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寺庙

(这一章可能又要有人说水了,但交代一下高地的历史由来,阿草觉着还是有必要的,不然的话,有些书友一定觉着,吐蕃这样的大国,就算衰落,一定也不会这么羸弱才对,其实只要说说他们的历史,也就应该能解释阿草之所以这么描述他们的原因了。)

象雄寺,虽然算不得高地第一大寺,却也是象雄部的象征,以象雄为名,供奉的也是一头白象。

据传,白象乃佛祖坐骑,因慕国王之女桑达慕儿之美貌,变化成人,娶桑达慕儿为妻。”“

他们的儿子,便是象雄部的先祖象雄国王,他建立的王朝,是高地上最古老的王国之一,控制着高地西边广阔的领土。

这样一个传说,显然有着本教和佛教结合的痕迹,就像高原上流传的众多传说一样,都带着鲜明的地域色彩。

象雄寺自建立起,其实就像是象雄主部的家寺一般,享受着众多信徒的香火。

但自从东边的牦牛部开始崛起,象雄部在战争中终于被牦牛部所征服,最终帮助牦牛部建立了吐蕃帝国,而他们的王族,也成为了吐蕃帝国的国相。

在吐蕃帝国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当中,象雄部遭到了几代吐蕃君王的忌惮和消弱,象雄寺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演变,在吐蕃帝国的地位一降再降,最终,与象雄部剥离开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象雄寺的主持,都是由吐蕃王庭来任免的。就算白象育子这样的传说。也被牦牛部关于吐蕃人起源的传说所代替。

而实际上。象雄诸部所控制的自冈底斯山脉到藏布江沿岸的狭长区域,正是吐蕃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他们的文明起源,比高地各族都要古老,甚至于,无论是吐蕃本教,还是吐蕃佛教,都是自象雄诸部传入整个高地的。

但就像其他文明一样,古老并不意味着先进。也许,在某一个阶段,他们确实是先进的,但随着光阴的流逝,新的文明诞生出来,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古老的文明,也无法帮助顽固守旧的人争取到先机。

就像象雄部落一样,他们不但在争夺吐蕃王权的斗争中屡屡失败,而且。高地文明的重心也在渐渐东移,更偏重于放牧的象雄文明。就这么渐渐衰落了下来。

但可笑的是,伴随着吐蕃帝国的衰败,一直被压制的象雄诸部终于找到了契机,于是,随着象雄部杀死君王,祸乱朝政,吐蕃这个曾经强盛一时,控制疆域从北方的丝绸古道一直延伸到南方恒河北岸的广阔帝国,一下便四分五裂的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天竺趁机将吐蕃人赶回了喜马拉雅山以北,而汉人也趁机连续重创吐蕃兵马,夺回了丝绸古道的控制权。

和唐末一样,吐蕃高原在那个时代也无比的混乱。

吐蕃各部趁机自立,相互征伐,不但国力在急剧的衰退,即便是已经差不多成为国教的佛教,也在连绵不绝的战争中遭受了重创,一度被本教所取代。

不过战争状态永远都是非正常状态,当吐蕃人在满目苍夷之中清醒过来,并努力开始重新稳定社会架构的时候,吐蕃才真正平静了下来。

但这个时候,广阔的低地各部,已然不再听从高地的统治,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还不算,高地各部也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部族,很难再将他们统合在一起了。

一旦恢复了平静,佛徒们马上卷土重来,吐蕃高地上下,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对更加具有攻击性的本教教义产生了厌烦,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百姓厌战,不愿再进行无休无止的征战了。

在这样一个时候,更加有利于稳定统治的佛教教义便被各部首领不约而同的采纳了下来,迅速的取代本教,几乎再次成为高地统一的教派。

好战的象雄部,被牦牛部联合天王部,赶回了西边,从此,吐蕃割据之势,也就定了型,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延续了两三百年。

