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全民发钱

第308章 全民发钱

午休结束,众人再次坐上了汽车。

半个小时后,惠民公司下属的一厂到了,跟去年相比,厂区内多了不少新面孔,没办法,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这是上级部门“摊派”的任务。

待一行人换上隔离服后,张嘉怡将众人带进了生产车间,边走边介绍道:

“这里是我们集团旗下第二大的工厂,总面积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员工五百多人,仅今年上半年,就生产了将近五万吨的蘑菇。”

“产量怎么突然提升了这么多?”

张昊诧异道。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去年一整年,一厂总共也就生产了五万多吨的蘑菇,今年才刚过半,居然追上去年了。

“今年应粮食署的特别要求,全部改种了最高产的平菇,再加上增加了一倍员工,产量自然大增。”

张嘉怡随口解释道。

张崇信闻言皱了皱眉:“上面权力这么大吗?居然还管你们种什么蘑菇?”

“爸,别忘了现在是紧急状态,只要粮食署愿意,明天就能接管昊天集团,而且不用掏一毛钱。”

张嘉怡略带夸张道。

张崇信深呼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丝阴沉:“上面如果敢瞎胡来,我今天把话撂在这里,联邦迟早得完蛋。”

“咳,爸,你放心吧!”张昊赶紧安抚道,“说实话,其实咱们家公司盈利并不多,即便被上面接管了,也损失不了多少钱,只要房产还在就行。”

房产才是大头,是最值钱的资产。

张旭忍不住插嘴道:“万一房产也被征收了呢?”

“我觉得没有可能,房产涉及的是千千万万民众的切身利益,上面不敢胡来,除非真像我爸说的那样,联邦想自我解体。”张昊摇了摇头。

“小昊说得好,谁要是敢抢我家的房子,我一定跟他拼命。”

张崇义摆出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

李宁涛趁机提出一条建议:“如果想要保险一点,现在房价高,我觉得表弟你可以出售几处厂房,真到了那一天,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宁涛这个主意不错……”

张崇信眼睛一亮。

别看他刚才说得信誓旦旦,那只不过是在给自己打气而已,要知道“民不与官斗”,这可是从古至今的生存智慧。

“行不通。”张昊苦笑着摇摇头,随即解释道:“这些工厂早就上了官方的计划目录,别说卖厂房了,就连关停都不是我们能做主的,否则一个'破坏粮食生产'的大帽子扣下来,搞不好我都得进去。”

李宁涛心中一紧,连忙询问道:“嘉怡,上面收购蘑菇,没打白条吧?”

如果出现打白条的情况,那他们还搞毛种植园啊,趁早抽身,以免陷进去。

“这个倒是没有。”张嘉怡摇了摇头,“除了收购价卡得比较死,利润率很低,其它的都还好,基本上每个月月底都能准时到账。”

“没有就好,就怕上面拖着不给钱,我那个宾馆就是最好的例子,再不退租,我都要破产了。”

李宁涛顿时松了一口气。

张嘉怡安慰了对方几句,然后继续带领众人参观生产车间。

一圈逛下来,张爱雨忍不住好奇道:“嘉怡,这里怎么这么暗?难道是为了省电?惠城有这么缺电吗?”

“大姑,平菇的菌丝体只有在黑暗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完全不需要光线,如果不是为了方便员工们工作,我们连一盏灯都不想开。”

张嘉怡顿了顿,满脸自得道:

“某种意义上,我们这里才是名副其实的熄灯工厂。”

张崇信摆摆手,没好气道:“行了,别吹了,不就是种蘑菇嘛,又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爸,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公司在官方的重要性分类当中,被分到了第一档。相反,你口中的很多大公司,例如企鹅、阿狸巴巴、小米,还有各大银行,普遍都被分在了第二档,甚至是第三档。”

张嘉怡忍不住反驳道。

其实,她一开始也有相同的想法,认为种蘑菇和养蚯蚓只是小道,上不了台面,可是在参加了几次重要的官方会议后,这才彻底改变了认知。

“你说真的?”张崇信惊讶道。

张嘉怡郑重地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其实这并不难理解,联邦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粮食生产,以及为粮食生产服务的相关产业链,其它的暂时都要靠边站。”

