥长得比那个朱昊要俊吗,我不喜欢朱昊,不如姐姐就嫁给海表哥算了。”

陆清娴恨不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你还说,再说我永远不理你了。”

陆清岚一边躲闪一边说道:“那朱昊看着温文尔雅的,可是总有些阴沉沉的,我不喜欢,哪里比得上海表哥知根知底。他虽然现在才只是个秀才,可爹爹总是夸他聪明,将来必能中个进士回来,岂不是比朱昊强得多了。”

陆清娴正和她闹着,被她这么一说不由呆了一呆,有些无奈地道:“这些事,岂是我自己就能做主的。”两相比较,她其实更中意纪海的。就像陆清岚所说的那样,纪海知根知底。而朱昊,虽然看起来样样都比纪海出色,可是陆清娴总有一种看不清他底细的感觉,让人有些望而却步。

***

老侯爷虽然吩咐下去了,可是老太太也并不怕他。一连数日就是不肯吐口,陆宸和纪氏着急了起来,陆清岚却收到了陆文廷传来的口信,说是他人已经到了直隶境内,不日便要回来了。

正在陆宸和纪氏头痛张氏的当,这一日侯府忽然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客人——钱皇后的娘家的嫂子李氏。

钱皇后虽是继后,却深得皇上喜爱,在后宫盛宠十数年不衰,生下了皇次子萧少璟和皇八子萧少珉两位皇子,钱皇后的娘家更是随之而飞黄腾达煊赫至极。两位兄长钱通钱宽一个封为安平侯,一个封为成安侯,一门两侯,称钱家为大齐朝第一世家也不为过。

这位李氏便是安平侯钱通的妻子,说起来张氏和钱皇后还是沾亲带故的,李氏也算是拐着弯的亲戚,不过因为长兴侯府出了一位皇长子的侧妃,皇长子和二皇子之间的皇位之争正是如火如荼,所以安平侯府和长兴侯府的来往也并不多。李氏还算是稀客。

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张氏不敢怠慢,大开中堂以贵宾之礼将她迎进屋子里。两人关上房门,在睦元堂说了一个时辰,再出门的时候,两位老太太嘴角都挂着和煦的笑容。

送走了李氏,张氏当即就把陆宸和纪氏叫到了自己的房中,对二人道:“武进伯世子朱昊家世不俗人品出众,堪为娴姐儿良配,既然你们相中,我也不便阻拦,老二你即刻便写下庚帖,送去武进伯府,把这门亲事定下来吧。”

陆宸和纪氏对望一眼,眼中都有些惊疑不定。谁能想到李氏竟然是为了撮合朱昊和陆清娴来的。

张氏见两个人愣在那儿,和缓了语气道:“之前我也不是为了拿捏你们,实在是你们年纪尚轻,我怕你们一个看人不准,误了娴姐儿的终身。如今我叫人细细查问了那朱昊的人品才学,果然是人中龙凤,我自然也不会拦着你们的。”话说得滴水不露。

陆宸连忙道:“老太太对娴姐儿心意拳拳,我们夫妇全都领受了。老太太是娴姐儿的嫡祖母,娴姐儿的婚事自该老太太点头才是,有您老替我们把关,我们也就更能放心了。”又表示了一番对老太太的感激之情。

老太太听了十分满意,交代了几句诸如“娴姐儿是侯府嫡女,定亲之事马虎不得”“有什么事不明白可以到睦元堂来请教”之类的话,夫妻两个这才告辞出来。

回到翠峰苑,纪氏终于忍不住道:“难道安平侯夫人是武进伯府请来的说客?”

陆宸道:“看来是如此了。”

纪氏呼了一口气:“这武进伯府倒是能耐不小,能请得动安平侯夫人。就算老太太心里再不愿意,看在后头的钱皇后的面子,老太太也不敢不答应。”这件事能顺利解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纪氏对陆宸道:“老爷赶快写了庚帖给武进伯府送去,免得睦元堂那边又出什么幺蛾子。”

陆宸却坐在那里动也不动。纪氏忍不住推了他一把:“老爷在想什么呢?”

