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劳军共欢庆

出使赴陈地

子龙听到卫士来报,说汶河边修筑河道的陈军边军有人煽动闹事。便带了几名亲军赶了过去。远远的就看见几百名陈军被齐军士兵围在中间,两边呼喝着。

陈军呱噪的人群中,有一个大汉,立在众人面前明显高出别人半头,又膀大腰圆,嗓门洪亮,不住的喧闹,“吃不饱,还让老子干些苦力活,老子宁可战死也绝不再受这鸟气!”

子龙冷冷的走过去,喝了一声:“住嘴!”

陈军中有人远远就看见了子龙,众人都知道这位年轻将领就是齐军大将军,本领高强,渐次就収声不语,那大个陈军也晓得了有人过来,就转身观看。见到子龙,不屑的把头扭向一边。子龙问他:“你是何人,为何聚众闹事?”

“问老子啊,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陈国平关守军校尉王天元。老子被你们齐军俘虏,那是因为你们齐军人多势众。老子虽败了但也是陈军的战士,决不能让你们呼来喝去做劳役!老子被关押在这里,就没吃过一顿饱饭,你们齐军那么小气?也怕让老子说呀?”

子龙轻哼了一声,问:“那你是不服了?”

王天元又一仰头,大声答道:“那是当然,想让老子服气,除非真真正正打得赢我!”

子龙说了声:“好,那我今天就打的你服气!”然后吩咐左右将骚乱的陈军分头看押好,清理出一块空地。自己先站到空地中央,那王天元望了望子龙,心里先判算了一下,然后也大咧咧走到子龙面前。“你就是齐军的大将军子龙是吧,老子知道古时有个常山赵子龙是常胜将军,老子第一服气的就是他,你这个子龙不知道有什么本事。不过先说好,要是老子拳脚不小心打伤了你,你可只能自认倒霉!不能难为我和我的弟兄们。”

子龙点点头,问道:“那你是想比试什么?”

“老子的战马兵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就和你比拳脚吧!”王天元说完,口中大喝一声,挥拳冲向子龙。子龙见他来势凶猛,拳脚虎虎生风,只是躲闪,待走了三五个照面,趁他飞身踢腿踹向自己时,猛然伸手抓住他的脚踝,往后一带,左手一掌拍在他的后腰上,王天元便被远远的摔倒地上。那王天元也真的是皮糙肉厚,一拍地面,一个挺身起来,回过身看着子龙;“你这样取巧,算什么英雄,有本事拳拳相迎,脚脚相碰,见肉到骨,真真正正的比试,老子自知笨拙,这么使巧劲,弄不过你。”

子龙也不说话,只伸手点点他,示意他继续。王天元一见,喊了声:“有本事别躲。”一拳就奔子龙面门砸来。那拳头足有小钵盂大小,带着风声就过来了。子龙也不躲闪,抬左臂格挡,荡开他的来势,右拳随即击向他软肋。王天元原本依望自己力大势猛,一拳打去,子龙若是躲闪自己正好笑话他输了,若是硬接,凭自己的拳头谅子龙是躲不开的。但没曾想,被子龙挥手一挡,自己居然身形受制,往边一侧,而子龙的拳头已经打过来,想躲也来不及了,只能咬牙挨下。只听砰的一声,王天元直接挨了一拳,身子几乎离地,踉踉跄跄飞退了十几步,一下仰坐在地上。软肋及屁股上传来火辣辣的痛意,王天元咧咧嘴,险些喊出声来。

子龙双手背到身后,这王天元的身子确实结实,挡了这一下,打了这一拳,子龙左臂也隐隐作痛。此时子龙看着王天元在地上龇牙咧嘴的样子,脸上一笑,问道:“还要比试吗?”

“比!”王天元一骨碌身站起来,大声呼喊着。他也不傻,子龙虽然看上去不及自己身高体重,但手上的功夫那绝对是高过自己太多,再比拳脚,那铁定是被打得很惨。“我和你比酒!你能喝过老子,老子就服了!”

