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协议 (1)

bookmark

先锋重新渡过长江的时候,许平收到了贺飞虎的来信:“把南京变成空城?有意思。”

“你怎么看?”许平把信交给了陈哲,后者刚刚得到顺王的奖赏成为伯爵,在安庆大捷中立功的将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拿下它。”陈哲想也不想地答道,许平依旧没有任何爵位,不过李自成和牛金星都明确表示等收复南京后就给许平恢复王爵,这次不给是因为他又一次明拒朝廷明令不战而放弃南京,所以功罪相抵——若是许平收复南京那自然就能用这个功劳抵消他当初放弃的罪过:“殿下。”

“叫得太早了,”许平哈哈笑道,贺飞虎信中声称为表诚意愿意派高官进行谈判,甚至愿意派出师长级别的军官来会谈:“你我之间不用说这种场面话。再说,我就是没有王爵,难道还指挥不动你陈爵爷么?”

山东之事陈哲置身度外感觉有点对不起许平,但他不想丢掉在已经拥有的地位自然也不会和顺王与牛金星作对,单纯从军事上看陈哲同样觉得顺军能不背南京这个包袱就不用背——哪怕是短期也好。等到击败南明地六军不设防的南京也是大顺的囊中物,陈哲刚才脱口而出拿下南京,首先是他知道这对许平来说意味着王位,陈哲不想让顶头上司觉得自己不为他考虑——为军事考虑是可以的,但是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考虑是首要的;其次,陈哲不愿意抢了许平的风头,所谓恩出于上,陈哲在大顺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后,早就学会了不去贪图过多的名声和功劳,和上司争风头是官场大忌。

“贺飞虎谈判可能是为了拖延时间,他派镇总兵官来谈判,我们也得派高官去,这个时候大将军总不好发动攻势,他是能拖得一刻是一刻,不过也好,我们也需要时间准备。”顺军已经得到情报明军在应天府组织了一条防线,本来陈哲猜测明军就有可能的反应有二:第一是全军死守南京,许平毫无去啃硬骨头的打算,来之前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明军这般行动他就首先招降南直隶和浙江的地方部队,然后封锁江面围困南京;第二种就是明军逃跑,许平这次带着轻军渡江就是打算尾随追击贺飞虎,就是不能歼灭他也要咬下明军一大块肉。

许平带过江的是顺军绝大多数骑兵和后卫营的步兵,制定了很多种急行军包抄追击的方案,给南直隶和浙江地方官吏的檄文也已经准备妥当。现在明军的反应很出乎许平的医疗,既然贺飞虎掘壕固守那他也不能用这点兵往对方的铜墙铁壁上撞。

“他们想靠和谈来拖延时间运送辎重,挖掘战壕修筑堡垒,而我们也得尽快把大炮运过来,”陈哲继续说下去,这次从明军手里缴获了大批火药和令顺军赞叹不已的大口径臼炮,本来陈哲还叹息说这般神器暂时还没有用武之地,不想这么快就有机会了:“在大将军用它们对付仙霞关之前,也得让我们的炮手熟悉一下。”

“不错,”许平深表赞同,这次他缴获的物资很多,但部队伤亡也不小,近卫营和装甲营都不得不补充大量新兵,这两个营按计划会和和后卫营一起最后渡江,它们的营教导队正全力工作在江北训练新兵补充战损:“看起来近卫营它们也不能歇了,要是明军打算硬碰硬的话,近卫营和装甲营留在后面我手里的兵力还有些弱。”

陈哲倒不是很担心贺飞虎以谈判为名,虚晃一枪逃跑,如果对方真打算逃跑也不会耽误这么久,但哪怕概率再小也需要提防:“正是,我们要紧紧靠上去,万一他们改变主意逃跑的话,可不能麻痹大意被他们跑了。”

和明军几次书信来回后,许平指挥着部队小心翼翼地向东靠过去,所有的情报都指出明军毫无逃跑的意图,他们修筑了坚固了营垒和大批的据点,既然如此顺军也要提防他们突然杀出来拼命。

当顺军在龙潭对面扎营后,贺飞虎提议许平派一个将领去与明军全权使者面谈,贺飞虎告诉许平他会派副官——手下的第十一师师长陈伟到两军阵地中央确定协议的具体细节。

而许平则派出了陈哲:“把眼睛睁大了,不要被他们骗了。”

