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间接影响

在这样的前提下,枢密院负责铁器这一块的同签书带着好容易拿到的检测结果进入到大殿的时候,受到了数十个人的眼光。

枢密院同签书,在枢密院之中,属于是中高层的官员,他不比枢密使和枢密副使,那是真正的参知政事,可是除了少数参知政事,大部分枢密使枢密副使,都需要兼任其他职务,比如说韩琦,比如说曹刿,他们都是在外任职,枢密副使不过是一个头衔而已。

只有真正的枢密院的诸多官员,才会处理枢密院的日常事务,同签书这个一般人听起来陌生的名字,在枢密院的序列很高,就算放在朝堂之上,也算是正三品的高官。

上朝很多次,甚至也因为汇报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可是这么灼灼的眼光,还是第一次,并且这些人的级别还很高。

因为铁料事情的发酵,目前在东京的所有的枢密使,枢密副使,全部都到达了枢密院,就连已经准备告老还乡,年龄在75岁高龄的都来了,可见其中的热闹。

除了枢密院的之外,包括了三司使叶清臣,两个偶然进来参知政事,他们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过来,可是他们的到来,给贾朝昌的心中,又压下了一个巨石,一个简单,本应该由枢密院内部处理的交易,居然成为了朝堂上的大事。

可以说,整个朝堂上面,东府首脑全在,甚至西府还有两个,外加一个三司使,除了章得象没来的,都够开一个中枢会议了。

心略微有些乱,却还是稳定心神,这个时候出问题,那就是印象分的大减了,这些人是现在的宰抚,将来说不定就有一个成为首辅。

三品,在目前朝堂之上,已经算是很高的官职了,可是谁不想再进一步的,三品再进一步,肯定要进入中枢,成为参知政事,那么眼前的这批人就很重要。

实际上,他猜得非常对,朝堂上面坐着,除了贾朝昌这么一个西府首脑之外,还坐着最少四个未来的西府首脑,还包括了两个首辅,可以说,未来15年的朝堂,就是这在座的在掌控。

努力保持着平衡,把这么一个万众瞩目的报告,送到了贾朝昌的案头,放下之后,他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躬身退下。

所有人都盯着这一份文书,当贾朝昌把这个文件拿到手的时候,他的心反倒是放下了,局势已经不受到他的控制了,那么再纠结于12万贯,就没有意义了。

贾朝昌从来都是一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在是不可为的时候,是不能在抓着的,既然已经放下了,心态也就平静了,看这个文件,就没有之前的那种愤怒和忐忑,取而代之的是好奇,这么一个铁料的更换,到底会达到什么效果。

作为枢密使,贾朝昌有资格第一个看这个文书,所有人,包括三司使叶清臣,也必须在贾朝昌看完之后,才能够过来看。

枢密院之中,检测文书成为了重点,在枢密院外,因为这件事情所引起的波动,远没有平静。

这件事情引起的巨大波动,吸引了整个朝堂上三分之二的参知政事,这么大的事情,仁宗当然知道,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仁宗也别想坐稳这个皇位了。

仁宗的注意力跟叶清臣不一样,虽然听说这个减少几百万,却没有太在意,不是说仁宗不在意这么几百万贯,别说几百万,几十万贯,就足以让仁宗动容了。

北宋的在诸多皇帝之中,也只有仁宗比较的悲催,仁宗执政时间,是北宋第一。

无论是执政的能力,还是宰抚的能力,仁宗朝都超越其他北宋阶段,可是钱却越用越少,赤字越来越大。

一方面,仁宗朝是北宋战争较多的,西北边患,牵制了大笔资金,同时从仁宗开始,自然灾害开始变大,只是开封城就遇到过几次水灾,水旱灾害和蝗灾,更是比比皆是。

也亏得的仁宗的能力出众,加上一批宰抚的辅佐,虽然有波折,却没有太大的事情,平稳的度过了,却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基础,北宋也就是从这里衰弱。

仁宗并不奢侈,连皇室的供应都很难保证,就算是他日常用度,也省了再省,有时候一点点的资金,都补贴到朝政上面,别说上百万,几十万,就算是一两万贯,他都看在眼里。

之所以没有在意,类似不靠谱的事情,每年都会出现几次,一些普通官员,或者干脆就是小地主,为了哗众取宠,吸引仁宗的注意,往往接着这个称谓进身之阶,刚开始的时候,仁宗还关注一二,可是慢慢的,伴随着事情的太多,太过离谱,他就不再关心了。

特别是听说叶清臣也去了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不在意了,叶清臣都去了,跟他关注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话,那么叶清臣关注了,也就能够完成这一件事情,三司获利就是整个朝堂获利,如果这件事情是假的,那么的,叶清臣去也足以处理了得。

仁宗更头疼的,实际上是现在越来越眼中的西北问题,在庆历和谈即将签署的档口,经过了3年左右的和谈,双方就具体的条款,进行了一番完善和细致的约定,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了,中间的众多波折,总算是解决了,可是北宋的支出加大了不少。

如果只是这个,还可以接受,叶清臣的能力,加上各方面节约一点,勉强支付还是可以,整个朝堂上,都以为,只要合约签订,最少说,短时间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变故又生。