陆宸叹了一口气道:“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是有点儿不踏实呢。”

“老爷这话是什么意思?”事涉陆清娴的终身大事,由不得纪氏不谨慎。

陆宸道:“阿蘅你有所不知,如今朝政看着平稳,实则内里暗潮汹涌。皇长子今年二十九岁,二皇子也有二十五了,可是皇上至今没有立太子的意思。如今朝中上上下下围绕着立太子的事,早已分裂成为两派相互攻伐。”

纪氏也是聪明人:“我是怕武进伯府卷入其中,倒时候万一有什么不忍言之事,牵连到了咱们娴姐儿,没听说武进伯府是二皇子党啊。”

陆宸道:“你先别急,我再去打听打听。”

陆清岚躲在外间听两人商量到这,不由松了一口气。若是陆宸当即写下庚帖送去武进伯府,她还真没有法子阻止,总算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回到自己的院子,她叫了墨菊来:“我现在给你放半天假,你回家去叫你爹想法子传讯给我哥哥,叫他快马加鞭赶回来,越快越好。”

墨菊应声去了。

陆清岚焦急地在屋里走了两步,心里只盼着陆文廷赶快回来。

这边陆宸动作很快,不过一日就打听清楚武进伯府和安平侯并没有什么交情,平日里也不怎么来往,这就是说武进伯府并非是二皇子一党,陆宸松了一口气。

陆瀚是铁杆的大皇子党,若武进伯是二皇子党,那么就算是朱昊再怎么优秀,这门亲事也只能作罢了,他不能因为这个和尊敬的兄长生分了。

陆宸打听清楚了,又和纪氏一商量,为免老太太出尔反尔,当即就写了陆清娴的庚帖,纪氏派了身边一个得力的宋嬷嬷去送庚帖。

宋嬷嬷拿了帖子不敢怠慢,揣了帖子就出门,刚好碰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穿着管事的袍子,旁边有车夫套了车在门口等她。

那男子宋嬷嬷认得,是张嫂子的男人,名叫邱庆。自从上次张嫂子在赵蕙兰那件事上立了大功,一家子便全都被调到二房来当差了。张嫂子在茶水房当管事嬷嬷,墨菊在陆清岚身边贴身伺候,她男人邱庆则被调去了司房。司房是管着侯府银两进出的地方,能在那个地方立足的人都不简单,因此宋嬷嬷见了邱庆也十分客气。

“邱管事,你怎么在这?”

邱庆笑道:“我奉二老爷之命,送嬷嬷过去,嬷嬷请上车吧。”并没说送她去哪里,宋嬷嬷却先入为主地以为是要送她去武进伯府。

宋嬷嬷知道邱庆一家子如今都是六姑娘手心里的人,也没有想太多,对邱庆道:“怎敢劳烦邱管事亲自跑一趟?”

邱庆道:“嬷嬷太客气了,这也是邱某份内的事。咱们都知道这次事关重大,您就别太过谦让免得误了老爷太太的大事。”

宋嬷嬷一听在理,也就不再推辞,掀开车帘子上了车。邱庆吩咐一声,车夫扬鞭打马启动了马车,一路向城北方向而去。宋嬷嬷觉得方向对,也没怎么怀疑。

邱庆则骑着马跟在车夫后面。

一路上车行辘辘,宋嬷嬷在车上昏昏欲睡。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地醒了过来,估算着时间问道:“邱管事咱们快到了吧?”

邱庆道:“嬷嬷莫急,快了快了!”

宋嬷嬷不疑有他,继续闭着眼睛假寐,又过了一刻钟,宋嬷嬷又问:“邱管事,还没有到吗?”

邱庆道:“嬷嬷别急,前日京师暴雨,前头的桥被洪水冲垮了,咱们有些绕路,过一阵子就到了。”

宋嬷嬷这才了然地啊了一声,在马车里继续耐心地等待。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嬷嬷越想越觉得不对,猛地一下掀开了帘子,才发现马车已经驶出了京师城门,来到了郊外。

宋嬷嬷打了一个激灵,马上就清醒了:“邱管事,你这是什么意思?怎地私自做主把我弄到这里来了?误了老爷太太的大事,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邱庆笑眯眯地道:“宋嬷嬷言重了,我此次出门就是奉老爷和太太之命来迎接三爷回府的,您难道不是也来迎接三爷的吗?”

