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秘书风波

二长假结束,初八上班!后,曾思涛并没有发表什么骡召诽语,只是频繁的召见市里的干部谈话,或者是到市里的一些主要部门搞调研,但是这些谈话张江林都没有参与,谈了什么他不清楚,甚至很多时候,和什么人谈话他也不清楚。

这让张江林感到非常烦恼,他心里也知道,曾削已是觉察到了什么。才会如此对待自己,让自己天天在办公室守电话。

一想起这事,张江林就感到烦闷异常,曾思涛初五到初七放他的假,他在老婆的催促下去给市委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金伟林拜年,从内心讲,张江林不想去,不是说他对张江林不感激,毕竟他能调到市委,金书记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没有金书记,他也不能当上曾书记的秘书。但是他也清楚,金书记和市长石东升关系走得比较近,他这个时候给金书记拜年,不合适。

但是最后还是拗不过他老婆,初七的晚上去了金书记家一趟,对于他的到来,金书记显得很热情,这让他多少有点受宠若惊,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让他感到不安了,金书记就旁敲侧击的问过他一些东西,比如曾思涛在春节期间见过那些人,那些人去拜访过曾书记,还有曾书记初五到初七去了那里。

而春节上班之后,金书记总是在曾书记不在的时候给他打电话。电话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脱离工作,而“漫不经心”地向非工作领域延伸。其实他跟着曾书记才多久的时间,金书记想了解的东西他哪里会知道?

张江林在市委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非常清楚的意识到金书记问这些的意图是什么,知道金书记问这些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知道,作为书记的秘书。他不应该和其他市委领导发生除工作需要以外的频繁往来和过于紧密的接触。这是高等级政治生活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工作纪律。金书记的要求,他不敢拒绝,他也不敢得罪金剁已,此时,他觉得自己就像在走钢丝、在玩火一般。这样的事情让张江林感到如芒在背,一旦被曾书记觉察到,那么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张江林的预感确实不错,曾思涛才刚到晋州不久,在用秘书上,曾思涛很审慎,他也不是很相信办公厅给他安排的秘书,曾思涛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许多事,他都自己做。

曾思涛虽然很多事情不会让张江林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对这个秘书也不算完全排除,也就是通常说的有保留的使用,但是一件事情,改变了曾思涛的这个想法小曾思涛无意中发现张江林有些问题。

正月十五的晋州元宵晚会在晋州秀美的国家级景云山风景区举行,这是石东升的意思,其目的不外就是进一步宣传景云山风景区,曾思涛对于这个也没有太大的异议。

元宵晚会,是曾思涛到晋州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的在公众面前公开亮相,由于景云山距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晚会结束的时间又比较晚,所以晚会结束后,就在风景区的广电宾馆住宿,高级别墅仅仅只有三幢,曾思涛和市长石东升还有分管宣传的副书记金伟林各住一幢,其工作人员,便住在楼下。也不知怎么回事,曾思涛失眠了。因为睡不着,干脆从床上起来,到阳台上。岂知刚刚进入阳台,便看到旁边那幢别墅的门开了,张江林竟然从金伟林住的别墅里出来,这让曾思涛心里微微一愣。

曾思涛本能的觉得张江林有些问题。之后,曾思涛又暗暗的查了一下他办公室和金伟林的办公室通话情况,发现张江林和金伟林办公室经常保持联系。

这让曾思涛非常警惕,他曾思涛到晋州才几天,还没有任何动作,有人竟然就把手伸到他身边来了。看来很多人对于他的到来还是多少有些不安。这些人急于想摸到他的底牌,其目的不外这么几个:一是想探探他的态度,看是否可以合作;二是如果不合作,对方也好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三是晋州一向都是党政一把手为争夺对市里发展的主导权而争斗不已,或许有人是想了解他的动向,好确立自己的立场。不管是处于何种目的,曾思涛都不会等闲视之。

因为晋州是确确实实的是非之地。

蒋怡贵在晋州被搞得灰头土脸的,灰溜溜的离开晋州,这背后固然有省里的劳利学等人的支持,但是这其中冲锋陷阵的角色一定是晋州的这些人吧。对于这些人的实力,曾思涛现在说不上很了解,但是也还是略知一二。

金伟林虽然是市委的人,但是和市长石东升走得很近。

对于石东升,曾思涛之前就知道,石东升是典型的明星官员,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极高,石东升担任晋州市长四年,提出不少新思维、新口号,但真正落实的却极少。在其主政期间,晋州实际上是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石东升上任后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但是晋州进行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不成功的。

