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加尔各答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多月,陈新元乘坐的商船终于再次看到陆地。

湛蓝色的海水逐渐变成淡绿色,站在船头,可以看到前方出现一片广阔的河流入海口,滚滚恒河水流入印度洋,挂着各种国旗的船只,从恒河入海口驶入。

“马上就要抵达加尔各答了,如果有在这里下船的,收拾一下行李。要去埃及的,也在这里换船,我们的船是要绕过好望角的。”船长通知所有乘客。

“我就是要去埃及,从埃及换船,走地中海,先去法国和普鲁士,欧洲大陆应该开通火车了吧?从巴黎坐火车到英吉利海峡,再坐船比较快。”陈新元对船长说道。

“有火车了,法国是一八三二年修建了铁路,普鲁士是一八三五年修建了铁路,连接普法的欧洲国际铁路也在这几年内完工。不过,火车还是没有船舒服,火车上的空间太小,每节车厢彼此不相连,你要坐头等车,一节车厢就是三间互不相同的房间,坐在里面,没有到站的时候连走动的地方都没有。”船长回答道。

船长知道陈新元是伟大的科学家,于是很耐心的向陈新元介绍了现在欧洲的铁路情况。

通过船长的介绍,陈新元才了解到,当年的火车还十分落后,三等车,也就是硬座车,有四对车门,每一对车门内是两排面对面的座位,人上了车之后,就面对面坐在座位上,一排四个人,四间包间之间没有隔板隔开,转过头来可以看到其他包间的乘客。

二等车,一节车厢就是三间隔开的房间,每一间房间都有左右两扇车门,到站的时候打开车门上下车。包间和包间之间彼此不相通,每一间包间内面对面坐六个人,中间有茶几,可以放东西,吃饭,泡咖啡,二等车的座位是沙发椅。

一等车,也就是卧车,也是三间隔开的房间,每间房间都有左右两扇车门,里面放着两张柔软的床铺,中间一张茶几。

当年的火车没有卫生间,哪怕是一等车也没有卫生间,内急的时候,只能等车到车站,打开门下车去解决,解决完了再上火车。

另外,当年也还没有连绵成片的铁路网,有很多地方还没有通车,乘坐火车,也只能是分段乘坐,譬如说,陈新元坐船从埃及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可以坐上火车,但是无法直接从意大利乘坐火车抵达普鲁士,也到不了法国,乘坐一段路的火车,前面就没有铁路了,必须下车换乘马车,通过一段山区,进入法国境内,在法国乘坐火车可以去普鲁士。

那个年代的火车很小,一台蒸汽机车只有几吨到十几吨重,一节车厢的重量不会比后来的小轿车重。直到1850年以后,火车的重量越来越重,逐渐出现了后来人们常见的那种样子的火车,到了那时候,开始有了餐车、一等软卧车,二等软卧车,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能够通过,人们才能从这节车厢走到另外一节车厢。

陈新元看着地图,问道:“从奥地利去普鲁士不是更近?为何还要绕到法国去?”

船长说道:“现在奥地利和普鲁士关系很差,两国为了领土,经常打仗。”

正在说话的时候,船已经进入恒河口了。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只见恒河口内交通十分繁忙,悬挂着各种国旗的商船来来往往,印度人的小船在河面上穿梭,还有吐着浓烟的蒸汽轮船在河面上航行。

船在恒河上航行一段路程之后,往右转向,驶入胡格利河。

进入胡格利河之后,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地中心,大英帝国印度总督府就设在这里,印度各邦土王,不管是印度教的,还是锡克教的,天方教的各种土王,都在加尔各答设有他们的办事处,印度各邦土王直接向印度总督纳税。

“这座城市真繁华啊,比新加坡还要繁华!”赵紫楠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她还是被加尔各答的繁荣所震惊。

陈新元只是笑了笑,英国人在印度留下了繁荣,留下了密如蛛网的铁路,但是印度独立之后,三哥在基础建设方面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用的还是英国人留下的铁路。

站在船上,望着加尔各答城,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座美丽的宫殿之城。

英国印度总督政府大厦,英国人的各种商店,英国殖民者居住的别墅洋楼,英国兵营,英国东印度公司大楼,英国人创办的大学,还有印度各土邦的办事处,各种教的神殿庙宇,都在加尔各答繁华的白人区内。

白人区内每一栋建筑都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

但是加尔各答也不是天堂,那里虽然是英国殖民者和印度富人的天堂,但那里是印度穷人的地狱。加尔各答城区的印度人区,被称为黑镇,那里是印度低等人居住的贫民窟。

陈新元向河流的另外一岸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低矮的破烂窝棚,远远看过去,和他在前世的时候去过的孟买贫民窟没有什么区别。

站在船上,看着那些贫民窟,可以想象得到是什么样子:破破烂烂的窝棚内,居住着皮肤黝黑的印度人,满街都是摆摊做小买卖的小贩,穿着的很不体面的行人,还有衣衫褴褛的乞丐。由简单的建筑物组成的破烂房屋外面,摆放着发馊的食物,旧衣服,臭皮靴,和各种破烂垃圾。黄土路面的街道上,遍地的垃圾,粪便和流淌着褐色液体的脏水。

