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

承平五年,六月中旬。

郢州节度使郑泽第二次截留江南税赋钱粮,皇帝赵智勃然大怒,当即下诏怒斥郑泽毫无人臣之道,随后频繁召集诸位宰相大臣议事。

七月初五,皇帝赵智召集群臣,公开讨论郢州节度使郑泽截留江南税赋钱粮之事。

政事堂左相,兵部尚书刘桀态度最为激烈,怒斥郑泽大逆不道,无视朝廷,当出兵讨伐,并出示江南节度副使,洪、江节度使赵柏安的奏疏,言其无法忍受郑泽无君无臣的行为,表示愿意出兵讨伐。

右相杨道嗣也是同意出兵,但是反对派出丰京禁军前往讨伐,而是希望赵智下诏调遣其他各州节度使围剿郑泽。

自从一代中兴之主,武宗死去之后,历经僖宗,懿宗,平宗三朝,凡年六十有二,这三个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大喜功,志大才疏,宠幸宦官,亲小人,远贤臣,好排场,喜女色,以致朝政衰败,小人当道,忠臣灭迹,政治**,贪官横行,曾经雄踞天下的晋朝,已经非常衰败。

直至赵智继位为帝,晋朝总算是迎来了一个还算像样的皇帝,赵智虽然能力一般,不是大圣明君,但为人却极为勤俭节约,好理政事,为人颇有决断,好纳善言,对内,压制宦官势力,对外,敢于放权政事堂诸相,在他的努力治理下,频临崩溃的晋朝,总算是有了一些回光返照。

但晋朝的国势终归已经衰落,自天九年,平宗听信幸臣妄言,意图消灭河北藩镇,结果引发河北大乱,平宗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举全国之兵,率领三十万中央禁军御驾亲征,结果全军覆灭,平宗重伤归朝,不久因伤驾崩。

虽然河北五大藩镇见好就收,并没有灭亡晋朝之心,随后上表谢罪,与朝廷言归于好,但三十万精锐禁军死伤殆尽,朝廷无强兵在手,各地节度使皆是蠢蠢欲动,多有犯上举动。

赵智登基之后,也只能一忍再忍,对各地节度使以高官厚爵安抚之,同时依靠江南税赋,重组中央禁军,历经十余年,这才慢慢有了一定的规模与起色,可惜广元十五年的白巾军之乱,五万禁军全军覆没,朝廷之兵再次遭到重创,直至五年过去,赵智消减朝廷开支,自己也是省吃减穿,这才恢复了元气,是中央禁军重新恢复到了十五万的数量。

可以说,自赵智当皇帝到现在的整整二十年,晋朝没有在风雨飘渺中灭亡,反而在他的手中慢慢有了一些起色,除了赵智本人敢于用人以及身边多有良臣辅佐之外,江南税赋钱财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若是把天下每年的税赋分作十成,仅江南一道之地,便足足占据了五成之多,所以赵智可以容忍别的地方发生动乱,却绝对不允许江南有任何的意外。

江南道今年的税赋,从四月到五月,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将会分成七批相续运往丰京,前面两批很顺利,但是到了第三第四批,却是全部被郢州节度使郑泽截留,政事堂发文质问,郑泽却是毫不理会,既不认错,也不说出此番行为到底是何理由,反心毕露,对此,赵智忍无可忍,终于动了出兵剿灭的心思。

江南税赋事关国运根本,满朝文武的态度很统一,那就是对于此等桀骜不驯之人,必须予以消灭,但是就出兵的形式,却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政事堂左相,兵部尚书刘桀为代表,建议以安国大将军黄为平南大都督,领禁军五万,前往江南剿灭郑泽。

另外一派则是以右相杨道嗣为代表,强烈反对派出禁军外出作战,而是希望假手其他节度使,消灭郑泽,就连安国大将军黄本人,也是附议刘桀的观点,反对禁军外出作战。

对此,赵智极为不满,当场呵斥黄毫无勇武忠君之心,并怒言,绝不以汝为领军大将,随即宣布散朝。

李勋吃过午饭,正准备睡午觉,却有太监匆匆到来,言李贵妃招李勋进宫议事。

随着太监进了皇城,朝着长乐宫行去,半路上却是遇见一名官员低着头,急匆匆的迎面而来,

李勋一把拉住了他,此人他认识,乃是兵部主事王忠,见他手中抱着一些书纸,知道一定是刚刚从皇帝赵智那里出来。

“王大人,可是刚刚从皇上那里出来?”