在产业非级不成一,石东升也把目光放在了主地上。试图通讨士地财政心出四境发达地区政府财政的基本格局是: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城市扩张主要依托于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发达地区的政府财政就是“土地财政

作为全国率先进行土地有偿出让的城市之一,晋州的土地出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不成功之后,石东升便在土地上下足了功夫,晋州的房地产成为全国炒作最火爆的城市,在发展的思路上也是和楚汉刘唯一在位时如出一辙,那就是经营城市,但是由于晋州经济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加上有擅长作秀,其反响比刘唯一大得多。

石东升是官场的人精,做人做官均有一套,年仅三十多岁就官至副厅级,在外人看来也是不同寻常,更不寻常的是短短十余年,做到市长的位置,这又让官场中人大吃一惊。

特别是晋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收入丰厚,市长因此掌握的行政资源极其庞大,牵涉的利益极其复杂。市长一职向来是官员虎视眈耽的对象,如在高层没人支持,以石东升这个无名之辈,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置的。

石东升之所以能够提拔得这么快,能够坐上晋州市长的位置,这和他认识某中央高层,受到赏识之后平步青云分不开,还有一条就是紧跟某位前任晋州市委书记,驶上官场的快车道。

并且在蒋怡贵调往楚汉时,中央最初的打算是让石东升接任。让其主持工作几个月看看情况的,这说明石东升后面的人依然是很有实力的。但是石东升最终并没有如愿,除了盛怀德不赞同之外,主要的原因是老百姓告状太多,曾思涛就听说,自从透出一点石东升将要主持晋州的工作之后,结果晋州的有识之士告状信像雪片般飞往京城。其告状的重点也在于土地财政政策,而这也是原晋州市委书记蒋怡贵即使调走,石东升未能升任晋州市委书记的原因之一。

所以中央最终决定由他曾思涛前往再州主持大局。

而摆在曾思涛面前的问题,依然是如何在发展中突围,实际上曾思涛的思路和石东升基本上是不同的,曾思涛并不赞成过度的土地财政政策,实际上,这几年晋州疯狂的卖地,晋州能够出让的土地已经不是太多,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最多几年的时间,晋州就会到无地可卖的地步,到那时候,晋州,该往何处去?

而且高价出让土地,也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之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受到老百姓的唾骂。

不能大规模卖地,又需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那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扩大税源。

曾思涛实际上在这些年当中。一直在总结着一些事情,也有了一些雏形,实际上他在和李成全谈话中提到的“以发展为基础,以民为本,加强廉政建设”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多年来总结的一个今后想要实施的思路。这个思路,他本来想在楚汉实施,但是还没有来得及,现在他也想在晋州实施。

但是曾思涛也很清楚,他的这个思路和石东升的“以土地为纲”的思路肯定是不同的方向。当然曾思涛肯定也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和石东升谈谈关于晋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曾思涛必须得做好石东升不认同的打算”“道不同不相与谋。”在他在晋州还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如果提前暴露自己的底牌,肯定会给别人可乘之机,搞不好最后的结果就是胎死腹中,自己的这些想法仅仅就是想法”

所以在时机没成熟之前,曾思涛肯定会将这样的想法深深的隐藏着。路得一步一步的走,饭得一口一口,眼下他更重要的事情是先在晋州立是

他现在初到晋州,本来就是孤家寡人,想要打开局面,一是要熟悉晋州的情况,了解晋州的政坛生态,其二也要让晋州的广大干部熟悉他,了解他,靠拢他。

这要迈出的第一步很重要,特别是他现在在晋州的力量处于很薄弱的时候,什么人有意向靠近自己,这些都很敏感,曾思涛不想过早的让这些暴露在其他人面前。

但是作为秘书,即使是不让他参与一些机密的事情,但是由于经常在身边,也会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一些东西。这个秘书,他是绝对不能再用了,他必须自己找一个秘书,至少也需要安排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这样的事,他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人。也一定不能留在身边。

经过这件事之后,在曾思涛看来,办公厅的秘书恐怕都和市里的一些领导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基本上是排除在外了。秘书又是一个重要却级别很低的职位,找一个合适的人,就成了他的一大难题,曾思涛想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还是找找王玉生的朋友张一帆,希望张一帆帮自己推荐一个。

曾思涛没有让张一帆到自己的住处,而是自己主动去拜访,毕竟胁咒扣王玉生是莫详!交。叉是政坛之外的人,礼贤下丁世尔,必要的。

张一帆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将自己山只的所有人全都想了一遍,有一个人,我觉得可能合适。”