在战争中同样遭受重创的象雄诸部,重心在渐渐西移,更靠近东边的象雄寺在混乱中连遭战火,几乎毁于一旦。

于是,象雄诸部的王者,便放弃了这座家庙,转而经营西边的庙宇去了。

不过,象雄寺在战火平息之后,很快便被信徒修葺一新,虽不复往日之辉煌,但依旧有着众多的信众供奉。

而作为连接东西的一处所在,象雄寺也多少承担了一个缓冲的作用,每隔数载举行的辩法大会,也会偶尔在这里举行,僧众们的意图不言而喻,他们不愿见到高地上再起纷争了……

僧人们在个高地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当初商议重建吐蕃王庭这样的大事,也是由僧人们召集,并主持的。

很多部落首领,都在寺庙中修行过,得到僧侣的加持和承认,才开始在部落中掌握权力,这样一来,僧侣的地位实际上已然来到巅峰,长此以往,高地上如果重新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的话,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宗教国家。

但每个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着扩张的欲望,当高地僧侣开始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的时候,战争也就爆发了。

不过,这一次,无论是高地首领,还是佛祖,都没有预料到,对低地人的战争会引来一头恶狼。

来自于汉地,在低地与高地战争中迅速崛起,被低地人称之为太阳之子的家伙,率领低地人屡次击败高地联军,并很快将战火烧到了高地之上。

高地上,除了还残余着众多本教痕迹,而且与东边各部并不和睦的象雄诸部之外,其他高地部族皆遭重创,内乱的火苗,也在高地上频频点燃。

其实,在这样一个时节,象雄部出兵几乎已经成为了必然的一种结果。

不管是僧侣们的劝说引导,还是牦牛部的示好,低地人对高地越来越大的破坏,以及象雄部首领的野心,等等等等,每一条,都能成为象雄部出兵的理由。

不过,在高地向称善战的象雄部落,并未表现出他们应该具有的战力,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高地人的文明,已经越来越落后,反应在战争层面,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象雄寺好似千年不变的宁静,也象征着,战火开始燃烧到了象雄部落所占据的区域。

三千骑兵,在大秦最勇猛善战的将军的带领之下,疾驰而来,在人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团团围住了象雄寺。

作为一间千年大寺,在这里聚居的人们更多。

他们一般都会在春季赶着牛羊,到纳木湖边放牧,剩下的人,则在象雄寺周围的田地中耕种,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在这里更加明显。

而这里的生活对于普通高地人来说,除了困苦一些之外,好像也十分之悠闲。

尊贵的人一般都会在这个时节给寺庙送上些礼物,然后,请求高僧们为自家祈福或者,送优秀的儿女进入寺庙学习佛法,好为继承家产做好准备。

不过今年有些特殊,北边的低地人又来了,纳木湖畔一战的结果已经传到了这里,让这里的人们有些担心。

而众多的象雄诸部战士的经过,也给这里带来了紧张的气氛。

但有着佛祖的照顾,这里看上去还很安宁,人们并未有多少恐慌,如果这是在汉地,战争如此的临近,人们早已逃散一空,但这里却近乎奇迹般的维持着平和。

但就算象雄寺中最德高望重的尊者,也不会想到,象雄部一万多人的大军,竟然会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全军覆没在离象雄寺不足百里之处,并未象雄诸部引来了狼群。

三千低地骑兵疾驰而来,短暂的混乱过后,一群群的高地人被驱赶到了象雄寺之前的空旷之地。

一些无谓的抵抗,很快便被挥舞着钢刀的低地战士镇压了下去,喷溅而出的鲜血,让这里的人们很快便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变得分外驯服了起来。

来到象雄寺之前的赵石,举头打量着这间寺庙。

这无疑是他进入吐蕃高原之后,见到的最为雄伟的建筑群落了。

寺庙有着高大的围墙,寺庙的正门,看上去更像是一座皇家行宫的门户,气象森严。

寺庙中隐隐露出殿宇的屋顶,一直蔓延到远处的丘陵之上,那里坐落着寺庙的主殿,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

而在丘陵之后,还有寺庙的塔林,里面有一些贵族首领的骨灰,以及高僧死后的舍利子也供奉在其中。

能够在吐蕃高原上建成这么一大片建筑群,也不知耗费了多少民力资财,低地人对高地上寺庙之豪富的描述,果然没有半点的夸张。

赵石打量了半晌,感叹着这里的雄伟以及和尚们的奢华,汉地的光头们和他们比起来,都该羞愧的自杀,到佛祖面前重新听一番教诲才是,怨不得唐时僧人念念不忘要来取经呢,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呢?

