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朝议?惊见

次日大雪依旧纷纷,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皇宫的琉璃顶上,也满是白皑皑的积雪,少不得让宫内的太监们上去打扫干净。

俯瞰京都,白茫茫的一片,金砖白瓦参杂其间,大气中带着一丝清冷,那宏伟巨大的乾林殿,更是透着骨子里的寒气。

乾林殿上,皇帝陛下带着金冠,冷冷地看着殿下的朝臣。

大殿两侧,文武大臣排列两行,光滑的大理石殿隐隐散发着寒冷的气息,大臣们都是低垂着头,心头或多或少都有些战战兢兢。

前一阵子的皇子之争,已经让大家感受到皇帝陛下的肃杀之气,那种果断狠辣,那种残酷无情,让所有人心中生畏。

德庆帝登基之后,虽然一直是严厉治国,性情阴霾,但是像上次那般大面积处罚群臣,还真是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很多大臣甚至感觉,皇帝陛下那次的爆发,似乎等了很久,这个最有权势的男人,好像一直在等待机会清理一批人一样。

皇帝陛下的杀性越来越重,戾气越来越深,每次的朝会,都让群臣心惊胆战,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又拿谁开刀。

群臣察言观色,已经瞧出皇帝陛下今日的脸色很不好,心情很不好。

德庆帝靠坐在龙椅上,从身边太监的手上接过一道奏折,冷笑道:&ldqo;我的好臣子们,都说国泰民安,朕也一直生活在你们编造的谎言之中,你们干得很好啊!&rdqo;

皇帝一说这话,群臣心中一时发寒,一齐跪下,恭声道:&ldqo;臣等惶恐,臣等有罪,请圣上降罪!&rdqo;

德庆帝冷笑道:&ldqo;知道有罪就好。&rdqo;顿了顿,淡淡地道:&ldqo;户部那边的事儿,想必你们都已知道,户部银库被盗,陈尚庭畏罪自杀,这种丑事我大楚开国以来从未出现,却料不到发生在我的眼皮底下。嘿嘿,这究竟是朕治国无方,还是诸位臣工办差懈怠?&rdqo;

&ldqo;臣等有罪!&rdqo;群臣惶恐。

德庆帝扬了扬手,示意众臣起身,待众臣谢恩起身后,他才冰冷地道:&ldqo;陈尚庭全家已被发配至边关,刑部与京都府至今没有查出任何线索,我大楚国库官银失窃,成为最大隐患,诸位臣工可有什么好法子?&rdqo;

刑部尚书莫伊和京都府尹魏山泰立刻出列,跪伏在地,恭声道:&ldqo;微臣失职,请圣上责罚。&rdqo;

德庆帝淡淡地道:&ldqo;责罚你们,那是迟早的事儿,你们也不用急着请罪。&rdqo;

莫伊和魏山泰跪伏在地,不敢说话,就在此时,一名白须大臣越众而出,从容说道:&ldqo;微臣李子甫请奏圣上,户部银库乃是公孙城的公孙族人所建造,机关重重,坚固无比,普通人必定是无法越雷池一步,此番库银被盗,依臣之见,与公孙家族脱不了干系,只有公孙家的人,才能破解机关,进入库房。&rdqo;

众人知道,这李子甫是都察院右都御使,与左都御史谭子清同为都察院两大头子,老谋深算,麾下的都察院铁一营和铁二营,一是暗杀机构,一是研制各类毒药兵器机构,此老外表慈祥,但是杀起人来,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德庆帝凝视着李子甫,淡淡地道:&ldqo;爱卿的意思,这库银被盗,是公孙家族干的?&rdqo;

李子甫平静地道:&ldqo;微臣不敢确定,但是微臣相信,除了公孙家族的人,绝无任何人能解开户部银库的机关。&rdqo;

当即从群臣中又出来一人,恭敬道:&ldqo;微臣赞同李御史之见,恳请圣上派人召来公孙城主,以作审问。&rdqo;

众人识得,这是御史台的御史司马风。

德庆帝&ldqo;哦&rdqo;了一声,抚摸着鄂下的胡须,淡淡地道:&ldqo;列为臣工,你们也以为此事与公孙城有关吗?&rdqo;

当即不少人附议,却见群臣前列出来一人,乃是翰林院大学士岚芜卿,恭声道:&ldqo;启禀圣上,微臣不敢苟同李御史的见解,微臣以为,此事与公孙城定无关系。&rdqo;