围在四周的齐军和陈军听到王天元要和子龙比酒,一下子哄然大笑起来。子龙也笑出声来,“比酒,好,那就和你比酒,来人去取几坛好酒来。”

下午的汶河还在缓缓的流过,天渐渐布满灰蒙蒙的阴云。初冬的第一场雪也不期而至,细细的洒落。陈军战俘营里,王天元躺在营帐里,沉醉的一塌糊涂的他,口里还嘟囔着:“喝,再喝~”

第二天,子龙再来到汶河边陈军战俘营时,王天元和一众陈军已经等在那里。昨天下的那点雪随即就已经化了,此时地上略显泥泞。见到子龙,王天元扑通跪下,“将军,老子这辈子没服过谁,现在服了将军,我和我的这帮弟兄愿听将军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上千名陈军也一起跪在地上。

太子到项城已经三天,城内城外的军民继续欢庆着。

项王宫殿议事的殿堂里,项王坐在主位上,齐军的将领在太子和无忧王的身后分别站着;对面是项国的文臣武将。

项国复国,原有的文武大臣基本官复原职,跟随项王流难的臣属获得了丰厚的赏赐。现在是双方讨论接下来如何应对陈国以及付给齐国酬劳的时候了。项王在去向齐王借兵前,就许以项国十年的税赋,这些项王不曾也不敢想过要赖掉。太子自然也不会提出额外的要求。项国的丞相戴荣祯提议给齐军阵亡的将士按项军两倍标准的抚恤,项王应允,太子也坦然接受。无忧王其间提出当初给子龙立下的军令状,许诺给他的一处封地。项王虽然内心极不情愿,但还是满面含笑,大方的让子龙自己挑选。子龙也没推辞,选了在项地之北一处偏远的地方临城,临城位于齐陈项三国交界,山川纵横,土地贫瘠,加上常年战事迭起,项国的官吏基本只能统辖临城城内,四周的乡村基本不受节制。项王听子龙要的是那个地方,心中都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慨然的答应了。

对于俘虏的近五万陈兵,双方议定由齐军看押,待与陈国谈判,以割地、金银粮草交换,然后尽数放还。太子提出齐军在项国休整几日后就要率大军回国,但项王知道此时项国军队战力难成建制,陈兵在与项国接壤的盐城、塔城、平关集结的大军,齐军一旦撤离,项地还是陈军的鱼肉。在项王的暗示下,丞相戴荣祯提出齐军短时决不可撤军,还需参与同陈军谈判,定下再无侵犯之举的誓约方能回齐。无忧王假意说人马众多,军费消耗太大,且已出兵多日,将士思归,还是尽早回国为好。项国满朝文武一力劝阻,最后项王亲口许诺,齐军军需物资全部由项国拨付,务必待项军重建,陈国签约再率大军回国。太子顺势就答应了下来。

同时双方议定,由无忧王与项国丞相一起出使陈国,向陈国宣扬齐项之威,迫陈国割地、赔款、撤兵。

商议停当,太子上书齐王,将伐陈的十万青州大军的名号改为驻项大军,任命无忧王齐祀为驻军统帅,子龙为副帅,诸葛青云为军师,所征调的齐军边军归还建制;同时由无忧王齐祀为特使,与项国使臣一起出使陈国,谋求利益,无忧王出使期间以子龙将军暂代统帅之职;齐军将士论功行赏;待项国局势稳定后全军载誉回国。齐王一一恩准,太子又住了两日,待一切安顿妥当,就带着随从回国。这次出征,大获全胜,太子将青州军收归麾下,同时借筹备粮草的由头,把各州府的吏治也多安插了自己的亲信。现在太子在朝中的话语份量又重了许多。

初冬时节,陈国向齐项两国发来国书,邀两国派出使团到陈国都城洛城议和,谈判项城战役后战俘及赔偿事宜。其间,陈国已经向边境增调了数万军队,齐项联军数万人也进驻到了宜城,双方在平关之间展开对峙。与陈国接界的齐国军队也进入备战态势。