“你这么一说,还有那么一点道理,现在唯一的遗憾是…这么好的机遇,居然赚不到多少利润,太令人失望了。”

张崇信惋惜道。

到底是资本家出身,即便到了当前这种时候,老爷子依然把利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张昊赶紧劝道:“爸,这些国难财不是咱们能赚的,我好不容易才和上面搞好了关系,您老千万别犯糊涂。”

“行了,我只是抱怨两句而已,还没老糊涂。”张崇信摆了摆手。

……

离开了一厂,张嘉怡紧接着又将众人带到了东郊的一片工地上。

这里是正在建设中的十三厂,也是集团下辖所有培育基地当中最大的一座,占地整整上万亩。

“小昊,你不是说赚不到多少利润么?哪来的钱建这么大的工厂?”

张崇信也是第一次听说这座新厂。

张昊赶紧解释道:“爸,这座工厂是我们与市里的合作项目,土地由市里提供,建设费用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由市里进行担保,等于说我们公司一毛钱都不用出,也不用承担风险。”

“还有这种好事?”

张旭瞪大了双眼。

“大哥,当然没这么简单。”张昊笑着摇了摇头,“首先,我们手上握有天量的蚯蚓饲料,这才是最大的底气;其次,蚯蚓养殖利润很稳定,几乎不存在亏本的可能,所以才会有如此优惠的条件。”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么大的工厂,每年得产出多少蚯蚓啊?”

张旭惊叹道。

如此规模的养殖场,实在是让人羡慕,跟它一比,自己这边努力筹划中的种植园,简直是不值一提。

“根据设计产能,每年大概有二十到三十万吨吧!”

“厉害了!”张旭顿时竖起了大拇指,“我记得联邦最大的养猪场,一年好像也就这么大的产量。”

“如果有可能,我们也想养猪,可惜不现实。”张嘉怡无奈道。

张崇义随口询问道:“嘉怡,听小昊说,这些蚯蚓都是用来食用的?”

“没错,现如今粮食紧张,蚯蚓蛋白质丰富,算是一种不错的替代口粮。”

“既然如此,那怎么供销社没得卖?”张崇义有些疑惑。

“二叔,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产能有限,暂时还没办法大规模供应,就连惠城这边同样也没的卖;

另外一方面,蚯蚓这东西,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进了一些特殊的食品当中,例如曹凡公司生产的人造肉,配方里就有蚯蚓粉。”

张嘉怡耐心回答道。

张崇义顿时焕然大悟:“就是那些给学生娃娃吃的人造肉?这就说得过去了,不管怎么说蚯蚓也是肉,比豆子有营养多了。”

在上午的参观过程中,他们已经知道了人造肉的主要客户群体,除了福利院,就只有广大中小学了。

“就是这个道理,一般人想吃,恐怕没那么容易。”张嘉怡感慨道。

“二叔有一点不明白,养殖蚯蚓很容易,官方为什么不多建一些蚯蚓养殖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能吃上肉了。”

张崇义有些疑惑。

张嘉怡苦笑着解释道:“二叔,养殖蚯蚓没您想的那么容易,首先是温度,需要保证二十四小时供暖;

其次是饲料来源,如果没有充足的饲料,仅仅只靠天然泥土,会严重影响产量,到时候养得越多,亏得越厉害。”

“蚯蚓不是吃屎吗?本土这么多人口,还怕屎…饲料不够用?”

“二叔,据我所知,那些排泄物其实另有它用……”

张崇义打断道:“什么用途?难道是用来种粮食?”

“这只是其一,除此之外,很多肉鼠养殖场需求更大,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客户。”张嘉怡解释道。

“什么意思?你是说那些老鼠都是吃屎长大的?”

