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楚子爵

“早该猜到是他,早该猜到是他。”薛破夜心中直叫,之前在相思宫里,薛破夜就有一种怀疑,感觉吹箫人的身份大不一般,也曾试着往这方面想,可是仅仅一想就不敢想下去,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一个皇帝竟然对自己如此尽坦心扉,也不相信一个皇帝竟然一个人静静地在相思宫吹箫。

听到太监的喝声,薛破夜立时反应过来,急忙叩首道:“微臣失态,请圣上降罪。”

德庆帝摆了摆手,温言道:“罢了,念你初犯,这次就免你的罪。薛石头啊,昨夜你干的不错,看来朕该赏你了。”

群臣见德庆帝对薛破夜温言笑语,态度和蔼,不由心道:“圣上果然是喜爱这薛石头,这小子看来是前途无量啊。”

薛破夜立刻道:“俱是微臣份内之事,不敢居功。若论功劳,乃是众羽林将士的功劳,圣上若是要赏,请大发隆恩,赏赐那些战死的将士,好生抚恤。”

不少人微微点头,这薛石头言辞得当,而且毫不贪功,倒也是一个得体之人。

德庆帝嘿嘿一笑,缓缓道:“你说话倒是得体的很,这样罢,战死将士,厚加抚恤。至于你,朕也好好赏一赏,总要让满朝文武看一看,这朝堂之上,还有能办事的人,还有值得朕去赏赐的人。”

德庆帝这话,自是将满朝文武大大奚落了一番,不少臣子都垂下头去,却有不少人对薛破夜透过嫉妒和怨恨的目光。

薛破夜只得道:“微臣谢恩。”

德庆帝微一沉吟,道:“颁朕旨意,封赏薛石头为大楚子爵,赐地千亩,记册入爵,即日拨地。”

话声刚落,群臣震惊间,一个声音高声道:“圣上不可!”

众人循声看去,却是一个清瘦的老者出列,鹤发童颜,身形佝偻,但是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油然生出。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位老者谁都知道,正是当今大楚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曹慕言。

曹家可谓是四世三公,乃是大楚朝盛极一时的家族,相较于大楚三大王族世家,或许建国之初比不得他们荣耀,但是最近几十年,却是完全盖过了三大王族世家的风头。

曹慕言之兄曹居言在德庆帝之父宣文帝时期,忝巨相位十三载,辞官之后,到德庆朝,曹慕言便出任丞相之职,曹家也就成为大楚国强势家族之一。

曹慕言身有治国雄才,在朝十四年,算得上是尽心竭力,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大事儿,想来也是深得德庆帝的信任。

除此之外,曹慕言的女儿,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宜贵妃,也就是二皇子刘子殷的母妃,换句话说,曹慕言乃是殷皇子的外公。

近年来,曹慕言年事渐高,身体衰弱,时常在家养病,很多朝事都是交由翰林院与六部调解处理,德庆帝念在曹家的功劳,并没有立刻建议曹慕言养老去,为他保留着相位,至于实权,已是空了不少。

不过多少年的底蕴还在,曹慕言今日忽然上朝来,而且出班反对,大家还是有些吃惊,不过比起皇帝陛下封薛破夜为子爵,群臣还是震惊于皇帝陛下的封赐。

大楚制,除了各级官位外,还有爵位之封,官位赏银,而爵位便可赏地了。

最高的爵位,自然是王爵,封王者,爵位自然大,而封地也广,大楚朝王爵不多,仅有四位王爵,除了三大王族世家外,还有坐镇大楚发源地雍州的明月王,天下称其为西北王。

西北王坐拥雍州封地,乃是爵位中封地最广之人。

至于三大王族世家,虽也各有封地,但是相比于建国初期的大片封地,到如今,已经被各代皇帝慢慢削减,每族不过万顷之地而已。

三大王族世家的第一代家主还是王爵的身份,从第二代后,虽然还保留这王族世家的名号,但是家主已经降格为公爵。

除了王爵外,之下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和子爵,共是五级爵位。

能封爵位者,即使是最低级的子爵,那也需要非同小可的大功才有可能被封赏。至于王爵之位,建国百年来,封赏的不过六位,公爵也不过十三位,在德庆朝,却是只有如今的三大王族世家家主还有公爵名位。

