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初战贼王(一)

清河县原本是座富庶的大县,人口众多,商业繁华,民风淳朴,又有清河崔氏这样的天下望族,使清河县也是著名人文荟萃之地,仅占地数百亩的崔氏私学就有三千士子长住读书求学。

但严重的匪乱使清河县遭受重创,人口锐减,商业凋敝,短短三年时间,清河县便由富庶大县变成了一座死城。

当地官员和豪门望族为了保住城池和家园,不得不暗中和乱匪谈判,给他们钱粮支持,以换取城池平安,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朝廷也知道,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不过乱匪太过于残暴,地方官府也同样会忍无可忍,比如张金称,他的军队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甚至连豪门望族也不放过,自然激起了官府和士族的无比愤恨。

在半年前,四郡组织数万民团和张须陀军队一起围剿张金称,不料张金称示弱败退,使太守们立功心切,不等张须陀军队赶到便提前发动攻势,结果几乎全军覆灭。

这次惨败不仅使张须陀和地方官府结仇,而且使张金称势力迅速扩大,已经由万余人猛增到八万人,各地官府人人自危,只得暗中向张金称求和请降。

由于张金称的迅速强大,另一支乱匪高士达不得不退到平原郡,连势力最强大的窦建德也被迫让出了清河郡。

目前清河郡和武阳郡成了张金称的势力范围,连大规模南撤的隋军他们都敢趁乱抢劫,更不用说不足两千人的张铉军队了。

当张铉军队进入清河郡的那一刻起,张金称便已经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盘中餐了,尤其张铉军队中有三百五十匹上好的战马,这使得对战马噬求如命的张金称眼睛都红了。

夜幕中。一支黑压压的军队正从西北面朝清河县方向疾速赶来,而另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则在贼将杨公卿的率领下从南面包抄而来,截断了隋军的退路。

为首大将正是贼首张金称,张金称年约三十余岁,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使一根七十斤重的镔铁长枪,骁勇善战。

他从前是一名游侠,武艺高强,横行于河北一带,两年前他率众揭竿在高鸡泊兴起,现在已拥有贼兵八万余人,自封清河王,隐隐已成气候。

张金称立马在一座低缓的小丘上,目光阴冷地凝视着南方。他忽然回头问身后的谋士道:“宇文述要我杀的人,就是此人吧!”

张金称的谋士叫做杨济,就是清河郡人,他连忙道:“属下已查清楚了,就是此人,他名字叫做张铉,是宇文述深恨之人!”

“张铉?”

张金称眉头一皱,“会不会就是他抢了我的战马?”

“这个....暂时还不能肯定。去涿郡调查的弟兄还没有回来。”

“若真是他抢了我的战马,我非要将他千刀万剐不可!”张金称一阵咬牙切齿道。

这时。一名贼将骑马疾奔而来,在马上拱手禀报道:“启禀大王,隋军已退入清河县,船上粮草也被运入县内。”

张金称顿时勃然大怒,“王奎是活腻了吗?竟然敢抢我的盘中餐!”

杨济连忙道:“这肯定是隋军强行进城,王奎也没有办法。他怎么可能自取其祸?”

张金称重重哼了一声,“他事后若不给我一个交代,看我怎么杀光清河县的鸡犬!”

谋士杨济也是清河县人,虽然他家人已不在清河县,但毕竟乡里乡亲。若张金称再屠城,他也很难向乡亲交代。

此时他脸上有点尴尬,又劝张金称道:“大王既然已封清河王,就应该考虑建立王城了,从交通便利以及控制整个清河郡而言,还是非清河县莫属,这是聚王气之地,应该多迁一些富户到清河县才对。”

张金称仰头大笑,“若建王城,高鸡泊岂不是更好!”

他不再理睬杨济,催马向清河县方向疾奔而去,杨济叹了口气,张金称被宇文述的蝇头小利所诱,迟早会被他害死,这支军队的来历一点都不知道,张金称就贸然答应了宇文述的要求,不应该啊!