德庆帝看着岚芜卿,问道:&ldqo;岚卿何以这样说?&rdqo;看了跪在殿前的魏山泰和莫伊,冷声道:&ldqo;还不起来。&rdqo;

两位大臣急忙谢恩,回到了队列之中。

岚芜卿镇定地道:&ldqo;圣上,微臣虽久居庙堂,但是对这公孙城也确有几分了解。&rdqo;顿了顿,左右看了看,缓缓道:&ldqo;想必诸位也知道,我们户部银库乃是多年前,公孙家感激阳武陛下圣恩,才请缨出面,建造了这机关重重固若金汤的重地。于情于理,公孙家岂会违背当初之义,反过头来盗库取银?&rdqo;

李子甫立刻道:&ldqo;岚大学士此言差矣,这天底下,反复无常的小人多如牛毛,你又何以肯定公孙家不做这背义之事?最为要紧的是,这公孙家机关,除了公孙族人,还有谁能破解?即使我户部差官,也只是按照当初传下来的机关操作进行控制,根本不能窥其全貌,更何况其他人?岚大学士,这一点你可想过?&rdqo;

岚芜卿摇了摇头,淡淡地道:&ldqo;李御史无需着急,等我把话说完再讲不迟。&rdqo;

德庆帝皱起眉头,道:&ldqo;李卿,你但听岚卿说出道理来。&rdqo;

李子甫忙道:&ldqo;微臣遵旨。&rdqo;

&ldqo;公孙城自秦末隠于昆仑山脚,建造公孙城,自此与世隔绝,宛如一个独立于尘世之外的城邦。王朝更迭,岁月穿梭,公孙族人世代隐居于公孙城,过着避世的生活,更是从未参予世间的权力之争,据我所知,公孙族人更有一条铁律,族内子弟,终其一生,不得为官,更不可参与世间的争闹。&rdqo;岚芜卿目光闪动,娓娓地道:&ldqo;虽说公孙城避世独立,但是他们也害怕真的被世人抛弃,不知世间的俗化,所以每隔两年,就会派出一批子弟游历天下,为期半年,将所见所闻记载成册,交回公孙城特立的机构。我们的阳武陛下,正是遇上了这类子弟,出手相助,才有后来这户部银库。&rdqo;

朝中不知公孙城底细的大臣占了一大半,即使有一小部分明白有那么个奇怪的地方,但是也知之甚少,此时岚芜卿说来,人人都是侧耳聆听。

岚芜卿贵为大楚国翰林院大学士,博学多才,知古通今,那是满腹的才华,他说出来的话,朝中众人大都是深信不疑。

德庆帝靠在龙椅上,似乎也听得很认真,那双犀利的眸子里闪烁着怪异的光芒。

岚芜卿微一停顿,继续道:&ldqo;他们既不参与世间的权力斗争,自然不会出世做这偷盗官银的大罪。最为重要的是,公孙家族在公孙城,吃穿住行都是自给自足,向来不与世间做交易买卖,这银子拿去,又有何用?更何况这样巨大数额的官银,他们就算有无与伦比的机关神术,可是要想悄无声息地运回昆仑山公孙城,只怕比登天还难是以微臣判断此事定与公孙家族无关。&rdqo;

他这一番话,极有道理,特别是最后一条,这公孙城要想运走银子,那只怕比登天还难,示意岚芜卿话一说完,大半的臣子都频频点头,只觉得岚芜卿所说之言实在是大有道理。

德庆帝眯着眼睛,转向李子甫道:&ldqo;李卿,岚卿之言,你觉得如何?&rdqo;

李子甫微一沉吟,恭声道:&ldqo;圣上,如此说来,公孙家族参予此事的可能性甚低。只是&hllp;&hllp;!&rdqo;顿了顿,继续道:&ldqo;只是微臣不明白,这天底下,还有谁能破解公孙家的机关。&rdqo;

德庆帝摇了摇手中那道折子,终于道:&ldqo;这是滕熙丰今日凌晨时分就传进宫里的折子,你们想知道说了什么吗?&rdqo;

众臣面面相觑,又都望向那道折子,脸上大都带着疑惑之色。

德庆帝淡淡地叫道。

右列立刻出来一人,跪拜在地,恭声道:&ldqo;臣在!&rdqo;轩辕仇生的魁梧霸气,虎眼狮鼻,气宇不凡,他全身上下散发着无穷的力量,看起来比先前的守备营手背洛无炎更有威势。

