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长工刘家

就在姚兴华因为完全沉浸在自己描绘的氛围中,而伤心、愤恨、难过不已的时候,刚才那个丫鬟领着一家四口,两男两女来到前厅。

在这一家四口人中,年轻的小伙显得最引人注意,年龄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身材长的生龙活虎,很是魁梧威猛,可惜的是这个面相,不知怎得竟然透着傻气,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惜,可惜了这一副好身板。

“这便是我家老爷了。”姚兴华这会还处在自己所描绘的幻想之中,根本就没发现人已经到了。

“噢,小的们,给老爷请安了。”跟进来的一家四口万没有想到,这间宅子的新主人竟是如此的年轻,赶紧跪下请安。

“都快起来别跪着了,说说你们都是什么人,来找我干什么呢?”兴华同学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可突然被阶下这么几位一跪,还真有些飘飘然的感觉。可是这种感觉还没有飘多高,姚兴华就想到了在这个世界了,跪自己的人是不少,可自己跪别人的机会也是一抓一大把呀,想到这一层,刚才那在高空翱翔的幸福感觉,瞬间跌落谷底,摔了个粉身碎骨。

就在姚兴华为那可见未来无数次的下跪机会,而哀号不已的时候,这家的老父亲也同步开始徐徐叨叨的回答起姚兴华刚才的问话来。原来这一家四口此前好几年,一直都在此间王掌柜的弟弟家里做短工,后来王掌柜的弟弟发了些小彩,全家就都搬到珠海去了,他们一家人因为不愿意远离故土,再加上以前签的也是短工契约,就都留了下来,在附近租了处民宅暂住。

就在刚才,刘大钩听闻附近邻居说,这所宅子又来了位新主人,就连忙跑回家告诉了他爹,他爹便带着他们一家四口,过来问问新老爷要不要雇工。

再老头的絮叨中,姚兴化还了解到老头的名字叫刘安,大儿子叫刘大狗,今年二十岁,小女儿刘二妹,今年十六岁,也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刘安正四处张罗着给找婆家呢。

弄清楚了这家人的真实意图原来是来找工作,并不是什么讨工钱后,着实让囊中羞涩的姚兴华心里踏实了不少,胆气壮了不少。再加自己孤身一人闯荡两广,人生地不熟的,正在为不知劳动市场的大门朝那开而犯愁呢,这就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这可真吉人自有天相啊。

不过心里高兴归心里高兴,这面子上还是要板一板,要不然等混熟了,被骑在头上可就不好玩了。“你们看看这院子里的样子,就知道需要人手了,不知道你们以前在这里都是干什么的,那个王老爷,一年给你们多少工钱啊?”

“回老爷的话,以前王老爷在的时候,刨去吃住用度,一年下来还能给我们一家四口五十两银子。”姚兴华说得严肃,刘安心里也着时跟着紧张起来。

“那好,我一年就给你们一家一百银子,不过呢,我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们要作我的长工,你们看怎么样啊?”

“那可真是太谢谢老爷了。”刘安对姚兴华提出的这个条件,几乎没用一秒钟的时间去考虑,直接答应下来。

签下这份长工契约,虽然也就意味着给自身加上多了诸多限制,这其中甚至包括人身自由的限制,可是签下这份长工契约,也就意味着找到了一个铁饭碗,而且工钱也要比以前整整高出一倍来,这可是整整一百两啊,现在城郊的上等良田,一亩地也才只要二三十两银子,所以刘安大喜过望的,拉着儿子、姑娘和自个媳妇,重又跪下不住的磕头谢恩。

见刘安痛快的答应自己提出的条件,姚兴华高兴得边连忙拉起刘安一家人边说道:“既然如此,从今往后,咱们也就可以算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之间,就用不着使这些虚礼了。我看等签好了契约,你们就可以搬进来了,还住你们以前住的那间房。”

一家四口人又是一番千恩万谢后,刘安便让自己媳妇带着儿子女儿回家提前准备准备,虽说他们是穷苦人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是越是穷苦人家,扔不下的东西也就越多,所以要使部提前准备一下,今天晚上之前还真不一定能够搬回来,而刘安自己,则留在这里,等着代表全家人签长工契约。

丫鬟带着刘大狗他们前脚刚走,王掌柜后脚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三份刚刚写好,墨还没完全晾干的房屋赠予文书。

“姚公子,这文书您过过目,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您就在这上面签个字,画个押,咱们就算完活了。”

刚一走进前厅,还没等站稳,王掌柜就急急忙忙地把房屋赠予文书交到姚兴华手里。而姚兴华又因为这处房子可以算作是人家王掌柜白送的,自然不好意思看的太过自己,只是潦潦草草的大概看了一遍,便和王掌柜双双签字画押,压上手印。至此,这份契约就算是正式生效,具有法律效率了。之后,姚兴华又请王掌柜写了一份雇用长工的契约,和刘安一起画了押,落了款。

至此,姚兴化初到大清国的第一步,便算是成功的迈了出去,不但买了房,还收了好几个下人,可以说是这要比当初计划的还要顺利了。

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一些话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九十二章——内忧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九十二章——国外订单(下)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一百零一章——飞艇和飞机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检讨书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一些话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银子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十章——意外横财检讨书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十五章——拜见张之洞(一)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八十章——南京合约
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一些话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九十二章——内忧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九十二章——国外订单(下)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一百零一章——飞艇和飞机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检讨书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一些话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银子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十章——意外横财检讨书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十五章——拜见张之洞(一)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八十章——南京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