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心思不同

洛阳宫的武成殿内,被紧急召来的大臣们站得满满当当的,所有的大臣都已经知道前些日子前方大军传来的战报,我大军接连几战告捷,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是大喜,今日皇帝紧急召见,许多的大臣也都听到消息,前方又有我军大胜的消息传来。

皇帝没到殿之前,殿内的大臣们都在相互探询消息,翁翁私语声不绝于耳。

我大军连接取胜,皇帝紧急召见议事,许多大臣都在猜测,是要问询大伙,对突厥人接下来的对策了。

皇帝和皇后快步进殿来,殿内的诸臣都停止了私下的交谈,端直身子站着,听候皇帝宣布事情。

李治没有在御座上落座,而是站着身子,手中挥舞着几份军报,大声地宣布:“诸位爱卿,朕刚刚接到前方军报,继阿史德奉职部被我大军歼灭后,我军连续大捷,阿史那泥熟匐部和阿史德温傅部接连被我定襄道的大军歼灭,突厥人拥立的伪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其手下所杀,余部尽降,阿史德温傅事先侦知我大军将攻营,仓皇之下率两万余人逃跑,但在我大军追击下,最后只带领数千人,逃入大漠,余部尽降…”

“突厥反叛的三大部落,数十万之众,在短短十数天之内,尽数被我裴大总管所领之定襄道大军歼灭,哈哈哈…”李治大笑几声,“安北之危解矣!”

李治话音刚落,在朝堂上年刚最大,这次也被皇帝召至洛阳的刘仁轨,以让人不可思议的速度站了出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奏道:“陛下,此是陛下英明决策,裴大将军调度有方,前方将士奋勇杀敌之故!陛下力排众议,坚持在年前派大军出征,实是出突厥人意外,我大军在突厥人不备间,趁夜突袭其大营,突厥人没有防备之下,顷刻间溃败,实是不意外…裴大总管督军有方,制定的战术非常的周密,臣认为,陛下应当给予裴大总管以重奖!”

对于这次征战,诸臣在朝议时候意见纷杂,大部的朝臣们都是反对在大冬天出征,他们认为寒冬里安北之地冰天雪地的,非常不利于我大军的行进和作战,而一直在那一带生活的突厥人,则是对地形熟悉,对环境适应,我大军又是长途跋涉数千里,才能进入安北之地,与以逸待劳的突厥人作战,肯定处于下风的,有可能再蹈萧嗣业的覆辙,那样的话,不要说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其他地方的叛乱会接连而起,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不稳定的状态,实是危险。

但被任命为大军统帅的裴行俭一力坚持在寒冬里出征,说突厥人一定想不到我大军会在这个非常不利于我大军作战的季节里出征,这样我大军虽然行程艰苦些,但也会出乎突厥人的意外,那样可以做到出其不意而攻击,甚至一击就可以将全部突厥叛军歼灭。

当时大力支持裴行俭意见的正是刘仁轨,正是刘仁轨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的大力支持,还有皇帝李治对裴行俭的信任,大军最终在年前出征。

如今裴行俭以比任何人预计都还要出色的战果,向所有的人证明了他所提议的正确性,正是在突厥人没有防备间,我数路大军从几个方向全面突进,最终成功地歼灭突厥叛军,安北一带出现的危急局势彻底解除,在我大军这样的威压下,其他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也一定不敢再造次。

“陛下,臣附议,应当给予裴大总管以重赏!”中书令李义琰马上出列奏道。

接着还有几名重臣也站出来,表示一定要给予领军的裴行俭以重赏。

李治挥挥手,示意诸臣先不要说这些,他继续说道:“突厥人的叛乱已经基本平息,裴大总管也送来了后续的安排计划,计划派出各路大军渡过大漠,至漠北,威逼漠北的各部落头人,到漠南来议事,诸位爱卿觉得,此计如何?”

吏部侍郎魏玄马上站出列奏道,“陛下,臣觉得裴大总管此计甚可,突厥人的叛乱已经基本被平息,溃逃的阿史德温傅数千人不足惧,但那一带的形势要安定下来,还是要费一些时日,关于后续的安排,臣觉得,如今安北的天气刚刚转好,正是最适合用兵的时候,我大军数十万人云集在大漠南侧,应该趁此时候,再派大军威逼安北境内的各部,让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重新归附我大唐,裴大总管派出大军至漠北,令各部落头人来议事,此正是让诸部落齐心归我大唐最好的策略!”