“大将军放心。”陈哲很高兴尽管经过山东之变,许平仍把他当作副手看待。

两小队顺军和明军骑兵隔着百米列成排对峙,陈哲和陈伟则越众而出,许平和贺飞虎不亲身前来,他们二人也算是各自阵营里能够拍板定约的重量级人物。

“久仰陈将军大名,”陈伟先跳下马,向对面的顺军将领行礼:“末将和将军还是本家哩。”

“陈总兵客气了。”陈哲也连忙还礼,南明搞得那套军衔制度和许平抄来的大同小异,不过齐国公更彻底,连将官一级的名称也都改了,顺军方面直接把上将成为一级总兵,中将称为二级总兵,而陈伟准将是顺军口中的四级总兵,陈哲称呼的时候就把前面的“四级”省略掉——其实南明的四级总兵比大明的总兵统帅的兵力还要多,陈哲都想不通如果四级总兵就统领一、两万野战部队,那一级总兵又该统领多少?更还听说齐国公还有意设置什么特级总兵——哪里有那么多的兵带?

“在霞浦军校的时候末将读过陈将军的兵书,受益匪浅”陈伟继续拉关系,黄乃明从顺军那边划拉来的兵书不光有许平的,也有陈伟的,后来南明还设法收买了更多,陈伟没有立刻开始谈判,而是提起了一些陈哲写的教材,包括他的见解和迷惑——这些东西陈伟本来就是烂熟于心,昨夜还又温习了一遍。

“师弟客气了,愚兄有些地方也是想当然。”聊了一会儿后,陈哲对陈伟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他比对方大不了几岁所以就坚持让陈伟喊他师兄,从刚才的交谈中陈哲知道对方和自己差不多,也都是靠成绩出众博得上峰青睐的,而且对黄石旧部那帮人也有不少怨气,这让他大起知己之感。

感觉归感觉,许平交代的正事还是要谈,但是有这层情分在谈判并没有如同陈哲事先预想的那般剑拔弩张,两个人客客气气地就把协议谈妥了:明军、顺军都不阻拦航运;不对平民百姓和商人封锁边境;明军不趁机让水师偷渡江防炮台也不偷袭顺军船只和渡口,顺军不偷渡下游,不在江北下游沿岸趁机修筑炮台;南京城周围十五里内两军都不进入;南京打着明军的旗帜,明军会派一百人在城中象征性驻扎,明军的官吏继续在南京城内执政,顺军不接受、或煽动南京城内的墙头草作乱,明军不阻止南京的商人去顺军领地出售物资;这个协议任何一方若要废除,都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对方。

陈哲对这个协议挺满意,通过这个协议在击败明军前不需要负担南京,相反还能从南京和明军占领区购买物资。等到击败明军光复南直隶和浙江后,有了这些产量区也就不必再担心粮食问题。唯一让陈哲担忧的是,这个协议是不是真能被执行,从他看来这个协议和叛国通敌都差不多了——虽然顺军同样付出了代价,但是陈哲认为正面击败明军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南京意味着加官进爵,但许平都不在乎王爵推迟些时日,那陈哲也不太在乎自己的侯爵——他估计攻陷南京后自己能得到这个。

“制宪会议已经批准了。”得知顺军代表的担忧后,明军方面立刻保证道,制宪会议发急文给贺飞虎,允许他以一切协议手段保住南京——如果军事上不可能的话。因此陈伟来之前已经做好了牺牲准备,而顺军的要求并没有超过明军的底线。

“制宪会议?”

“是啊,许将军和陈师兄没有赶上好时候啊。”陈伟告诉对方现在军中不是那一帮老头子说了算了,南明议会的权威与日俱增。当然,有个好爸爸依旧是巨大的优势,比如黄乃明就是败一万次他还是黄石的儿子,这次他把责任一揽(黄乃明认为他父亲的一大成功之处就是替手下揽责任、背黑锅)制宪会议还是没辙,齐国公最后也没有临阵换帅:“齐公想必是吸取了许将军、余将军还有陈师兄你们的教训,让卿院和总督府来监督军队。”

“嗯,唉,齐公啊齐公。”陈哲听完之后也颇多感慨,对黄石的称呼也从黄去病变成了齐公。

“如果不是想到好多南方好子弟血洒沙场,听说许将军把哼,把那帮人痛打一顿还是挺开心的。”

“战场无私怨。”