宋嬷嬷一拍大腿:“邱管事,你可害苦了我了。我哪里是来迎接三爷的,我压根就不知三爷这个时候要回府啊,我是奉了太太的命令,把庚帖送到武进伯府的。结果误坐了你的马车,现在可怎么好?”

邱庆长长地“哦”了一声,拱手道:“这可真是对不住了,没想到闹了这么大的一个误会,耽误了嬷嬷的差事。”

宋嬷嬷道:“你怎么不早点说你是来接三爷的呢?邱管事可否行个方便,叫你的车夫跑一趟,先把我送回城里去。”

邱庆道:“这个真不成,我带了车夫前来,是要帮着三爷拉些家什的,三爷一会儿就到,没了马车我交代不过去。嬷嬷若是着急,就只有请嬷嬷下车走回去了。或者等会接到了三爷,嬷嬷再坐车原路回去,反正送庚帖吗,早一天晚一天的,也不打紧。”邱庆话中颇有深意。

宋嬷嬷脸都绿了,这里距离京师怕不有二十里路,靠她两条腿,就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回去啊。宋嬷嬷左思右想,也只能等接到了陆文廷,跟着他一道回城了。

邱庆这番作为,当然不是真的误打误撞,而是奉了陆清岚的命令。这个损招也是陆清岚教给他的。邱庆这段时间帮着陆清岚做了不少事情,收购了一些产业,也招揽驯服了一些人。对于她在外头的布置也略有所知,只觉得她年纪虽小,可是心思缜密,布局深远,每走一步都隐含深意,让邱庆对她越发敬畏,更加一门心思地为她做事,把一家子的前程寄托在她的身上。

宋嬷嬷焦急地等待着,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就见官道上尘烟滚滚,十余匹马飞驰而至。为首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骑着一匹枣黄色的高头大马,墨绿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飞扬,他长得剑眉星目,十分俊朗,正是出门许久的陆文廷。

邱庆急忙打马上前:“三爷!”

陆文廷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邱管事,你怎么来了?”

邱庆急忙解释道:“我是奉六姑娘之命来接三爷回府的。”

陆文廷嗯了一声,道:“这就好。”不知道为什么听说是妹妹派来的人,他的心踏实了不少。“家里情形如何了?”一边说着一边却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

щщщ ☢Tтkā n ☢c○

他骑术精湛,邱庆勉强打马跟上,道:“三姑娘和武进伯世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不过也快了,马车上的那位宋嬷嬷如今正拿着三姑娘的庚帖,是六姑娘叫我把她诓到这里来的。”

陆文廷听说姐姐还没有和那个伪君子定亲,松了一口气:“宝儿倒真是长进了,把事情安排的滴水不露。”又道:“宋嬷嬷就不要让她去武进伯府了,你护送她回府吧,武进伯府那样的人家,咱们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说罢他一抖马缰,纵马疾驰而去。邱庆只觉得这少年虽小小年纪,自有一股指挥若定令人信服的气度,让人不由自主地甘心臣服为其办事。暗想陆文廷和陆清岚这一对兄妹将来必都是非常之人。

邱庆便拨转马头,回去护送车夫带着宋嬷嬷径直回府不提。

这边陆文廷快马加鞭一路不停,一个时辰之后便回到了长兴侯府。陆宸和纪氏听说儿子回来了全都是又惊又喜,两人应到大门口,见儿子虽风尘仆仆,但是双目明亮犹如星子,竟然隐含着淡淡的慑人光芒。

纪氏上前一把就抱住了陆文廷,眼泪就下来了:“我的廷哥儿,可苦了你了。”

陆文廷有些尴尬,“娘,我都多大了,你还把我当成小孩子。”

陆文廷看见妹妹陆清岚站在姐姐的身边冲他挤眉弄眼,脸上露出无奈地苦笑。

好半天纪氏才松开了他,上上下下地看了一遍,最后总结道:“廷哥儿瘦了!”