“陛下,臣附议!”中书舍人魏元忠也站出来奏言,“安北一带诸部落时叛时附,臣觉得一定要用雷霆手段,趁我大军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利用我大唐的兵威,威服各部落!裴大总管此计甚是可行!”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侍中郝处俊出列奏道,“我大军连战大捷,反叛的突厥各部尽被歼,漠南、漠北各部落定不敢再作乱,臣觉得陛下可下诏令,命各部落头人来长安朝拜,将陛下的恩典赐于他们,携我大军兵威之盛,各部落头人一定不敢不来,再加上陛下的恩典,臣觉得无须再派大军进入漠北,即可达到此效果。若我数万大军进入漠北,虽然能威逼各部落来附,但这样有可能会遭到各部落暗地里的抵制,最终埋下再叛我大军的种子,待我大军撤出安北后,有可能再生乱,不如用怀柔政策效果更佳…”

赦处俊吞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再者,如今西面吐蕃人大兵压境,我诸多边州告急,臣觉得,安北的大军一定要早些撤回,不然吐蕃人真的攻击我边州,那势必是一场灾难!”

虽然吐蕃使团因种咱原因至今还留在长安,但吐蕃人还是知道了我数十万大军出征安北的事,在从西面松州到青海的一线都有军队调动,准备攻击我边州的迹象,我大唐精锐的兵马大部都随裴行俭出征安北了,西线的局势十分危急,朝廷虽然已经下令征召军士,开赴松州到青海一带的边州,以抵御吐蕃人可能的攻击,但我大军在安北久久不归,再加上我大唐拒绝了吐蕃的和亲请示,并变相扣留其使团,吐蕃人还是会冒险攻击我边州的,那是件麻烦事儿。

听赦处俊如此一说,刚刚表态支持裴行俭计划的魏玄同和魏元忠也不敢再站出来坚持已见,而中书令李义琰也站出来支持赦处俊的说法,“陛下,臣附议,北边的叛乱已经平息,西边的局势吃紧,我大军应该尽快班师,以应付吐蕃人可能的攻击!”

接着又有薛元超等重臣站出来,建议皇帝令定襄道的大军早一些撤军回朝。

刚刚面上满是喜悦之色的李治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此前的朝会上,诸臣间就如何应付吐蕃人可能的攻击已经争论过多次,一些大臣早就建议从安北抽军,以应对吐蕃人的威胁,甚至有一些大臣指责此次出征安北的将士人数过多,以致无力应对吐蕃的威胁,但在李治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没有从安北抽军回援。

见今日支持大军尽快班师回朝的重臣人数占多数,原本一心支持裴行俭所提计划的李治也犹豫起来,他在此前与刘仁轨的商量分析中,认为西面我方可以依靠坚固的边城守卫,吐蕃人即使派兵攻击,也很难有作为,他们都认为,吐蕃人这是虚张声势,不足惧。但今日诸多的重臣都反对,刘仁轨甚至都没站出来发表意见,这让李治下不了决心。

“待朕与皇后娘娘商议一下,再作决定,”没有多少大臣支持,再加上武则天先前的意见,李治有些悻悻,只得宣布诸臣散去,过两日等前方最新情况传来再议——

散朝后,李治和武则天回到仙居殿,一进殿,武则天就急急地对李治说道:“皇上,臣妾还是认为,安北的大军应该尽速班师回朝!安北一带三十万人马,皆是久经战事的精锐之师,若一直久居安北,定是大大不妥,西面和青海一带吐蕃人的威胁不得不防…”

李治怔怔地看了一会武则天,有些颓然,他如何不知道武则天的心思,只是不点破而已,这位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捷报传回来以后,已经数次要求下诏令大军班师了,今日朝臣们也都是要求大军班师,当下也只得服软,“既然皇后也是如此认为,西北吐蕃人的威胁不得不防,朕也同意定襄道的大军班师,那就再拟一诏,除一部镇守安北外,大军大部班师!同时传给已经出发的户部尚书崔知悌及安北的裴行俭,令大军做好班师的准备!”

