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聚饮(五)

其实,话不用说的这么透彻,只要说清是晋国公的意思,这里大部分人的阻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顶⊙

黄三想都没怎么想,就笑嘻嘻的道:“大帅用的上咱,是咱老黄家祖上积德,咱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啊。。。。。。。。。”

一听就带着些匪味儿,但在座的人都没什么反应,国武监粗鲁的家伙多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直坐的笔直的独臂教头,也干净利落的道:“咱也没什么好说的,咱身上都是些杀人夺命的本事,大帅既然瞧得上,咱这里都掏出来就是了。”

宋人逢也当即点头,道:“宋某受大帅大恩,正愁无以为报,正好有这么个机会,又怎能甘于人后?”

这位在晋国公府中呆的久了,跟人学习枪术不算,连说话也比当年斯文了许多,不过,怎么也带着股绿林豪杰快意恩仇的气息。

那边陆晨平静的接过话头,“医术本为济世之学,吾辈不敢藏私,当示之以人,以济盛事。”

来到玛丽安娜这里,这位左瞅瞅右瞅瞅,罕见的露出些羞涩来,讷讷道:“我。。。。。。我懂的可不多,也能出力?”

同为女人的陆晨拍了拍她的手臂,安慰道:“你懂的旁人不懂,便可占一席之地。。。。。。”

但说这话的同时,她细长的一双眸子,却微微的瞟了瞟崔老夫子,显然,香侯府现在是晋国公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

晋国公所坚持的修订国武监操典的理念。天然的。很合香侯府的胃口。

实际上。往深层次挖掘的话,隐隐间,在座大部分人,都在对抗着儒家门徒订立下来的条条框框,并试图在某一方面,突破之。

这其实并不奇怪,诸侯割据,烽烟四起的乱世。本就是儒家影响力陷入低潮的时候,在此期间,不管文人们怎么粉饰,都儒家门下,只能在天下承平之后,才会再次兴盛起来。

尤其是在北地,尤其是在大秦这样一个渐渐强盛的国度,儒家的影响力,已经跌至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朝堂上的文臣,其实是首先感觉到这一点的群体。所以,在景兴末年。一直到成武初年,大事借着各种因由接二连三的爆发出来。

这里面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就是圣人门下,不断的在试图稳固自己的地位,却又屡屡遭受重创。

武人集团,作为既得利益者,也是反抗最激烈的一群人,所以冲在了最前面,景兴鼎革,长安之变,如今的文武之争,其实无一不根源于此,武人们也都坚定的占在了鼎革一方,他们天然便希望能够通过打破旧有的窠臼,来稳固自身的利益。

只是没有一个人,包括晋国公赵石,拥有有那样超越时代,居高临下的眼光,能够在此时此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其实,在另外一个时空当中,儒家学派崛起于汉时,用了数百年的时光,终于排除了其他学派的影响,并在汉家民族形成凝聚力的同时,在世人中得到大规模的传播和认同。

到了两晋南北朝战乱的时候,儒家在北地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但在偏安一隅的南方,却来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一个令大部分人不满,却又有些绝望的极端。

其实,直到唐时,开放的风气以及活跃的政治氛围,才让儒家学派再次展示出它的活力,并渐渐兴盛起来,但大唐作为当时整个亚洲的中心,多元化的文化交杂在一起,让文人士子们眼花缭乱。

那个时节,正是文人们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文人们多数自认孔子门下,但却并不将儒家学说当成金规玉律,而文人中最杰出的那一部分人,更是以寻找孔子学说中的漏洞为乐事。。。。。

在那个时代,创新才是主题,洒脱不羁,不拘一格者,得享盛名,墨守成规者,自受鄙夷厌弃,而佛道之流,趁势而起,更让那个时代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令后人向往不已。

而在另一个时空中,唐末乱世来临,诸国纷争,外族入侵,如此经过数百年,天下思安,有识之士求治之心大切。

于是,儒家学派在大宋立国之初,便得到了明确的承认,整个宋代,皆成儒家一派之言,再无其他。

许多人都说宋代是华夏文风最盛的一个时代,也是汉家一个黄金时代,这么说其实没错,但在另一个方面看。

宋代也是继汉唐之后,最保守的一个时代。

除了一小部分圣人门下能在这个时代活的逍遥自在以外,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就没那么有趣儿了。