清河县城内依旧是一片死气沉沉,没有一丝光亮,除了东西两座城门外,整个县城被黑暗笼罩着,城内的居民仿佛习惯了各种危险降临,尽管紧张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城内居民始终不为所动。

其实这也是张金称立下的一条规矩,如果城门居民不抵抗,就不会被杀,相对于隋军的积极备战,县内的民众更信奉张金称的规矩。

清河县是一个中县,南北没有城门,只有东西两座城门,两扇城门早已经破烂不堪,斜斜地半吊在城洞内,只需巨木轻轻一撞便能粉身碎骨,也没有什么护城河和吊桥,看得出被泥土填平的痕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城墙框架还算完整,不过就算这唯一值得庆幸的城墙,也被掏了七八个丈许宽大洞,根本就无须从城门进城。

隋军士兵紧张地修补着所有的漏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麻袋装上泥土,层层垒叠在城洞内,完全堵住了城门,被掏空的城墙也用泥袋和砖石砌补。

尽管距离一座坚固城池的标准相差甚远,但勉强可以抵抗乱匪的进攻了,况且他们还在等待援军到来。

城墙上,张铉默默注视着远方黑暗的地平线,月光下,他可以清楚地看见城外一条狭窄的小河和大片刚刚收割的粟田,以及一座座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房舍,但在更远处,一条如黑色丝带般的粗线将深蓝的夜空和黑色土地分割开来,那里就是地平线。

“将军,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突围南下呢?”沈光慢慢走到张铉身边,注视着远处的粟田低声问道。

张铉摇了摇头,声音十分低沉悠远,“突围只是最后一步。不得已而为之,我只想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的伤亡,如果我们贸然南下,很可能进入乱匪的埋伏圈,会伤亡很大,他们都是从高句丽回来的功臣。我不希望弟兄们连封赏的喜悦都没有品尝到就死在乱匪的手中,这对他们不公平。”

“可是....拒城而战,很容易伤及无辜!”

张铉沉默了,目光变得更加深沉,良久,他缓缓道:“我会尽力而为!”

夜越来越深,已经快一更时分,但城外没有任何乱匪的动静,张铉的部下已经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

弓兵部署在东西两座城门上。而长矛兵则一分为二,一半在城门内拒守,另一半则去防御那七八个丈许宽的墙洞。

另外还有三百骑兵在西城处听从张铉的命令,陈旭目光严峻,嘴唇紧紧绷成一条直线,他是这支骑兵队的统领。

“所有人给老子听着!”

张铉的语气变得很粗鲁,但每一句话都那么铿锵有力,让士兵们把他的命令铭记在心。

“不准贪功!不准擅自出击!就算敌军脱光衣服站在你们面前等死。也不准出击,一切以我城墙的火光为准。我会点三堆火,这就是我发出的信号,违令者斩!”

“遵命!”骑兵们齐声大喊。

张铉又低声对陈旭道:“我很可能会在西城墙点火,你们可在西城外埋伏,也要注意东城墙的动静。”

“卑职遵令!”

张铉拍拍他的肩膀,“去吧!”

陈旭翻身上马。一挥手令道:“出发!”

骑兵们一个接着一个沿着城洞内狭窄的通道迅速向城外奔去,三百名骑兵奔出了清河县城,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千七百名士兵暂时变成了一千四百人,这时,战备已经完成。所有士兵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同时警惕地等待着战斗信号。

张铉却无法休息,他负责全局,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落实,他知道,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细节上的不慎造成。

他骑马在城内各处巡视,他尤其关心东城墙上七八个大洞,虽然已用沙袋和石块进行了填补,但只要对方人数足够多,还是很容易把墙洞扒开。

不过一个老兵想了一个办法,在每个墙洞前挖一个大坑,里面插满了尖桩,敌军即使扒开城墙,也会直接掉入大坑……

另外,还有一个有利的细节,众人刚刚才发现,城外二十里之内竟然没有一棵大树,不用说大家都猜得到,一定是清河县坚壁清野留下的战果。

这样一来,除非敌军本身带有攻城梯,否则他们只能去远处砍伐树木,那样会耽误很长的时间,对隋军而言,时间就是援军的希望。

张铉在每个墙洞前对士兵们交代了一番,这才又回到了东城门,东城门将是敌军攻打的重中之重,张铉令士兵用泥袋和石块在城门内砌了一座一丈高的瓮城,即使敌军从城门外杀进来,也难以立刻散开,也是城内的最后一道防御线。

张铉远远看见尉迟恭趴在城门洞前的泥袋上,黑熊一般的背影在一群士兵中格外显眼,他手执大铁棍,正全神贯注地从城洞缝隙里注视着城外的动静。

张铉本想任命他为旅帅,但尉迟恭坚决不肯,无功不受封,他不想破张铉定下的规矩,最终,他成为了一名火长,手下有十名弟兄。

张铉心中不免有些歉疚,尉迟恭刚刚跟随自己便遭遇了战争。

“敬德,外面有动静了吗?”张铉翻身下马,走上前若无其事地问道。

“俺只看见几个鬼头鬼脑的探哨,大队敌军没有来。”

张铉沉默片刻,沉声道:“敬德,很抱歉!”