听了这话,曾思涛便冉:“是吗?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一帆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人吧,要功夫,能力都不错,但是个性比较强,智商太高,反应快同时又有些锋芒毕露,从这方面讲。他还真不适合当秘书。”

曾思涛点点头,秘书,实际上是领导的影子,很多事情都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智商要高,但是情商更要高才行,特别是锋芒毕露这更是大忌,锋芒毕露其实有时候也等于是飞扬跋扈,很多领导就是栽在这样的秘书身上的。

曾思涛到也没有讳言,说:“不错,这样的人,确实不适合当秘书。这样的人干劲足,冲劲强,可以放在一些比较考验能力又能干实事的地方去做事,那才是发挥所长。”

不过,震一方一听这话小立即又变了:“我听玉生说起过你,他是不适合当普通人的秘书,但我觉得,当你的秘书,他是再适合不过。

曾思涛奇怪了,问:“张教授,既然他的性格不适合当秘书,为什么又适合当我的秘书?”

张一帆说:“从刚才的谈话来看,你有包容性,不仅能欣赏别人的优点,也包容别人的缺点。我说的这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领导往往缺乏这种包容性。另一方面,你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循规蹈矩的秘书,如果需要这样一个人,在办公厅。在政府部门,可以找到很多。为什么你想到外面找?当年玉生把才二十多岁的你选为他的秘书,可能你也是受到玉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想找一个与众不同的秘书。”

曾思涛笑了一笑,他想的可没有那么复杂,他到外面找秘书,不过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张一帆见曾思涛笑了笑没说话就自顾自的说道:“这个人是我学生,现在在省里的一家报纸当记者”

曾思涛本来是对张一帆的人选有点失去兴趣了,但是被张一帆这一句话记者勾起了兴趣。

记者,消息灵通人士,首先肯定对晋州的方方面面都比较了解,而他也需要对晋州做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倒是不谋而合”

当然,曾思涛不可能听信张一帆的一面之词,他又通过各种渠道悄然的对张一帆推荐的这个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调阅了很多与之有关的资料,最后决定用这个人试一试,”

曾思涛对秘书张江林进行冷处理,作为“大秘书”的姜玉奎很快也觉察到了。

这天到晋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回来,姜玉望照料一个机会,探了探他的口风。

曾思涛实际上也是等着姜玉奎主动提及这事,毕竟姜玉垒主动提这事比他主动提这事要显得合适很多。

“玉望,这件事我也正好想和你交流一下小张”我看还是到下面去锻炼锻炼一下比较好,做文秘有些屈才了。”姜玉奎微微愣了一下,做文秘屈才?这是反话吧,张江林在曾思涛身边工作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曾思涛就要换人,显然张江林是犯了什么大忌了。让曾书记感到非常不合适

张江林调进市委秘书处,当初还是他起的主要作用,把张江林推荐给曾思涛,姜玉望也是考虑到张江林背景比较单纯,没想到这个张江林这么快就出了砒漏,姜玉奎心里对张江林是很不满意的”

只是姜玉望不清楚,他开口要的人,可人家却是把功劳记在了金伟林身上了。

见曾思涛如此说,姜玉望点点头说:“我要向书记检讨,我没把好关”

曾思涛微微一笑说道:“秘书长,你多虑了,这和你没关系。用什么样的秘书,这纯粹是我个人爱好而已。”

姜玉望见曾思涛并没有生气的意思,试探着问道:“我再替你物色一个?”

曾思涛笑了笑说:“不用了,我已经物色到了一个,新风日报的记者林峰其。有关手续,你直接办就行了。”

姜玉垒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毕竟,市委办公厅是他的一亩三分地,新书记竟然撇开他,自己物色了秘书,这岂不是对他最大的不信任?

