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艰途(三)

不说胡离蔫狼等如何如何,此时此刻,离剑门百十里外的利州府城却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利州府城,扼入蜀之咽喉,依江而建,引江水为壕,乃蜀中要隘,秦军入蜀,所向披靡,令蜀军闻风丧胆,继西县陷落后,利州节度使文涛率利州文武不战而降,这座蜀中名城也便落入秦军之手。

而景兴二年岁末,蜀中风云突变,剑门雄关再易其手,而整个利州也盗贼风起,不日便是烽火遍布,开始时,留守利州之秦军大将白喜尚派兵四处剿匪,不过待得情势大变,盗匪或设伏,或突袭,秦军损伤日众之后,也只能收缩利州秦军于利州府城之内,不再敢轻易出城了。

但这还不算,蜀中降臣原利州刺史周义臣率众突然发难,秦军猝不及防之下,一场激战过后,随说尽歼叛敌,本就不多的秦军却也死伤无算,领军大将白喜更为刺客所乘,重伤难愈,几日后逝于利州。

若非秦军随军转运使齐子平于利州公干,正逢其会,几经变乱,又痛失主将的利州守军估计就要土崩瓦解,不战自败的了,不过有了这位景王府旧人坐镇利州,终是将局面堪堪安定了下来。

不过随后利州城下盗匪群集,仅半月工夫,就已将利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道路断绝,音信皆无,求援信使派了几拨,皆陷于乱军,无法突围,齐子平无法,只好约束众军,死守孤城,之后便是漫长的功防大战。

骄阳之下,利州城高大的身躯依旧屹立不倒,甚至没多大损伤,沟壕也在,只是其中尸体遍布城上城下,残刀断箭随处可见,护城河内清凉的江水已被鲜血染成酱红色,即便是城头上百战余生的秦军将士瞧着也有些发毛,随着盗匪越打越多,时间也越来越是难熬,一股绝望的气息已经笼罩在守军心头之上。

利州城北城楼,入蜀大军随军转运使齐子平满脸木然的望着城下参差不齐,破破烂烂,没有一点规整意思,却足足绵延十余里的乱匪营寨,心头一片凄凉。

数月以来,从未曾见过,甚至连想都不曾想过的惨烈景象一一呈现在他的眼前,他本是文人,考取功名之途甚为坎坷,两试不中,家中拮据,正巧有相厚同窗引荐入景王府为幕,得景王看重,便也绝了正途晋身的念头,兢兢业业之下,渐次被擢为景王府长史,那时景王李玄谨还只是一个得宠皇子,其他并未显出什么,他这个长史虽说每每自觉才干不足,但景王本就是闲散宗室,没有多少大事让其参议,日子到也过得悠闲自在,所以也并无多少愧对景王厚爱之心。

说起来,在景王争位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里,他出力也是不多,回想一下,当初若不是陛下登基得用之人太少,他又是陛下旧邸长史,也不会骤然拔升至此,更不会随军入川,掌管大军命脉。

这两年来,他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一时半刻,人都快熬干了,这才将数十万人的粮草辎重筹划的井井有条,无非就是想以此报答这一番天高地厚之恩遇罢了。

利州被围到如今已有两月光景,原利州刺史周义臣降而复叛,利州城守将白喜战死,所幸秦军精锐,他乃钦命随军转运使,为利州城内品阶最高,他虽是文人,但随军转运使已是武职,大乱在前,得城中将校自然尽皆听命,并无妨碍,不然利州城在白喜战死的当晚恐怕也就破了的,哪里还能支持这许多时日?

但到得如今,援军遥遥不见踪影,又从乱匪口中得知剑门已经失守多日,虽说城中将士汰半存疑,但这士气却是越来越是低落,每到傍晚时分,便能听到哭声不绝,到得年关之时,突围求活更是大作,若不是他苦苦向几个领兵校尉劝说,若利州城陷落敌手,就算大伙儿活着回去,也必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何不坚守于此,以待援军?这才勉强安抚了下来。

但他嘴上虽是如此一说,但心里却和其他人一般无二,这利州城恐怕。。。。。。。。

尤其是利州城下乱匪越聚越多,城下叫嚣之声不绝于耳,什么城内粮草充裕,若是城破,城内钱财美人任人取用等等,在这样乱七八糟的鼓动之下,往往乱匪就密密麻麻,毫无遮掩的冲了上来,接下来便是一番厮杀,尤其是近日以来,乱匪估计已经超过十万之数,各个面黄肌瘦,神情也越来越是凶悍嗜血,昨日更是两番冲上城头,人人争先,悍不畏死,城门处也聚起大火,妄图烧毁城门而入,秦军人少,又分散四城,城头防守兵力捉襟见肘,若不是他随军日久,颇有些先见之明,让人强拉城内丁壮以为预备,这利州城恐怕昨日就已破了。

