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

张金到访,李勋不感到奇怪,不过陶侃的到来,则是有些感到意外。

李勋与陶侃有过一面之缘,那还是江南之战的时候,黄詬领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消灭了反叛势力,战争结束之后,江南很多地方的官员,都是前往郢州,送一些粮食与各类慰劳物资,并表示祝贺,当时陶侃恰巧在江南友人那里做客,他虽不是江南地区的官员,但也是跟着友人一起去凑了凑热闹,在那个场合,陶侃与李勋打过一个照面,不过两人并没有说话与交谈。

对于陶侃的印象,李勋比张金要深的多,不仅仅他是名闻天下的大诗人,而是在京城的时候,那时候赵询还不是太子,生活环境比较自由,经常举行茶会,把一些信得过的属官与心腹召集在一起,聊天说事,有时候也会谈一些政治与名人,李勋也是参加过几次,在茶会上,赵询的心腹李忠全,曾经大加赞叹陶侃,说此人才华斐然,不仅诗作的好,政治才能也是超凡,比自己要强的多,要知道,在赵询的眼中,李忠全可是相国之才,日后赵询登基为帝,政事堂之内,肯定会有李忠全的一席之地,李忠全说陶侃比自己要强的多,那说明什么?

赵通等人此行,其钦差团队,李勋自然会提前派人打探清楚,赵通、张金、姚固等人就不必多说了,而陶侃的经历,则是让李勋颇为惊讶。

陶侃的父亲是杨氏一族的坚定拥护者,他本人也是杨道嗣的学生,所以说,陶侃与杨氏一族的渊源非常深厚,就外人看来,不用多说,陶侃肯定是归属杨氏一族的官员,但事实上,陶侃与杨氏一族非常疏远,甚至是各不相干。

陶侃对杨道嗣非常尊敬与尊重,但这只是对杨道嗣本人而言,对杨家其他人,陶侃少有交际,自他进士及第,出仕为官之后,对于杨氏一族,就更加的疏远了,在父亲病死之后,陶侃则是主动外调地方,这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年,期间除了与杨道嗣有些书信往来之外,与杨家几乎断了任何联系。

当然,杨炳林曾经很多次拉拢陶侃,但是都被其婉拒。

这说明什么,说明陶侃自始至终都是有意疏远杨氏一族,甚至是刻意抹除自己与杨氏一族的任何关系。

陶侃的父亲虽然做到正四品官,他本人也是少年得意,进士及第,官路不说顺畅,但也不算差,年仅四十就是做到从四品的一州刺史,也是不错了,而自他父亲往上十几辈,都是贫民出身,所以说,陶侃其实算是寒门出身,这样的出身与地位,却是能够主动且可以的疏远杨氏一族,这几乎是切断了自己在官路上,迅速崛起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司马图曾经说过,陶侃此人,要不然就是无心官场,自甘平庸,要不然就是一个有大抱负,大理想的人,一个身上有太重家族印记的寒门子弟,是很难走到官场顶峰,反之,也是同样如此,就赵智在位的几十年来说,他虽然重用寒门子弟,大力提拔世家之外的官员,但政事堂的相国,却还是被世家门阀给垄断了,寒门子弟与世家之外官员,最多也就是做到参知政事,从旁牵制,却根本进步了政事堂的大门,不是赵智不想,而是做不到,杨道嗣与刘桀两人以国为重,全力配合赵智,但对有些事情上面,也有他们的底线,这个底线,赵智很难攻破。

一直到杨道嗣与刘桀的时代结束,赵智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声望达到顶峰,这才打破了这层障碍,推动李忠进了政事堂,但这只是个例,非常少见,也非常困难。

所以说,陶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其人生经历轨道,也是非常奇特。

对于陶侃的到来,李勋自然是热情对待,他虽然是此行观察副使,但并不是赵通的人,赵通的一系列举动,陶侃与张金两人也没有参与进去,而是保持沉默与冷淡,所以李勋对这两个人没有什么意见。