至若侯爵,德庆朝倒是封了十多个,但大都是皇亲国戚,而且都有大功在身,曹慕言也位列其中,封公爵,还有大楚国的天威大将军,如今镇守北关,也是公爵之列。

伯爵之封,主要集中在行伍军队之中,至于子爵,那是步入爵位的第一级。

大楚的制度,爵位可继承,但不一定是按级据称,或许老子是公爵,儿子就有可能是伯爵或者子爵了,但是老子位居子爵,那么儿子自然也只能继承子爵之位。

爵位是荣耀和权势的象征,多少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却依然不得封爵,遗憾终生。

大楚国民无数,封爵也就那么一点人,所以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这完全取决于皇家的恩典,虽说皇家恩典为主要,但是若是封爵之人碌碌无为,那自然会被朝臣议论,私下里不服气,甚至产生敌意。

薛破夜微微抬头,见是一个老者出奏,一时还不认得,但是见他位列群臣之首,心中也猜想这老者的官位绝对不低。

德庆帝皱起眉头,看了曹慕言一眼,淡淡地道:“丞相为何说不可?”

曹慕言颤巍巍地道:“圣上,薛石头昨夜有功,此事自然不假,只是那微末之功,岂能封爵?老臣听说,这薛石头本是一介布衣,得圣上隆恩,破格提拨为羽林副总卫,此事已经有些过了,今日又要封爵,这朝纲进位之制,岂不因此人而坏乱?我大楚量功而赏,量罪而罚,圣上封赏他为子爵,何谈量功而赏?”

曹慕言位居相位十多年,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就是这敢于直言,不畏皇威,多少年来,德庆帝也一直对这位老者很是让步。

曹慕言之奏,倒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薛破夜晋升太快,已是引起了不少朝臣的嫉恨。

德庆帝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扫视群臣,淡淡地道:“除了丞相,还有谁有异议?”

曹慕言在朝中有威势,附属他的官员自然多如牛毛,若是往日,少不得要站出一大群来。只是今非昔比,一来曹慕言年事已高,大权渐渐不在手中,最重要的是,谁也不敢因此事而将自己搅入稀泥之中。

皇帝陛下最近的杀意大发,这是大家都瞧在眼里的,而且圣上下杀手的开始,就是源自两位皇子的派系之争,由此可见,皇帝陛下对于结党营私实在是痛恨到了极点。

如果此时附和丞相,自然有结党之嫌,这皇帝陛下心里定然很不痛快,老丞相德高望重底蕴深厚,皇帝陛下未必敢动,但是依附于丞相身边的人,皇帝陛下可是说杀就杀的。

是以曹慕言在朝中的门生学生不少,却无人敢在此时出面。

德庆帝冷冷一笑,转视曹慕言,平静地道:“如此说来,朕只需向丞相交代清楚就行了。”

曹慕言一怔,但依旧镇定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为了大楚的国泰民安着想,祖制若废,国将动荡。”他这话说的已很是犯忌,德庆帝的神情黯淡下去,冷冷道:“祖制?丞相所说的祖制,无非是薛石头的功劳不大,朕提拔的太快而已。”

“正是如此!”曹慕言镇定地道。

薛破夜心中暗暗叹气,其实这爵位究竟有什么好处,他还是不大清楚,自己对于这个爵位,也不似其他大臣那样渴望之极,只觉得是可有可无的玩意而已。

这曹慕言曹丞相,为了此事与皇帝陛下顶撞,莫非真的是为了国家的稳定?

薛破夜甚至想不通,一个爵位,与国泰民安有个什么关系,怎么就被丞相大人将问题提升到了这个高度。

德庆帝淡淡地道:“丞相所说的大功,却不知是指何样的大功?”

曹慕言毫不犹豫地道:“老臣以为,即使不能匡扶社稷,但却要于国家之策有巨大之贡献,像任老将军能威震于边关,阻胡番于关外,又或像老臣这般扶助圣上治理百姓于安乐之中,国家太平,如此才可算得上是大功。”

他列功之时,毫不忌讳说出自己,而且信心十足,群臣听见,反而频频点头,只觉得丞相所言极是。

德庆帝嘿嘿笑道:“丞相所言,自然是大功,不过朕觉得,还有一种功劳,看似虽小,却也是丰功至伟,丞相愿不愿意听听。”

曹慕言恭声道:“请圣上训下!”

