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八)

“你打算怎么做?”

шшш ¤T Tκan ¤¢O

赵询出声询问。

王启礼沉声说道:“萧家当代族长萧言程,道德败坏,辱骂欺凌后母,为了独霸族产,逼死他的三位同胞亲兄弟,此人该杀。”

赵询淡声道:“为什么选择萧家?”

大家族,人数众多,人一多,自然也就有了污秽,一个家族的族长,权利是很大的,王启礼说的萧言程这些罪状,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可大可小。

王启礼冷声说道:“臣的母亲便是出生萧家,只不过是外养私生女,地位比之奴仆还要不如,早年受尽欺凌侮辱,以致双眼不明,下肢残废,我为人子,此仇不能不报。”

赵询身子后仰,靠在椅子上,眯着双眼默默注视着王启礼,好一会儿,才是轻声说道:“王启礼,你如此坦白,朕是该说你好还是不好?”

王启礼沉默不语。

赵询也没有在多问,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沉思了好一会儿,才是淡声说道:“萧家虽然已经衰败,但毕竟传承多年,与许多门阀世家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敢动萧家,胆子倒是不小。”

王启礼神色不变,淡声说道:“臣的胆子大不大,就看皇上有没有那个魄力了。”

闻听此言,赵询并没有生气,脸上反而有了一丝笑容:“去做吧,朕不会给你任何保证,但有一点你可以放心,从现在开始,朕不会再有害你之心。”

“臣,告退。”

王启礼躬身一拜,随即转身大步离开。

看着王启礼离开的背影,赵询目光幽远而阴暗。

一个大厦将倾的帝国,被赵智给重新拉了回来,看起来是他的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实际上,这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之中,赵智实现了他的愿望,以及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但同时,那些参与进来的人和势力,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与好处,比如楚州节度使王怀烈,通过拥护与支持赵智,短短几年的时间,便是完整拥有了楚州这块富庶之地,如今手中更是坐拥五万精锐大军,在整个大晋数十个地方藩镇当中,可以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到了赵智晚年,虽然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很多他一直想要实现的计划,最终流产,但赵智还是尽可能的想要通过一些手段,并且在当时国势最为鼎盛,这个有利的情况之下,赵智准备消减一些地方节度使的实力,其中就有楚州节度使王怀烈。

楚州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州,雄州,一州之地境内,拥有九县十一城,百姓近两百万,物产丰富,地域很大。

楚州在王怀烈父亲那个时代,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庞大,而是由蔡州、户州以及楚州三州之地所组成。

广元三年,王怀烈父亲病亡,在军中将士的共同拥护之下,王怀烈以楚州留后之名,上表朝廷,态度极为谦卑与恭敬,一是对赵智表示衷心,二是希望继承其父的基业与权利,当时的蔡州、户州所在的淮北、淮南,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叛乱不断,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岭南地区的几个有力节度使为了防范以及抵抗安南蛮越的进犯,无法调兵北上支援,而当时的丰京中央朝廷,禁军系统也只是刚刚招募到了五六万士兵,训练不足,根本无法外出作战,在此情况之下,赵智只能借力打力,通过地方节度使的力量,去镇压地方叛乱,稳定局势。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智不仅同意了王怀烈的要求,并且给了他更大的地盘与权利,把蔡州、户州这两个州合并到楚州,使之楚州不管是地盘还是经济以及人口,其整体实力顿时暴增,面对如此巨大利益的诱惑,王怀烈果然爆发出了强烈活力与激情,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大小数十战,七个兄弟最后死的只剩下他一个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终于打败与剿灭了淮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叛乱,并且彻底平定了江南地区数十股民变势力,为此后淮北淮南以及江南这几个,大晋税赋主要来源地区,近二十年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付出了就有回报,赵智并没有亏待王怀烈,把整个楚州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王怀烈,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壮大,王怀烈的整体综合实力迅速强盛起来。

经过两次陇右战争,通过对外辉煌的战争胜利,赵智的声望与威严空前,仿佛大晋又是回到了曾经的鼎盛时期,这个时间段,天下各大藩镇对朝廷充满了敬畏,在此情况之下,赵智动了消减地方藩镇的心思,主要矛头自然对准了河北五大藩镇,而其他地方藩镇,赵智也没有忘记,比如王怀烈,赵智就有意重新把楚州再次一分为三,恢复到曾经蔡州、户州以及楚州,王怀烈的地位不变,继续当他的楚州节度使,但是随着楚州的一分为三,他的整体实力显然将要大打折扣。