德庆帝将折子递给身边的太监,淡淡地道:&ldqo;拿给轩源守备看一看。&rdqo;

太监接过折子,快步下殿,将折子交给了轩辕仇,轩辕仇满目狐疑地接过,在群臣疑惑的目光中打开折子,细细看了看,那张髯须大脸蓦然变色,失声道:&ldqo;青&hllp;&hllp;青莲照&hllp;&hllp;!&rdqo;

群臣吃了一惊,看看轩辕仇,又看看他们的皇帝。

德庆帝并没有让大家疑惑太久,已经用那种低沉而威严的声音缓缓道:&ldqo;昨日深夜,有五名斗笠人潜入了户部空库,幸好风火营副总卫薛石头带了十多人守护在那里,正碰上五名斗笠人,薛石头率众诛杀三名斗笠人,有两人逃窜而去。&rdqo;

群臣更是吃了一惊,在臣列中的谭子清,眉头紧皱,看起来颇有些惊讶。

这薛石头最近蒙受皇帝陛下的厚恩,担任了羽林营副总卫,群臣在私下说起时,无不羡慕薛石头的好运气。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薛石头无非是机缘巧合,一来是运气好,二来是皇帝陛下有意扶持,这才扶摇直上,都不觉得薛石头有什么本事,但是忽听昨夜立下此功,心中都想:&ldqo;看来那薛石头还真是有几分本事。&rdqo;

德庆帝平静地道:&ldqo;那五人潜入户部银库,所经之道,是否都在守备营的守护之下?&rdqo;

轩辕仇此时满脸愤怒,却无恐慌之色,拜倒在殿上,高声道:&ldqo;臣有罪,请圣上降罪。&rdqo;

许多人瞬间都对轩辕仇投去同情的目光,轩辕仇登上守备军守备没有几日,却犯了与前任守备洛无炎相差无几的罪过,眼睁睁地看着贼寇从眼皮底下溜过而不知道,这阵子正是皇帝陛下杀性大发之时,这轩辕仇看来也逃不过噩运了。

轩辕仇为人正直,在朝中不属于任何派系,能够达到今日的地位,完全是他一点一滴打拼出来。不像洛无炎,洛无炎的本事比起轩辕仇,那是差了不少,洛无炎能够成为守备营守备,那完全是因为太后的原因,只因洛无炎世代追随雍国公,忠心耿耿,而雍国公又是太后的娘家,所以才慢慢将洛无炎提拔上来。

论起武功和真才实干,洛无炎与轩辕仇差了不是一截子。

也正因如此,轩辕仇此番失职,他心里也没有存想朝中会有人替他说话,径自向皇帝陛下求罪,心里也是存了必死之心。

德庆帝尚未说话,忽然出来一人,一身黑色的朝服,许多大臣不需去看这人的脸,就知道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谭子清。

谭子清是暗黑头子,说起来也凑巧,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朝服,竟也是纯黑之色,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增添着诡异之感。

他忽然出来,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老家伙平日从未替谁求过情,此番出来,难道是要为轩辕仇求情?

谭子清出来之后,德庆帝的眼中竟然闪过一丝满意,就听谭子清恭声道:&ldqo;启禀圣上,据微臣所知,轩源守备这阵子披甲在身,亲临各处查视,管教严厉,而且尽心尽力守卫着各处要道,没有半丝懈怠,甚至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每日里只是随意眯上个把时辰就继续巡查,算是忠心耿耿,此番逆寇潜入空库,虽说守备营有失职之罪,但是关键在于潜入空库的青莲照妖人妖术高超,才会被他们得逞,轩源守备并无太大过失,还望圣上明察!&rdqo;

轩辕仇一怔,想不到此时此刻,这个鬼魅一般的左都御史竟然出来为自己说话,他个性刚烈,正直无比,谭子清为他求情,他立刻看向谭子清,露出了感激之色。

德庆帝微一沉吟,终于点头道:&ldqo;轩辕仇,你虽无大过,但是妖人潜入空库,你总是有些责任的,朕罚你三个月的俸禄,平身吧。&rdqo;

轩辕仇感激不尽,想着这阵子那么多朝廷要员因为过失斩首的斩首,发配的发配,自己竟然只是罚俸三月,那可谓是大大的圣恩了,急忙叩拜道:&ldqo;微臣谢恩。&rdqo;起身退入了队列之中。

德庆帝冷冷地道:&ldqo;青莲妖人潜入空库,为的是什么?列为臣工,此事与青莲照可有干系?&rdqo;