在皇帝召集诸臣商议军情的次日,朝廷发布了诏命,因我定襄道大军在平定突厥人叛乱中,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令裴行俭率大军将士班师,只留下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右武卫将军崔献屯率一部驻屯安北单于都护府,防御突厥人再次的叛乱,军务交由朝廷派出的安抚使户部尚书崔知悌掌管,并由李知十、泉献诚等将先率一部,急驰青海一带…

第66章 为太平找一佳婿第9章 别样心思第78章 你要题一诗第126章 吐蕃请求和亲第50章 少了点什么?第45章 刘仁轨来访第30章 没有看错人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记在心上的第87章 婉儿的忧伤第26章 问策第21章 让人意外的示好第171章 凯旋仪式第84章 武则天同意了第6章 相互试探第63章 娘娘可能会除了我宫人的身份第160章 所有的机会都要把握第42章 公主封号太平第51章 被召入宫第37章 再往东都第36章 关于青海战事的大概情况第16章 没有料到的场面第95章 镇服太平公主第10章 好马第100章 你要当父亲了第128章 边关的安宁不是靠许嫁女人来换取的第23章 侍女入府第106章 婉儿的生辰第17章 对付吐蕃的策略第115章 裴尚书对你们有吩咐第38章 进宫第63章 娘娘可能会除了我宫人的身份第157章 骁将程务挺第75章 此人只是一个会骗人的无赖第92章 大婚(下)第29章 你陪我出宫去玩第63章 千里跃进第166章 捷报频传第155章 友军的攻击即将开始第115章 裴尚书对你们有吩咐第57章 元日大朝会第122章 如何善后第47章 再探邙山第52章 意外第1章 庆功宴会第33章 再度比试第29章 你陪我出宫去玩第146章 开始攻击第112章 太子有请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计第39章 面圣申诉(上)第12章 这不是好事第57章 求字画第41章 结果不算太差第110章 朝中争执又起第91章 大婚(上)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63章 千里跃进第120章 你放心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156章 突厥人的内讧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2章 太平公主的变化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战前军事会议第32章 易安兄弟,明日得空否?第51章 朝会辩论第85章 封赏并赐婚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40章 朝议第41章 结果不算太差第54章 乾陵下怀古第139章 出征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48章 赏赐第128章 边关的安宁不是靠许嫁女人来换取的第15章 朝会第43章 原来是同乡人第123章 这是皇帝的反击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55章 我想带孝从军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70章 势不可挡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102章 婉儿不一般的愿望第174章 玄机重重第12章 能玩个通宵多好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158章 战争还在继续第157章 骁将程务挺第55章 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第78章 你要题一诗第17章 这叫什么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58章 战争还在继续第69章 直捣虎穴
第66章 为太平找一佳婿第9章 别样心思第78章 你要题一诗第126章 吐蕃请求和亲第50章 少了点什么?第45章 刘仁轨来访第30章 没有看错人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记在心上的第87章 婉儿的忧伤第26章 问策第21章 让人意外的示好第171章 凯旋仪式第84章 武则天同意了第6章 相互试探第63章 娘娘可能会除了我宫人的身份第160章 所有的机会都要把握第42章 公主封号太平第51章 被召入宫第37章 再往东都第36章 关于青海战事的大概情况第16章 没有料到的场面第95章 镇服太平公主第10章 好马第100章 你要当父亲了第128章 边关的安宁不是靠许嫁女人来换取的第23章 侍女入府第106章 婉儿的生辰第17章 对付吐蕃的策略第115章 裴尚书对你们有吩咐第38章 进宫第63章 娘娘可能会除了我宫人的身份第157章 骁将程务挺第75章 此人只是一个会骗人的无赖第92章 大婚(下)第29章 你陪我出宫去玩第63章 千里跃进第166章 捷报频传第155章 友军的攻击即将开始第115章 裴尚书对你们有吩咐第57章 元日大朝会第122章 如何善后第47章 再探邙山第52章 意外第1章 庆功宴会第33章 再度比试第29章 你陪我出宫去玩第146章 开始攻击第112章 太子有请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计第39章 面圣申诉(上)第12章 这不是好事第57章 求字画第41章 结果不算太差第110章 朝中争执又起第91章 大婚(上)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63章 千里跃进第120章 你放心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156章 突厥人的内讧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梦第2章 太平公主的变化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战前军事会议第32章 易安兄弟,明日得空否?第51章 朝会辩论第85章 封赏并赐婚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40章 朝议第41章 结果不算太差第54章 乾陵下怀古第139章 出征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48章 赏赐第128章 边关的安宁不是靠许嫁女人来换取的第15章 朝会第43章 原来是同乡人第123章 这是皇帝的反击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55章 我想带孝从军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70章 势不可挡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102章 婉儿不一般的愿望第174章 玄机重重第12章 能玩个通宵多好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158章 战争还在继续第157章 骁将程务挺第55章 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第78章 你要题一诗第17章 这叫什么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58章 战争还在继续第69章 直捣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