饶是如此,今日情势也已经到了危亡关头,城内百姓死伤甚重,对秦军敌意大增,这些川中百姓可不会想什么城破之后,那些乱匪会如何如何,只是觉得秦人强蛮,强迫自家守城,让家人战死城头,着实可恨。

而从前些时日开始,城内富户已经开始或聚家丁,或邀邻里,把住家门,不让外人入内,昨日更是有人趁乱想要打开城门,若不是城外乱匪烧起大火,怕是城门已然失守了的。

如此这般,城内谣言四起,道是秦人欲在城破之际大火焚城,还有的说城外乃是蜀国勤王大军,秦人已是大败亏输,不日便能一举将秦人逐出川中,重扶蜀君,还蜀中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昨晚那些强拉来的丁壮不是趁夜逃走,便是聚在一起,对秦军将士横眉立目,秦军这里经历了一年多征战,又是被围于此,全军上下都是脾气暴躁,一遇挑衅,轻的就是拳打脚踢,重的则立时拔刀杀人,这样的冲突在昨晚已是上演了十数次,到得清晨,秦军这里疲惫不堪,而拉来的丁壮逃了个七七八八不说,剩下的对秦军敌意愈深,却也毫无办法可想。

如此,利州城外无援军,内里不靖,麾下士卒伤亡越来越重,今日一战,恐怕也是最后的一战了吧?也不知家中妻儿可还安好,妻子的淳淳叮嘱,娇儿的不舍哭闹,恍然如昨。。。。想到这些,齐子平差点流下泪来。。。。

“大人,大人。”

“嗯?”惊醒过来的齐子平定了定神,转过枯瘦的面庞,来人却是参将江善,北城这里剩下的最后一位领兵校尉。

眼前这位却是满脸沉静,虽说情势已然崩坏如此,但此人却还是和当初一般,就像是一块顽石,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曾动摇他分毫,北城这里若不是有此人丝毫不乱的整兵调度,就凭对军阵一知半解的齐子平又哪里能够守的住这乱匪主攻之地?

“大人,城头可战之兵已不足三百,昨晚。。。昨晚庞校尉也。。。重伤不治,东城只有几个旅帅,恐怕防守不力,还请大人从中拔一校尉,以利调度军兵。

还有,城中民心不稳,末将已留三百人于城内各要处,以防有人作乱……”

“城内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江善黯然回道:“禀报大人,经昨日一战,我军可战之人已不足千人,共九百八十四人,昨夜有四人擅杀百姓,本应处以军法,但……正用人之际,末将已将这四人编入敢死营,允其战死,以赎其罪。”

齐子平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生死之事已经不能让他心里起什么波澜,“君慈处置的不错。”

接着转首遥遥望向城下乱匪大营,“君慈先前说乱军缺粮?”

江善点头道:“如今城下乱匪怕不有十数万之众,所耗非小,所图亦大,先前未曾急攻,恐怕是在聚齐人手,兼且劫掠乡里,而四日前,乱匪攻势转急,以末将看,一来是人众已过十万,不须再等,二来就是缺少粮饷,也不容其再等。

大人这几日应已看出,这些乱匪各个面带菜色,肯定是缺粮的缘故了,可惜……若我军能再坚守十日,不,只需八日,贼军必退……”

“十日?八日?”齐子平苦笑,若之前乱匪接连如此猛攻,利州城绝对不会能坚守数月之久,“怕是今日一战,你我……”

江善低头,声音陈毅,“马革裹尸,正末将所愿,只是大人……”

他这话却是绝了齐子平最后一点希望,心中黯然,不过自知必死,又听江善这一句说的虽是轻描淡写,却含斩钉截铁之意,不由激得他文人心性大作,干涩笑道:“君慈即不畏死,齐某又有何惧?想不到齐某自小读的是圣贤书,最终行的却是杀伐之道,不过能为国而死,也是一件幸事……到是君慈,名字中又有一个善字,干的却乃大凶之事,而临生死之际,却又如此无畏无惧,好生叫人钦佩……”

那江善听他说的有些酸腐,到也不以为意,只是对方一个文人,能随他们这些厮杀汉坚守至今,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也有些钦佩,遂微微一笑,“父母双亲给的名字,做不得准,看来大人心中也已知道,今日一战,怕是凶多吉少,大人又不愿领兵突围……大人之胆气末将才真的佩服的紧呢,不过末将到是有个法子,能保城池不失,就是不知大人能不能狠下这个心了。”

“哦?”齐子平眼睛一亮,不自禁的一把抓住江善胳膊,脱口道:“君慈即有良策,怎不早说?”