当时的中央朝廷,其军事震慑空前强大,王怀烈根本不敢反抗,对于赵智的意图,他只能选择顺从,可惜,随着赵询与赵赫两人争夺帝位,越发激烈,朝堂政局动荡混乱,这极大牵扯到了赵智的心神与精力,王怀烈的事情就这么暂且搁置下来,随着李勋拿下整个西域,巨量的战争财富输送中原,朝廷的财政困难得到缓解,这个时期,赵询成功上位太子,赵赫被打压下去,朝堂的局势暂时稳定,此时,赵智再次动了消减王怀烈实力的心思,可惜,随着一场政变的到来,一切又是突然中断了。

有些事情往往出乎意料,随着蜀州节度使杨道安遣使示好朝廷,并表示对于王怀烈的问题,愿意出一份力,对此,赵询还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王怀烈那边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是出于对杨道安的忌惮还是害怕,竟是主动撤军返回楚州,并上表朝廷,态度来了一个三十六度的大转变,并且主动提到先皇兴宗曾经有意把楚州恢复到原来的三州之地,王怀烈以才疏学浅,年老多病,精力不济为借口,希望赵询可以完成先皇的意愿,只不过王怀烈稍稍有所改变,希望楚州不要一分为三,而是一分为二,把楚州以北的两个县,相当于楚州四分之一地盘,恢复曾经的蔡州,最后,王怀烈非常意外的提到了王启礼,说此人与自己有旧,希望皇上可以照顾一二。

王怀烈真的是因为杨道安,才是突然转变了态度?

大家都不是傻子,杨道安说那些话,只是表达一个态度罢了,难道他还真的能把手中的五万大军调到河南或是淮北去打王怀烈?就算他杨道安真的愿意,恐怕赵询也是不敢让他这么做。

经过赵智几十年的努力,各地的藩镇节度使总算是老实了下来,他们与朝廷下意识达成了一个潜规则,你势力再怎么大,待在自己的地方,军队不许随便出来,而朝廷也不会过多的去打压他们,这是双方达成的共识,已经维持了二十多年,赵询可不希望因为一个杨道安,而让这种延续多年的规则,被轻易打破,一旦打破了这个规则,倒是乱起来,就不是一个二个节度使的事情了。

而王启礼之所以能够最终活下来,并且继续做他的司隶校尉,王怀烈的好话,其实很重要,也很关键,但还是因为赵询在没有弄清楚王怀烈的真实意图之前,并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王启礼,和王怀烈刚刚有所缓和的关系,再次变得危急。

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二)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论势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与贬职(十)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穷途末路(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四百零五章 动荡(十)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途(十九)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五十章 不要脸咋了?(上)第一百四十章 谗言(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七百八十章 合纵与连横(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来的变局(十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十八)第八百十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第一百零二章 围杀(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归途(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敌即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六十一章 当了回小人(上)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干(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与死的较量(五)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与内变(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百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八百零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与血(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归途(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铁腕镇压(五)第一章 李狗儿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封赏第八百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两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丧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三十二章 绝境(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第八百零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节度(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来的变局(十四)第四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十七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与血(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变(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七章 相认(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两百八十二章 大环境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途(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第两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变(五)第五百八十章 穷途末路(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八百十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与拉拢(下)
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八十四章 丢官第四百零四章 动荡(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与贬职(二)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论势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与贬职(十)第八章 与帝同食(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穷途末路(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四百零五章 动荡(十)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途(十九)第一百五十章 惊涛骇浪(八)第五十章 不要脸咋了?(上)第一百四十章 谗言(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国灭第七百八十章 合纵与连横(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来的变局(十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纵与连横(十八)第八百十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第一百零二章 围杀(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归途(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敌即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六十一章 当了回小人(上)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干(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纵与连横(十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帝王之命(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与死的较量(五)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与内变(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赏第六百七十二章 突来的变局(九)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七百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八百零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与血(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归途(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铁腕镇压(五)第一章 李狗儿第六零三章 灭国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封赏第八百十二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两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丧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归途(十六)第三十二章 绝境(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成家(八)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之命(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第八百零一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节度(十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尸横遍野(八)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来的变局(十四)第四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十七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与血(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变(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惊险(五)第七章 相认(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两百八十二章 大环境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途(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第两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变(五)第五百八十章 穷途末路(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纵与连横(十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八百十四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离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与拉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