无忧王出使陈国,子龙从齐军中挑选了一百名精壮的羽林军随行护卫;项王派的使团阵容倒强大的多,丞相戴荣祯带着数位大臣,组建了千人的护卫队。

使团顺利的进入平关,现在平关的陈军大将军是大王子陈诚的爱将周永凯,关内驻扎着大王子带来的四万多禁军,加上原有守军万余人,周永凯自大王子率驰援项城突围的陈军被俘后,本欲倾巢而出,击败宜城的齐军,然后冲到项城救出大王子,奈何陈王有令命他速回平关固守。多日来周永凯一直派细作到项城探听大王子消息。听到陈国与齐项两国议和,周永凯虽心中极为不满,但想到一旦议和,大王子就能回来,也就不抵触了。今天见到关外的齐项使团,倒也以礼相待,款待了一日,就亲自护送使团过了平关三十里才返回关内。周永康虽然是员猛将,不善谋略,但他也有自己的算计,接款待之名,仔细的辨认了无忧王和戴荣祯,心下暗自盘算,若是议和不成,待齐项使团再过平关,一定把他们拿下,去项城换大王子回来。

一路无话,半月时日,使团到达洛城。距城三十里之外,陈王安排三王子陈义前往迎接。陈义和丞相许博雄远远看到齐项使团的车仗,陈义是少年心性,对陈军项城之败深以为耻,多次在岳父面前怨恨父王不知用人,派了大哥出征,救援未果反被齐军擒获,若是自己出战定当旗开得胜,打败齐军。老丞相只是劝他千万不要说这么忤逆的话,一再叮嘱他要懂得韬光养晦。现在看齐项使团到了长亭,急忙驱马上前,与无忧王齐祀、项国丞相戴荣祯见礼,然后引见三王子,四人相互见了礼,然后并马往洛城而来,路上各自说着官话。有将官带项军大队在城外安营,齐军羽林军和项军精兵各一百人随行进城。

进了洛城,陈义与许博雄先安顿使团一行到驿馆住下,排摆酒宴招待一番,然后让无忧王他们先休息,待到次日再觐见陈王。无忧王和戴荣祯也尽听他们安排,住在驿馆等候陈王接见。随行的齐军与项军将驿馆小心戒备起来,确保馆内安全。

无忧王对洛城并不陌生,两年前他曾微服扮作商旅带莹儿来过这里,还到陈国的佑安寺小住了两日,佑安寺的净明禅师是当世的佛学大师,周游各国,辨道说法,华夏各国皆对其信仰,无忧王儿时就受过他的戒。在佑安寺无忧王还结识了陈国萧太后的侄子肖天佑,两人虽年龄差了不少,但彼此兴趣相投很谈得来,无忧王以齐乐天之名与肖天佑结成了兄弟。现在驿馆里吃罢晚宴,心里琢磨着抽点闲暇时间,一定要找肖大哥踏雪寻梅,听风吟月。

随无忧王来陈国的卫队长还是吕征,他护送无忧王回寝室休息,就调拨羽林军在各处布哨守卫,又仔细巡视了一遍驿馆,才自己回到侧房。

无忧王回来,屋内一名清秀的卫士为他脱去外面的大氅,另一人去把火盆里的炭火拨弄的更旺。外面虽然已是冬季,冷月寒风,但屋内却不觉得冷。无忧王接过一名卫士递上的暖枕,问道:“王妃休息了吗?”那名卫士轻声的回答:“回王爷,王妃本来是等您回来,可能这些日子走的实在是乏累了,刚刚躺在床上象是睡着了。”

“哦,那你们伺候王妃吃了吧?”