陆宸笑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瞧着廷哥儿这次出门历练得越发沉稳了,这便好,总算没有辜负你祖父对你的一片苦心。”

他也想念儿子,却不能像纪氏那样上去又搂又抱的。陆清娴姐妹两个也上前和陆文廷相见,陆清岚冲着哥哥好一通挤眉弄眼,见陆文廷微微颔首点头,就知道他把事情办妥了,这才放下心来。

众人喧闹了一番,众星拱月般簇拥着陆文廷去了正房大厅。

一家子围坐在一起,陆文廷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给娘还有姐姐妹妹们的礼物都在后头呢。我在贺州买了不少土仪特产,装了整整两马车,都在后头让管事看押着,过一两日才能回来。”

纪氏听说儿子出门还给自己买了礼物,十分高兴。陆宸却道:“你怎地不和管事们一道回来,只带了几个伴读小厮就回来了,万一发路上出了什么事可怎么是好?”

陆文廷道:“我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从颍川赶回来的,府里的管事们骑术不成,自然是跟不上我的。”

纪氏听了“昼夜兼程”几个字,又见他一身都是灰土,连头发都乱糟糟的,显然根本没有时间打理,不由十分心疼,埋怨道:“你这孩子,怎地如此不知爱惜身子骨儿,你也太不懂事了。”

陆文廷神色肃然,沉声道:“我去了一趟颍川,发现了一些事情,牵涉到姐姐的婚事,自然不敢怠慢。”

陆宸和纪氏都是一愣,陆宸问道:“你刚说什么,你去了颍川?”

陆文廷出去的时候,借口是去贺州。因此他道:“颍川与贺州接壤,我便趁机去了一趟,结果让我发现了武进伯府不少的秘密。武进伯府一家子都是伪君子,姐姐万万不可嫁入这样的人家。”

纪氏吓了一跳:“廷哥儿,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陆清娴见他们说了没几句,就扯到了自己的婚事上头,本想回避,可是听到这里到底忍不住好奇心,没有起身。

陆清岚适时道:“哥哥快说,到底发现了什么?”

陆文廷道:“颍川乃是武进伯府的老家,武进伯府在京中循规蹈矩,乐善好施,可是朱家在颍川却是一手遮天,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对整个颍川县的百姓敲骨吸髓,令人发指。”

陆宸吓了一跳:“真有此事?”京城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

陆文廷道:“我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怎么会随便诬蔑他们朱家。”他愤然起身道:“朱家在颍川一手遮天,据我调查所知,颍川县如今的土地,十成之中有七成已落入了朱家的手里。且朱家人对佃户们十分苛刻,收租极重,佃户们辛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八成进了朱家人的口袋,很多佃户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

纪氏道:“这怎么可能?难道朱家的佃户们不知道让当地的官府给他们做主吗?”朝廷为了维持地方安定,命令地主必须优容佃户,对于收租的比例有一个粗略的规定,若是地主收得太狠,佃户有权力上告县衙,衙门也必须受理为佃户撑腰。

陆文廷道:“颍川县乃是武进伯府的老家,经过数代经营,早已买通了县令,甚或县令就是和他们朱家有亲戚关系之人所任,他们相互勾结,佃户们就算是去县衙鸣冤又有什么用呢,县令老爷是不会给他们做主的,甚至还有可能被县令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关进大牢去。”

纪氏是个心肠颇软的人:“这也太无法无天了。”

陆文廷道:“这还只是冰山的一角呢。朱家不但控制了颍川绝大部分的良田,甚至还垄断了颍川绝大多数赚钱的行业。他们在颍川县城开设赌场、妓院,逼良为娼,将大量好人家的女子卖入妓院,若有不从者,便动用私刑,将好几个女孩子活活打死。据我的调查,朱家人手里至少有几十条人命官司,只是天高皇帝远,也没人好好查一查这些案子。在颍川,老百姓提起朱家,无不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皮寝其骨!”

陆宸豁地站了起来:“你说得可是真的?”

陆文廷正色道:“儿子也知此事事关重大,不敢掉以轻心,所有情报都是经过再三确认的,不敢有半字虚言。”

纪氏是相信儿子的,对丈夫道:“廷哥儿虽然性子有些佻脱,可是大事上是从来不马虎的,他的话我信。”她看了一眼陆宸,神色凝重道:“老爷,你说这些事情,武进伯朱荣他到底知道不知道?”

