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

但是,哪怕是分裂成了三派,墨子的道统到了大明崇祯年间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凉凉了。

或者说,在大汉还没有凉凉的时候,各种学说虽然表面上凉凉了,但是实际上照样嗨皮的很。

比如法家,根本就是披了层儒家的皮继续活跃着。

比如小说家,各种形形色色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这些家伙弄出来的,尤其是那些不可描述的话本,深宫故事一类的,传承到大明,便出现了以段小荣为代表的一些专门写话本小说的家伙。

再比如兵家,这个到什么时候都没有凉凉过,只是秘不示人而已。

纵横派更是活跃到了螨清凉凉之后,其中的代表人物王率策就更不用提了,那是单骑灭一国的大佬。

唯有杨朱学派和墨家是真正的唱了凉凉。

杨朱学派的思想主旨是从个人本位出发,提倡“贵己”、“为我”、“轻物重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说白了,杨朱学派就是别管其他的死不死的,老子自己先爽了再说,至于天下什么的,跟老子没啥关系。

与之对比明显的就是墨家学派。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之中就是这么评价墨家的。

但是别以为亚圣这是夸奖墨家。

《孟子·滕文公下》抨击“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家怎么就在亚圣的嘴里成了禽兽,这个已经没地方去研究了。

但是连亚圣都说这两种学派是禽兽也,那他们不是禽兽也得是禽兽了。

尤其是这两种学派的思想,无论哪一个都不是替当政者考虑的。

舍小家为大家要不要讲?舍己为人要不要讲?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不要讲?五讲四美要不要讲?八荣八耻要不要讲?

但是这两家的学说,哪一派都跟以上的几点没什么关系。

尤其是杨朱学派。对于统治者来说,你丫什么事儿都想着自己,不想着国家,或者说不想着替皇帝效命,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所以,杨朱学派早早的就凉凉了。

至于墨家,虽然大汉朝的时候游侠儿们还牛的一批,传出了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

还有剧孟之流,在吴楚叛乱时,周亚夫都认为剧孟的能力可顶一个侯国。

至于随着李陵出塞的五千游侠儿,以步兵之势,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硬怼了匈奴三万骑兵而且还斩首万余,基本上也就是游侠一系最后的绝响了。

像这种五千硬怼三万的游侠儿,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当权者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万一这些货不去怼外敌而把自己这个皇帝给怼了……

所以墨家任侠一系也倒了大霉,慢慢的也凉凉了。

等到武力支持的任侠一系凉凉了之后,失去了保镖系统的墨家辨论派和务实派,也不得不转入地下活动。

依着崇祯皇帝所看过的资料来看,除了前唐之时还有过墨家活动的踪迹,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了。

而在前唐之时活动的墨家一支也不是什么好鸟。

自号田襄子的那家伙引诱了朱桀去吃人以求长生登仙之道。

好好的经愣是被这些家伙们给歪成了歪经。

等到朱桀在大唐武德四年兵败遭擒,被李二在洛阳给宰了之后,墨家的踪迹就再也难寻了。

如今崇祯皇帝就很头疼。

你说好好的务实就务实呗,研究科学技术就研究呗,没事儿搞他娘的什么兼爱非攻啊。

愿意攻就让他们攻去,反正是谁受谁倒霉,你说你们一帮子科学家非得操这个心干嘛。

到了现在,朕想给你们个好的待遇都找不到。

蛋疼无比的崇祯皇帝也不管徐光启请罪的事儿了,开口道:“墨家早就没有了影子,现在眼看着是指望不上了,否则的话,朕倒是想把他们都找出来,什么高官厚禄的都无所谓。”

徐光启却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倒也不是没了影子,只是已经避世不出而已。”

崇祯皇帝却是很好奇的道:“避世不出?那他们以何为生?徐爱卿还认识墨家传人?”

徐光启干笑了两声。

这事儿严格说起来属于卖队友的行为。

但是有句话不是说的好么,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再说了,如今崇祯皇帝明显是重视这些在传统文人们看来颇有些奇技淫巧的道道,岂不正是合了墨家务实派的理念?

这么一想,也算是自己为他们好,又怎么能说是卖?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是卖呢?

将心理压力卸去的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传人如今尚在,只是分了两派,两者虽然理念不同,却也都是为大明效力的。”

崇祯皇帝好奇的道:“徐爱卿说说看。”

徐光启应了一声,接着道:“务实一派,倒也没甚么好说的,他们搞出来的许多东西,都是慢慢的传入民间的。

至于任侠的一派,倒是让微臣佩服的很。”

崇祯皇帝心道文人就是文人,嘴上各种鄙视那些玩刀子的,实际上也是玩了命的打压武人,但是实际上,心里却是对任侠随性的游侠儿羡慕的紧。

虽然身体和嘴上都是拒绝的,但是心理上却是很老实嘛。

徐光启见崇祯皇帝的脸上似笑非笑的笑容,知道自己的那种任侠情怀被看穿,老脸当下便是一红。

轻咳了一声,徐光启便接着道:“陛下,臣心中向往着那种游侠儿的生活不假,可是这墨家的任侠一派,倒是真的为我大明出了力的。

远了不说,便是戚大帅治倭之前,墨门的游侠儿便已经活跃在抗倭的战场上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埋骨东南地。

后来戚大帅将倭人治理服帖了之后,墨门任侠一派的钜子觉得不能任由倭奴在我中原大地上任来任往,又派了一批游侠儿去往倭国报复。

只是据微臣所知,派去的游侠儿都已经战场在倭国,没有一人逃回大明。”

徐光启的话说话,崇祯皇帝心中也是肃然起敬。

这墨门钜子很合自己的胃口!

