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刘逸的建议

安西境内突厥人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监国的太子李贤在禀报了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后,也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因事关重大,一直陪侍在李治身边的武则天闻听消息后,也来参加朝会,在帘后就坐。

这次紧急朝议可能要讨论派遣大军出征平叛的事,擅长军务,但这段时间卧病在床,行动不太方便的裴行俭,也被召至宣政殿来议事。裴行俭是乘坐马车来的,这也是他第一次不是骑马来上朝的,而且在下马车后进殿时候,是刘逸和程务挺两人搀扶着他进来的。

知道这次紧急朝议裴行俭也要参加,刘逸是先一步到裴行俭府中,接自己的这位恩师过来的,而且在来的马车上,两人已经对安西的情况交换过不少的意见了。

刘逸抵达宣政殿一会后,朝中许多的重臣都来到殿内,来的人还不少,至少有百来号,许多高级武将如李多祚、契苾明、程务挺、刘逸这样的也都到列了,看来主事的李贤应该是倾向于派兵出征平叛的。

看到众臣都到齐了,脸上有点紧张神色露出来的李贤看着殿下诸臣,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西突厥头领阿史那车薄率领西突厥十姓部众叛我大唐,诸位觉得我们要如何应对才好?”

李贤说完后,侍中裴炎第一个站了出来,发表奏议:“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觉得,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车薄率十姓突厥众叛我大唐,正是因为我大唐所采取强化治理,并推行汉化所致,突厥人不愿意接受我大唐新的政策,因此群起而反抗,臣以为,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此策的可行姓,或者暂停执行此策,很有可能此策暂停,突厥人的叛乱就会平歇!”

“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不认同裴侍中此议!”检校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玄同马上站了出来,“在此前一些年份内,不论是安西还是安北境内的突厥人,叛乱时常有发生,如今安北之地,因为有我数量不少的军队驻防,并在安北境内推行更强势加强治理的手段,这半来年以来,鲜有突厥和其他族人不服我大唐号令,叛我大唐的事情发生,这正说明这法的有效。而安西之地,我大军只有两万余人驻防,远不能监视那片宽阔地带的胡人,朝廷开始逐步施行强化治理的手段,突厥人有反抗那是正常的,但此时朝廷应该表现出更强势的手段,万不可因噎废食,因为安西境内有乱起来,就终止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改变开始之时,阵痛总是难免的,若是现在能把突厥人的叛乱尽快平息下去,那肯定不会有跟风的叛乱产生,试看安西有乱出现,安北境内却并没叛乱跟着起来,这只说明,我大唐在安西境内的军队数量不足,才导致突厥人的叛乱产生的!因此臣以为,朝廷应该迅速组织起平叛的大军,剿灭安西境内的突厥人叛乱…而不是向突厥人服软!”

“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附议!”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站了起来,“臣支持魏侍郎此议,对突厥人的叛乱,绝对不能服软,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停了刚刚开始的强化治理手段,臣也觉得,一定要派遣大军入安西平叛,并在叛乱平息后,留驻一部分军队,加强我在安西境内的军事力量,臣也请命,愿率军出征…”

刘仁轨此言一出,引来一片惊异的目光,要知道如今的刘仁轨已经是八十多岁了,就这么一位年事已高,须发皆白的老将,却一力主战外,还请命出征,这也太高调了点吧。

坐在殿上的太子李贤也是吃了一惊,“刘老爱卿忠心爱国,如此年岁还请求出征,孤甚是感动,只是老爱卿年岁已高,孤实不愿意看到刘老爱卿再次领军出征,想必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也不忍心刘老爱卿再次出征的,即使要出征,也需要委以其他将领才可…其他爱卿可有奏议?”

李贤说刚说完,裴行俭也马上站了出来,施礼奏道:“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也觉得,绝不能对突厥人的叛乱姑息,一定要给予突厥叛众以凌厉的打击,朝廷应该组织大军,迅速开进安西,将突厥的人叛乱平灭,臣愿意领军出征!”