李子甫皱眉道:&ldqo;圣上,如此说来,莫非青莲照里面有破解公孙机关术的高手?&rdqo;顿了顿,大声道:&ldqo;青莲照意图谋反,正需要大笔银钱,难道这帮妖人的主意竟然打到官银的身上?&rdqo;

德庆帝森然道:&ldqo;传朕旨意,下令各州府,倾尽全力,剿杀青莲妖人,若是剿杀不力,立即罢官免职,诛杀妖人多者,朕论功行赏。&rdqo;

德庆帝短短几句话,势必在大楚国引起一番剿杀狂潮。

&ldqo;魏山泰,莫伊!&rdqo;德庆帝再次冷声道,两名大员急忙出列跪伏,听德庆帝冷声道:&ldqo;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十日之内,若再无官银消息,你们自己带着家人去漠北吧。&rdqo;

去漠北,自然就是发配。

两名大员浑身发寒,恭声道:&ldqo;微臣领旨。&rdqo;

德庆帝靠在龙椅上,犀利的眼睛扫了一下殿下惶恐的群臣们,终于道:&ldqo;此次羽林营副总卫薛石头处事冷静,毙敌有功,更是得知了妖人的身份,实是大功一件,宣薛石头上殿!&rdqo;

当下太监们一层一层地传下去,宣薛石头上殿来。

没过多久,群臣听到殿外的大理石板&ldqo;噹噹&rdqo;直响,那是战靴踩踏在大理石上的声音,大臣们都不由自主地向殿外望去,只见一个金甲银盔的战将大踏步走向殿来,威风凛凛,宛如战神一般。

那日薛破夜等候在乾林殿外时,群臣就见过一次,此时再见,还真有几分熟悉的感觉,倒是群臣中的二皇子和四皇子,一脸的怪异之色,只看了一眼,便回过头来。

薛破夜大踏步而来,毫无畏惧之色,虽说脸上颇有些疲倦,但整个人看起来还是颇为英武。

昨夜一战,让薛破夜心情矛盾无比,在召他上殿之前,脑中一就是一片混乱,毕竟是亲手杀了会中兄弟,这日后可如何向青莲照交代?

进了殿来,只见宽阔无比的乾林殿内鎏金大柱,光滑如镜的地面照出自己的影子来,处处都是黄金装饰,两边的大臣们噤若寒蝉,远远地排列到尽头,那尽头处,却是高大的龙坛,黄金色的龙坛上,一道低矮的白玉栏杆围在四周,两只栩栩如生的铜鹤一左一右,引颈高歌,中间是一支香暖炉,炉里青烟袅袅,散发着阵阵暖气。

在龙坛正中,那是一把黄金打造的巨型龙椅,龙椅上,一个黄袍金冠的人靠在上面,由于距离太远,一时还看不清那人的面孔。

薛破夜在太监的引领下进了乾林殿,薛破夜按照规矩低着头,快步前行,直到太监停下脚步,他才按照太监先前的吩咐,跪伏在地,高声道:&ldqo;微臣羽林营副总卫薛石头,叩见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qo;

只听一个声音缓缓道:&ldqo;薛石头,抬起头来!&rdqo;这声音威严无比,薛破夜听在耳中,全身一震,只觉得这声音实在是熟悉的很。

他抬起头,望向龙椅,只见自己距龙椅不过十多米远,那龙椅上的皇帝正带着一丝微笑望着自己。

&ldqo;是&hllp;&hllp;是你&hllp;&hllp;!&rdqo;薛破夜一见皇帝的面孔,失声叫道。

群臣一愣,立刻有执殿太监尖着嗓子喝道:&ldqo;薛石头,你好大的胆子,金銮殿上,什么你啊我啊,还不请罪!&rdqo;

不少大臣心道:&ldqo;这少年将官真是失态,怎可以&lsqo;你&rsqo;字称呼圣上,真是该死,也不知道圣上怒不怒?&rdqo;

薛破夜呆呆地看着龙椅上的那个皇帝,只觉得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事儿实在是匪夷所思,那龙椅之上的男人,自己这是第三次见面了。

第一次是在和夕沼,这个男人一身黄袍,和自己吃着所谓的&ldqo;人肉&rdqo;;第二次是在&ldqo;相思宫&rdqo;,那时他吹着竹箫,甚至对自己说了一个故事,而那故事仅仅说完了上半部分,还有一截子没说完。