寇可往,我亦可往!

凭什么倭奴就能来中原,中原却不能报复回去?

仁义?道德?

狗屁!

崇祯皇帝想起了前世一个叫仇圣的家伙。

知道仇圣是何许人也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这句诗,知道的就多了。

除了这首男儿行,仇圣还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大中华民族复仇主义宣言》,也叫做《血洗小日本》,只是除了某一段时间内曾经广为流传过,后来已经很少有人看过了。

但是崇祯皇帝还记得男儿行中的另外一句“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若说是这首诗有什么内涵,崇祯皇帝自认满脑子1和0的自己找不出来。

但是崇祯皇帝却无比认同仇圣的观点——没有一个日本人是无辜的,对于日本东京,应当屠杀血洗以进行报复。

冷哼了一声,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寇可往,我亦可往,墨门钜子干的好。朕正有意血洗日本,只是一时腾不出手来罢了。”

徐光启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崇祯皇帝了。

依着崇祯皇帝能下旨不许饿死一个百姓的德性来看,怎么着也不是这种嗜杀无度的狂人。

哪怕是在漠北草原上连筑十余座京观,也远远称不上血洗草原。

如今却是赤裸裸的说出了血洗日本这种话,鬼知道日本到底是怎么招惹到这位爷的。

徐光启躬身道:“陛下慎言,若是传了出去,恐于陛下圣誉有碍。”

崇祯皇帝却是嗤的一笑,开口道:“狗屁的圣誉!看破千年仁义名,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不血洗日本,朕心不安。

大明现在腾不出手来,等大明腾出手来,这日本诸岛,朕定然要其寸草不生。

徐爱卿记住了,宁要大明的草,不要敌国的苗!”

定了定神,崇祯皇帝又低声吩咐道:“今儿个这番话,不许传出去。若是让日本有了防备,小心尔等的脑袋。”

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王承恩和方正化心中皆是一凛,一起躬身应是。

徐光启也躬身道:“陛下放心,此间之事,定然不会有一个字传出去。”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接着道:“那墨家传人都藏在哪儿了?朕派人去把他们找来。”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墨家传人此时应该在山东泰安州,泰山与方山、隔马山之间。”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徐爱卿放心,只要有了地点,就跑不了他们。”

被崇祯皇帝一句跑不了他们给弄的半晌无言,徐光启定定神后躬身道:“陛下,臣只担心陛下传诏,墨家传人未必肯来。到时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开口道:“朕又不是那嗜杀无度的昏君,对于这些务实之人,还有一心为国为民之人,朕向来宽容的紧。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单凭他墨家钜子能派人去日本报复,除谋逆之罪外,哪怕是他指着朕骂暴君,朕也唾面自干。”

徐光启心中大汗不已,全大明谁不知道您是有名的暴君,哪怕是夏桀商纣那两个家伙加一块儿,跟您比还嫌不够呢。

夏桀商纣加一起杀的人可能还没有您一次北征草原所屠掉的部落人口更多一些。

更别说受了您老人家的指令的毛文龙在东江干的那点破事儿了,搁历朝历代都没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贩卖人口,劫掠无度,抽冷子就放火,杀完人就跑。

崇祯皇帝要是知道徐光启心中所想,一定会笑掉自己的大牙。

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了,还他娘的讲究什么仁义道德?

哪怕是为了老子不用把自己挂树上去,自己就恨不得毛文龙干的再过分一些。

又再一次叮嘱了一番徐光启,要求一定要再想办法提升蒸汽机的效率和速度之后,崇祯皇帝就扔下了腹诽不已的徐光启跑路回宫了。

身为专门替崇祯皇帝干一些脏活的黑手套,许显纯又一次被崇祯皇帝召唤到了宫里见驾。

脏活干的越多,许显纯就越发的不担心自己以后会不得好死。

如今他许某人在大明的名声,只怕比之纪纲钱宁都强不到哪儿去,不知道多少人恨自己不死。

但是皇帝陛下私下里有句话说的好啊,锦衣卫若是有甚么好名声,就是对于皇帝最大的背叛。

许显纯对于崇祯皇帝的这句话深以为然,也早就做好了自己落得和纪纲一般下场的打算。

但是崇祯皇帝却是用许显纯用的很顺手。

看着躬身站在御案之前的许显纯,崇祯皇帝开口说道:“朕从徐爱卿那里得到了墨门的消息。

许爱卿亲自去,或者派得力的人手去一趟山东,地点在泰安州的泰山与方山之间。”

许显纯垂首问道:“敢问陛下,是杀?是俘?”