陶侃对李勋很感兴趣,或者说对李勋在陇右西部,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与规划很感兴趣,两人热情交谈,陶侃对李勋在陇右西部的举措,非常赞同与赞赏,当李勋说到西域今后的一些计划,陶侃的兴趣被彻底激发出来,滔滔不绝,说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其中很多想法很是让李勋受到启发,李勋看待陶侃的目光至此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而且思想境界颇为超前,对于那些所谓的异族排斥、压制,看的并不重,许多思想与李勋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两人相谈甚欢,一直到黄昏,李勋设宴挽留,陶侃犹豫了一下,最终婉拒,并暗示道,日后到了京城,可以在好好相谈。

陶侃走了,张金却是留了下来,他没有那么多顾忌,此行陇右,也就是跟着过来转转,主事的是赵通,他就在旁边看看热闹,不会帮助赵通,也帮不了李勋。

李勋一直送到大门口,陶侃拱手回礼,然后迈步离开。

看着陶侃离去的背影,李勋对着司马图说道:“陶侃刚才那句暗示,应征了我们的猜测。”

司马图点了点头,对着张金问道:“张将军,赵通此行目地,看来就是想要把主公从陇右逼走。”

张金笑了笑:“想把李兄从陇右弄走的人,可远远不止赵通一个,这么大一块蛋糕,他们也不可能看着李兄一个人独吞。”

李勋伸拳锤了张金一拳,冷哼道:“若当我是朋友,就说些实际一点的话。”

张金揉了揉肩膀,苦笑道:“李兄,你知道的,赵通与你之间,有没有我都是一样的,朝廷派我到陇右来,说实话,我也感到很奇怪,很意外。”

说到这里,张金看了看四周,然后凑近李勋,低声说道:“赵通的意图你应该已经猜到了,我就不必多说,临走的时候,赵通召集众人秘密议事,显然是准备动手了,不过你已经关闭城门,这里又是你的地盘,赵通还能翻起什么大浪?”

李勋看了张金一眼,笑骂道:“你小子原来心里清楚的很嘛。”

张金嘿嘿笑道:“你小子心里比我更清楚。”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第八百零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九)第七百零二章 绝境逢生第七百四十章 王启礼第二百五十四章 铁腕镇压(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八百零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六十章 志向渐起(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脚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第五百七十六章 穷途末路(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节度副使(二)第八百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变(二)第三十章 绝境(上)第两百七十八章 人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剑定情(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二百章 邂逅第七百零九章 夺权与反击(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与内变(十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十八)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剑定情(下)第三百三十章 冲突(四)第两百六十三章 铁腕镇压(十)第七百零七章 夺权与反击(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统一西域(十)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惨败(九)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换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与贬职(八)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十八章 名与权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宫中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离京(六)第五十九章 志向渐起(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动作(六)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七百四十四章 争执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节度(十四)第九十四章 拼死断后(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来的变局(十)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动荡(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尸横遍野(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两百八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脸第三百三十三章 诬告(下)第五百章 死守与内变(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八百零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五)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两百六十三章 铁腕镇压(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锋(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诬告(二)
第八百零五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九)第七百零二章 绝境逢生第七百四十章 王启礼第二百五十四章 铁腕镇压(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八百零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六十章 志向渐起(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脚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第五百七十六章 穷途末路(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节度副使(二)第八百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变(二)第三十章 绝境(上)第两百七十八章 人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剑定情(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二百章 邂逅第七百零九章 夺权与反击(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与内变(十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十八)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剑定情(下)第三百三十章 冲突(四)第两百六十三章 铁腕镇压(十)第七百零七章 夺权与反击(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统一西域(十)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二百五十章 祸起萧墙(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惨败(九)第八十六章 践行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卑鄙手段,我也会。(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权统一(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换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与贬职(八)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十八章 名与权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节度(十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宫中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离京(六)第五十九章 志向渐起(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动作(六)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七百四十四章 争执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节度(十四)第九十四章 拼死断后(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来的变局(十)第五百八十四章 统一西域(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动荡(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尸横遍野(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两百八十三章 真实意图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脸第三百三十三章 诬告(下)第五百章 死守与内变(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八百零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五)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两百六十三章 铁腕镇压(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锋(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京(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卫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诬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