卫士听无忧王问,赶紧回答:“我们怕王妃吃不惯这边的饮食,就去厨房另作的饭菜,已经伺候王妃吃了,不过王妃一个人吃的不多。”

“知道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这两名卫士是莹儿的贴身丫鬟,一个叫明媚、一个叫明慧,扮作卫士陪莹儿一起来的洛城。无忧王轻声吩咐她们几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

第9章 楚王身战死第3章 一怒为红颜第1章 突袭奏奇功第9章 禅僧说因果第11章 又见唐金虎第1章 使团聚大都第4章 定计追匪踪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2章 秦陈歃血盟第3章 定计收霍远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5章 群狼越牢狱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14章 妖狐再现身第11章 又见唐金虎第11章 案涉公孙氏第12章 齐禄封监国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15章 越王拢人心第4章 先发治凶徒第14章 大都过中秋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4章 三枪定输赢第9章 逼出血魔王第8章 县衙辨曲直第7章 大军夺福城第6章 飞刀压唐门第8章 泛舟小垂钓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1章 走脱三王子第4章 小惩许将军第4章 兵围齐瓷坊第3章 齐禄立首功第12章 无忧访各地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2章 两擒山贼王第5章 群狼越牢狱第9章 鏖战安城外第4章 齐陈结盟约第1章 府中迎远客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1章 山匪战陈军第13章 莹儿思无忧第12章 软禁亲家翁第5章 各国怀心事第4章 兵围齐瓷坊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9章 相见得相识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5章 伏杀李定坤第12章 钦差到宜城第14章 大理偃月阵第8章 首攻临安城第1章 山匪战陈军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12章 爱妻只遥看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7章 大军夺福城第8章 归途遇山贼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16章 陈王娶梦珠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3章 属地颁法令,恩威齐生效第7章 西湖赏美景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4章 先发治凶徒第10章 密使见平王第6章 四国共分越第4章 化缘遇恶霸第3章 齐禄立首功第12章 爱妻只遥看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1章 晨钟伴暮鼓第14章 大都过中秋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1章 英萍试莹儿第18章 巾帼论天下第11章 箭戟止纷争第5章 兄弟三分陈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8章 心怡见无忧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9章 楚王身战死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0章 一发动全身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12章 钦差到宜城第1章 中原起战事第1章 使团聚大都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章 顺王中埋伏第1章 山匪战陈军
第9章 楚王身战死第3章 一怒为红颜第1章 突袭奏奇功第9章 禅僧说因果第11章 又见唐金虎第1章 使团聚大都第4章 定计追匪踪第2章 山下老夫妻第10章 大军压蜀境第2章 秦陈歃血盟第3章 定计收霍远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5章 群狼越牢狱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14章 妖狐再现身第11章 又见唐金虎第11章 案涉公孙氏第12章 齐禄封监国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15章 越王拢人心第4章 先发治凶徒第14章 大都过中秋第3章 山林遇劫匪第2章 双美拂清音第4章 三枪定输赢第9章 逼出血魔王第8章 县衙辨曲直第7章 大军夺福城第6章 飞刀压唐门第8章 泛舟小垂钓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1章 走脱三王子第4章 小惩许将军第4章 兵围齐瓷坊第3章 齐禄立首功第12章 无忧访各地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2章 两擒山贼王第5章 群狼越牢狱第9章 鏖战安城外第4章 齐陈结盟约第1章 府中迎远客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1章 山匪战陈军第13章 莹儿思无忧第12章 软禁亲家翁第5章 各国怀心事第4章 兵围齐瓷坊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9章 相见得相识第1章 齐秦刀兵起第5章 伏杀李定坤第12章 钦差到宜城第14章 大理偃月阵第8章 首攻临安城第1章 山匪战陈军第19章 三王定天下第12章 爱妻只遥看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7章 大军夺福城第8章 归途遇山贼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16章 陈王娶梦珠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3章 属地颁法令,恩威齐生效第7章 西湖赏美景第8章 太子治越国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4章 先发治凶徒第10章 密使见平王第6章 四国共分越第4章 化缘遇恶霸第3章 齐禄立首功第12章 爱妻只遥看第8章 夸武校军场第1章 晨钟伴暮鼓第14章 大都过中秋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1章 英萍试莹儿第18章 巾帼论天下第11章 箭戟止纷争第5章 兄弟三分陈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8章 心怡见无忧第9章 恶霸施淫威第9章 楚王身战死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0章 一发动全身第12章 熊飞初登台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12章 钦差到宜城第1章 中原起战事第1章 使团聚大都第3章 大都护废帝第13章 宜城寻美味第1章 顺王中埋伏第1章 山匪战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