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三)

刘光辉的突然辞相,虽然引起很大的轰动,但也只是让大家多了一些猜测,饭后多了一些话题罢了,还有一件事情,则是真正震动天下。

河南与淮北地区的民乱越来越严重,地方军队虽然多有剿灭,但春风吹又生,始终无法根除,到了九月,暴乱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二十余个之多,其中以王奎与苏驰两股势力最大。

天和元年,八月中旬,暴民首领王奎与苏驰,率领八千叛乱百姓,流战至河南道境内,地方官府几次派兵征剿,竟都是大败而归,九月初六,王奎与苏驰两人,率众假冒战败官兵,突袭淇阳县城,一举而破,消息传来,赵询颇感震惊。

淇阳县城或许只是一座小县城,算不得什么,但是此城距离东都洛京却只有不到三百里的路程,叛民一举拿下淇阳城,往南而上,只需不到两天的时间,便是能够抵达东都洛京。

朝廷很快做出决定,太子赵询当即下发急令,命令洛京镇守使詹台镜明,领兵出城剿灭叛民,决不能让叛民逼近东都,以免动乱天下人心。

王奎与苏驰虽然拿下了淇阳城,但人数并不多,几战耗损下来,已经不足五千,装备简陋,战力混乱,而詹台镜明手中却有足足一万五千精锐士兵,剿灭王奎与苏驰,在赵询看来,根本不在话下。

但是战争之势岂能想当然耳?

让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十拿九稳的平乱,竟是以惨败收场,以致整个战局与河南大局,顿时急转而下。

九月初十,詹台镜明奉命领军平乱,洛京有一万五千守军,他根本就没有拿王奎与苏驰两人当回事,原本只准备带五千军队出城,最后被手下将领赵天元所劝说,这才最终带了一万人。

王奎与苏驰所属的五千军队,说是军队,其实也就是一群百姓,战斗力可想而知,詹台镜明领军而来,立即强攻淇阳城,不到半个时辰,便是攻破城池,王奎与苏驰两人率领不到三千残军,弃城狼狈而逃。

詹台镜明贪图战功,自然不肯放过这群叛乱百姓,于是领军追杀,连追百余里而不弃,赵天元极力劝阻,言其追敌过剩,己方精力不济,若有生变,必败矣。

詹台镜明不听劝阻,下令全军继续追击。

詹台镜明太自大,也太小看别人,王奎有勇,苏驰有谋,他们早已经计划好一切,早在攻下淇阳城之时,苏驰便是派人联系了其他各路乱民势力,其中有数股势力听从了苏驰的命令,秘密北上,进入郎和山潜伏,只等王奎与苏驰两人引敌而来。

詹台镜明率领军队不顾一切的追击,最终大军涌入一处狭小地带,就在此事,近两万乱民,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

詹台镜明的军队远道而来,力气用尽,人马皆疲,而埋伏此地的两万乱民,虽然装备简陋,战斗力低下,却是以逸待劳,出其不意,以全力击疲惫之师,安有不胜之理?

双方激战整整两个时辰,官军最终大败,詹台镜明身陷重围,绝望中有意自杀,被中郎将赵天元所阻,随后,赵天元聚集五百士兵,身先士卒,杀出一条血路,带着詹台镜明突围而逃。

此战,一万精锐士兵,战死过半,数千人被俘,詹台镜明领着不足两千人的残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逃回了洛京。

詹台镜明的战败,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是暴民叛军,一场大战下来,顿时士气大振,王奎与苏驰两人立即名扬天下,他们趁着大胜之机,复占淇阳城,并以此为据点,连续攻破了周边的六县八城,获取了大量的粮食与装备,王奎与苏驰以此为底气,大肆招募军队,并号召各地乱民势力前来汇合,共图大事。

九月十四,詹台镜明战败的消息传回丰京,满朝震惊,赵询有些慌了神,连忙去找赵智,请示对策,父子两人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很快,赵询以已经得到赵智全权支持为理由,召开朝会,与百官商量对策。

就在赵询召开朝会,与百官刚刚商议出一些眉目之时,第二天,河南道再有消息传来,流战淮北、淮南地区的数十股乱民势力,积极响应王奎与苏驰,大量流民叛军北上河南道,到了九月十五的时候,以淇阳城为大本营的王奎与苏驰两人,手中聚集的兵马,已经超过八万。

