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一)

河北之战五年后,也就是兴平六年,河北五镇之一,齐州节度使徐国汉病死,其弟徐国维趁机夺权上位,徐国汉之子徐贤达不服,由此引起叔侄争权,导致整个齐州陷入内乱。

随后,徐贤达得到其余四大藩镇的一致支持,徐国维走投无路,派密使觐见平宗,表示愿意纳土归降,只求保住全家性命。

徐国维的投诚,让平宗欣喜若狂,这让平宗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里应外合,彻底解决河北藩镇长年割据的最佳良机,至少,在平宗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平宗当即召集心腹重臣商议,那个时候,政事堂的相国宰相,多是阿谀奉承之人,自是顺着平宗的心意去说话做事,刚刚以吏部右侍郎入职政事堂为相的杨道嗣,直言劝谏了一番,当即遭到平宗的不悦与斥责,为此险些丢掉相位。

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节度使,也是纷纷出言怂恿平宗,并表示愿意出兵,为平宗效力,平宗由此信心大增,四处调集兵马,做着战前准备。

那个时候,刘桀在陇右已经形成气候,手中有着近十万精锐大军,平宗让其留下三万士兵防守陇佑,本人率领七万余大军回返中原,同时也命令了董全林率领大军回丰京集结。

平宗此举,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但平宗决心已下,一意孤行,而且政事堂被其一手操控,作为皇上,他确实有着绝对的权利。

但有些时候,就算你是天子,一国之君,也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首先,董全林就是拒绝率领军队回丰京,并上书平宗,言辞极为激烈。

河北惨败,不过数年,数十万将士战死,累累白骨,历历在目,多少人痛失骨肉,悲痛欲绝,今强敌环肆,吐蕃蠢蠢欲动,蛮越占婆乱局,波及岭南,国家疲弱,各地节度使姿态越发狂傲,不尊朝廷法度,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陛下不思强国稳定之策,反而再起征伐河北之心,若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河北大地必将满目苍夷,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若败,朝廷再无任何一丝底气,亡国之日,不远矣!

董全林的上书,震惊朝野,平宗更是怒不可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董全林的奏折撕了个粉碎,怒吼咆哮:“反贼,逆臣。”

正当平宗准备夺取董全林兵权,抓回丰京严惩之际,吐蕃赞普,再次率领大军进犯,蛮越占婆的乱军也是越演越烈,一度攻破岭南道首府广州。

值此之际,杨道嗣力劝平宗,当以大局为重。

平宗终于感到惧怕,暂免董全林之罪,让其领军抵抗吐蕃进犯,并调遣江南诸州兵马,前往岭南平乱。

兴平七年,三月。

董全林诱敌深入,还是在晋元城下,再次大破吐蕃大军,吐蕃赞普仓皇退军回国。

蛮越占婆国内,权臣成功夺权上位,稳定局面,与大晋言归于好。

局势稳定下来,平宗再次想到了董全林,河北惨败之后,这件事情,成了公开的禁言,谁都不敢明着讨论,而董全林的上书,却是把这道伤疤给狠狠的撕开,深深伤害了平宗的自尊与颜面,对此,平宗岂能无恨?

当时,董全林军中的监军宦官,多次索贿不成,深恨其人,进谗言于平宗:“全林以贼摇众,不顾百姓死活,一再避敌不战,弃巴蜀数百里之地,又盗减军士粮赐。”

平宗当即下诏,逮捕董全林,回京审讯。

已为董全林副将的杨道安,知道他回去必死无疑,曾明言劝说其聚兵自保。

董全林感叹道:“我为保军事全胜,遇敌而退,士兵少死,却让无数百姓死于战祸之中,这是我的过错,皇上以此罪名杀我,我甘愿受死,然,死则死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如此污名,不能受之。”

董全林拒绝了杨道安的劝阻,执意回京,最终被杀,其全家老小二十余口,满门抄斩,全部赴难,当御史告之平宗,从其家中搜到财物,银八百,金六十三之时,平宗久久沉默不语。

董全林的死,彻底点燃了剑南道诸将的怒火,其老部下,蜀州五万士兵,立即哗变,攻破白马关,逼近丰京。

满朝大臣惊慌失措,平宗更是有了避难河东道的打算,危难关头,是杨道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成功劝退其弟杨道安,这才免去一场大难,但,杨道安自此也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杨道安的割据,对于杨道嗣,其实也是有利有弊,赵智继位之后,之所以重用杨道嗣,让其为右相,也正是想要借助杨道安的军事力量稳定局势,但同时,对于杨道嗣,赵智也是始终颇为忌惮。

如此就造成了一个局面,赵智对杨道嗣颇为忌惮,若其自身不出差错,没有借口的情况下,赵智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王仁锆与岳继明两人,如今就是想要借鉴杨道嗣,与地方藩镇来往甚密,双方达成政治联盟,互为依靠,互为依托。

但是王仁锆与岳继明两人却是算错了一点,杨道嗣的现状,并不是他造成的,如今木已成舟,赵智已然大感头痛,岂能让这种局面再次出现?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陇右,新的舞台(七)第二十八章 到达襄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战争开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两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节度(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动作(五)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与内变(十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五)第六百章 一举击溃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第五百三十七章 尸横遍野(十)第两百九十四章 西域烽火(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谋划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两百六十一章 铁腕镇压(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陇右,新的舞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八百零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归途(二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忆(上)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第六章 相认(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与贬职(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县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涛骇浪(七)第二百零六章 匪袭(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刺(一)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动作(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与内变(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归途(十)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十一章 五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乱第二百一十章 匪袭(九)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七百八十章 合纵与连横(六)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与贬职(五)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五十七章 封赏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两百八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教导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争锋(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归途(二十五)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统一西域(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二百三十章 内部分化(四)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隐秘(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祸起萧墙(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与死的较量(九)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与内变(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没有选择第五百三十章 尸横遍野(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冲突(一)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二百五十五章 铁腕镇压(二)第十五章 郊游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陇右,新的舞台(七)第二十八章 到达襄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战争开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两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节度(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动作(五)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与内变(十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五)第六百章 一举击溃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第五百三十七章 尸横遍野(十)第两百九十四章 西域烽火(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谋划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两百六十一章 铁腕镇压(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陇右,新的舞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八百零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归途(二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忆(上)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第六章 相认(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与贬职(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县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涛骇浪(七)第二百零六章 匪袭(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刺(一)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动作(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与内变(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归途(十)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十一章 五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乱第二百一十章 匪袭(九)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七百八十章 合纵与连横(六)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与贬职(五)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五十七章 封赏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两百八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教导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争锋(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归途(二十五)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统一西域(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二百三十章 内部分化(四)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隐秘(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家(十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祸起萧墙(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与死的较量(九)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与内变(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没有选择第五百三十章 尸横遍野(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冲突(一)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二百五十五章 铁腕镇压(二)第十五章 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