江善心中暗笑,这位大人虽说能慷慨赴死,但到底非如自家等厮杀汉,早将生死看得极淡,方才还要慷慨激昂,如今却又这般模样,到是个真性情之人,自家的算计到有些……不过,那吴大将军欺人太甚,只给利州留下些许兵马,陷延州镇军于绝地,再看其他兵马,秦州禁军在汉中,凉州镇军在金州,若非庆阳府镇军越巴山,入东川抢了些功劳,只怕还在利州东面驻扎吧?而那位大将军自己却带着亲信部将及殿前司禁军去抢头功,真真可恨,局势崩坏到如此地步,估计多数都是那位大将军私心所至,不然利州城以及西县如此重镇,却哪里会只留下这点兵马守卫……而眼前这位大人听说乃陛下钦点之人,大有来历……

想到这些,虽说觉着这位大人无论心性还是行事都还不错,心里有些惭愧之意,但一想到那些没死在西贼手里,却战死川中的同袍,心中不由大恨,遂也不顾其他,“末将虽有些算计,但其中却有碍难之处。”

齐子平哪里知道眼前之人虽说只是一个校尉参将,却不但心里琢磨着算计围城的盗匪,还在算计着那高高在上的统兵大帅及自己,一见对方犹豫,却是会错了意,“若利州得以保全,齐某自当据实以报朝廷得知……”

江善手扶城墙,睁着一双满布血丝的眸子,摇头轻笑了一声,“大人误会了,末将从军至今,累功而至参将,不论上官,同僚,部下,谁不知江某非是那好大喜功之人,更从不与人争功,若非朝廷有令,就算攻蜀之功再大,江某也不会在此处……

再说末将所说,恐怕也并非良策,至于缘故嘛,大人请想,乱匪缺粮,因何缘故,大人应该晓得,我大军入蜀,征战年余,耽搁了蜀中农事,这才是乱匪蜂起的最大缘由,如今利州城内存有粮草无数,足活数十万百姓,若城池不破,大人想想,还有何处可供乱匪就粮?”

越听越是入神的齐子平喃喃道:“金州……”紧接着便是悚然一惊。

“没错,就是金州,大军入蜀以来,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说句与末将身份不符的话,大人可别见怪,我军骄敌之心也是大胜以往,之前我等延州镇军南来,临行之前,张帅就曾叮嘱我等,蜀中之战必胜,然碍难之处只在战后,切不可生半点骄矜之心,也正如张帅所说,蜀军虽众,却不习战阵久矣,便有百万之众,也非我大军敌手。

但这战后的处置……嘿嘿,利州乃蜀中门户,而金州更乃大军粮草重地,存粮恐怕有数百万石,再看看只有多少兵马留守?剑门又留有多少兵马?

此等军国大事,非是末将这样卑微身份可以顾虑,不过,嘿嘿,末将就想,利州蜀军降卒大多都在剑门看押,足有数万之众,而我剑门守军不过数千,一旦有事,嘿,城下这些乱匪所说剑门失守之事,以末将看,应是无虚了。

再有,剑门一旦失守,吴大将军所率兵马后路已断,加之川南原蜀国各节度使降兵,怕不也有十数万,此辈迫于我大秦兵锋,不得不降,但仓促之间,兵权却还在此辈手中,怕是如今川南情势并不比利州好了……”

这江善侃侃而谈,虽说衣甲破碎,满身血污,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不堪,但在这一刻,在齐子平眼中,这个身份本来无足轻重的军中参将,却是将这城上城下所有的光彩都聚于其身。

“这么说来,君慈早就知道大军不会来援利州?为何却不告知于我?”

江善微微躬身,沉声道:“大人有句话说的不错,若利州城池有失,我等就算侥幸脱出,不管是去与大军会合,还是去金州,大人也许有功无过,但我等嘛,吴大将军不会放过我等,必会以军法处置了咱们,不然这利州失守的罪过谁来背?恐怕金州那里也是相仿,不过是能多活些时日罢了,如此,末将又听大人有意死守……我等本就是必死之人,就此与大人合力一搏,又有何妨?这些说不说也无区别,不然反而泄了麾下士卒敢死之心,岂非不美?”