德庆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威动八荒,气震,霸气无比,向前走了两步,高声道:“列位臣工,朕觉得,大战之时,己方虽败,但是全军得令而不敢冲锋,仅有一人毫不畏惧,迎敌震威,此等功劳,岂能说小?”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陛下所言何意。

德庆帝忽然指着薛破夜,对着满朝文武道:“列位臣工,户部银库失窃,你等束手无策,一个个像没头的苍蝇,大笔官银至今没有半丝下落。可是这位薛石头,在银库空虚,不需守卫守护时,依然率众在寒夜之中坚守,由此击毙妖人三名,更是得知了妖人身份,如此功劳,与那名大战中仅一名冲锋的兵士又有何异?你等昏昏沉沉,可是薛石头却不糊涂。”说到后来,德庆帝眼中的厉光再现,脸上布满了杀机,冷喝道:“刘子殷,给朕滚出来!”

二皇子刘子殷一直战战兢兢地站在朝班中,他自知户部失窃,皇帝陛下迟早要找到自己的头上来,只是几日过去,一直不曾传唤,还道皇帝陛下年纪父子之情,就此含糊过去,实在料不到在今日朝会上突喊自己,一身冷汗直冒,好在他也是经过事的人,心内虽惊心动魄,面上却立刻出班跪下,恭声道:“儿臣在!”

德庆帝冷声道:“户部失窃,你是户部侍郎,朕听说平日连陈尚庭也忌惮你三分,这陈尚庭自杀,你便是户部的主事,朕一直等着你,你却装聋作哑,到了今日,连份请罪折子也没呈上来,你想干什么?”

刘子殷胆战心惊,颤声道:“儿臣……儿臣一直……一直在调查……!”

刘子殷这样的情景看在四皇子刘子符的眼里,说不出的兴奋,脸上划过阴冷的笑意。

德庆帝问道:“那你可调查出什么东西?”

“儿臣……儿臣尚未有发现,不过儿臣会尽力继续调……!”刘子殷惶恐地道。

德庆帝冷喝道:“住嘴。你身为户部侍郎,户部银库失窃,你罪无可赦。”顿了顿,道:“西南的云州有一块地方,你这几日收拾一下,即刻动身,去那边吧。”

群臣皆惊,这话的意思,可是要将殷皇子驱逐出京都了。

刘子殷先是一怔,猛地意识到其中的意思,嘶声道:“父皇,父皇,儿臣错了,你就饶过儿臣吧……儿臣错了……!”跪在地上,膝盖摩擦这冰冷的大理石地面,向龙坛移过去。

德庆帝一使眼色,身边的太监立刻高声道:“殿前侍卫,请二皇子下殿。”立刻有两名重甲侍卫飞步进来,一左一右,扣住了刘子殷的手腕。

薛破夜也是震惊无比,看着侍卫如同犯人一样扣着殷皇子,全身没来由的一寒,眼前这个皇帝,果然是狠辣无情,自己的儿子,说驱逐就驱逐,毫无半分容情。

薛破夜忽然想起绿娘子曾经念起的那句话:“京都风雨几人归,阴阳两路莫想回。”这句话真是含义至深。

堂堂的大楚国皇子,那时候还意气风发,底下势力雄厚,想不到经不起皇帝陛下的一个回合,转眼间就要被驱逐而去。

京都风云的变幻,恐怕无人说得清。

刘子殷面色苍白,身体发颤,他自己恐怕也想不到父皇如此绝情,被两名侍卫拉着向殿外退,口中高喊着:“儿臣错了,父皇饶过儿臣吧……!”

刘子殷的势力在之前已经被消灭干净,朝中已经没有他的实力,所以不会有人在此时为他求情,反而会有不少人心中暗暗欢喜,例如太子一派,例如符皇子……!

“且慢!”曹慕言高声道。

德庆帝这一次并没有假以辞色,而是冷声道:“曹慕言,你又有什么花样?”