尉迟恭愣住了,慢慢地,他咧开大嘴笑了起来,“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跟将军你去高句丽,俺从未打过仗,做梦都想啊!”

张铉忍不住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没打过吗?好好想一想,在俱伦海救图勒之时。”

尉迟恭的脸顿时红了,好在他皮肤黝黑加上夜色昏暗,看不出他脸红,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皮,呐呐说道:“那个不算,那个根本不是打仗!”

张铉知道他其实是想安慰自己,不想让自己再说抱歉之类的话,张铉心中感到一阵温暖,笑着给他粗壮无比的胳膊上一拳,“记住了,今晚将是一场恶战,但先保住性命,然后打个痛快!”

“俺娘子也是这样说!”

就在这时,头上有士兵喊道:“将军,他们来了!”

张铉蓦地站起身,翻身上马,对士兵们厉声喝道:“传令所有弟兄,准备战斗!”

县城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士兵都投入到各自的作战位置。

他们都有标准的隋军,每个人配备有弓箭和圆盾,还有一根长矛,以及一把战刀,此时所有的士兵都奔上墙城,张弓搭箭,准备给进攻的贼兵一次迎头痛击。

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578章 张裴联姻(中)第598章 西线突破第797章 激战到来第445章 恐慌突来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642章 内乱初生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344章 守城初战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715章 血战壶关(上)第302章 崔卢定姻第633章 前狼后虎第401章 新宅旧铺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528章 辽东柳城第5章 武川之府第43章 青石之经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141章 天阁议政(上)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783章 长安来使第609章 搜宫逼王第994章 大战在即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593章 烽烟四起第347章 梁郡沦陷第1189章 关中危机(一)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06章 瓦岗二主第250章 封赏之议第506章 渤海之军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33章 霍邑商队第891章 出兵飞狐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708章 蚕食战略第349章 三方围剿第801章 江南来客第448章 下邳激战第689章 血战柳城(一)第69章 人踪乍现第726章 内讧刺杀第949章 最后一战(下)第1199章 太子新职第1246章 再度政变(下)第59章 殊死决战第958章 夜袭紫河(上)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第739章 兵出东海第141章 求见裴矩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637章 夜袭先锋第1171章 天下大战(二十九)第792章 争夺北岸第492章 内外勾结第747章 反戈一击第438章 进军东海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053章 空城之计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735章 残忍出卖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20章 再回卢氏第1214章 废储之争(二)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862章 无奈罢战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1065章 永兴之战(五)第572章 荣升高位第370章 鲁郡追击第355章 各有胜负第180章 外围奇兵第327章 安抚民心第257章 诚意不足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63章 初获突破第508章 进军清河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093章 军权问题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543章 新募之军第700章 突袭乌骨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83章 走投无路第1072章 权限扩大第224章 两线激战
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578章 张裴联姻(中)第598章 西线突破第797章 激战到来第445章 恐慌突来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642章 内乱初生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344章 守城初战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715章 血战壶关(上)第302章 崔卢定姻第633章 前狼后虎第401章 新宅旧铺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528章 辽东柳城第5章 武川之府第43章 青石之经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141章 天阁议政(上)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783章 长安来使第609章 搜宫逼王第994章 大战在即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593章 烽烟四起第347章 梁郡沦陷第1189章 关中危机(一)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06章 瓦岗二主第250章 封赏之议第506章 渤海之军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33章 霍邑商队第891章 出兵飞狐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708章 蚕食战略第349章 三方围剿第801章 江南来客第448章 下邳激战第689章 血战柳城(一)第69章 人踪乍现第726章 内讧刺杀第949章 最后一战(下)第1199章 太子新职第1246章 再度政变(下)第59章 殊死决战第958章 夜袭紫河(上)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第739章 兵出东海第141章 求见裴矩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637章 夜袭先锋第1171章 天下大战(二十九)第792章 争夺北岸第492章 内外勾结第747章 反戈一击第438章 进军东海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053章 空城之计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722章 投笔从戎第735章 残忍出卖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20章 再回卢氏第1214章 废储之争(二)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862章 无奈罢战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1065章 永兴之战(五)第572章 荣升高位第370章 鲁郡追击第355章 各有胜负第180章 外围奇兵第327章 安抚民心第257章 诚意不足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63章 初获突破第508章 进军清河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093章 军权问题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543章 新募之军第700章 突袭乌骨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83章 走投无路第1072章 权限扩大第224章 两线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