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当然,眼下这幅草书字帖,肯定不可能是张芝的作品。不过,这幅作品的作者,却是一位与张芝同等级的草书大家。

“怀素?”

一瞬间,一个专家惊喜交集之余,也有几分不确定:“你们看看,这是怀素的笔法吗?”

“怀素和尚的狂草?”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眼睛又迸发出闪亮的光芒。

关于怀素和尚,想必很多喜欢书法的人不会陌生。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位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唐代,那是继魏晋之后,中国书法的另外一个高峰期。无论是初唐四大名家,还是中唐的颜筋柳骨,都让人津津乐道。然而要是提到草书,恐怕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整个唐代两三百年间,唯有两个人值得一提而已。

这两人自然就是张旭,以及怀素和尚。张旭不必多提,却是有草圣之称,他的草书更是与李白的诗、裴将军的剑,号称天下三绝。

至于怀素,却是一个和尚,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他幼年出家,少年时痴迷书法,沉溺于纸笔翰墨,整天介乱写乱画,曾两次被驱离寺院。

不过,据人考究,怀素出家,肯定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由于家贫。因为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曾做过县令、长史之类的小官,按照他的家世与门第,也算是满门书香。

只不过。怀素和尚的家族之中,好像有出家的传统。比如说他的伯祖父惠融,就是僧人,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习欧阳询的书法,几乎可以乱真。

另外,出家也有出家的好处。毕竟那个时期正逢安史之乱,怀素和尚在寺院清修。可谓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管政治风云多么动荡,都与他无关,甚至能够静下心来练习书法。这才成为了一代名家。

就是明白怀素和尚的名头,更加清楚他的草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周老等人才会那么兴奋。而且与其他书法名家的字帖相比。怀素和尚的草书更加容易鉴定。想想就知道了。尽管草书很容易写,但是写得好的却极少。就好像是太极拳一样,易学难精。

尤其是怀素和尚的草书,犹如夏去多奇峰,变化莫测。

一般人不要说学了,就是临摹也难以把握其中的精髓神韵。就是这个缘故,所以收藏市场上。各种书法名家的赝品十分常见,但是草书作品却非常稀少。一是懂得欣赏草书,愿意购买草书的人就不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模仿的困难程度了。

也是基于这个理由,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一个专家肯定无疑:“这是怀素狂草真迹。”

“你们看,草书作品笔法似游丝,犹如轻盈的彩绸,在回环缠绕之中,你永远找不到打结的结点。……”

此时,专家分析起来:“这个就是怀素草书的特点,一般人以为怀素的狂,那是泼墨大写意,其实是片面的看法。其实在我看来,怀素的笔法更偏向于细腻,只是细腻内敛,常人难以察觉罢了。”

“嗯。”

旁边有人赞同:“作品通篇神采飞扬,笔墨活泼飞动,笔下虎虎生风,乍看好像一条激流奔涌的大河,在波澜壮阔中高潮迭起。但是细看,却仿佛含蓄而内敛的小溪,在潺潺流动之中透出清丽秀挺之气,蜿蜒曲折,绵绵不绝。”

在专家评点的时候,王观也是认真聆听,不过由于对草书研究不多,倒是体会不到专家形容的韵味。然而仔细观赏,确实觉得这篇草书字帖文字错落有致,篇幅字体更是疏密合理,笔墨浓淡相宜,让人看起来感觉十分舒服,确实是篇好作品。

不是王观肤浅,实际上这也是鉴定的小窍门。因为书法字帖,通篇都是文字,反而更要注重赏心悦目的效果。不然的话,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估计看得眼睛都花了,哪有什么欣赏的心情。

所以说,一篇好的书法作品,首先要考虑其中的布局,还人笔墨的浓淡。尤其是长篇书法大作,哪里该疏,哪里该密,落笔什么时候重,什么时候轻,都是很有讲究的事情。

疏得太厉害不行,那就显得松松垮垮,不成样子。但是密得紧凑,又显得拥挤不堪。笔墨的浓淡也是这样,墨色淋漓固然好,但是过犹不及,又显得乌黑一团。相反,要是笔墨十分轻淡,似有若无,看着都觉得费劲。

就是由于有诸多的讲究,所以能够流传下来的名家字帖,无一不是精品佳作,堪称是后人练习书法的范本。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确信道:“不仅是怀素的作品,而且更是他中年以后,领略了书法的真谛,书法创作进入了巅峰状态的手笔。”

“这话有什么根据?”旁边有人好奇道,毕竟也不是谁都懂得鉴定书法字帖的,看不出其中的精妙绝伦来也很正常。

“当然有依据。”