不要说那个年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的孟买贫民窟,都不会比当年加尔各答的黑镇要好多少,除了多了个电之外,其他的和十九世纪的加尔各答贫民区没有区别。

“加尔各答,真的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啊!”陈新元感叹了一句。

船长听得懂中文,听了陈新元的话,船长哈哈大笑道:“陈先生,其实你去了伦敦以后,也会发现,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的!伦敦的贫民区,不会比这里好多少,更加严重的是,伦敦的雾霾非常严重,长期居住在伦敦工业区的人们都得了肺病。”

船在码头停靠,陈新元携新婚妻子赵紫楠下了船。

“好难受,在船上半个月了,连洗澡都不能洗,身上又痒又臭的。”赵紫楠道。

“原来的香美人,现在变成臭美人了。”陈新元笑着开了个玩笑。

码头上堆满了堆积如山的货物,中国产的陶瓷、丝绸和茶叶,东南亚产的香料、象牙、玉石,非洲产的咖啡、鳄鱼皮、象牙、钻石,美洲产的可可、雪茄、宝石,欧洲产的钢材、玻璃、水泥、纺织品、洋酒,在这里都能看到。

当然,陈新元在这里还看到了一种他最熟悉的东西:鑫源堂药品。有不少木箱上面写着鑫源堂几个字,那些都是香港鑫源堂药厂生产的药品,送到这里之后,将会远销欧洲。

只要有钱,在这里,全世界任何地方产的东西都可以买得到。

但是那些准备开往中国的商船停在岸边,往船上装的货物却只有一种:鸦片。

看到那堆积如山的鸦片,陈新元心中很不是滋味,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的鸦片船来到中国还是很老实的,走私鸦片的英国人来到中国,就像是小偷一样,他们还不知道清国的实力,不敢在中国土地上放肆。按道理,只要广东水师真的严格办事,英国人的鸦片就很难上岸。可是广东水师,他们自己就是国内的鸦片贩子!

所以,这才有了林则徐虎门禁烟,之后又有了鸦片战争。

哼哼!等老子去了普鲁士,帮德国人一下,过个几年,就有你们英国人好受的!陈新元心里暗暗道。

帮助德国人,将来让德国人收拾英国人,那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身上又痒又臭的,该找个地方洗澡换衣服。于是陈新元对赵紫楠道:“我们先找个酒店,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好啊好啊!赶快找个最好的酒店,在海上漂了半个月,难受死了。”

白人区的出租马车和新加坡一样,快捷方便。只要站在路边拦下一辆“的士”,车夫就会问去哪里。

出租马车把陈新元夫妇送到加尔各答最好的酒店,两人登记之后入住。

“那么豪华的酒店,连新加坡都没有呢。”站在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内,赵紫楠十分好奇的看着周围的布局和酒店内的设备。

酒店的大堂内铺着大红色地毯,通往二楼的楼梯上也铺着地毯,楼梯扶手上覆盖着黄铜,鲸油吊灯发出亮光的同时,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可以肯定,那是用抹香鲸的鲸油来点灯,带有一点龙涎香的味道。

推开房门,这是一间面向胡格利河的豪华套房,里面铺着大红色地毯,摆放着一张柔软的大床,房间内点着龙涎香,散发出香味。

当年没有空调和电风扇,但是这座酒店设计了良好的通风设施,还有通风管道。其实早在十六世纪,欧洲就已经有了人力通风机了,蒸汽机诞生之后,欧洲人又造出了蒸汽通风设备,通过通气管道,可以让空气在房间内形成对流,能使得位于热带地区的加尔各答豪华建筑内保持凉爽,当然窗户必须打开。