曹慕言一怔,抬头看见德庆帝满脸的杀气,老人家心中一震,整个人在一瞬间变得更加苍老,全身的气力似乎在这一刻都消失了一样。

他忽然明白一个道理,或许皇帝陛下早就想这样做了,早就想驱逐殷皇子,今日,只是找到了借口而已。

他知道,这位戾气剧增的皇帝,在这个时候,听不进任何进谏,而自己,已经老了,老的只是依靠往日的功绩和曾经的威望支撑自己站立在朝堂的前端,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来影响这个权势滔天的男人。

满朝文武,已经被皇帝陛下最近的杀性所震慑,肯定不会有人出面为刘子殷求情,自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又能如何?

或许会惹怒皇帝吧。

皇帝震怒之下,或许会对自己这个外孙起杀心吧,历史上,又不是没有皇帝老子杀皇子的事儿。

深吸一口气,曹慕言颤巍巍地道:“老臣身体不适,恳请圣上许我退下!”

德庆帝目光闪动,看着眼前这名为大楚做出极大贡献的老人,叹了口气,语气温和下来:“丞相,身体不适,就回府歇着吧,朕……回头去看你!”

“谢圣上!”曹慕言平静地道,请过礼,在群臣的注视下,缓缓地向殿外走去。

他走得很吃力,也很辛苦,经过刘子殷身边时,微一停步,看了惊恐的刘子殷一眼,终是没有说什么,继续抬步而去。

他的背影瘦弱而苍老,更是佝偻,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此时仅仅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众人的眼帘里。

德庆帝望着远去的曹慕言,眼角跳动,似乎在感慨什么,但是这仅仅是一瞬间的事儿,见到刘子殷兀自在喃喃自语,挥手道:“还不拉下去。”

侍卫立刻强行将殷皇子拉下了乾林殿。

朝堂一片寒冷,这些事情仅仅发生在片刻间,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微一品味,只觉得皇帝陛下果断辛辣,依旧是最近保持的强硬态度。

“薛石头!”德庆帝缓缓道:“朕赐你爵位,你当好自为之,,鞠躬尽瘁,报效朝廷!”

薛破夜立刻道:“微臣谢恩,微臣自当尽忠职守,不负圣上期望!”

“平身吧!”德庆帝坐回龙椅中,沉声道:“王德昭!”

一名官员胆战心惊出列,跪伏在地,颤声道:“微臣……魏晨在……!”这是户部侍郎王德昭,户部设一名尚书和两名侍郎,他是其中之一,不过户部一直是陈尚庭和殷皇子主持,他在户部一直没什么权力,只是干活的角色而已。

德庆帝干净利落地道:“即日起,你就是户部尚书了,给朕把户部打理好。另外,加紧筹集银两,这事儿耽搁不得。”

王德昭想不到竟是加官进爵,激动道:“臣遵旨!”他一时却忘了,这事儿若是办得不好,随时有性命之忧,如今的户部,可是一个龙潭。

德庆帝还要发话,只见从侧处快不行来一名太监,神色慌张,赶到执事太监身边耳语几句,呈过一道折子,执事太监急忙将折子呈给了德庆帝。

群臣疑惑间,更是吃惊。

当殿呈折,这可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普通的折子,那是要等散朝之后才能呈上的。

德庆帝打开折子,微微一看,眉头紧皱,脸色发青,将折子丢在地上,冷声道:“莫伊,魏山泰,谭子清,薛石头,嗯,还有王德昭,你们随朕去御书房。散朝!”说完,一挥袖,起身快步退朝。

太监叫退朝礼,朝会散下,群臣却是对皇帝陛下的异常感到疑惑。

“出了什么紧急事儿?”不少大臣心中暗问。

说明一下,因为和谐原因,许多字眼不能上传,所以只能用一些近义词代替,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国家怕出事啊!