齐子平连连点头,他虽是觉得江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有些让人不舒服,但更多的则是觉得,眼前这个参将着实是个大将之才,这番话也是说的很有道理。

于是顺着江善的意思便道:“大将军用兵得当,却难免有……这个疏漏之处,此战过后,朝廷自有公断,这个不是你我可以轻言的。”

江善要的就是这一句,不过最终还是嘀咕了一句,“若是末将麾下有五千精锐,将乱匪拖在此处,不出八日,乱匪必定不战自乱,到时就算他们想去取金州,只要两千兵马,衔尾直追,贼军必破,可惜,可惜……”

不过一个参将,却去想着算计领军大帅,胆子不小,但他也知道分寸,话锋一转,便接着道:“好,我等性命皆在顷刻,今日城池必破无疑,末将有一法,今日便能让贼军退去,但损伤难免,更无法可破此危局,不过是让利州城多守些时日罢了,尤其是……还是那句话,贼匪若有粮,也许那些匪首鼠目寸光,便不会去打金州的主意,就算匪首有心,至少也能拖延乱匪一段时日,让金州多些准备,所以说,我等之生死全在大人一念之间,任凭大人决断。”

第476章 大战(二)第238章 血夜(六)第388章 回京(三)第906章 王子第1557章 序曲第215章 年关(八)第690章 新鲜(四)第1031章 交战(四)第1425章 问话(二)第480章 蜀亡第731章 决断(二)第372章 归来第1229章 软硬第1237章 西凉第1360章 圣心第1351章 周枋(四)第785章 议和(七)第533章 揭短第304章 为将第1219章 攻守第721章 开端(十)第1533章 登门第1384章 向西第419章 拜访第1105章 商人(八)第982章 联姻第209章 年关(二)第1042章 轮战第343章 突围(二)第264章 拜会(二)第956章 二月第1028章 交战(一)第1383章 冲锋第1519章 长亭(一)第177章 寿筵(四)第232章 黄雀第613章 哭了第1327章 内乱第1272章 两军第1215章 谄媚第42章 谋算第1098章 商人(四)第1086章 震撼第543章 准备第1431章 冷漠第1094章 草场第1105章 商人(八)第995章 一夜第525章 任命第456章 惊变(二)第1022章 出兵第510章 云涌(十)第21章 意外第708章 战略(一)第927章 部众(三)第369章 决定(三)第53章 心思第485章 种氏第1357章 察觉第481章 行进第1360章 圣心第1359章 缩编第1151章 拜会(一)第456章 惊变(二)第258章 潼关第1258章 韦州(四)第1069章 敬酒第51章 儿戏第529章 艰途(五)第1394章 两丧第1349章 周枋(二)第993章 惑敌第608章 夜谈(三)第1415章 区别第1195章 年关第649章 偶遇第793章 家人第1275章 战果第1417章 商议(二)第1288章 思乡第564章 谣言第966章 冲锋第279章 血流第187章 求情第745章 春来第1134章 晚间第450章 操琴第1528章 大势第737章 退兵第811章 驸马第685章 归人第169章 扬威(三)第738章 行路第1441章 文楼第70章 打斗第730章 大防第181章 决死第202章 严苛(四)第153章 相抗第777章 落幕
第476章 大战(二)第238章 血夜(六)第388章 回京(三)第906章 王子第1557章 序曲第215章 年关(八)第690章 新鲜(四)第1031章 交战(四)第1425章 问话(二)第480章 蜀亡第731章 决断(二)第372章 归来第1229章 软硬第1237章 西凉第1360章 圣心第1351章 周枋(四)第785章 议和(七)第533章 揭短第304章 为将第1219章 攻守第721章 开端(十)第1533章 登门第1384章 向西第419章 拜访第1105章 商人(八)第982章 联姻第209章 年关(二)第1042章 轮战第343章 突围(二)第264章 拜会(二)第956章 二月第1028章 交战(一)第1383章 冲锋第1519章 长亭(一)第177章 寿筵(四)第232章 黄雀第613章 哭了第1327章 内乱第1272章 两军第1215章 谄媚第42章 谋算第1098章 商人(四)第1086章 震撼第543章 准备第1431章 冷漠第1094章 草场第1105章 商人(八)第995章 一夜第525章 任命第456章 惊变(二)第1022章 出兵第510章 云涌(十)第21章 意外第708章 战略(一)第927章 部众(三)第369章 决定(三)第53章 心思第485章 种氏第1357章 察觉第481章 行进第1360章 圣心第1359章 缩编第1151章 拜会(一)第456章 惊变(二)第258章 潼关第1258章 韦州(四)第1069章 敬酒第51章 儿戏第529章 艰途(五)第1394章 两丧第1349章 周枋(二)第993章 惑敌第608章 夜谈(三)第1415章 区别第1195章 年关第649章 偶遇第793章 家人第1275章 战果第1417章 商议(二)第1288章 思乡第564章 谣言第966章 冲锋第279章 血流第187章 求情第745章 春来第1134章 晚间第450章 操琴第1528章 大势第737章 退兵第811章 驸马第685章 归人第169章 扬威(三)第738章 行路第1441章 文楼第70章 打斗第730章 大防第181章 决死第202章 严苛(四)第153章 相抗第777章 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