张崇义感觉肚子里有些反胃。

自从家里的腊肉吃完后,他们家偶尔也会用粗粮换老鼠肉解馋,特别是今年以来,每个月都会换一两次。

“二叔,您说得没错,眼下人都吃不饱了,哪来的粮食喂老鼠?”张昊帮着回答道,“总之,以后老鼠肉尽量还是少吃为妙,这玩意儿先不说有没有病毒,光听着就膈应人。”

“不吃了,以后都不吃了。”

张崇义连连摆手。

其他人的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张昊见状,很快反应过来,于是赶紧转移话题:“等你们搬过来,可以试着在家里养养兔子,兔子长得快,繁殖也快,养好了以后都不用为吃肉发愁。”

“再说吧!”

张崇义随口敷衍了一句。

他现在根本提不起兴致。

……

回家途中,突然大街上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张昊连忙按下了车窗,想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张崇信伸手拍了拍司机的肩膀:“方队长,把车子靠边停一下。”

“是,张叔!”

方志刚先是用对讲机通知了一下其它车辆,紧接着将车停在了路边。

张嘉怡一边扶着老爸下车,一边朝另外一辆车上的儿子吩咐道:

“凯文,你去打听一下出什么事了?”

凯文举着手机走了过来:“妈,不用打听了,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凯文,到底是出什么事了?”

张崇信连忙追问道。

“外公,是好事,官方刚刚发布了一则重磅通告,打算给所有公民发钱,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身家,每个人都能领到一万块钱。”

凯文兴奋地回答道。

张昊不自觉皱了皱眉头,这又是一件梦境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梦境里别说一万块了,连一毛钱都没发过。

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候,都没破例。

张崇信面带疑惑:“上面到底是怎么想的?给所有公民发钱,那不是等于没发吗?”

“爸,你怎么会这么想?”

张嘉怡摇了摇头。

“那还能怎么想?”

张崇信诧异道。

老爷子听过不少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其中就有相关论述,这么做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发物价上涨,到头来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爸,那您也得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咱们不能硬搬过去的经验。

当下的实际情况一目了然,在经过三年的消耗后,绝大部分民众都缺钱,再不发钱,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那通货膨胀怎么办?”

凯丽走过来帮着回答道:“外公,眼下根本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条件,要知道,一般民众除了衣食住行,压根就没有其它消费。

而衣食住行当中,占大头的口粮、水电、暖气,甚至是公交费用,都由官方定价,官方没道理自找麻烦。”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张崇信摸了摸下巴,“如果发钱能解决问题,上面早行动了,不可能等到今天。”

“外公,您这么说,其实也没错,全民发钱当然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最直接的就是增加了财政赤字。

不过,跟维稳相比,这点钱花得很值得,如果出现动乱,官方估计要多花几倍、乃至是十几倍的代价。”

凯丽详细解释道。

张昊听得连连点头:“凯丽分析得很透彻,上次的中东战争,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我猜上面应该是想通过发钱,重新收买一下民心。

尤其是欧罗巴那边,如果他们不跟进发钱,肯定会失分不少,如果选择跟进,必然会恶化他们的财政状况,摧毁他们的战争潜力,这是一招阳谋。

至于后果,暂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先渡过眼前难关再说……”

话音未落,李宁涛突然插嘴道:

“表弟,你刚刚说错了,这次发钱,欧罗巴人也有份。”

“什么?怎么可能?”张昊错愕道。

李宁涛随手将自己的手机递了过去:“不信?你自己看?”

张昊接过手机,快速浏览了起来,果然如对方所说,欧罗巴人同样有份。

理由有些冠冕堂皇:

因为双方没有签署文件,欧罗巴人还没有正式脱离联邦,除此之外,大部分欧罗巴民众其实是心向联邦的,他们只不过是被一小撮权贵裹挟了而已。

结论是官方不能因噎废食,让任何一位联邦公民寒心。

“真瞎几把扯淡,独立宣言都发了,还在TMD自欺欺人。”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本章完)