第56章 夺印 (2)第93章 救民 (1)第186章 谅解 (1)第153章 针对 (2)第133章 争夺 (2)第258章 密谋 (2)第117章 交易 (1)第464章 民智第250章 入滇 (1)第82章 脱身 (1)第226章 默契 (1)第324章 天平 (1)第245章 内忧 (2)第223章 善后 (2)第417章 认亲第507章 协议 (2)第243章 危难 (2)第315章 冲锋 (1)第551章 走私 (2)第262章 密鼓 (2)第344章 前驱 (1)第480章 曲终 (1)第258章 密谋 (2)第371章 破关 (1)第253章 军法 (2)第348章 捞费第143章 酝酿 (2)第147章 小将 (2)第264章 变化 (2)第147章 小将 (2)第174章 新政 (1)第574章 伟人 (1)第39章 邀请 (2)第298章 转折 (2)第467章 阳光第36章 敲打 (1)第341章 遗产 (1)第416章 吸纳第453章 选战(上)第311章 责任 (1)第83章 脱身 (2)第521章 架空 (2)第320章 决斗 (2)第313章 牺牲 (1)第323章 功高 (2)第390章 对垒第485章 叛徒 (2)第347章 决口第528章 战机 (1)第573章 返京 (2)第138章 安泰 (1)第457章 班师第574章 伟人 (1)第318章 失败 (2)第262章 密鼓 (2)第99章 募兵 (1)第148章 行军 (1)第30章 干娘 (1)第389章 时代第526章 迎击 (1)第51章 将门 (1)第239章 矛盾 (2)第471章 孪生第540章 缺口 (1)第426章 遗诏第283章 应对 (2)第123章 压力 (1)第282章 应对 (1)第334章 断后第331章 重逢 (1)第448章 定策第414章 相负第177章 启蒙 (2)第560章 组阁 (1)第240章 攻心 (1)第104章 纷争 (2)第491章 中庸第9章 冒名 (2)第22章 惩罚 (1)第322章 功高 (1)第443章 武斗第255章 弱点 (1)第431章 官司 (1)第577章 淮安 (1)第340章 信念第431章 官司 (1)第385章 焚城第92章 贼x民 (2)第63章 贪生 (1)第221章 炸营 (2)第221章 炸营 (2)第260章 志向 (2)第257章 密谋 (1)第205章 反击 (2)第458章 风气第290章 旁观 (2)第472章 建议第403章 直隶第367章 弃军
第56章 夺印 (2)第93章 救民 (1)第186章 谅解 (1)第153章 针对 (2)第133章 争夺 (2)第258章 密谋 (2)第117章 交易 (1)第464章 民智第250章 入滇 (1)第82章 脱身 (1)第226章 默契 (1)第324章 天平 (1)第245章 内忧 (2)第223章 善后 (2)第417章 认亲第507章 协议 (2)第243章 危难 (2)第315章 冲锋 (1)第551章 走私 (2)第262章 密鼓 (2)第344章 前驱 (1)第480章 曲终 (1)第258章 密谋 (2)第371章 破关 (1)第253章 军法 (2)第348章 捞费第143章 酝酿 (2)第147章 小将 (2)第264章 变化 (2)第147章 小将 (2)第174章 新政 (1)第574章 伟人 (1)第39章 邀请 (2)第298章 转折 (2)第467章 阳光第36章 敲打 (1)第341章 遗产 (1)第416章 吸纳第453章 选战(上)第311章 责任 (1)第83章 脱身 (2)第521章 架空 (2)第320章 决斗 (2)第313章 牺牲 (1)第323章 功高 (2)第390章 对垒第485章 叛徒 (2)第347章 决口第528章 战机 (1)第573章 返京 (2)第138章 安泰 (1)第457章 班师第574章 伟人 (1)第318章 失败 (2)第262章 密鼓 (2)第99章 募兵 (1)第148章 行军 (1)第30章 干娘 (1)第389章 时代第526章 迎击 (1)第51章 将门 (1)第239章 矛盾 (2)第471章 孪生第540章 缺口 (1)第426章 遗诏第283章 应对 (2)第123章 压力 (1)第282章 应对 (1)第334章 断后第331章 重逢 (1)第448章 定策第414章 相负第177章 启蒙 (2)第560章 组阁 (1)第240章 攻心 (1)第104章 纷争 (2)第491章 中庸第9章 冒名 (2)第22章 惩罚 (1)第322章 功高 (1)第443章 武斗第255章 弱点 (1)第431章 官司 (1)第577章 淮安 (1)第340章 信念第431章 官司 (1)第385章 焚城第92章 贼x民 (2)第63章 贪生 (1)第221章 炸营 (2)第221章 炸营 (2)第260章 志向 (2)第257章 密谋 (1)第205章 反击 (2)第458章 风气第290章 旁观 (2)第472章 建议第403章 直隶第367章 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