军人在这个时代是最为悲惨的一个群体之一,被文人揉搓的没了一点血性,世人在渐趋保守的儒家学说教导之下,也开始变得唯唯诺诺,到了最后,盗匪从来没有这么多过,土地兼并也从来没这么严重过。

军人从来没有这么软弱过,皇帝也从来没这么好说话过,文人们从来没这么快乐过,汉人国家也从来没这么卑躬屈膝过,半本论语治天下,也正是这个辉煌而又悲哀的时代的写照。。。。。。

到了明朝,其实就更不必说了,在宋时便被誉为最为保守的理学儒家学派成了明时上下推崇的主流,于是,道学先生遍地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特点,人们的思想,也彻底被禁锢于一个小圈子当中,此时,可以说儒家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儒家始于春秋乱世,兴于汉,盛于唐,在宋代来到巅峰,而没落于明,流毒于清,最终走向消亡。

说的有些远了,而此时此刻,在唐末乱世延续至今的大秦,说的再多,其实也不得不承认,儒家学说,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方方面面。

只要能够自称一声读书人的,都可以说是教门弟子,影响力的消退,也不过是相对于南唐,后周那里的情形而言罢了。

而起于秦地的大秦,却秉承了许多唐时的遗风。

以晋国公赵石为首的将领们,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了起来,并得到了巨大的权力,而大秦的帝王,也在雄心勃勃的欲要重现汉唐盛世,做个人人称颂的开国明君。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许多人自觉不自觉的靠拢在一起,隐约的挑战着既定俗称的那些旧有框架。

而遍观天下,实际上也没有比国武监这样的地方更合适作为战场了。

可以说,赵石并没有那样远大的眼光以及谋略,更没有想要就此动摇儒家统治的基础,只能说是身为军人的他,敏锐的抓住了这个人心思变的时机,来稳固军人的地位,踏实军队的基础。

还是那句老话,无论其出身还是经历,无论主观和客观产生了怎样的偏差,在他的主持之下,国武监的方方面面,必定会是一个极力排除文人影响力的地方。

而国武监操典的出现,更为这一切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香侯府的女人,权力欲也许并不算太过旺盛,也许行事之间,依旧受到许多儒家学说无形的制约,但她们却是最为希望得到承认和尊重,也是最看不惯文人说教嘴脸的那一群人。。。。。

若有若无的挑衅一下,也就在清理之间了,可惜,老头儿虽然心里明白,对于在青楼那样的地方之外,女人能大大方方坐到桌上,同男人共饮十分的看不惯,但秉着惟女子小人难养也的圣人教诲,只做不理罢了。

只是玛丽安娜受到鼓励,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还搂了陆晨一下,“那就好,我只怕做的不好,惹了。。。。。。。。。嗯,他不高兴。。。。。。。。先说好啊,我可也不识字的,那些字,太难学了。。。。。。。”

陆晨满脸无奈的将她推开,汉家女子,可不惯与人这么亲近,女人也不成,只是心里却也有些高兴,因为对面那老头儿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来,因为这又是个不识字的。。。。。。

其他男人,脸上神色也多古怪,只是这两个女人的身份实在特殊,让人不好取笑罢了。

说来确实有些好笑,国武监操典必定还是会成于文人之手,只是即将换上来的这些主修之人嘛,大部分也只是识字而已,远远谈不上有什么学识。

而之后编修汉胡篇语言文字一门的胡娘,却不识几个汉人文字,就真的只能成为一桩笑谈了。

吴小妹听的津津有味儿,又能时不时喝上几口好酒,对于她来说,今天的际遇,足以让她回忆上很多年了。

胡烈哼哼了几声,没敢露出什么多余的神色来,就势将目光转到那竹竿相仿的中年人身上。

“关。。。。。。。。夫子,你怎么说?”

