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与理智

今晚事变,杨炳林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叛乱被平息之后,赵赫等主要谋划者都已经被抓住,不过还是有一些人趁乱逃跑,目前正在被追捕之中,杨炳林也在逃亡之列,还没有被抓住,但这只是暂时的,他跑不了,身为叛逆之人,天下之大,已经没有他容身之地。

杨道临担忧的并不是杨炳林,杨炳林死不死,他一点都不在乎,杨道临真正担心的是,这场政变,杨氏一族终究还是陷了进去,赵询稳定局势,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立即动手清洗杨氏一族。

赵询对杨氏一族的动作到底会多大,会清洗到什么程度,会不会趁机直接灭掉整个杨氏一族,这个可能性很低,但不是没有,这些问题,才是让杨道临所真正忧心与烦恼的。

李勋快步走进了长乐宫,一眼望去,数以百计的官员正在殿外,他们并没有三五成群的去议论什么,而是颇为整齐安静的站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一个即将到来的讯号。

他们见到李勋到来,其中很多官员,不管与李勋的关系如何,是好还是坏,都是对着李勋,一一拱手一拜,大声道了一句:“李将军,辛苦了。”

这句李将军辛苦了,是很多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感谢,今晚若不是李勋及时领军杀入皇城,打乱禁军的精神,拖延了时间,以至最后大败赵赫政变大军,赵询恐怕坚持不到现在,早就死在赵赫的手中,今晚的巨变,李勋功劳巨大,拯救了赵询,也拯救了国家。

李勋的舍生忘死,力挽狂澜,值得很多人的尊重与敬佩。

李勋站直身子,同样拱手对着众人躬身一拜,什么话都没有说,随后迈步进入长乐宫内殿。

李勋大步走入内殿,李忠等人全部都是朝他看去,李勋扫了众人一眼,当即上前对着众人躬身行礼:“李勋拜见诸位相国和大人。”

“来了就好。”

李忠点了点头,脸上有着笑容,他从李勋的脸上,没有看到任何的骄纵与狂傲,而是一种很平静的神色,居功而不自傲,谦虚而有礼,对于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又是这样的年轻,已经非常难得了。

李勋没有和他们多说什么,快步上前,走到姑母李怡的跟前,低声说道:“姑母,赵赫已经被抓住,目前严密看押之中,我来的时候,表哥刚刚过去赵赫那里,还有,我刚刚得到消息,杨氏一族的杨佐、杨安两人已经被杀,兵权被夺,楚王赵硕目前被软禁在洛京城中。”

听到李勋的这番话,李怡的神色明显放松了很多,他就是害怕没有抓住赵赫,一旦让他逃到了河东,与楚王赵硕搅合在一起,以杨氏一族的力量和赵赫在河东的根基,对朝廷对赵询,都将是一种极大的威胁,现在赵赫被抓,杨佐、杨安两人被杀,兵权被夺,楚王赵硕被软禁,这才算是大局已定,赵询的登基,所有的障碍与威胁,都是没有了。

李怡拉着李勋的手,感激的说道:“狗儿,今晚幸亏有你,不然我和你表哥,恐怕都要惨遭毒手,你的功劳姑母不会忘记,待事情稳定下来之后,会给你足够的回报。”

李勋苦笑道:“姑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若是让赵赫得逞,不光你们要惨遭毒手,我恐怕也是同样下场,我如此拼命,既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自己,姑母切莫说这些见外客套的话。”

李怡脸上有了欣慰之色,患难见真情,至此关键时刻,人与人之间多有龌龊与防备,李勋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表明了他的真心与真诚,难能可贵啊。

李勋这时候轻声问道:“姑母,听说皇帝陛下苏醒过来,现在如何了?”

李怡松开了李勋的手,沉默片刻,然后说道:“你进去看看吧,过了今晚,或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听闻此言,李勋的脸色顿时沉重起来,他点了点头,一个人进了赵智的寝宫。

李勋缓步走到床前,看着闭目之中的赵智,心中顿时有了一系列的复杂情绪。

从广元十五年到如今,整整十一年了,李勋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赵智这个人面冷心也冷,面对任何事情都是平静如水,记忆中,李勋好像还没有真正见过赵智动怒的样子,但就是这样的人,却给人一种无上的威严和严肃,他的冷,让所有人对他敬畏与害怕,不敢亲近,作为帝王,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感情少一些,理智多一些,其实是一件好事,只是苦了那些生活在身边的人。

赵智这个人的感情很少,他把他那不多的感情,全部都是给了李怡和赵询,作为亲近者,李勋也是沾了一些光,从赵智那里感受到了亲人的关怀,这种关怀或许是非常严肃与严厉的,但李勋感受的出来,赵智对幼年时期的自己,确实付出了一些感情。

是什么拉远了自己与赵智的关系和距离?