裴行俭说着还重重的咳了几下,但却是一脸的坚毅,在奏完后,瞪了往他看过来的裴炎一眼后,才退回到班列中。

裴行俭说完,裴炎也马上站了出来,再奏道:“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觉得,我朝前几年连番征战,应该给予百姓以休养生息,不宜再发动战事,对突厥人的叛乱,宜以抚慰为主…臣觉得,裴尚书在安西多年,威望颇高,上次就以数百骑的兵力就平灭了突厥人的叛乱,今次仍然可以以相似的方式,派遣裴尚书领一安抚使团入安西,想必突厥十姓头人闻听裴尚书的威名,就会立马止了叛乱,向裴尚书缴械请降的…”

“裴侍中此言差矣!”李贤脸上有隐隐的愤色,从座上站起了身,踱了两步,“裴尚书如今重病在身,今曰勉强来参加朝会,如此病体,如何能再往万里之外的安西?孤是万万不忍心,想必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也是不会同意的,裴尚书如此重的病情,朝廷还委以他以这般军务,那坊间百姓定会传言,说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猜忌功臣,借此惩罚裴尚书这样有大臣立下的重臣…还有,若是委以裴尚书此职,万一有个意外,不只害了裴尚书,也会贻误了平息突厥人叛乱的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孤觉得,不能令裴尚书再率使团入安西,威吓突厥人,即使裴尚书身体情况允许,也不能再冒此险,这样的计策只能实行一次,万不可有第二次,更何况现在裴尚书身体情况如此差,万不可令其领军出征…”

李贤说完坐回了座上,此时一直呆在武则天边上的上官婉儿却从帘后走了出来,清清嗓说道:“代传天后娘娘的旨意,对安西之突厥人的叛乱,绝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派兵平叛,刘老仆射、裴尚书身体原因,不可以委以军务,如何能更好地处理安西事务,让何人领军出征,还请诸位再议…”

上官婉儿说完马上退了回去,这样的情况让刘逸很是吃惊,武则天直接在朝会上表示意见,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至少在刘逸入朝后,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武则天直接干预朝事了,喻意自不一般,还有…上官婉儿这小妞儿,竟然在朝会上扮演一会传声筒的角色。

刘逸看到,其他的大臣也是有差不多的表情,看来这样的情况真的是第一次出现了。

听上官婉儿传达了武则天的旨意后,李贤脸上表情复杂,但也很快平静下来,再开口道:“天后娘娘此意,正是最合适不过的,朝廷必须派大军进剿,派大军平叛是必须的,这就不议了,下面我们商议此次征战由何人领军为好!”

李贤此问题一出,殿出却出现了意外的平静,一下子没有人站出来发表意见。由何人领军,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放眼如今朝中,能指挥数量庞大军队作战的将领,只有刚刚出来请命过的裴行俭和刘仁轨,但这两人都因为身体原因被否决了,确实,要去安西那么远的地方作战,主帅的身体一定要好,不然在作战中因病出现意外,那可是件很麻烦的事,很可能我大军因为主帅的原因未战而先败,那对于一场战事来说,就是致命的,是万不可出现的!

但除了这两人,其他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在众人迟疑间,刘逸站了出来,“天后娘娘、太子殿下,臣有一合适人选!”

今曰出现的情况还真的如裴行俭说的一样,裴行俭在路上来的时候,就和刘逸说了,朝廷一定会派兵出征的,但领兵将领人选可是个大问题,裴行俭在这个问题上吩咐了刘逸一些话,刘逸觉得应该是自己出来说话的时候了。

看到刘逸站出来,李贤眼中有惊喜的神色露出来,但马上就没了,“刘爱卿推举何人领兵?”

“臣觉得,安西都护王方翼为不二的人选!”刘逸用很坚定的语气说道,“王都护在安西几年,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并数次平灭了突厥人小规模叛乱,据臣所知,此次突厥十姓叛乱后,王都护也是马上采取对策,严防突厥叛众的攻击,已经取得了几场战事的胜利,只是安西境内我大军数量过少,还要守卫一些重要的城池,无法有效对突厥叛军展开攻击,因此臣以后,此战可以以王都护为领军大总管,委一将为其副手,率数万人马入西安,有可能突厥人慑于王都护的有效布置,及我大军的快速开拔而向我军请降,即使不请降,我数万大军入安西,突厥人的叛乱也是指曰可待…”

刘逸顿了一顿,微微的抬起头,看了看殿上的李贤,再看看殿下眼睛都注视着他的诸臣,脸上浮现出一副傲然自信的神色,非常大声地说道:“臣愿请命出征,领一军往安西,助王都护平灭突厥人的叛乱,臣愿下军令状,一定会将突厥人的叛乱平息…还请天后娘娘,太子殿下恩准…”

(未完待续)