第325章 静悄悄的改变第123章 居大不易第80章 第一夜第374章 马拉开波湾第124章 暴涨的金价第333章 新旧交接第277章 拍卖会(2)第30章 超级大单第120章 风电设备第304章 人力出租车第5章 苦在其中第450章 缺粮危机第144章 坏蜜蜂第371章 东海岸的困境第160章 地下化第455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93章 科学岛第218章 不欢而散第394章 老佛爷第15章 末日罐头第169章 失眠第140章 富士山喷发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68章 发言人第373章 婚姻制度瓦解第235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76章 疯狂抄底第387章 苏珊娜见执政官第308章 全民发钱第157章 双胞胎的生日第154章 四海集藏第340章 人身意外险第333章 新旧交接第200章 张崇信的七十大寿第216章 退市第25章 阶段性成果第60章 囤煤第165章 新警局竣工第274章 接盘侠第147章 人造肉第346章 一条弯曲的线第247章 财团雏形第12章 “庞氏骗局”第138章 新邻居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156章 《睡莲》第104章 实验中心第261章 海上油井和背叛第6章 废弃导弹发射井第72章 人在囧途第433章 社会企业家第187章 峰回路转(春节快乐)第419章 羡慕得眼睛都红了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223章 领证和婚纱照第134章 面授机宜第44章 紧急采购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224章 偷袭第344章 吊唁第125章 趋之若鹜第411章 张国纪的果决第444章 国民女儿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207章 后生可畏第132章 动员大会第272章 猫屎咖啡第177章 冷清的庄园第274章 接盘侠第403章 坞堡遍地的印度半岛第33章 主动摊牌第371章 东海岸的困境第261章 海上油井和背叛第447章 四合院和废钞第351章 布加迪第192章 皆大欢喜第387章 苏珊娜见执政官第247章 财团雏形第326章 盟友第396章 天堑变通途第182章 植物肉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130章 炉边相亲第3章 “浪子回头”第295章 收缩与扩张第440章 分级制度第442章 家底大公开第263章 “我们不想饿死!”第427章 莫须有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346章 一条弯曲的线第115章 众生百态第312章 双胞胎摆摊第252章 功成身退第133章 旗舰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29章 代工厂第406章 东西分裂第162章 发薪日
第325章 静悄悄的改变第123章 居大不易第80章 第一夜第374章 马拉开波湾第124章 暴涨的金价第333章 新旧交接第277章 拍卖会(2)第30章 超级大单第120章 风电设备第304章 人力出租车第5章 苦在其中第450章 缺粮危机第144章 坏蜜蜂第371章 东海岸的困境第160章 地下化第455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93章 科学岛第218章 不欢而散第394章 老佛爷第15章 末日罐头第169章 失眠第140章 富士山喷发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68章 发言人第373章 婚姻制度瓦解第235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76章 疯狂抄底第387章 苏珊娜见执政官第308章 全民发钱第157章 双胞胎的生日第154章 四海集藏第340章 人身意外险第333章 新旧交接第200章 张崇信的七十大寿第216章 退市第25章 阶段性成果第60章 囤煤第165章 新警局竣工第274章 接盘侠第147章 人造肉第346章 一条弯曲的线第247章 财团雏形第12章 “庞氏骗局”第138章 新邻居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156章 《睡莲》第104章 实验中心第261章 海上油井和背叛第6章 废弃导弹发射井第72章 人在囧途第433章 社会企业家第187章 峰回路转(春节快乐)第419章 羡慕得眼睛都红了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223章 领证和婚纱照第134章 面授机宜第44章 紧急采购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224章 偷袭第344章 吊唁第125章 趋之若鹜第411章 张国纪的果决第444章 国民女儿第197章 一波三折第207章 后生可畏第132章 动员大会第272章 猫屎咖啡第177章 冷清的庄园第274章 接盘侠第403章 坞堡遍地的印度半岛第33章 主动摊牌第371章 东海岸的困境第261章 海上油井和背叛第447章 四合院和废钞第351章 布加迪第192章 皆大欢喜第387章 苏珊娜见执政官第247章 财团雏形第326章 盟友第396章 天堑变通途第182章 植物肉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130章 炉边相亲第3章 “浪子回头”第295章 收缩与扩张第440章 分级制度第442章 家底大公开第263章 “我们不想饿死!”第427章 莫须有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418章 格局打开第346章 一条弯曲的线第115章 众生百态第312章 双胞胎摆摊第252章 功成身退第133章 旗舰第250章 海西工业区第29章 代工厂第406章 东西分裂第162章 发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