对于这个问题,李勋陷入到了沉思。

或许是这是成长的必然结果。

李勋想到了赵询,幼年时期的赵询,从赵智那里得到了无限的父爱,这种感情,除了赵询之外,其他所有皇子公主,恐怕都是没有得到哪怕一丝半点,但是随着赵询长大,随着赵询慢慢参与到政治之中,他与赵智的关系开始有所改变,赵智对赵询的父爱依然存在,但这种爱,却是变得越来越严厉,越来越严肃。

李勋想到了自己,第一次陇佑战争,其中自己也是立下了一些功劳,还记得那次朝堂封赏过后,赵智单独召见自己,显得极为开心,极少饮酒的他,一连喝了十余杯,这是真的开心,既是为了国家的胜利,也是因为自己所取得的功劳。

但是自从自己到了武州任职之后,赵智开始对自己变得越来越严厉,很多次传书自己,语气非常严肃与严厉。

当时的李勋,很是不理解,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反而做的很好,赵智为什么非要用这种严肃严厉的口吻呵斥教导自己,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当时的李勋,内心非常的憋屈和难过,但是现在,李勋有些明白了,赵智这是怕自己做错了事啊,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就像他把一些人安插到李忠的左右,分他的权利,对其制衡,最后更是在李忠两次陇佑战争大胜,立下赫赫战功之际,把他调离安北,夺了他的兵权,这并不是不信任李忠,而是赵智出于理智,出于国家大局的考虑,更是出于兄弟情分,很多时候,你碍于面子,不去做,不做管,到了最后,一旦事情爆发,不管有心还是无心,事情终归是发生了,发生了,你就要担着,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悔恨。

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第五百七十四章 穷途末路(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与贬职(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两百七十二章 声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遇刺(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六百八十章 突来的变局(十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两百六十八章 铁腕镇压(十五)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与内变(九)第五十四章 幕僚(中)第九十三章 拼死断后(中)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二百零八章 匪袭(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章 隐秘(中)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动作(六)第四百一十三章 归途(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途(十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惊险(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第七百零六章 夺权与反击(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四十章 谗言(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十二)第四百零九章 归途(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尸横遍野(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归途(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四百一十章 归途(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两百六十二章 铁腕镇压(九)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四章 贵妃李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惨败(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部分化(十)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一百零七章 豪迈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远虑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家(十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惨败(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荣誉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一百八十五章 陇右,新的舞台(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愿意(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两百七十九章 专业人才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零一章 围杀(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没有选择第八百十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部分化(十)第三百六十章 闹事第十三章 陈诗诗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测第两百八十七章 真实原因(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尊严第五百八十七章 统一西域(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归途(九)第五百七十一章 穷途末路(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内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司隶校尉(四)第八十二章 坏人、骗子(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
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第五百七十四章 穷途末路(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四十三章 升官与贬职(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诬告(三)第两百七十二章 声音第一百一十三章 遇刺(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诺第六百八十章 突来的变局(十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两百六十八章 铁腕镇压(十五)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与内变(九)第五十四章 幕僚(中)第九十三章 拼死断后(中)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二百零八章 匪袭(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三百二十章 隐秘(中)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动作(六)第四百一十三章 归途(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途(十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惊险(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与死的较量(八)第七百零六章 夺权与反击(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四十章 谗言(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婚(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十二)第四百零九章 归途(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尸横遍野(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归途(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四百一十章 归途(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两百六十二章 铁腕镇压(九)第二十一章 截留税赋第四百六十三章 拒绝投降第四章 贵妃李氏第四百四十三章 惨败(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部分化(十)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一百零七章 豪迈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远虑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京(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家(十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惨败(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七十四章 节度副使(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荣誉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十二章 齐王伴读第一百八十五章 陇右,新的舞台(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愿意(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陇右,新的舞台(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剑定情(上)第两百七十九章 专业人才第十九章 说情第一百零一章 围杀(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二十三章 尴尬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没有选择第八百十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部分化(十)第三百六十章 闹事第十三章 陈诗诗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测第两百八十七章 真实原因(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尊严第五百八十七章 统一西域(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归途(九)第五百七十一章 穷途末路(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六百九十章 生与死的较量(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内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剑定情(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司隶校尉(四)第八十二章 坏人、骗子(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