除此之外,还能雇佣印度人来摇动手摇式风扇,以起到降暑的作用。不过这个时候是冬季,这些都还用不上。

加尔各答的豪华酒店已经用上自来水了,蒸汽抽水机把水抽到屋顶的蓄水池,再通过自来水管送到每间房间,卫生间内的开关有冷热水功能。

第248章 参观造船厂第70章 南海的春节第378章 空袭(三)第236章 载垣谈判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弹第477章第272章 日本新军第499章 美日争夺夏威夷(一)第248章 参观造船厂第144章 长毛短毛第115章 洪家兄弟到来第301章 反联邦联盟第168章 黄家满门忠烈(上)第229章 进入渤海湾第441章 单雷秒杀第348章 刺杀总统(上)第443章 各国的反应第461章 英国阿富汗(二)第237章 *和潜艇第361章 装甲列车(四)第37章 赵老堂主第82章 南海保卫战(上)第185章 前往江户第427章 舰载机(一)第370章 世界格局第338章 汽油火箭弹第405章 美国农民的幸福生活第81章 荷舰来袭第188章 向日本出口武器第19章 天地会第62章 计取帕纳里克第268章 印度之战(4)第28章 擒获总兵官第156章 同盟会和封爵第295章 华工起义(2)第93章 登陆婆罗洲第419章 普军渡河第177章 首战湘军冯云山阵亡第203章 抢占湖南第115章 洪家兄弟到来第369章 普法战争的祸根第87章 定时*第231章 八里桥之战(二)第296章 华工起义(3)第170章 连续卖国第352章 惨烈巷战(二)第445章 装甲车(二)第167章 漳州土豪劣绅第291章 美国拜上帝教(下)第7章 登陆战(下)第237章 *和潜艇第81章 荷舰来袭第27章 海盗打水师(下)第493章 南非游击队(三)第141章 烽烟遍地(五)弟387章 人力飞机(中)第249章 蒸汽轮机第492章 南非游击队(二)第379章 空袭(四)第446章 装甲车(三)第222章 太平军北伐(二)第210章 太平军水战(下)第159章 桂林战役(中)第341章 破交战(三)第425章 普法停战协议第176章 太平军攻长沙(六)第457章 坦克(三)第167章 漳州土豪劣绅第332章 南北赌注第51章 和顺和兰芳公司第183章 鹿儿岛之战(下)第493章 南非游击队(三)第325章 盖茨堡战役(4)第118章 西洋大轮船第462章 英国阿富汗(三)第140章 烽烟遍地(四)第325章 盖茨堡战役(4)第41章 珠江口海战(下)第321章 无线电(下)第352章 惨烈巷战(二)第211章 三湘学子(上)第288章 俘虏阮知方第63章 夺岛立国(上)第172章 太平军攻长沙(二)第40章 珠江口海战(中)第94章 金矿防御战第218章 太平军战淮军第135章 天地会广东起义(中)第225章 太平军北伐(五)第26章 海盗打水师(中)第490章 集中营风波第225章 太平军北伐(五)第212章 三湘学子(下)第440章 华人的抗争(四)第358章 装甲列车(一)第479章 布尔人和祖鲁人(下)第466章 敌后特种战(一)第133章 勇敢的八旗第341章 破交战(三)第429章 舰载机(三)
第248章 参观造船厂第70章 南海的春节第378章 空袭(三)第236章 载垣谈判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弹第477章第272章 日本新军第499章 美日争夺夏威夷(一)第248章 参观造船厂第144章 长毛短毛第115章 洪家兄弟到来第301章 反联邦联盟第168章 黄家满门忠烈(上)第229章 进入渤海湾第441章 单雷秒杀第348章 刺杀总统(上)第443章 各国的反应第461章 英国阿富汗(二)第237章 *和潜艇第361章 装甲列车(四)第37章 赵老堂主第82章 南海保卫战(上)第185章 前往江户第427章 舰载机(一)第370章 世界格局第338章 汽油火箭弹第405章 美国农民的幸福生活第81章 荷舰来袭第188章 向日本出口武器第19章 天地会第62章 计取帕纳里克第268章 印度之战(4)第28章 擒获总兵官第156章 同盟会和封爵第295章 华工起义(2)第93章 登陆婆罗洲第419章 普军渡河第177章 首战湘军冯云山阵亡第203章 抢占湖南第115章 洪家兄弟到来第369章 普法战争的祸根第87章 定时*第231章 八里桥之战(二)第296章 华工起义(3)第170章 连续卖国第352章 惨烈巷战(二)第445章 装甲车(二)第167章 漳州土豪劣绅第291章 美国拜上帝教(下)第7章 登陆战(下)第237章 *和潜艇第81章 荷舰来袭第27章 海盗打水师(下)第493章 南非游击队(三)第141章 烽烟遍地(五)弟387章 人力飞机(中)第249章 蒸汽轮机第492章 南非游击队(二)第379章 空袭(四)第446章 装甲车(三)第222章 太平军北伐(二)第210章 太平军水战(下)第159章 桂林战役(中)第341章 破交战(三)第425章 普法停战协议第176章 太平军攻长沙(六)第457章 坦克(三)第167章 漳州土豪劣绅第332章 南北赌注第51章 和顺和兰芳公司第183章 鹿儿岛之战(下)第493章 南非游击队(三)第325章 盖茨堡战役(4)第118章 西洋大轮船第462章 英国阿富汗(三)第140章 烽烟遍地(四)第325章 盖茨堡战役(4)第41章 珠江口海战(下)第321章 无线电(下)第352章 惨烈巷战(二)第211章 三湘学子(上)第288章 俘虏阮知方第63章 夺岛立国(上)第172章 太平军攻长沙(二)第40章 珠江口海战(中)第94章 金矿防御战第218章 太平军战淮军第135章 天地会广东起义(中)第225章 太平军北伐(五)第26章 海盗打水师(中)第490章 集中营风波第225章 太平军北伐(五)第212章 三湘学子(下)第440章 华人的抗争(四)第358章 装甲列车(一)第479章 布尔人和祖鲁人(下)第466章 敌后特种战(一)第133章 勇敢的八旗第341章 破交战(三)第429章 舰载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