还没等陆宸说话,陆文廷已抢着道:“朱家人若不是有朱荣在背后撑腰,在地方上又岂敢如此肆无忌惮?那朱荣不过是个区区的伯爵,家中却是金山银海,若不是靠着颍川源源不断地输血,他哪里能过得如此富贵潇洒?”

陆宸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说得十分有道理。“按照廷哥儿所说,朱家人在颍川能够一手遮天,垄断了颍川绝大多数赚钱的行业,必定经营多年,朱荣就算是一时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永远也不知道。”

纪氏颤声道:“那为何颍川的事,整个京师竟然没有一丁点儿风声传来?”

陆文廷道:“儿子听说,朱家人在颍川专门养了一拨人,但凡是有人要上府城省城甚至是京城告状的,都被他们软硬兼施地截下了,朱家之所以在京中一向口碑良好,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了。”

陆清岚一拍桌子:“亏得朱荣那个老贼在京中一众勋贵面前表现出一副刚直不阿,颇有气节的样子,竟然是个大大的伪君子。这件事肯定就是这个老贼一手指使的,不肯叫颍川县的百姓进京告御状,就是为了维护他伪君子的面目。老子如此,那朱昊也好不到哪里去,姐姐决不能嫁给这样的人!”

陆文廷道:“宝儿说得有道理。”

“爹爹!娘亲!”陆清娴听到这里猛地站了起来。

纪氏和陆宸对视了一眼,都对陆家生出了敬而远之的想法。纪氏上前抓住陆清娴的手道:“娴儿放心,你若是不愿意,娘就把这门婚事给……”刚想说把这门婚事给推了,猛地想起自己已经叫宋嬷嬷把陆清娴的庚帖给送过去了。

不由着急起来:“不好,我已经让宋嬷嬷把娴姐儿的庚帖送过去了。这可如何是好?”以朱家之前对这桩婚事表现出来的热切,拿到了陆清娴的庚帖,必然不肯轻易再送回来,到时候就算逼着他们交回庚帖,怕陆清娴的名声也要毁了。

陆清娴的脸刷地一下白了。

陆宸自也知道此事,急忙起身道:“我这就叫人去追回宋嬷嬷。”

陆文廷脸色古怪地看了一眼陆清岚,起身拦住了陆宸:“爹,娘!你们不必着急,宋嬷嬷并没有将庚帖送过去,我在半路上拦住了她。”

纪氏一听高兴起来,“真的?”

陆文廷道:“我还能骗娘不成!”

纪氏双手合什,连连道:“真是菩萨保佑。”纪氏还是有些不放心,命人叫了宋嬷嬷进来,让宋嬷嬷把陆清娴的庚帖还回来。

宋嬷嬷一头雾水地被陆文廷给带回府里来,她想申诉,可是却连陆文廷的面都见不着,正莫名其妙呢,听说太太要见她,正怕自己办砸了差事太太发作自己,见太太也不问自己办好了差事没有,只叫自己交回三姑娘的庚帖,太太十分高兴地叫自己下去了,见太太高兴,宋嬷嬷也就放心了。

自始至终她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旁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六姑娘陆清岚。

纪氏拿回了庚帖,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对陆宸道:“这门亲事我看是不成了。哎,真是好事多磨,除了那个武进伯世子朱昊,我真不知还有哪个后生能配得上咱们娴姐儿。”

陆宸也是这个想法:“娴姐儿的亲事……”一看三个儿女全在呢,陆清娴进退不得十分尴尬,另外两个,却是一脸八卦万分感兴趣的样子。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个孩子都是那种不把礼教放在心上的,还真是叫人头痛。

他对孩子们向来严厉不起来,就咳嗽了一声道:“我和你们娘亲有事商量,你们先回房去吧。”又对陆文廷道:“你先回去洗个澡,收拾一番,呆会给我去拜见老太爷。”

三个孩子不敢违背父亲的命令,纷纷起身告辞。陆清岚跟着哥哥姐姐出了门,陆文廷就给她打眼色,陆清岚却道:“你等等,我先和姐姐说两句,再和你说。”就追了上去。

陆清岚拉着姐姐的手道:“姐姐,想促成一门亲事千难万难,想破坏一门亲事却容易的很。既然爹娘认清了朱家人的真面目,就一定能让姐姐顺意的。”

陆清娴听了妹妹的话果然松了一口气,随即她反应了过来:“什么叫让我顺意?”