在这个档口,有了一个波折,陕西那边,又出现了灾害。

单纯灾害,这没问题,北宋从仁宗勤政开始,那一年不出现点大小灾害,近些年有些越演越烈,可是北宋成熟的防灾减灾的策略的,还是让这些灾害都平稳的过度了。

这一次不一样,是在陕西,陕西已经不是曾经开汉和开唐的膏腴之地了,上千年的耕种,再加上气候的变迁,让陕西已经无法承载那么多的人口,茫茫的黄土高原和各种灾害,让本就勤苦关中,更加的辛苦。

在西夏立国之后,更是成为了前线,韩琦这一次去的陕西四路总管,还有之前夏竦所担任的职务,一个重点的作用,就是防着西夏。 Www★ttka n★℃O

在这个核心区域出现问题,那不是要命的么?西夏是何等的敏感,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立刻狮子大开口。

过去的3年之中,这个合约一直都没有签订下来,就是因为西夏的反复,似乎把握住了北宋的命脉,屡屡拿着这个条件,对北宋要挟。

之前就这让中枢不厌其烦的,现在,有了这个真正的漏洞,还不抓着死磕。

这个贪婪而没有任何遵守约定能力的国家,很多次,仁宗都认为,是不是跟他和谈,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说不定,在拿到和谈的实惠之后,稍微消停几天,说不定就又上来了,这并不是不可能的,跟宋国,跟辽国,西夏曾经签署过的东西,可是没有几个坚持几年的,几乎都被他们推翻了。

可是又不得不谈,北宋已经支撑不住这样三年两头的用兵,以和谈为主,军事压制为辅,这也是之前对于辽国的做法。

那么陕西必须要去一个人,之前仁宗还头疼,要如何挑选陕西的人选,夏竦是一个最好的人选,可是从几次失败和变故之后,夏竦的名声坏掉了,就算是仁宗的坚持,也不能强行推动他过去。

在这个节骨眼上,韩琦出现了,韩琦非常的懂事,在保州兵变立下大功之后,没有要求回中枢,而是转而要求去的陕西。

对于韩琦的能力,仁宗是非常认可的,也认为,目前的状况之下,韩琦是最适合的。

本来范仲淹的变法,走向了不可控制的边缘之后,对于范仲淹,仁宗好处理,直接下放就可以了,可是其他的追随者,就不好处理了。

北宋仁宗年间,是北宋最为辉煌,也是文坛鼎盛的时代,不但诞生了很多宋词人才,也诞生了出色的宰抚。

在这个时代的,有无数的宰抚,可是不得不说,现在,当一些老的老,退的退了之后,剩下的有能力的,居然全部都集中在范仲淹的身边。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吧,现在到底首府是章得象的,枢密使是贾朝昌,这两个也算是水准之上,可是作为政府的主导者来说,他在仁宗的众多宰抚之中,真的算是不起眼的,比不上之前的吕夷简之类的,更比不上之后的庞籍等人。

等几年吧,仁宗叹息一声,现在章得象和贾朝昌还用着顺手的,后备力量还没有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消弭范仲淹的影响,这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或许,答应西夏人的无力要求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赵信用这种方法,不但介入了枢密院的铁料供应,还间接的介入到了朝政,庆历和谈开始的向另外一个方面的变化,短时间,完成了签订,而整个北宋,这个时代,最强硬的一个宰抚,来到了陕西,历史上他只是短暂的在京西路之后,就转向了河北,这一世,注定要不同了。

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六十一章 烟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十六章 盘点收获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六百零四章 火枪和长弓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场建设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风来临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维误区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认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测第二十四章 文庙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二百二十六章 纸甲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六百二十章 各种船型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练兵之法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汇报和抵达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试飞第五十五章 试探进攻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进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军事思想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树炮逞凶第三百二十章 建设费用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长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习开始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韦家的选择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试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验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乡情怯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后谈资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御要求第六百五十三章 种家少将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谋算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节新气第四十六章 羌族游骑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七百九十八章 签订合约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开发报告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杂号将军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问题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觐见第六百九十六章 庆历七年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满朝皆敌第一百五十四章 无奈的刺客第五百七十章 一击而溃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机暗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御和奏折第五百三十四章 风帆战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验数据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机物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章 辞官去向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丢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频发第四十八章 速度对力量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态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么?第五百零四章 疯狂交易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
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六十一章 烟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十六章 盘点收获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六百零四章 火枪和长弓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场建设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风来临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维误区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认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测第二十四章 文庙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二百二十六章 纸甲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六百二十章 各种船型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练兵之法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汇报和抵达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试飞第五十五章 试探进攻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进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军事思想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树炮逞凶第三百二十章 建设费用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长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习开始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韦家的选择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试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验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乡情怯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后谈资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御要求第六百五十三章 种家少将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谋算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节新气第四十六章 羌族游骑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七百九十八章 签订合约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开发报告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杂号将军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问题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觐见第六百九十六章 庆历七年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满朝皆敌第一百五十四章 无奈的刺客第五百七十章 一击而溃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机暗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御和奏折第五百三十四章 风帆战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验数据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机物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章 辞官去向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丢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频发第四十八章 速度对力量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态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么?第五百零四章 疯狂交易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