此时,那个专家笑道:“据史料记载,怀素和尚年轻的时候,练习书法很勤奋,曾种植上万株芭蕉树,把叶子都剪下来,用来练习书法。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怀素少年的时候,却没有师承,却为他的书法创新埋下了伏笔。”

“毕竟众所周知,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时代,唐朝书法氛围崇尚法度。王羲之书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时人更是趋之若鹜。然而,怀素却是一个叛逆者,并不在意当代的艺术潮流,更多的是自己探索。”

说话之间,专家感叹道:“安史之乱之后,大诗人李白南游洞庭潇湘。这一年,李白五十九岁,怀素正值弱冠之年,他慕名前往李白处求诗。这是怀素第一次遇到李白,也是唯一一次与其交往。”

“两个人性情相近,李白斗酒诗百篇,怀素醉酒字更狂。作为长者,李白爱惜人才,更提拔后学,对怀素创新给予了肯定,甚至写诗赞扬。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一首草书歌行,道尽的李白对怀素的偏爱与推崇。

王逸少就是王羲之,张伯英则是张芝,张颠自然是张旭。李白说王张两人浪得虚名,是因为他们的艺术成就已成为了过去。又说张旭老死不算数,重在推崇少年怀素英名。

当然,不师古三字,旨在表明怀素的创新精神。

“大家都知道,李白的诗比较夸张,而且他性情豪爽,觉得一个人好,那肯定把对方使劲地捧高,也不怕对方掉下来摔死。”

适时,专家笑道:“幸好怀素也没有辜负李白的期望,年轻的时候肯定当不得草书独步天下的称赞。但是到了中年,经过十几年的游学,他的书法也进入略无凝滞的境界了。”

“当然,所谓的不师古,也只说对了一半。年轻时候的怀素,的确是不师古,但是过了而立之年,他的书法就开始处于彷徨的阶段,笔法停滞不前,遇到瓶颈了。”

“发现自己的书法没有提高之后,他就开始四处游学。在游历的过程中,他谒见当代的名家,观赏前人墨宝,然后豁然开朗。”

“然而怀素真正获得笔法精髓,却是拜见他的表叔邬彤之后,才逐渐领悟到魏晋的笔法。邬彤是张旭的学生,也是颜真卿的同窗。邬彤把怀素留在家中,他把张芝临池之妙、张旭的草书神鬼莫测,以及王献之的书法,如寒冬枯树等缺点,都一一讲解给了怀素。”

说话之间,专家感慨万端:“如果说,怀素青少年时期的书法,凭借的是艺术直觉。那他三十岁以后的艺术探索,则是在艺术传统中求索。而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笔法传承,笔法则是魏晋书法的核心机密。”

“掌握了这个核心机密,怀素终于书法大成,在拜访颜真卿的时候,颜真卿也不吝啬,把十二笔意倾囊相授,并且询问怀素对于草书的感悟。”

说到这里,专家又是一叹:“怀素和尚表示自己师法自然,曾经长时间观察夏云的姿态,发现云朵随着风势,转化而变化莫测,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蛟龙翻腾,或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或如大鹏展翅,平原走马,不胜枚举,美妙无穷。”

“这个就是夏云多奇峰的境界,也是怀素草书大成的表现。”

说话之间,专家示意道:“你们看这幅作品,书法变幻无常,是不是就好像夏云一般,不仅奇峰突起,书法的线条也十分多样化。细腻飘逸的游丝,状若天女散花的笔致,把隶书与章草的规范,娴熟而技巧地纳入了囊中。”

在这个专家的分析之中,大家也颇为认可他的判断。毕竟,人家本来就是专门研究书法的大专家,发言自然格外有权威性。再说了,其他人的眼睛也没瞎,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发现绢纸果然是唐代的东西。

一番印证之后,众人也可以肯定,这又是一件不亚于李公麟九歌图卷的稀世珍宝……

()