第349章 小石头的威风第163章 面临院试第1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43章 蜀堂即位第30章 佳人苦候第220章 同盟第274章 灵娃传闻第129章 野人岭三第426章 虚实不分的攻击第407章 借兵第128章 野人岭二第439章 不可破之城第244章 姐弟第47章 拜师第191章 翻墙窥美第240章 惊鸳鸯第42章 功名上书第380章 且以黑袍为落幕第207章 有惊无险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5章 闲话第94章 荷花童第297章 三部会审第135章 和尚回来了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264章 赏赐第266章 抚琴的驸马爷第457章 胡楚之亲第350章 出沼泽第15章 密信第413章 渔翁之利第90章 静心禅院第270章 生死边缘第286章 羽林营副总卫第231章 竹林漫步第20章 为父鸣冤第48章 你要读书第420章 不和谐的将帅第370章 京都那一场愚蠢的刺杀第279章 殷门三棵松第25章 水调歌头第289章 那一碗血酒第402章 朝堂对策第220章 同盟第49章 对弈第36章 方夫人第372章 兵临城下第444章 炮轰雍州城第378章 螳螂捕蝉第49章 对弈第340章 洞房花烛夜第44章 力辩第94章 荷花童第369章 阴云密布第225章 南怀毋第6章 软磨硬泡第54章 学马术第18章 萧才女第76章 诡异运输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210章 白色恐怖第458章 冬夜返京第199章 病公子第23章 千字言第374章 平羽林第400章 刑部大狱第349章 小石头的威风第182章 风波不静第81章 需淡定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435章 青莲照的抉择第410章 伪似敌众道似魔第29章 劈空拳第73章 遇伏第395章 偷窥第170章 考场风波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35章 合则两利第35章 合则两利第283章 中外“活宝”第414章 人质第383章 春风得意时第97章 登徒子第267章 皆为名来,皆为利去第187章 芭蕉静窥窗内愁第174章 巧手张第374章 平羽林第146章 夫子之仁第178章 影子第322章 辰隐寻徒第140章 谜一般的陈富第196章 会议第247章 贵人第200章 入苏州第362章 鬼先生第291章 冬甲事件第266章 抚琴的驸马爷第222章 刺客第232章 薛氏工厂
第349章 小石头的威风第163章 面临院试第1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43章 蜀堂即位第30章 佳人苦候第220章 同盟第274章 灵娃传闻第129章 野人岭三第426章 虚实不分的攻击第407章 借兵第128章 野人岭二第439章 不可破之城第244章 姐弟第47章 拜师第191章 翻墙窥美第240章 惊鸳鸯第42章 功名上书第380章 且以黑袍为落幕第207章 有惊无险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5章 闲话第94章 荷花童第297章 三部会审第135章 和尚回来了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264章 赏赐第266章 抚琴的驸马爷第457章 胡楚之亲第350章 出沼泽第15章 密信第413章 渔翁之利第90章 静心禅院第270章 生死边缘第286章 羽林营副总卫第231章 竹林漫步第20章 为父鸣冤第48章 你要读书第420章 不和谐的将帅第370章 京都那一场愚蠢的刺杀第279章 殷门三棵松第25章 水调歌头第289章 那一碗血酒第402章 朝堂对策第220章 同盟第49章 对弈第36章 方夫人第372章 兵临城下第444章 炮轰雍州城第378章 螳螂捕蝉第49章 对弈第340章 洞房花烛夜第44章 力辩第94章 荷花童第369章 阴云密布第225章 南怀毋第6章 软磨硬泡第54章 学马术第18章 萧才女第76章 诡异运输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210章 白色恐怖第458章 冬夜返京第199章 病公子第23章 千字言第374章 平羽林第400章 刑部大狱第349章 小石头的威风第182章 风波不静第81章 需淡定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60章 光着屁股滚出去第435章 青莲照的抉择第410章 伪似敌众道似魔第29章 劈空拳第73章 遇伏第395章 偷窥第170章 考场风波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35章 合则两利第35章 合则两利第283章 中外“活宝”第414章 人质第383章 春风得意时第97章 登徒子第267章 皆为名来,皆为利去第187章 芭蕉静窥窗内愁第174章 巧手张第374章 平羽林第146章 夫子之仁第178章 影子第322章 辰隐寻徒第140章 谜一般的陈富第196章 会议第247章 贵人第200章 入苏州第362章 鬼先生第291章 冬甲事件第266章 抚琴的驸马爷第222章 刺客第232章 薛氏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