崇祯皇帝笑道:“别总是弄的这么血淋淋的。要是那样儿的话,朕派新军去便是了,用不着锦衣卫去。”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许爱卿还是亲自跑一趟罢,让别人去,朕不太放心。”

许显纯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许爱卿去那里找到墨门的人之后,跟他们商议一番,看看能不能请他们进京,加入皇家学院之中。

只要是有真本事的,高官厚禄随他们开。

做为交换条件,朕许他们宣扬墨家学说,不加以限制。只要他们干的别太过分,哪怕是跟儒家有冲突,朕也会向着他们一些。”

听到崇祯皇帝连这种条件都开出来了,许显纯也大概的知道了崇祯皇帝心中对于墨门诸人的重视。

许显纯当下便躬身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请墨门诸人进京。”

第一百七十六章 彻底除名的杜尔伯特族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灭,香火永存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小冰河第五十四章 银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头疼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粮(4千字大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第六十四章 忠奸实录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尔人头一用!第四百零五章 诡异的平静第三十九章 难收的商税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头疼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给你们添堵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计划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脸一点儿?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欲朱扒灰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祯四年发车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点儿蠢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创造下一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围宜川(今天万更完成)第六百二十三章 画风跑偏的新科状元第三百一十章 这嘴是开过光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数邺下黄须儿第五百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1/5)第四百九十二章 康麻子为啥当的建奴皇帝?番外——狗皇帝请假(恶搞版)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鸟儿就多第三百七十三章 这玩意能吃吗?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经不起这么伤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面的蠢货在找死!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们需要孔代亲王是正义的一方第一百七十六章 彻底除名的杜尔伯特族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灭,香火永存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陛下大选秀女第十三章 舍生取义,破家为国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给坑了第四百零九章 皇长子不是太子第九十九章 两条大鱼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法拒绝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够用的宝钞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传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将除(3K字章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杀怕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养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计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选择……第五百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1/5)第二百二十九章 便许尔等一地总督(4千字大章)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祯大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从了本公子吧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过第四百九十章 占山为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给叛军找乐子第六百零五章 这些百姓究竟该怎么办?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讲道理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够用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还是拆了好!第三百二十章 废立大汗?第一百七十章 凌迟之又见凌迟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诏!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脸第八百三十二章 项庄舞剑,意在唐王?第十五章 皇太极也想去大明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个藩王第十五章 皇太极也想去大明第二百零五章 崇祯下陕西之无耻之徒(4K大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绝!第二百零二章 泼妇和锦衣卫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亲至,战后处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十四章 议政的建奴第二十七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第六百七十三章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第一百零七章 棋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许某要整顿海上势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六百二十一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第五百五十九章 养狗的作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干脆玩把大的?第三十二章 满营建奴菊花残第六百七十三章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第八十三章 毒计
第一百七十六章 彻底除名的杜尔伯特族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灭,香火永存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小冰河第五十四章 银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头疼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粮(4千字大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第六十四章 忠奸实录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尔人头一用!第四百零五章 诡异的平静第三十九章 难收的商税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头疼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给你们添堵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计划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脸一点儿?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欲朱扒灰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祯四年发车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点儿蠢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创造下一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围宜川(今天万更完成)第六百二十三章 画风跑偏的新科状元第三百一十章 这嘴是开过光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数邺下黄须儿第五百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1/5)第四百九十二章 康麻子为啥当的建奴皇帝?番外——狗皇帝请假(恶搞版)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鸟儿就多第三百七十三章 这玩意能吃吗?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经不起这么伤第五百八十一章 对面的蠢货在找死!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们需要孔代亲王是正义的一方第一百七十六章 彻底除名的杜尔伯特族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灭,香火永存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陛下大选秀女第十三章 舍生取义,破家为国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给坑了第四百零九章 皇长子不是太子第九十九章 两条大鱼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法拒绝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够用的宝钞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传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将除(3K字章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杀怕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养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计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选择……第五百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1/5)第二百二十九章 便许尔等一地总督(4千字大章)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祯大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从了本公子吧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过第四百九十章 占山为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给叛军找乐子第六百零五章 这些百姓究竟该怎么办?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讲道理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够用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还是拆了好!第三百二十章 废立大汗?第一百七十章 凌迟之又见凌迟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诏!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脸第八百三十二章 项庄舞剑,意在唐王?第十五章 皇太极也想去大明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个藩王第十五章 皇太极也想去大明第二百零五章 崇祯下陕西之无耻之徒(4K大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绝!第二百零二章 泼妇和锦衣卫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亲至,战后处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十四章 议政的建奴第二十七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第六百七十三章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第一百零七章 棋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许某要整顿海上势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谍中谍与计中计第六百二十一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第五百五十九章 养狗的作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干脆玩把大的?第三十二章 满营建奴菊花残第六百七十三章 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第八十三章 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