(中间一段有些啰嗦,大家别见怪,写的也不过是阿草个人的一点见解,阿草也自觉没资格去评论古代先贤的短长,只是书写到这里,必须说的明白一些而已,大家别喷啊,呵呵。)(未完待续。。)

第1106章 盟约(一)第886章 靖佳第1066章 深意第1060章 杀人第371章 不同第469章 贵客(二)第1270章 元康第1427章 血色第1181章 相悖第688章 新鲜(二)第1369章 聚饮(四)第542章 奏表(二)第1219章 攻守第1060章 杀人第862章 收官第288章 战略(一)第513章 云涌(十三)第1209章 胖子第380章 豪杰(四)第13章 遭遇第477章 大战(三)第1274章 白昼第133章 先生(四)第1212章 富贵第1559章 包围第736章 细数第805章 种氏第104章 目标第1544章 余波第101章 捉贼(五)第581章 战后(二)第223章 成军第971章 忽难第856章 中书(四)第1057章 激斗第1251章 陆相(二)第671章 伴驾第378章 豪杰(二)第159章 变生第1569章 悚然第385章 狂战(一)第1561章 碰撞第1378章 埋伏第211章 年关(四)第128章 选择第1417章 汉阴第381章 豪杰(五)第1107章 盟约(二)第1388章 兄弟(二)第1432章 兴革第253章 家宴第1310章 君臣(二)第39章 庆阳第1055章 宴请(二)第327章 鏖战第998章 号角第77章 重阳第1412章 明远第21章 意外第1423章 校场第1511章 婚姻第288章 战略(一)第586章 宴饮第1017章 封号(二)第1396章 敌人第506章 云涌(六)第110章 夜宴(一)第761章 惊涛第403章 奖惩(八)第1166章 人情第534章 诡异第1016章 封号第46章 跋扈第1536章 村落第225章 谋算第935章 贤能第1361章 结果第935章 贤能第1430章 巡狩第1048章 变化第372章 归来第1388章 兄弟(二)第39章 庆阳第1268章 使者(二)第1024章 挥兵第1301章 沈鹤第8章 烦恼第151章 杀人第1377章 谈战第161章 破寨第1282章 天狼(三)第322章 两军第590章 要命第1421章 种因第1213章 攻城第459章 亲家第209章 年关(二)第158章 骑战(一)第17章 血战(四)第1176章 评说
第1106章 盟约(一)第886章 靖佳第1066章 深意第1060章 杀人第371章 不同第469章 贵客(二)第1270章 元康第1427章 血色第1181章 相悖第688章 新鲜(二)第1369章 聚饮(四)第542章 奏表(二)第1219章 攻守第1060章 杀人第862章 收官第288章 战略(一)第513章 云涌(十三)第1209章 胖子第380章 豪杰(四)第13章 遭遇第477章 大战(三)第1274章 白昼第133章 先生(四)第1212章 富贵第1559章 包围第736章 细数第805章 种氏第104章 目标第1544章 余波第101章 捉贼(五)第581章 战后(二)第223章 成军第971章 忽难第856章 中书(四)第1057章 激斗第1251章 陆相(二)第671章 伴驾第378章 豪杰(二)第159章 变生第1569章 悚然第385章 狂战(一)第1561章 碰撞第1378章 埋伏第211章 年关(四)第128章 选择第1417章 汉阴第381章 豪杰(五)第1107章 盟约(二)第1388章 兄弟(二)第1432章 兴革第253章 家宴第1310章 君臣(二)第39章 庆阳第1055章 宴请(二)第327章 鏖战第998章 号角第77章 重阳第1412章 明远第21章 意外第1423章 校场第1511章 婚姻第288章 战略(一)第586章 宴饮第1017章 封号(二)第1396章 敌人第506章 云涌(六)第110章 夜宴(一)第761章 惊涛第403章 奖惩(八)第1166章 人情第534章 诡异第1016章 封号第46章 跋扈第1536章 村落第225章 谋算第935章 贤能第1361章 结果第935章 贤能第1430章 巡狩第1048章 变化第372章 归来第1388章 兄弟(二)第39章 庆阳第1268章 使者(二)第1024章 挥兵第1301章 沈鹤第8章 烦恼第151章 杀人第1377章 谈战第161章 破寨第1282章 天狼(三)第322章 两军第590章 要命第1421章 种因第1213章 攻城第459章 亲家第209章 年关(二)第158章 骑战(一)第17章 血战(四)第1176章 评说