随即,他便翻身下马,吩咐赤摩道:“告诉庙里的和尚,都滚出来说话,不然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寺庙……”(未完待续……)

第171章 厚礼(一)第631章 人来(四)第367章 狂战(三)第533章 揭短第864章 吉兆第646章 冬日第988章 军议第1423章 校场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78章 操练第1348章 周枋第637章 国武(一)第73章 相谈第1027章 丰厚第584章 诸事第597章 提议第695章 宫争第8章 烦恼第834章 信笺第390章 为官第1521章 长亭(三)第286章 探子第55章 奴才第472章 内衙第172章 厚礼(二)第1134章 晚间第39章 庆阳第1316章 封赏(二)第527章 艰途(三)第1252章 峡口第408章 亲族(三)第977章 乃蛮第791章 归家第964章 降顺第1211章 围攻第694章 欲望第1051章 诸事(二)第1420章 压服第1548章 东去第1057章 激斗第163章 明断第444章 可笑第136章 密议(二)第377章 遇匪(三)第774章 鏖兵(七)第1276章 溃兵第271章 开拔(一)第1378章 政治第1052章 拖延第369章 始末第130章 先生(一)第74章 夜战第157章 比斗(三)第1163章 下风第1021章 游说第579章 激战(三)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509章 云涌(九)第902章 勇烈第39章 庆阳第122章 顽劣(二)第1217章 左厢第376章 蒙古第1009章 功劳第1362章 开监第378章 风雪(一)第1505章 进攻第502章 云涌(二)第1419章 借人第40章 阴谋第1465章 家宴第1365章 想法第476章 大战(二)第1372章 交托第977章 乃蛮第1048章 变化第1527章 心结第1543章 激战第3章 血色都市第113章 夜宴(四)第1310章 君臣(二)第996章 战意第450章 操琴第1011章 朝野第988章 军议第505章 云涌(五)第119章 云涌(十九)第288章 战略(一)第252章 决定第308章 聚歼(三)第1191章 廷议(三)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1135章 私军第1118章 盟约(十三)第559章 寨子(三)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199章 指点第530章 宣旨(二)第1034章 相争(二)第14章 血战(一)
第171章 厚礼(一)第631章 人来(四)第367章 狂战(三)第533章 揭短第864章 吉兆第646章 冬日第988章 军议第1423章 校场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78章 操练第1348章 周枋第637章 国武(一)第73章 相谈第1027章 丰厚第584章 诸事第597章 提议第695章 宫争第8章 烦恼第834章 信笺第390章 为官第1521章 长亭(三)第286章 探子第55章 奴才第472章 内衙第172章 厚礼(二)第1134章 晚间第39章 庆阳第1316章 封赏(二)第527章 艰途(三)第1252章 峡口第408章 亲族(三)第977章 乃蛮第791章 归家第964章 降顺第1211章 围攻第694章 欲望第1051章 诸事(二)第1420章 压服第1548章 东去第1057章 激斗第163章 明断第444章 可笑第136章 密议(二)第377章 遇匪(三)第774章 鏖兵(七)第1276章 溃兵第271章 开拔(一)第1378章 政治第1052章 拖延第369章 始末第130章 先生(一)第74章 夜战第157章 比斗(三)第1163章 下风第1021章 游说第579章 激战(三)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509章 云涌(九)第902章 勇烈第39章 庆阳第122章 顽劣(二)第1217章 左厢第376章 蒙古第1009章 功劳第1362章 开监第378章 风雪(一)第1505章 进攻第502章 云涌(二)第1419章 借人第40章 阴谋第1465章 家宴第1365章 想法第476章 大战(二)第1372章 交托第977章 乃蛮第1048章 变化第1527章 心结第1543章 激战第3章 血色都市第113章 夜宴(四)第1310章 君臣(二)第996章 战意第450章 操琴第1011章 朝野第988章 军议第505章 云涌(五)第119章 云涌(十九)第288章 战略(一)第252章 决定第308章 聚歼(三)第1191章 廷议(三)第411章 奖惩(十五)第1135章 私军第1118章 盟约(十三)第559章 寨子(三)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199章 指点第530章 宣旨(二)第1034章 相争(二)第14章 血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