陆清岚嘿嘿一笑:“我明明看见,姐姐听说不用再嫁给那个朱昊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姐姐定是觉得朱昊还是不如海表哥知根知底是不是?”

陆清娴刚才确实像是妹妹说的那样,听说不用嫁给朱昊心情大好,大为放松。可是听见妹妹这般揶揄她,她不由恼羞成怒,“坏宝儿,你又来胡说八道,今天我一定要代替爹娘好好教训你!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调、戏你姐姐!”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本田也是码字度过,嘤嘤求摸~

第68章 议亲第32章 心机祝福第292章 产子(下)第255章 故人第127章 中计第268章 侍疾第335章 将计就计第231章 幸福第240章 下手第246章 闹腾第212章 聘礼第250章 必杀第234章 燕王府第159章 心痒第179章 追踪第283章 密道第266章 事发第288章 裁夺第167章 求情第29章 打脸第203章 圣旨第109章 牙坑第308章 临行第303章 皇孙第267章 收拾第137章 砚台第153章 考验第161章 出行第285章 试探第282章 侵扰第256章 钉子第53章 贺寿第153章 考验第130章 郡主第124章 结亲第328章 太子第184章 喂食第101章 等待宴会第219章 太后第270章 欣喜第253章 支持第147章 心有灵犀第62章 底细第306章 磨炼第344章 伪装第281章 对策第329章 迁就第86章 添堵第207章 等待第109章 牙坑第296章 洗三第89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侧妃第217章 洞房下第198章 出面提亲第51章 情思萌动第307章 离别第176章 转危为安第143章 比艺第25章 搅和第214章 发嫁第324章 共生第315章 要粮第307章 离别第275章 伎俩第309章 钦差第127章 中计第87章 出嫁第142章 月事第94章 偶遇第130章 郡主第81章 表姐上药第202章 赐婚第254章 眼高入宫第266章 事发第137章 砚台第177章 患难第299章 孩子第341章 再孕第37章 蓄谋第197章 生产第328章 太子第306章 磨炼第126章 挑拨第68章 议亲祝福第182章 惊险第291章 产子(中)第196章 地道第158章 解决第212章 聘礼第103章 孕事第278章 胜利重生第208章 揭开第62章 底细
第68章 议亲第32章 心机祝福第292章 产子(下)第255章 故人第127章 中计第268章 侍疾第335章 将计就计第231章 幸福第240章 下手第246章 闹腾第212章 聘礼第250章 必杀第234章 燕王府第159章 心痒第179章 追踪第283章 密道第266章 事发第288章 裁夺第167章 求情第29章 打脸第203章 圣旨第109章 牙坑第308章 临行第303章 皇孙第267章 收拾第137章 砚台第153章 考验第161章 出行第285章 试探第282章 侵扰第256章 钉子第53章 贺寿第153章 考验第130章 郡主第124章 结亲第328章 太子第184章 喂食第101章 等待宴会第219章 太后第270章 欣喜第253章 支持第147章 心有灵犀第62章 底细第306章 磨炼第344章 伪装第281章 对策第329章 迁就第86章 添堵第207章 等待第109章 牙坑第296章 洗三第89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侧妃第217章 洞房下第198章 出面提亲第51章 情思萌动第307章 离别第176章 转危为安第143章 比艺第25章 搅和第214章 发嫁第324章 共生第315章 要粮第307章 离别第275章 伎俩第309章 钦差第127章 中计第87章 出嫁第142章 月事第94章 偶遇第130章 郡主第81章 表姐上药第202章 赐婚第254章 眼高入宫第266章 事发第137章 砚台第177章 患难第299章 孩子第341章 再孕第37章 蓄谋第197章 生产第328章 太子第306章 磨炼第126章 挑拨第68章 议亲祝福第182章 惊险第291章 产子(中)第196章 地道第158章 解决第212章 聘礼第103章 孕事第278章 胜利重生第208章 揭开第62章 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