第130章 与吐蕃人的比武(下)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43章 战斗即将开始第98章 没有想到的访客第24章 又出来一名强劲的对手第114章 战事又起第64章 白道小试身手第96章 郎情妾意第77章 事情复杂了第3章 重生于官宦世家第48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85章 胡无人第4章 愧对第24章 你能做一诗吗?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45章 笑傲众将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30章 洛阳北市第29章 武则天单独召见第98章 没有想到的访客第68章 卷起千刀血第115章 万分懊丧第100章 你要当父亲了第128章 尘埃落定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记在心上的第5章 为以后作打算第55章 母亲担心的事第106章 太平公主进宫第77章 准备迎接客人第79章 不祥的预感第161章 再度攻营第84章 杀与不杀的争论第48章 案情有了眉目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况第2章 太平公主的变化第106章 婉儿的生辰第170章 班师回京第22章 有勇者上场第13章 三郎,你必须留下第102章 安西传来的好消息第57章 求字画第13章 三郎,你必须留下第44章 关于再次出兵的争论第32章 为寿辰做准备第21章 让人意外的示好第88章 这是谁的原因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108章 透点风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97章 你会站在哪一边第37章 有人不服第87章 婉儿的忧伤第99章 约见第90章 太平公主来访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74章 你这个小肚鸡肠的男人第36章 关于青海战事的大概情况第56章 你的生辰几何?第23章 侍女入府第9章 惊天消息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86章 自然而然第139章 出征第97章 不太简单第68章 理解就好第43章 山雨欲来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71章 穷途末路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议第17章 这叫什么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10章 如何救父亲?第111章 回到长安第109章 这是婉儿最开心的生日第160章 所有的机会都要把握第96章 郎情妾意第62章 上官婉儿所说的机密事第25章 刘逸上场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113章 为何不是程务挺第4章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第14章 进宫当值第120章 你放心第15章 朝会第116章 皇帝御驾回京第37章 我会还父亲一个清白的第50章 朝廷的抚慰诏命第32章 你放心第135章 武则天何意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议第85章 胡无人第101章 担心会成为可能吗第171章 凯旋仪式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吓第19章 母亲的无奈和希望第80章 可以回家了第89章 卫公兵法相赠第19章 母亲的无奈和希望第54章 乾陵下怀古
第130章 与吐蕃人的比武(下)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43章 战斗即将开始第98章 没有想到的访客第24章 又出来一名强劲的对手第114章 战事又起第64章 白道小试身手第96章 郎情妾意第77章 事情复杂了第3章 重生于官宦世家第48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85章 胡无人第4章 愧对第24章 你能做一诗吗?第8章 事情有些意外第45章 笑傲众将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30章 洛阳北市第29章 武则天单独召见第98章 没有想到的访客第68章 卷起千刀血第115章 万分懊丧第100章 你要当父亲了第128章 尘埃落定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记在心上的第5章 为以后作打算第55章 母亲担心的事第106章 太平公主进宫第77章 准备迎接客人第79章 不祥的预感第161章 再度攻营第84章 杀与不杀的争论第48章 案情有了眉目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况第2章 太平公主的变化第106章 婉儿的生辰第170章 班师回京第22章 有勇者上场第13章 三郎,你必须留下第102章 安西传来的好消息第57章 求字画第13章 三郎,你必须留下第44章 关于再次出兵的争论第32章 为寿辰做准备第21章 让人意外的示好第88章 这是谁的原因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108章 透点风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97章 你会站在哪一边第37章 有人不服第87章 婉儿的忧伤第99章 约见第90章 太平公主来访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74章 你这个小肚鸡肠的男人第36章 关于青海战事的大概情况第56章 你的生辰几何?第23章 侍女入府第9章 惊天消息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86章 自然而然第139章 出征第97章 不太简单第68章 理解就好第43章 山雨欲来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71章 穷途末路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议第17章 这叫什么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10章 如何救父亲?第111章 回到长安第109章 这是婉儿最开心的生日第160章 所有的机会都要把握第96章 郎情妾意第62章 上官婉儿所说的机密事第25章 刘逸上场第98章 竟然就没事?第113章 为何不是程务挺第4章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第14章 进宫当值第120章 你放心第15章 朝会第116章 皇帝御驾回京第37章 我会还父亲一个清白的第50章 朝廷的抚慰诏命第32章 你放心第135章 武则天何意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议第85章 胡无人第101章 担心会成为可能吗第171章 凯旋仪式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吓第19章 母亲的无奈和希望第80章 可以回家了第89章 卫公兵法相赠第19章 母亲的无奈和希望第54章 乾陵下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