姜玉奎的反应曾思涛看在眼里的,他也不想再这个时候姜玉望有什么其他想法,笑着说道:“秘书长,这人来了还得辛苦你多带带,我才来什么都不熟悉,市委大大小小的事情,你也得多辛苦一下。”

姜玉望一听曾思涛这话才松了一口气。点点头说道:“那好。我按程序办理,先借调,试用几个月。如果行,再办手续。”

“只不过是调一个秘书,哪里需要这么复杂?这个林峰其本身有职称,相当于科级干部,你们直接调好了,一步到位有点难度,就过度一下吧,如果干得好,再考虑解决职务问题”小张的工作,就拜托你和他谈谈吧。”

第37章 丈二和尚第73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64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105章 莫须有什么时候都有第89章 “重磅炸弹”第83章 把控大局第75章 突如其来第41章 春的讯息第4章 挤兑第67章 摸了两把第90章 资金翻番第48章 小别胜新婚第11章 “蛇头”第93章 调查第24章 绝地反击(二)第65章 离去前的布局第29章 两难第40章 撕裂口子第62章 分析、交代第23章 建言献策(二)第40章 为人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第34章 姜是老的辣第74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9章 新年伊始第四卷吴嘉风云第一百一十六处长的章 安处长的吴嘉之行第8章 高校结盟第93章 调查第98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24章 决定第4章 起手第103章 女领导就是比她专业第25章 亡命惊魂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8章 高校结盟第116章 缠绵第36章 首长召见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48章 变化第32章 筹划第77章 “团结的会议”第38章 我要和你谈心第25章 婚姻大事(二)第52章 给市长出的难题第35章 锦绣文章第24章 决定第35章 锦绣文章第65章 与市长再次冲突第83章 即将离去第四十一章第12章 调查组第10章 虚惊一场第98章 浦江调研第13章 调查组(二)第4章 收水费的第109章 梅花香自苦熬来第55章 余波起第71章 ”太极拳“第61章 齐上阵第38章 不见硝烟的战争(二)第66章 吴大华的失落第35章 省委书记着急第五章第17章 不怕难为情第50章 竟然是他第39章 攻与守(四)第91章 要挟厅长第46章 索碱厂第72章 听其言,观其行第一百零二章第96章 悠闲的日子到头了第90章 剥茧抽丝第21章 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50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13章 视察工厂第1章 走马上任第52章 契机(二)第25章 婚姻大事(二)第六十四章第28章 红梅花儿开第12章 调查组第86章 嚣张的家伙第2章 出大丑了第92章 周欣敏的世界末日第3章 归心第40章 股票认购证第6章 坏人?第68章 出手(二)第37章 名声鹊起第34章 大漏子第41章 到位第94章 火坑第42章 大规模治理第1章 当靶子第10章 冲突第23章 高难度第4章 收水费的第55章 传言第76章 地改市第26章 选择坚强
第37章 丈二和尚第73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64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105章 莫须有什么时候都有第89章 “重磅炸弹”第83章 把控大局第75章 突如其来第41章 春的讯息第4章 挤兑第67章 摸了两把第90章 资金翻番第48章 小别胜新婚第11章 “蛇头”第93章 调查第24章 绝地反击(二)第65章 离去前的布局第29章 两难第40章 撕裂口子第62章 分析、交代第23章 建言献策(二)第40章 为人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第34章 姜是老的辣第74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9章 新年伊始第四卷吴嘉风云第一百一十六处长的章 安处长的吴嘉之行第8章 高校结盟第93章 调查第98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24章 决定第4章 起手第103章 女领导就是比她专业第25章 亡命惊魂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8章 高校结盟第116章 缠绵第36章 首长召见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48章 变化第32章 筹划第77章 “团结的会议”第38章 我要和你谈心第25章 婚姻大事(二)第52章 给市长出的难题第35章 锦绣文章第24章 决定第35章 锦绣文章第65章 与市长再次冲突第83章 即将离去第四十一章第12章 调查组第10章 虚惊一场第98章 浦江调研第13章 调查组(二)第4章 收水费的第109章 梅花香自苦熬来第55章 余波起第71章 ”太极拳“第61章 齐上阵第38章 不见硝烟的战争(二)第66章 吴大华的失落第35章 省委书记着急第五章第17章 不怕难为情第50章 竟然是他第39章 攻与守(四)第91章 要挟厅长第46章 索碱厂第72章 听其言,观其行第一百零二章第96章 悠闲的日子到头了第90章 剥茧抽丝第21章 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50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13章 视察工厂第1章 走马上任第52章 契机(二)第25章 婚姻大事(二)第六十四章第28章 红梅花儿开第12章 调查组第86章 嚣张的家伙第2章 出大丑了第92章 周欣敏的世界末日第3章 归心第40章 股票认购证第6章 坏人?第68章 出手(二)第37章 名声鹊起第34章 大漏子第41章 到位第94章 火坑第42章 大规模治理第1章 当靶子第10章 冲突第23章 高难度第4章 收水费的第55章 传言第76章 地改市第26章 选择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