第700章 佛珠之中还是佛珠第689章 取舍第181章 未来计划,冯家失窃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21章 艺术的价值第896章 成化斗彩天字罐第560章 羡慕嫉妒恨第440章 给你打工怎么样?第54章 破蟾取珠第221章 宣德祭,撕破脸第442章 白石画扇第65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93章 价值连城的孤品第913章 太凑巧了第1002章 门道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906章 金声玉振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第75章 完全可以混吃等死第933章 吴道子真迹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21章 我回来了第656章 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人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第194章 一箱碎瓷片?第358章 焦尾?第165章 捅了马蜂窝第618章 不简单的画第842章 乱董第418章 御赐香炉,佛门至宝!第621章 宋代书法鼻祖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715章 掏宅子的?第14章 少说多看第438章 扇子有玄机第675章 画中之兰亭第985章 自己人第808章 借花献佛第232章 香熏球,蓝田玉第399章 黑市拍卖(3)第168章 这是什么状况?第769章 丰收时刻第766章 策马啸西风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报应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269章 坐拥宝山而不知第136章 赫连勃勃大王第619章 令人赏心悦目的宝贝第458章 冻地昌化石第658章 摸不着头脑第257章 声名鹊起⑩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第888章 邀请,赠礼,提议第385章 不嫉妒,不嫉妒……才怪。第488章 风水轮流转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442章 白石画扇第559章 珍宝展销会第155章 助人为快乐之本第706章 大四喜,五福临门第266章 诸葛笔第147章 让人看了笑话第472章 金山胜迹第210章 好久不见,一切安否?第892章 永乐甜白第254章 声名鹊起⑦骑虎难下第626章 神补刀第897章 我能说吗?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94章 蜀都游(1)第452章 想拣漏?没问题!第305章 自以为是的蠢货第183章 绝对不可能是丁洋第469章 有灵性的作品第601章 其实,我藏私了第292章 做人要知足第763章 牛角弓第124章 险死还生,满载而归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211章 琢磨不透的女人心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853章 古剑端倪第375章 潘家园“鬼市”(3)第300章 考核的目的第217章 你们在约会?第956章 夹墙,房梁第518章 您看这玩意怎么样?第143章 每个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第526章 默契第796章 只是巧合罢了第1025章 达成协议第824章 我要这尊塑像第201章 珠有九曲第596章 鲛人泪第232章 香熏球,蓝田玉第471章 冰山一角第1035章 赑屃第1033章 待定第830章 真的是鸾胶?第195章 难以估量价值的礼物
第700章 佛珠之中还是佛珠第689章 取舍第181章 未来计划,冯家失窃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21章 艺术的价值第896章 成化斗彩天字罐第560章 羡慕嫉妒恨第440章 给你打工怎么样?第54章 破蟾取珠第221章 宣德祭,撕破脸第442章 白石画扇第65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93章 价值连城的孤品第913章 太凑巧了第1002章 门道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906章 金声玉振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第75章 完全可以混吃等死第933章 吴道子真迹第1055章 国家宝藏(5)第21章 我回来了第656章 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人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第194章 一箱碎瓷片?第358章 焦尾?第165章 捅了马蜂窝第618章 不简单的画第842章 乱董第418章 御赐香炉,佛门至宝!第621章 宋代书法鼻祖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715章 掏宅子的?第14章 少说多看第438章 扇子有玄机第675章 画中之兰亭第985章 自己人第808章 借花献佛第232章 香熏球,蓝田玉第399章 黑市拍卖(3)第168章 这是什么状况?第769章 丰收时刻第766章 策马啸西风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报应第817章 汉家发祥地第269章 坐拥宝山而不知第136章 赫连勃勃大王第619章 令人赏心悦目的宝贝第458章 冻地昌化石第658章 摸不着头脑第257章 声名鹊起⑩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第888章 邀请,赠礼,提议第385章 不嫉妒,不嫉妒……才怪。第488章 风水轮流转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第442章 白石画扇第559章 珍宝展销会第155章 助人为快乐之本第706章 大四喜,五福临门第266章 诸葛笔第147章 让人看了笑话第472章 金山胜迹第210章 好久不见,一切安否?第892章 永乐甜白第254章 声名鹊起⑦骑虎难下第626章 神补刀第897章 我能说吗?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94章 蜀都游(1)第452章 想拣漏?没问题!第305章 自以为是的蠢货第183章 绝对不可能是丁洋第469章 有灵性的作品第601章 其实,我藏私了第292章 做人要知足第763章 牛角弓第124章 险死还生,满载而归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211章 琢磨不透的女人心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853章 古剑端倪第375章 潘家园“鬼市”(3)第300章 考核的目的第217章 你们在约会?第956章 夹墙,房梁第518章 您看这玩意怎么样?第143章 每个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第526章 默契第796章 只是巧合罢了第1025章 达成协议第824章 我要这尊塑像第201章 珠有九曲第596章 鲛人泪第232章 香熏球,蓝田玉第471章 冰山一角第1035章 赑屃第1033章 待定第830章 真的是鸾胶?第195章 难以估量价值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