众人推举王奎为天王,设立十三路大军,在举行了盛大的军队集结仪式之后,王奎留两万军队守卫后方,自己亲领六万余大军,兵出淇阳,开始朝着晋朝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东都洛京进军。

河南叛军乱民的声势与行动,顿时震动了整个天下,赵询惊惧之下,最终听取了左相李忠的军事建议,和右相杨道临的政治建议,开始双管齐下,积极调动天下力量,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河南的乱局。

首先,赵询以得到赵智的全部授权,以天子之命下昭,命令楚州节度使王怀烈出兵淮北,进据河南道边城沪州,切断叛军的退路,又命令驻守河东,云州节度使黄詬,领军一万五千,立即驰援洛京。

最后任命河南道濮州节度使云玑为平叛大将军,归属河南道境内各州府的所有地方军队,全部受其节制指挥。

叛军首领王奎,领军急攻洛京三天,而不下,这时,楚州节度使王怀烈的两万军队已经进驻沪州,而朝廷的大军也是已经临近洛京。

云州节度使黄詬领一万五千军队从洛京以北先行杀到,夜战王奎叛军,一战大败乱民叛军,斩敌过万,而濮州节度使云玑此时也是领着近两万大军,从洛京南面而来,距离战场不足百里。

乱民叛军此时还有近五万可战之兵,虽然数量上要超过官军,但战斗力远远不及,加上此时有着被包围的危险,军心以散,只能立即撤退,不然必死无疑。

但退,也不能一窝蜂的一起撤退,那样只能是军心立即溃散,大军一哄而散的下场。

所以,王奎让自己的亲儿子,领着八千军队断后,以此义气感动众人,军心稍稍有所恢复,随后,王奎领军朝着淇阳撤退。

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脸第四百五十章 惨败(十一)第六十八章 强硬的李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十八章 名与权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十三章 陈诗诗第四章 贵妃李氏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九十五章 拼死断后(四)第四百章 动荡(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十六)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二百四十章 兵权统一(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动作(五)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与内变(十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涛骇浪(四)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动荡(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干(一)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六十章 志向渐起(下)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动作(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一百零二章 围杀(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简单第五百三十一章 尸横遍野(四)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八十七章 凉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冲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节度(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统一西域(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惊涛骇浪(一)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忆(下)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与内变(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归途(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四)第四百十四章 惨败(一)第八百零六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欢迎第六百八十章 突来的变局(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风第四百章 动荡(五)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四百零一章 动荡(六)第五十二章 不要脸咋了?(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与贬职(六)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十章 与帝同食(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内与城外第七百四十一章 内情第三十六章 围困(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欢迎第五百二十九章 尸横遍野(二)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忆(下)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六章 相认(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八)第两百八十一章 善将者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
第一百四十八章 惊涛骇浪(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两百八十五章 养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部分化(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脸第四百五十章 惨败(十一)第六十八章 强硬的李勋(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十八章 名与权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十三章 陈诗诗第四章 贵妃李氏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年(七)第九十五章 拼死断后(四)第四百章 动荡(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十六)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二百四十章 兵权统一(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动作(五)第二十二章 平庸将军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与内变(十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涛骇浪(四)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动荡(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权与相劝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干(一)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合纵与连横(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惨败(六)第六十章 志向渐起(下)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动作(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一百零二章 围杀(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简单第五百三十一章 尸横遍野(四)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年(一)第八十七章 凉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冲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合纵与连横(十三)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节度(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统一西域(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惊涛骇浪(一)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忆(下)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与内变(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归途(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四)第四百十四章 惨败(一)第八百零六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欢迎第六百八十章 突来的变局(十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风第四百章 动荡(五)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四百零一章 动荡(六)第五十二章 不要脸咋了?(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与贬职(六)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十章 与帝同食(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统一西域(一)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内与城外第七百四十一章 内情第三十六章 围困(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欢迎第五百二十九章 尸横遍野(二)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忆(下)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六章 相认(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来的变局(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八)第两百八十一章 善将者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瓮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