今天在金銮殿上,是第三次见到他了。

第247章 贵人第281章 暗屋 隐话第344章 雁门天堑第79章 惜别第126章 惊人秘闻第244章 姐弟第329章 富临第80章 一道请帖第234章 南国正是好风景第256章 假山后的疯狂第245章 郡主第37章 二少爷的欠据第43章 发难第198章 抓住它第400章 刑部大狱第299章 京都府前剑士亡第450章 那一颗征服的野心第120章 第二件宝物第156章 闺房探病第84章 惊出我一身冷汗第292章 来,朝我屁股打!第110章 挣得好名声第153章 名医第81章 需淡定第373章 一人,一马,一腔血!第453章 杀虎第77章 精灵夜入第457章 胡楚之亲第208章 事非寻常第235章 往日雄风第20章 为父鸣冤第198章 抓住它第4章 施银第271章 智杀第130章 野人岭四第32章 买位置第132章 火烧浅水湖第278章 相煎何太急第42章 功名上书第173章 怪闻第300章 龙争虎斗风不静第193章 窥第22章 矛盾第6章 软磨硬泡第416章 月无形第2章 谭老先生第13章 藏尸第332章 大缸第434章 “护粮队”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120章 第二件宝物第334章 巧取第290章 我是这里的老大第441章 献策第21章 左都御史第40章 对立第293章 皇墙根,冷风吹第200章 入苏州第55章 骨气先生第208章 事非寻常第251章 南玉门的对峙第424章 失沂州第143章 蜀堂即位第16章 换菜名第359章 两小有猜第155章 柳拓的试探第326章 蜀伯言第54章 学马术第167章 加半成第250章 回京第315章 窗下的那个人第160章 摩云寨第82章 贱商第92章 分舵之首第228章 我要杀人第82章 贱商第376章 破城第87章 线索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18章 萧才女第398章 留京旨第384章 故事的后半段第9章 以利延债第255章 销魂册第415章 浴中佳人第440章 痛苦的对峙第42章 功名上书第359章 两小有猜第385章 第六个儿子第235章 往日雄风第71章 成交第49章 对弈第366章 血恕第378章 螳螂捕蝉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114章 虚伪的和解第425章 难啃的骨头第198章 抓住它第326章 蜀伯言
第247章 贵人第281章 暗屋 隐话第344章 雁门天堑第79章 惜别第126章 惊人秘闻第244章 姐弟第329章 富临第80章 一道请帖第234章 南国正是好风景第256章 假山后的疯狂第245章 郡主第37章 二少爷的欠据第43章 发难第198章 抓住它第400章 刑部大狱第299章 京都府前剑士亡第450章 那一颗征服的野心第120章 第二件宝物第156章 闺房探病第84章 惊出我一身冷汗第292章 来,朝我屁股打!第110章 挣得好名声第153章 名医第81章 需淡定第373章 一人,一马,一腔血!第453章 杀虎第77章 精灵夜入第457章 胡楚之亲第208章 事非寻常第235章 往日雄风第20章 为父鸣冤第198章 抓住它第4章 施银第271章 智杀第130章 野人岭四第32章 买位置第132章 火烧浅水湖第278章 相煎何太急第42章 功名上书第173章 怪闻第300章 龙争虎斗风不静第193章 窥第22章 矛盾第6章 软磨硬泡第416章 月无形第2章 谭老先生第13章 藏尸第332章 大缸第434章 “护粮队”第311章 大楚子爵第120章 第二件宝物第334章 巧取第290章 我是这里的老大第441章 献策第21章 左都御史第40章 对立第293章 皇墙根,冷风吹第200章 入苏州第55章 骨气先生第208章 事非寻常第251章 南玉门的对峙第424章 失沂州第143章 蜀堂即位第16章 换菜名第359章 两小有猜第155章 柳拓的试探第326章 蜀伯言第54章 学马术第167章 加半成第250章 回京第315章 窗下的那个人第160章 摩云寨第82章 贱商第92章 分舵之首第228章 我要杀人第82章 贱商第376章 破城第87章 线索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18章 萧才女第398章 留京旨第384章 故事的后半段第9章 以利延债第255章 销魂册第415章 浴中佳人第440章 痛苦的对峙第42章 功名上书第359章 两小有猜第385章 第六个儿子第235章 往日雄风第71章 成交第49章 对弈第366章 血恕第378章 螳螂捕蝉第223章 清清碧湖一茔坟第114章 虚伪的和解第425章 难啃的骨头第198章 抓住它第326章 蜀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