王忠抬头看去,见是李勋,于是笑着点头说道:“陛下正在和诸位相国大人议事,命我传达最近的江南奏疏章本,这不刚刚忙好,正准备出宫。”

李勋无官一身,按说跟王忠不会有任何交际,不过李勋喜欢读史,对于军事上的事情很感兴趣,常常拉着王忠问东问西,最开始王忠也是非常不耐烦,爱理不理,有一次王忠家中出了事情,无钱周转,李勋知道了之后,很是大方的借给了他五百两银子,这都好几年了,李勋从未找他催要借款,王忠对此非常感激,对于李勋的态度倒是有了很大的转变。

“王大人,最近皇上经常召集政事堂的诸位相国议事,一谈就是好几个时辰,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李勋轻声问道,最近一个多月,李勋去了姑母那里几次,言语交谈中,得知赵智最近好像心情非常不好,也很忙,好几天都不去她那里一次,李勋便是猜测,朝中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王忠想了想,这个事情都不是什么机密,说给李勋也是无妨,于是小声说道:“江南那边出大事了,朝廷恐怕要对其用兵了。”

李勋来了兴趣:“又是哪个节度使闹事?”

王忠说道:“郢州节度使截留江南税赋,陛下想要派出禁军前往平息乱事,不过遭到许多大臣反对,就连政事堂的诸位相国们也是意见不一,陛下召集政事堂的诸位相国进行劝说,想要先行统一政事堂的意见。”

李勋笑道:“各地节度使多达几十个,哪天没有人不闹事的?以前也没见皇上这么在意过啊!”

“这次不一样,江南道的安定事关国之根本,陛下岂容他人染指?”

王忠摇了摇头,说道:“不能跟你聊了,我要赶回兵部,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王大人慢走!有时间请你喝酒。”

李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王忠走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李勋忽然想到,姑母此时招自己进宫议事,是不是与此有关?

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两百七十七章 随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权统一(一)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节度(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二十八章 到达襄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与死的较量(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十章 与帝同食(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与贬职(十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归途(九)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与内变(十三)第二百零三章 匪袭(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祸起萧墙(四)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五百三十九章 尸横遍野(十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与白色第七百一十六章 随风去吧第五百七十八章 穷途末路(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两百九十八章 西域烽火(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穷途末路(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一百零三章 围杀(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归途(十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软弱第四百零二章 动荡(七)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两百六十六章 铁腕镇压(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愤青第八百十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干(四)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敌即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与贬职(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穷途末路(七)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风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九十六章 拼死断后(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诬告(一)第九十五章 拼死断后(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钱赎命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来的变局(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归途(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三)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八百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部分化(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两百七十六章 爱子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战而逃第六百四十章 镇压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战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册礼第一百三十四章 归途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与理智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内部分化(九)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二)第七百七十章 肃清的开始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
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两百七十七章 随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权统一(一)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节度(九)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二十八章 到达襄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与死的较量(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十章 与帝同食(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与贬职(十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归途(九)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与内变(十三)第二百零三章 匪袭(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成家(四)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祸起萧墙(四)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五百三十九章 尸横遍野(十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与白色第七百一十六章 随风去吧第五百七十八章 穷途末路(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两百九十八章 西域烽火(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穷途末路(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一百零三章 围杀(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归途(十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性的软弱第四百零二章 动荡(七)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两百六十六章 铁腕镇压(十三)第一百九十章 愤青第八百十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回京(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干(四)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敌即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与贬职(十)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穷途末路(七)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纵与连横(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风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九十六章 拼死断后(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诬告(一)第九十五章 拼死断后(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撤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钱赎命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来的变局(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归途(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三)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八百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部分化(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第两百七十六章 爱子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战而逃第六百四十章 镇压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战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册礼第一百三十四章 归途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与理智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两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内部分化(九)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二)第七百七十章 肃清的开始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